近些年國家一直在推動農村承包地的改革發展,其主要目的在於保障農村居民的承包地權益,提高農村承包地的使用效率,提升農村承包地的價值,進而讓農村居民依靠承包地能夠獲得更多的收益。通過承包地改革,將有助於推動農村農業實現快速發展,並逐步引導資本下鄉,帶動農村居民實現增產增收,從而推動農村建設發展。而在當前的承包地改革工作中,國家也明確提出土地收益制度將逐步向農民傾斜,由此可見通過承包地改革,將會極大的推動農村居民增收!而在當前的承包地改革中,又有著三大變化,農村居民需要注意!
1、確權登記結束
承包地一直都是土地改革的重點,國家正在通過承包地的確權登記,來保障農村居民的承包地權益,根據國家的數據統計,到目前為止,已經有55萬多個行政村完成了承包地的確權登記工作,已經有2億多的農戶獲得了農村承包地確權登記證書,承包地的確權頒證率已經達到了96%,並且在2020年農村土地確權登記工作將會基本完成。通過承包地的確權登記,將能夠有效保障農村居民的承包地權益,從而提高農村承包地的使用效率!
2、承包地承包期限延長
在承包地確權登記工作,國家就提出要將「二輪土地承包期限」延長三十年,進入到2020之後,國家也正式啟動了這一改革政策,將二輪土地承包期限延長,將有助於穩定農村居民的土地承包經營權益,並保障土地承包經營權長久不變,繼而推動當前農村各項土地改革工作的開展,讓農村居民擁有更多的獲得感,並穩步推動農村居民增產增收!
3、承包地集約化發展
承包地集約化發展也是當前土地改革的重點,尤其是近些年農村土地過度分散等問題加重了農村居民的種植成本,並影響到了農村居民的土地種植收益,甚至部分農村地區的承包地還出現了大量的擱置荒蕪,這些問題都迫切需要通過承包地集約化發展來解決,目前國家正在通過土地整治整合、承包地流轉經營等方式來實現承包地集約化發展,在提高農村居民收益的同時,提高農村土地使用效率和種植生產能力!
近些年國家在承包地改革工作中,不僅僅有著以上三大變化,為了保障農村土地能夠得到合理的使用,嚴守農村耕地紅線,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國家明確提出了承包地的三類行為將會被禁止!
1、承包地禁止擱置荒蕪:根據《土地管理法》規定,嚴禁擱置荒蕪農村承包地,承包地擱置荒蕪超過三年以上,農村集體組織有權收回。與此同時國家也正在推動農村土地整治整合,並加快實現土地流轉、土地如果等改革工作的開展,從而提高農村土地使用效率,減少農村土地擱置荒蕪等問題!
2、承包地禁止「非農業用途」:所謂承包地禁止「非農業用途」,即承包地作為農村農業生產最為重要的資源,國家明確提出嚴禁佔用承包地用於非農業設施建設,比如佔用承包地建房、佔用承包地修建廠房等等行為都是不允許的,對於違規違法佔用承包地建房、修建廠房的人將會拆除其修建的房屋,並對其予以嚴厲的處罰!
3、承包地禁止「非糧食化」:近些年隨著農村土地改革工作的開展,土地的價值也得到了顯著提升,但是由於糧食價格低迷,很多人都不願意在承包地上種植糧食,而是在承包地上種植樹木等經濟作物,這一類行為,國家也明確要保障國家糧食安全,要根據規劃合理的使用承包地,嚴禁在優質耕地、基本農田等承包地上種植樹木等經濟作物,違者也將會遭到國家的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