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多聲道音樂的播放與聆聽體驗

2020-09-04 跟周老師一起學物理

之所以聊到這個話題,源於一個意外。上個月我兒子買了一輛雷克薩斯汽車,車上配置了馬克萊文森音響。該車音響說明書裡邊兒寫明了是支持多聲道音樂重放的。於是拿了一張DTS-CD試播,結果被識別為普通CD,播放無聲。後經多方詢問才知道,馬克萊文森音響從2012年起就不再支持DTS了。當下支持多聲道音樂的除了DTS之外,就剩下Dolby Digital(AC3)了。於是,嘗試將DTS-CD轉變為AC3-CD,其中經歷各種折騰,學到不少知識,簡單記錄如下:


事實上,本人是音響愛好者,二十多年前就搭建了家庭影院,享受了環繞聲帶來的震撼音效,與多聲道音樂帶來的樂趣。後來得到一張DTS-CD,於是,通過研究,收集刻錄了不少DTS-CD,一開始是在家庭影院系統上播放,後來汽車上支持DTS-CD播放後,又放在汽車裡聽,由於汽車裡是6碟DVD碟機,於是,又將所有的DTS-CD壓到DVD裡,這樣就可以不用經常換碟了,若不是這臺高級車配的高級音響不支持DTS,估計我也就不會在這方面花時間了。


說道DTS-CD,一開始就是為電影而生的,DTS(Digital Theater Systems)顧名思義就是數碼影院系統,當年DTS就是將環繞聲道存在CD裡,影片上記錄的是同步信號(還有主聲道信號),在播放的時候,由同步信號在CD上提取相應的音頻信號,這個效果比當年把所有多聲道信號都存在膠片上的杜比系統好不少,因此得到了不錯的發展。而DTS-CD用來聽音樂則相當於是拓展應用。DTS-CD完全採用了與普通CD相同的格式,其存儲的多聲道信號也被壓縮到與CD完全相同的規格,文件形式也偽裝成標準WAV格式,只是這種文件如果不經過DTS解碼,播放出來的就是沙沙的噪聲,DTS的最大編碼流量與LPCM相同,也就是每秒 48000*16*2=1536000bps=1536kbps。相對而言,這遠比另一種流行的多聲道編碼系統——Dolby Digital (AC3)所提供的448kbps 來得大,換句話說也就是DTS在多聲道音頻的壓縮過程中壓縮率要小得多。前面說了Dolby Digital (AC3)最初是將多聲道數字音頻信號存在膠片上的,由於膠片上信息容量有限,Dolby Digital花了不少功夫在音頻壓縮算法上,因此,雖然Dolby Digital的448kbps比DTS的1536kbps低不少,但是聽感上也沒那麼差。這次我將DTS-CD的音頻轉碼成AC3之後,試聽結果沒發現音響效果差多少,但是文件體積確壓縮了不少!一張CD容量以AC3編碼的話,可以存放差不多4張DTS編碼的內容。


說道多聲道音頻,現在比較多的是所謂5.1聲道,分別為左前,中置,右前,左後,右後五個聲道,外加一個重低音聲道也就是那個0.1聲道。在此基礎上,又發展了7.1聲道甚至9.1聲道,其實,真正有效聲道就是4聲道,即前方左右兩聲道與後方左右兩聲道,其他聲道都可以從這4聲道「推算」出來的。舉個例子:大家在聽普通CD的時候,雖然只有兩聲道,但是兩隻音箱中間依然有聲音(比如歌曲中的人聲相位就在中央),這個中間聲場就是人腦通過左右兩隻耳朵聽到的聲音,經過分析計算,「推算」出來的聲像位置。當然,這個中間相位的聲音,需要人坐在距離兩個音箱相等的中間位置(所謂的皇帝位)才能獲得正確的相位,否則就會隨聽音位置的偏移而偏移。此時,如果由音響系統根據算法同樣將中央聲像的信息推算出來,並通過一個中置音箱播放出來的話,那麼這個中間的聲像就比較穩定了,不會隨聆聽者位置移動而移動,這也就是所謂中置音箱的意義,同理可推廣到其他的聲像,由音響系統「推算」出來的位置越多,且在相應位置擺放對應音箱,可以將更多的聲像「鎖定」在它應該出現的位置,而不是僅僅靠坐在皇帝位才能有正確地判斷。這也是更多聲道的意義。大家看到電影院裡後半場掛了半圈的音箱,實際上,每個音箱的內容都可以通過標準4聲道信息「推算」出來。當然,那個0.1聲道的重低音也是從4聲道中抽取出來的。


