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小升初數學專題複習—空間與圖形周長、面積與體積同步測試

2020-12-07 小貝數學課堂

今天給同學們分享一份小升初2020年小升初數學專題複習—空間與圖形周長、面積與體積同步測試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供同學們在家進行複習練練手,掌握解題思路與方法技巧,查漏補缺,鞏固提高。

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

一.選擇題(共8小題)

1.【分析】首先要明確:等腰梯形的兩條腰的長度相等,然後根據梯形的周長=上底+下底+兩條腰的長度,據此即可解答.

【解答】解:6+11+8×2

=6+11+16

=33(釐米)

答:這個梯形的周長是33釐米.

故選:B

【點評】本題考查了梯形周長公式的靈活應用.

2.【分析】1000米=1千米,根據長方形的面積公式求解即可.

【解答】解:1000米=1千米

1×1=1(平方千米)

答:邊長是1000米的正方形菜地的面積是1平方千米.

【點評】解決本題關鍵是熟練掌握長度單位的換算和正方形的面積公式.

3.【分析】一隻螞蟻沿著一個長12分米,寬8分米的長方形的邊爬行,它爬回到起點的長度與長方形的周長相等,根據長方形的周長公式計算即可.

【解答】解:2×(8+12)

=2×20

=40(分米)

答:它要爬40分米才能回到起點.

【點評】此題考查了長方形的周長計算,長方形的周長公式:C=2(a+b).

4.【分析】根據題意可知:長方形的寬等於圓的半徑,根據圓的周長公式:C=2πr,那麼r=C÷2π,再根據圓的面積公式:S=πr2,求出圓的面積,已知圓的面積和長方形的面積相等,用長方形的面積除以寬求出長,然後根據長方形的周長公式:C=(a+b)×2,把數據代入公式解答.

【解答】解:314÷3.14÷2=50(m

3.14×502

=3.14×2500

=7850(m2)

7850÷50=157(m

(157+50)×2

=207×2

=414(m

答:長方形的周長是414m

故選:C

【點評】此題主要考查圓的周長公式、面積公式、長方形的面積公式、周長公式的靈活運用,關鍵是熟記公式.

5.【分析】根據圓的周長公式:C=2πr,那麼r=C÷2π,把數據代入公式解答.

【解答】解:37.68÷3.14÷2=6(釐米)

答:圓規兩腳間的距離為6釐米.

【點評】此題主要考查圓周長搜狗的靈活運用,關鍵是熟記公式.

6.【分析】根據積的變化規律和正方形的周長進行解答,正方形的周長:C=4a,根據積的變化規律知: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個因擴大或縮小几倍,積也擴大或縮小几倍,據此解答.

【解答】解:正方形的周長:C=4a,邊長擴大4倍,另一個因數不變,積也擴大4倍,所以它的周長擴大到4倍.

故選:A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了學生根據積的變化規律和正方形的周長公式解答問題的能力.

7.【分析】把長看作單位「1」,寬是,長與寬的和是長的(1+),所以用長乘(1+)求出長與寬的和,再根據長方形的周長C=(a+b)×2,用長與寬的和乘,即可求解.

【解答】解:20×(1+)×2

=20××2

=35×2

=70(米)

答:它的周長是70米.

故選:D

【點評】此題主要考查長方形的周長公式的靈活應用,關鍵是先計算出長方形的寬.

8.【分析】根據題意可知,梯形的上底和下底都擴大3倍,也就是說(上底+下底)的和擴大了3倍,高不變,它的面積一定也擴大了3倍.

【解答】解:設上底為a,下底為b,高為h

原來的面積是:S=(a+b)×h÷2;

擴大後的面積是:(a×3+b×3)×h÷2

=(a+b)×3×h÷2

=[(a+b)×h÷2]×3;

所以一個梯形的上底擴大到原來的3倍,下底也擴大到原來的3倍,高不變,則面積擴大到原來的3倍.