關於DTS-HD與杜比TRUE-HD,由於採用了更高的採樣率如24bit/96kHz,再加上無損壓縮技術,使得聲音的保真度得到大幅度提升,另外,更加可貴的是,在所有高規格數據流中依然保留了低碼率的數據流,使得早期的AV功放與解碼器得以兼容運行解碼,獲得標準的5.1聲道輸出。


關於DTS-CD轉AC3的實戰經驗。轉碼其實很容易,手頭實驗成功的有兩種方法(軟體):一個是foobar2000,另一個是Eac3to。Foobar2000方便之處是有圖形操作界面,操作簡單,支持中文文件的轉碼,問題是插件配置需要折騰一番,一旦折騰通順了就一勞永逸了。Eac3to的方便之處是簡單實用,插件也比較好找,原本是命令行執行的命令,後來,找了一個GUI用起來也湊合,有個致命問題就是不支持中文文件名的曲目(包括整個目錄名都不能有中文),至少我找到的版本如此。因此,我這次主要用的是Foobar2000+Ac3filter插件解決了轉碼的問題。由於DTS的碼率比AC3高,因此轉碼後文件小了許多,一張CD輕鬆放下4張CD的內容!製作過程中有個棘手的問題,之前說過,DTS-CD之所以能與普通CD兼容,是因為其文件格式被做成偽WAV格式,就是其擴展名是.wav但是內容是DTS。而通過軟體轉碼出來的文件擴展名都是.ac3而非.wav如何將AC3文件偽裝成WAV文件呢?於是我想到了用虛擬光碟機專制的辦法,具體操作過程就是,手動編輯一個.cue文件,將一系列AC3文件通過CUE文件關聯起來,然後將這個CUE文件加載到虛擬光碟機,並被識別為一張CD光碟。下面就是這個CUE文件的片段…


FILE &34; BINARY

TRACK 01 AUDIO

TITLE &34;

PERFORMER &34;

INDEX 01 00:00:00

FILE &34; BINARY

TRACK 02 AUDIO

TITLE &34;

PERFORMER &34;

INDEX 01 00:00:00

FILE &34; BINARY

TRACK 03 AUDIO

TITLE &34;

PERFORMER &34;

INDEX 01 00:00:00


然後,再用EAC(Exact Audio Copy)對這個虛擬光碟機進行抓軌操作,選擇單軌輸出就可以得到一系列的以AC3編碼的wav文件。然後再用這些文件通過Nero刻錄軟體燒錄CD就可以了。在正式燒錄之前,我將這些文件在電腦上播放,一切順利!但是出了個小問題,我發現用EAC抓軌的時候,顯示的播放時間都大大的短於實際的樂曲時間,經過研究,我認為,這是因為音樂CD是非壓縮文件,碼率恆定,因此其音樂播放時長是根據文件大小直接算出來的,DTS的碼率正好與CD一致(個別有小差異,後面再講)因此,播放時間基本沒問題,而這個AC3文件遠小於wav文件(接近1/4)因此,總共60分鐘的音樂,顯示為15分鐘,而且每個文件顯示都小。這在電腦上模擬播放這些文件時,看到顯示的時間與音樂完全對不上!此時,我突然想起,早先我玩兒DTS-CD的時候,有些曲目結尾的時間總是差幾秒,一張CD累計到結束時能差幾分鐘,以前百思不得其解,現在突然明白了,刻錄DTS-CD的音樂文件來源比較雜,有的是從DTS-CD抓出來的,其採樣率是44.1kHz,有的是從DVD抓出來的,其採樣率為48kHz。同一段音樂,用不同採樣率採樣出來的文件大小是不同的,44.1kHz與48kHz差的不多,也不影響DTS解碼,但畢竟有8.8%的差距,在抓軌轉碼的時候,播放時間就錯位了,因此在製作DTS-CD轉碼之前一定要注意要統一到44.1kHz的採樣頻率,否則樂曲的時長不準。說回到AC3製作的CD,在模擬試播的時候,雖然播放時間顯示混亂,但是曲目還是能放出來,因此,決定刻一張盤試試… 當我將刻錄好的CD盤放在車裡一聽,結果大失所望,居然是沙沙的噪音,後來試了其他車以及CD,DVD播放機都不能正確解碼。看來這種AC3編碼的CD沒有得到任何播放機的支持,雖然DVD機以及車機有AC3解碼的功能,但是,對於這種CD格式無效。至此,轉碼刻錄AC3-CD的嘗試以失敗告終!