【點評】本題用到的知識點是:S=(a+b)×h÷2;兩個加數都擴大幾倍,它們的和也擴大幾倍.

二.填空題(共8小題)

9.【分析】觀察圖形,長方形的長等於3個圓的半徑,長方形的寬等於圓的直徑,求出長和寬,根據長方形的周長公式C=(a+b)×2.

【解答】解:(4.2×3+4.2×2)×2

=(12.6+8.4)×2

=21×2

=42(釐米)

答:長方形的周長是42釐米.

故答案為:42.

【點評】本題主要是利用長方形的周長公式、圓與長方形的關係解答.

10.【分析】用正六邊形的邊長×6,列式計算即可求解.

【解答】解:4×6=24(米)

答:走了24米.

故答案為:24.

【點評】本題關鍵是熟悉正六邊形的特徵,正六邊形的6條邊長度都相等.

11.【分析】畫圓時,圓規兩腳之間叉開得大小,就是這個圓的半徑,半徑越大,畫出的圓會越大,根據畫圓的方法可知這個圓的半徑是2.5釐米,利用圓的直徑與圓的半徑的關係,圓的周長公式即可計算.

【解答】解:根據題幹分析可得:

畫圓時,圓規兩腳之間叉開得越大,畫出的圓會 越大;

2.5×2=5(釐米)

3.14×5=15.7(釐米)

答:畫圓時,圓規兩腳之間叉開得越大,畫出的圓會 越大;如果圓規兩腳之間的距離是2.5釐米,畫出的圓的直徑是 5釐米.它的周長是 15.7釐米.

故答案為:越大;5;15.7.

【點評】此題考查了圓的畫法以及圓的周長=2πr的計算應用.

12.【分析】根據題幹,先求出這個長方形菜地的寬是15×=12米,再根據長方形的面積=長×寬,代入數據計算即可解答問題.

【解答】解:15×=12(米)

15×12=180(平方米)

答:該菜地的面積是 180平方米.

故答案為:180平方米.

【點評】此題主要考查了長方形的面積公式的計算應用,熟記公式即可解答問題.

13.【分析】因為正方形的4條邊的長度都相等,正方形每條邊增加3釐米,那么正方形的周長就增加4個3釐米,根據正方形的周長公式:C=4a,把數據代入公式解答.

【解答】解:3×4=12(釐米)

答:它的周長增加12釐米.

故答案為:12.

【點評】此題主要考查正方形周長公式的靈活運用,關鍵是熟記公式.

14.【分析】此題是求出直徑為8釐米的半圓的周長與面積,利用半圓的周長=所在圓的周長÷2+直徑;半圓的面積=所在圓的面積÷2,即可解答.

【解答】解:3.14×8÷2+8

=12.56+8

=20.56(釐米)

3.14×(8÷2)2÷2

=3.14×16÷2

=25.12(平方釐米)

答:周長是20.56釐米,面積是25.12平方釐米.

故答案為:20.56;25.12.

【點評】此題考查半圓的周長與面積計算方法;注意半圓的周長=所在圓的周長÷2+直徑,容易漏掉直徑.

15.【分析】根據「一個直角梯形的高是6釐米,如果把它的上底向一端延長2釐米就成為一個正方形」,可知這個梯形的上底是6﹣2=4釐米,下底是6釐米.然後再根據梯形的面積公式進行計算.

【解答】解:(6﹣2+6)×6÷2

=10×6÷2

=30(平方釐米)

答:這個梯形的面積是 30平方釐米.

故答案為:30.

【點評】此題考查了梯形面積的計算方法.

16.【分析】根據圖示可知,圓的半徑與正方形的邊長相等設圓的半徑為r,則r2=10,利用圓的面積公式:S=πr2,則圓的面積為:3.14×10=31.4(平方米).

【解答】解:3.14×10=31.4(平方米)

答:圓的面積是 31.4m2.

故答案為:31.4.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圓與圓環的面積,關鍵利用圓與正方形的關係做題.