雖然將DTS轉碼成AC3刻錄CD不成功,但是將其刻錄到DVD還是可以的,因為,AC3是DVD的標準音頻編碼,凡是支持多聲道音頻的系統,有不支持DTS解碼的,但是,一般都支持AC3,或許DTS授權太貴了吧,或者說,現在玩兒多聲道音頻的人太少了。


說實在的,我手裡的多聲道音樂資源,包括DTS-CD與DVD都是2012年以前的版本,新近就很少再看到有新的多聲道音樂發行了,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玩兒多聲道音樂的人太少了,不知道大家注意了沒有?現在從網上下載的電影。如果不是藍光原盤的話,很多都不帶多聲道伴音,要說也是,現在很多年輕人都用手機來看視頻,說老實話,一個聲道就夠了,多聲道伴音其實沒有什麼意義。另一方面,多聲道系統在家庭影院裡面有很好的表現。但是用來聽歌兒就有點兒雞肋了,從我之前收集到的那些個多聲道的歌曲音樂來看,發現很多的DTS-CD它的音樂製作就是為了多聲道而多聲道,有的時候歌唱者在前邊聲道唱一句,然後轉到後邊兒聲道唱一句,然後樂器也是前邊兒響一下,後面響一下,剛聽起來感覺很新鮮。但是聽多了就覺得也沒多大意思了。你想啊,如果你到現場聽音樂會,所有的樂器以及演唱者都在你的前方,不會有樂器在你身後演奏,除非你站在樂隊中間…但是看電影就不同了,飛機可以從身後飛來,炸彈也可以在身後轟鳴…因此就像DTS這三個字母代表Digital Theater Systems一樣,本來就是為數字影院系統而生,用它來玩兒多聲道音樂,新鮮一下就夠了,不會長久的。


在知道馬克萊文森音響不支持DTS的時候,雖然瞬間覺得不可思議,但稍微一想也就釋然了,事實上,汽車裡更不需要所謂的多聲道音樂,就拿這套頂配的馬克萊文森音響舉例,它號稱有23揚聲器,其實,就汽車裡的那點兒空間,放23揚聲器真的很誇張,我覺得最好就是利用它自己的算法加上這23隻揚聲器,將兩聲道立體聲音樂投送到每一個座位,讓聽眾(乘客)有一個比較好的聲場包圍感就足夠了,不需要前後左右都有人唱歌,那樣太亂了……