三.判斷題(共5小題)

17.【分析】缺少關鍵條件,梯形的面積是和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邊形面積的一半.

【解答】解:因為梯形的面積是和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邊形面積的一半.

故答案為:×.

【點評】此題主要考查梯形的面積是和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邊形面積的一半.

18.【分析】根據長方形的面積公式:Sab,把數據代入公式求出花壇的面積與10公頃進行比較.

【解答】解:400×250÷10000

=100000÷100000

=10(公頃)

答:這個花壇的佔地面積是10公頃.

因此,一個長400米,寬250米的長方形花壇,佔地面積是10公頃.這種說法是正確的.

故答案為:√.

【點評】此題主要考查長方形面積公式的靈活運用,關鍵是熟記公式,注意:面積單位相鄰單位之間的進率及換算.

19.【分析】圓的周長計算公式是C=πd,假設原來的直徑是a釐米,如果直徑增加了2釐米,則直徑增加2釐米後的直徑是(a+2)釐米,由此可得原來的周長是aπ(釐米),而現在的周長是(a+2)π=(aπ+2π)(釐米)所以周長增加了aπ+2π﹣aπ=2π(釐米),據此即可判斷.

【解答】解:假設原來的直徑是a釐米,則直徑增加2釐米後的直徑是(a+2)釐米

原來的周長是aπ(釐米)

現在的周長是(a+2)π=(aπ+2π)(釐米)

所以周長增加了aπ+2π﹣aπ=2π(釐米)

所以一個圓的直徑增加2釐米,它的周長將增加2π釐米,原題說法正確.

【點評】本題考查圓的周長的計算,在圓中,如果是圓的直徑增加n,則其周長增加nπ,周長增加的值與原來圓的直徑大小無關.

20.【分析】根據圓的面積公式:S=πr2,把數據分別代入公式求出它們的面積後進行比較即可.

【解答】解:3.14×(2÷2)2×2

=3.14×1×2

=6.28(平方釐米)

3.14×(4÷2)2

=3.14×4

=12.56(平方釐米)

6.28平方釐米≠12.56平方釐米.

因此,兩個直徑是2cm的圓的面積之和,與一個直徑是4cm的圓面積相等.這種說法是錯誤的.

【點評】此題主要考查圓面積公式的靈活運用,關鍵是熟記公式.

21.【分析】如圖所示,將長方形剪成兩個兩個完全相同的長方形,有以下兩種剪法,所得到的兩個長方形的周長都比原長方形的一半多一個長或寬,所以周長都應大於(16÷2)釐米.

【解答】解:如圖所示:

將長方形剪成兩個兩個完全相同的長方形,

有兩種剪法,所得到的兩個長方形的周長都比原長方形的一半多一個長或寬,

所以周長都應大於:16÷2=8(釐米).

故題幹的說法是錯誤的.

【點評】解答此題的關鍵是:利用直觀作圖,即可求得每個小長方形的周長.

四.操作題(共3小題)

22.【分析】(1)正方形內最大的圓,是以正方形的中心為圓心,以正方形的邊長為直徑的圓,據此即可畫出;

(2)知道正方形的邊長,進而求出圓的半徑,然後依據圓面積公式求出圓的面積;

【解答】解:(1)以正方形的中心為圓心,以正方形的邊長為直徑畫圓,如下圖所示;

(2)圓的半徑為:3÷2=1.5(cm

圓的面積為:3.14×1.52

=3.14×2.25

=7.065(平方釐米)

答:圓的面積是7.065平方釐米.

【點評】此題考查了正方形內最大圓的特點,另外也考查了圓的面積公式的靈活應用.

23.【分析】根據梯形周長的意義,梯形的周長是指圍成這個梯形的4條邊的長度和,已知這個梯形的上底是5米,下底是12米,兩條腰各是7米,一邊靠河用了19米長的籬笆,由此可知,梯形的下底靠河,據此解答即可.

【解答】解:如圖:

5+7×2

=5+14

=19(米)

答:他是梯形的下底靠河圈的.

【點評】此題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等腰梯形的特徵,梯形周長的意義及應用.

24.【分析】(1)用圓規畫出圖形即可;

(2)根據半圓的周長公式C=πd÷2+d列式計算即可求解.

【解答】解:(1)如圖所示:

(2)3.14×2÷2×2+2×2

=6.28+4

=10.28(cm

答:圖2陰影部分的周長是10.28cm

【點評】考查了圓的周長,關鍵是熟練掌握半圓的周長公式.

五.應用題(共7小題)

25.【分析】兩種方法:若長邊靠牆,則柵欄長等於長+寬×2;若寬邊靠牆,則柵欄長等於長×2+寬;據此計算即可解答問題.

【解答】解:(方法一)列式:

8+5+5=18(米)

(方法二)列式:

8+8+5=21(米)

答:共有兩種方法,要準備18米或者21米的柵欄.

【點評】此題主要考查長方形的周長公式的實際應用,要注意一邊靠牆的情況.

26.【分析】正方形菜地,一面靠牆,三面用籬笆圍起來,籬笆長24米,24米就是這個正方形3條邊的長,用24除以3可求出一條邊的長,據此解答.

【解答】解:24÷3=8(米)

答:這塊正方形菜地的邊長是8米.

【點評】本題的重點是讓學生理解:24米就是這個正方形3條邊的長,即可求出這個正方形的邊長.

27.【分析】根據圓的周長公式:C=2πr,那麼rC÷2π,據此求出半徑,再根據圓面積公式:S=πr2,把數據代入公式解答.

【解答】解:25.12÷2÷3.14=4(釐米)

3.14×42

=3.14×16

=50.24(平方釐米)

答:它的面積是50.24平方釐米.

【點評】此題主要考查圓的周長公式、面積公式的靈活運用,關鍵是熟記公式.

28.【分析】觀圖可知:圍成的圖形是一個直角梯形,因為圍花壇的籬笆長56m,用籬笆長減去20米,就是上底與下底的和,由此根據梯形的面積公式S=(a+bh÷2,列式解答即可.

【解答】解:(56﹣20)×20÷2

=36×20÷2

=720÷2

=360(平方米)

答:這個花壇的面積是360平方米.

【點評】解答此題的關鍵是根據題意求出梯形的上底與下底的和,然後利用梯形的面積公式解答.

29.【分析】求小路的面積即求半環形的面積,需知道內圓半徑(已知)和外圓半徑(未知),內圓半徑加上小路的寬即外圓半徑,根據環形面積公式s=π(R2﹣r2),代入公式計算出面積,再運用圓環的面積除以2即可得到這條小路的面積.

【解答】解:10+2=12(米)

3×(122﹣102)÷2

=3×44÷2

=66(平方米)

答:這條小路的面積是66平方米.

【點評】此題主要考查環形的面積公式及其計算,根據s=π(R2﹣r2)計算比較簡便,注意本題是半圓環,面積要除以2.

30.【分析】由「一個等腰梯形,下底比上底長10釐米,上底和一條腰的長是86釐米」可知:下底和另一條腰的長的和應是(86+10)釐米,再根據等腰梯形周長的意義,用上底加下底再加兩個腰的長度就是這個梯形的周長.

【解答】解:86+86+10=182(米)

答:這個梯形的周長是182釐米.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了梯形的周長的計算方法,即把四條邊的長度加起來.

31.【分析】根據題幹,面積是0.36平方米的正方形的邊長是0.6米,以長為邊可以剪出1.3÷0.6≈2塊,以寬為邊可以剪出1.2÷0.6=2塊,所以一共可以剪出2×2=4塊,據此即可解答問題.

【解答】解:因為0.62=0.36

所以面積是0.36平方米的正方形的邊長是0.6米

以長為邊可以剪出1.3÷0.6≈2(塊)

以寬為邊可以剪出1.2÷0.6=2(塊)

所以一共可以剪出2×2=4(塊)

答:能剪出4塊.