相關焦點

  • 極致體驗攬勝高保真5.1多聲道音樂!
    多聲道音樂有兩種音頻格式,分別是杜比ac3和dts格式,一般應用在電影院和hi-fi家庭影院上,和少部分高端豪華旗艦車型上。攬勝自帶的Meridian英國之寶音響上有此解碼功能,特地發給大家看下 喜歡聽音樂 多關注!!【什麼是dts和杜比ac3 】:dts和杜比ac3兩種格式是5.1多聲道高保真音樂。
  • 音響科普|多聲道功放也可以用來播放立體聲音樂?
    有個朋友來我家的時候,聽著用家庭影院播放音樂的音箱一臉懵逼的說「聽音樂竟然不是雙聲道?」聽他這麼一說我懵了事後才知道,原來用多聲道聆聽音樂是要被「鄙視」的。原因在於因大部分的音樂軟體都是採用兩聲道錄音,理所當然應該使用兩聲道系統呈現出最正確的聲音結像、音場效果。使用多聲道播放的話音樂經過環繞放大解碼後,再透過多聲道發聲可能出現結像混亂,最終呈現出來的音樂效果與音樂錄製時的本意相差甚遠。
  • 聆聽通話全支持 雙聲道藍牙耳機大搜羅
    而隨著藍牙耳機的發展,現在湧現處了越來越的即可保證通話又能滿足用戶聆聽尋求的雙聲道藍牙耳機產品。,我們本次就來為朋友們推薦幾款這樣的雙聲道藍牙耳機,讓朋友們在日常生活當中可以更加輕鬆的通話和聆聽音樂,如果朋友們喜歡這類藍牙耳機產品的話,不妨來看看本次為朋友們推薦的這些給力的雙聲道藍牙耳機產品吧。
  • 一個APP搞定互聯+播放、打通房屋之間聆聽體驗的SONOS智能音響系統
    而且SONOS產品多數接入了全球超過80個流媒體音頻服務內容,其中包括QQ音樂、網易雲音樂等在內的12項本土音樂服務,開放式的平臺與一體化的系統優勢明顯。SONOS智能音箱的音質與功能性取得了很好的平衡,用戶可通過手機APP或電腦軟體來控制,讓臥室、客廳、廚房不同房間的音箱同時播放一首或不同歌曲。
  • 完美播放!多聲道環繞音樂的FLAC格式+封面在NBT上正常實現
    首先說一下在NBT上能播放的格式有WAV、WMA、FLAC和MP3,WAV能實現環繞和無損但不能加封面;WMA容易加封面但有損也不能實現環繞;MP3倒是能實現封面和環繞,但音樂是有損的,為了能在NBT上播放做到極致,實現多聲道+封面+無損的只有FLAC格式。       你可能有疑問,我播放的FLAC音樂一直有封面啊?
  • 兩個人用一副耳機同時聽兩首歌,左右聲道獨立播放音樂的 APP
    另一款本地音樂播放器 App,特殊之處在於可以同時左右聲道播放兩首歌,而且是每個聲道單獨輸出一首音樂,戴上耳機,兩隻耳朵可以聽到不同的聲音,和另一半帶上耳機一起聽歌,雖然有著各自的播放列表,但偶爾隨機到相同的歌曲,或許也是一種很有情調的體驗~
  • 便攜HIFI播放器 隨時欣賞無損HIFI音樂
    索尼 NW-A35簡約而不簡單的設計結合時尚的豐富色彩,可以充分表達自己的個性;在實現數字的降噪的同時保持高解析度音頻音質,讓您沉浸在音樂當中。播放器使用LDAC無線連接並根據無線環境選擇不同的傳輸速度,讓您享受高音質的無線音樂體驗。
  • 聆聽7.1聲道---Audigy2 ZS Platinum Pro音效卡評測
    音箱校準嚮導在擺放好音箱位置後,音箱校準器嚮導將自動設置多種複雜聲學參數,您只需點擊嚮導一步步做就能獲取最佳音頻體驗。音箱校準器中的一步,用滑鼠點擊那個音箱它就發聲,用來查錯是個不錯的工具。這麼多的音箱連線時難免有點小錯,用它業校正音箱很方便。
  • 精評丨自在的音樂播放方式!TEAC NT-503網絡播放器
    隨著在線流媒體音樂正在改變廣大音樂愛好者的聆聽習慣,各大影音品牌紛紛推出支持網絡串流的數字音頻產品。TEAC作為日本音響代表品牌之一,除了推出根據不同要求的用戶推出不同級別的播放機產品外,還針對成為趨勢的流媒體音樂,推出了具備USB DAC以及網絡播放能力的NT-503網絡播放器,而且在日本推出不久就立即獲得日本VGP 2016 Summer獎項。
  • 厚度是決勝關鍵-韶韻試聽Amphion Argon多聲道系統
    這次走訪韶韻音響,讓我見識到了一套選擇正確,設定良好的多聲道系統,不僅能帶來豐富的環繞聲影院享受,還能兼具優質的兩聲道純音樂體驗,可說是「一舉兩得」。這套多聲道系統是什麼呢?就是芬蘭 Amphion Argon 系列組成的家庭影院系統。
  • FENDINOU立式黑膠唱片機(45轉),聆聽高品質黑膠音樂