【點評】解答此題關鍵是明確沿著長與寬各能剪出幾個小正方形,據此即可解答問題.

相關焦點

  • 小升初數學各類圖形面體積計算公式
    下面是小學會學到的所有圖形的面積和體積計算公式,希望對小升初的同學們有幫助。   1.正方形   正方形的周長=邊長×4   公式:C=4a   正方形的面積=邊長×邊長        公式:S=a×a   正方體的體積=邊長×邊長×邊長  公式:V=a×a×a   2.正方形   長方形的周長=(長+寬)×2  公式:C=
  • 2020小升初專題複習: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圓錐表面積體積同步檢測卷
    今天分享一份小升初2020年小升初數學專題複習-空間與圖形周長、面積與體積同步測試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供同學們在家進行複習練練手,掌握解題思路與方法技巧,查漏補缺,鞏固提高。【分析】理解長方體的側面展開圖:把它的側面展開後正好成一個邊長是8分米的正方形,這說明長方體的底面周長和高相等,都是8分米,因長方體的底面是正方形,所以能求出底面邊長,進一步求出底面積,再根據長方體的體積=底面積×高,即可列式解答.
  • 2012年長沙小升初數學:面積、體積換算公式
    為了幫助長沙小升初的小考生們更有效的備戰來年的2012年長沙小升初重點中學擇校考,奧數網編輯整理了小學數學面積、體積換算公式,供大家參考。666平方米   (5)1升=1立方分米=1000毫升 1毫升=1立方釐米       編輯推薦: 長沙家長成功擇校的「小升初」經驗談 2012年長沙小升初備考 給力在「點」上 2012年長沙小升初數學重要知識點複習詳解 2012年第十屆「希望杯
  • 2021年中考專題複習,二次函數線段、周長最值問題,四種處理思路
    前節提要:2020年中考數學專題複習,幾何最值之將軍飲馬、胡不歸、隱形圓2020年中考專題複習,旋轉之半角模型、手拉手模型、一線三角模型2020年中考數學專題複習,二次函數與三角形面積最值問題,鉛錘法2020年中考數學專題複習,平行四邊形存在性問題
  • 小學三年級數學下冊,複習歸納(三)面積和年月日專題整理
    01面積專題複習1、定義:① 物體的表面或封閉圖形的大小,就是他們的面積。② 封閉圖形一周的長度叫周長。③ 常用面積單位有平方釐米、平方分米、平方米。③ 一個長方形剪去一個正方形,求剩下圖形的面積和周長。④ 粉刷牆面的面積。
  • 小升初數學圓柱和圓錐單元測試(含答案),開學前讓孩子測試一下
    圓柱、圓錐這一單元重點考查公式的記憶,很多題型都是公式的考察,一定要掌握圓柱的表面積、側面積、底面積和體積,以及圓錐體積的計算方法。很多公式的不是死記硬背,而是在理解的基礎上,可以靈活運用到生活實際問題中去。
  • 數學老師手抄版!小升初圖形面積問題經典試題,值得練一練
    數學老師手抄版試題來了。小升初考試中,圖形和面積問題是一個重點,也是一個難點,它對學生的圖形識別能力,知識提煉能力,數形結合能力,綜合解答能力的要求都比較高。小升初的圖形面積問題當中,比較重要的知識點有三角形的面積(同底等高,等底同高問題等),長方形的面積,正方形的面積,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梯形的面積,圓的面積,扇形的面積等等,熟練掌握並運用這些面積公式及其變形公式,才能解決不規則圖形的面積問題。解決不規則圖形的面積問題,最主要的方法是割補法,即分割或者填補,這裡面包括了圖形的轉移,把不規則圖形轉化為規則圖形。
  • 2020春六年級數學分類專題―圖形與幾何,出題有誤,學生:誤導我
    但在歷年升學考試中,試題出錯率非常高,尤其是小升初考試,試問:這些出題者都是教體育的嗎?今天,胡老師分享的試題中就存在題目出錯的情況,這是一份2020年春季學期小學六年級分類――圖形與幾何專題訓練。試題分享一這份試題考查學生對圖形與幾何的認識和理解能力,從整份試捲來看,試題考查的知識點全面,涉及了小學階段有關圖形與幾何的所有重點知識,適合考查學生的空間思維和邏輯推理,是一份不錯的題目。