    FENDINOU立式黑膠唱片機(45轉),聆聽高品質黑膠音樂-優酷https://v.youku.com/v_show/id_XNDY2NTQ0MjQ2OA==.html黑膠唱片機,是在1877年愛迪生發明的留聲機中演變而來的,具有百年+的悠久歷史。如今雖然被更加便捷的數位音樂所替代,但對於真正喜好音樂的發燒友來說,也是必不可少的音樂播放設備。
  • 聆聽都市電臺,懷舊經典之聲,貓王音樂尾巴體驗
    當我們忙碌工作了一天,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到家後,坐在沙發上打開貓王·音樂尾巴,聆聽都市電臺,感受久違的都市情調,讓電臺音樂帶走一身的疲憊,去回憶哪只有收音相伴的歲月,是不是非常愜意的事呢。貓王·音樂尾巴在使用上也非常的簡單,因為它有兩種連接模式,一種是藍牙連接之後,直接通過第三方APP進行播放,當普通的藍牙音箱使用,另外一種就是通過下載OhPlay「貓王妙播」APP來實現音樂和收音機上的播放。
  • 從空間音頻,聊聊多聲道技術對我們的娛樂生活有哪些提升
    那這個到底是什麼技術,和我們熟悉的多聲道環繞聲技術又有哪些異同呢?我們一起來看看。技術的本源環繞聲效果帶來沉浸式體驗其實這次蘋果所謂的空間音頻,本質上還是模擬環繞聲的效果,希望通過相對簡單的設備(比如AirPods Pro)來營造出更好的沉浸式體驗。
  • 磁帶式播放界面致敬經典 索尼ZX500音樂播放器享好音質
    蓬勃生機的春日之景,怎能少了音樂為伴?一款便攜的高品質音樂播放器就成了出門踏春欣賞春日美景的首選單品。而提到播放器,索尼Walkman一直都承載著無數人的熱愛與回憶。1979年,第一款Walkman的問世改變了人們的聆聽習慣,給全世界帶來了一種「簡單享受高質量音樂」的方式,讓隨時隨地享受音樂成為可能。時至今日,Walkman已經成為索尼一種挑戰的象徵,通過創造新的音樂體驗帶給世界以感動。
  • 隨享震撼聆聽體驗,JBL音樂萬花筒為音樂帶來更多自由!
    對於很多音樂愛好者們而言,都想要得到無所拘束的自由音樂體驗!這樣的期望,常規的有線音箱顯然是無法滿足!那麼無線音箱就能滿足了嘛?答案是不一定的,因為想要足夠自由的音樂體驗,自然需要音箱在無線便攜的前提下,還能具有強大的環境適應能力,從而充分滿足我們想要隨時隨地盡享音樂服務的訴求!
  • 安橋無線音樂播放系統RBX-500京東首發2180
    【天極網家電頻道】【11月26日京東商城訊】無線音樂基座的無線連接方式不外乎有2種:Wi-Fi網絡連接與藍牙連接。今次推薦給大家的安橋iOnly RBX-500採用的是藍牙方案,它是一款支持全方位360度立體傳聲的無線音樂播放系統,支持i設備。目前該款機型在京東商城首發價格為2180元,比起媒體指導價還是便宜了不少。
  • 到底要幾個聲道才夠?細說多聲道音響效果
    最早的音響是單聲道,而大約在六十年前,兩聲道開始進入家庭音樂回放世界。到現在,許多人會想要家庭劇院,那就是五聲道以上的系統。對於這種「演進」有人可能認為:聲道是不是越多越好?是不是越多聲道,越能「雕塑」出栩栩如真的聲音?
  • 隨身的HiFi,索尼ZX300A高解析度音樂播放器
    NW-ZX300A擁有新款S-master HX技術,可以帶來音質體驗再升級。新增4.4毫米平衡標準插孔,將左右聲道完全分離,支持耳機平衡輸出,並通過平衡輸出,令播放器能夠播放比特率為11.2MHz的原生DSD格式音頻。而改進後的S-Master HX集成電路的焊錫技術及焊料,將進一步提升音質。
  • 【器材測評】低廉的售價,物超所值的聲音:樂富豪Wharfedale Diamond 10 Series多聲道音箱
    目前我還以真空管綜合擴大機做搭配,常常用它來聆聽各種音樂小品呢。帶有華麗氣息的音樂特質,重現電影音場規模更是它的強項具有豐富音樂性的全套Diamond 10在一開始的「音響論壇 20 周年紀念CD」音樂CD播放時,就展現出順耳動聽的聲音特性。它的高頻細膩有質感,即使大音量的播放下,依然能夠展現綿延滑順的細節與泛音。
  • 平衡之選,山靈M6音樂播放器初體驗
    前言:體驗山靈M6這款音樂播放器有一段時間啦,作為國內音頻大廠的山靈旗下的第一款安卓播放器,高通驍龍430晶片+4G運存+雙4495SEQ解碼晶片的配置讓這款產品在中端市場吸引了不少燒友的關注。二狗就結合最近的使用體驗,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眼中的山靈M6音樂播放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