  • 九年級數學,二次函數中矩形周長、面積最值問題,解題方法不同
    二次函數中矩形周長的最值問題與面積的最值問題,思考方法不一樣。矩形周長的最值問題一般藉助設點法表示出矩形的長和寬,然後利用公式得到周長,一般化簡後為二次函數,然後通過研究二次函數的性質得到最值。分析:(1)根據矩形面積公式即可寫出函數關係式;(2)根據(1)所得關係式,將S=96代入即可求解;(3)再開一個寬為a的門,即矩形的另一邊長為(32-2x+a)m,根據矩形的面積公式即可求解.中考數學專題複習,關注以下文章吧。
  • 2020年小升初數學複習:面積體積容積等常見量單位換算及命題方向
    知識點複習一.面積和面積單位【知識點歸納】物體的表面或封閉圖形的大小,叫做它們的面積.面積就是所佔平面圖形的大小.分析:邊長是1釐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釐米;邊長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分米;邊長是1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米;邊長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0000平方米,也是1公頃.由此可知小軍和他的家人居住在面積是110平方米的房子裡,他們在桌面面積是90平方分米的桌子上用餐.
  • 小升初數學:三角形與扇形複合圖形的周長與面積經典題解析
    如圖,△ABC是正三角形,曲線CDEF叫做正三角形ABC的漸開線,其中A,B,C分別為圓心,如果△ABC的邊長等於2cm,此時△ABC的面積約等於1.73平方釐米,求該圖形CDEF的周長和面積。從圖中可以看出該圖形是由正三角形ABC,扇形ACD,扇形BDE,扇形CEF複合而成,該圖形的周長也就是扇形ACD的圓弧CD、扇形BDE的圓弧DE、扇形CEF的圓弧EF與線段CF的長度之和;其面積為扇形ACD、扇形BDE、扇形CEF與△ABC的面積之和。
  • 小學數學小升初考試專題複習《圓的面積》
    【學習目標】1、了解圓的面積的含義,經歷圓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掌握圓面積計算公式。2、能正確運用圓的面積公式計算圓的面積,並能運用圓面積知識解決一些簡單實際的問題。3、在探究圓面積公式的活動中,體會「化曲為直」的思想,初步感受極限思想。
  • 2020年小升初數學專題複習同步檢測試卷與試題解析,供同學們收藏
    今天給同學們分享一份2020年小升初數學專題複習同步檢測試卷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供同學們在家進行複習練練手,掌握解題思路與方法技巧,查漏補缺,鞏固提高。【分析】根據對1立方釐米(毫升)、1立方分米(升)、1立方米實際有多大的認識,結合生活實際,我們的拳頭大於50立方釐米,將自己的一個拳頭完全浸沒在裝滿水的臉盆中,由於拳頭佔了容器中的空間,將相同體積的水排出在容積外,因此,溢出水的體積大於50立方釐米,即大於50毫升.【解答】解:如果將自己的一個拳頭完全浸沒在裝滿水的臉盆中,溢出水的體積大於50毫升.
  • 幾何物體的面積體積和周長
    《幾何物體的面積體積和周長》(李君輝/微博:陰山遊牧李-君-輝)1,[cp]#科普##自然物質的數學原理##數學##函數##公式# 將三角函數都化成tan (x /2)的形式,這是常用的,常用的經常很效率
  • 三年級數學培優練習一:面積和周長問題1
    第4課|三年級數學考點——求不規則圖形面積,方法很重要!說明:word可列印版測試獲取方式:1、關注【邵老師資料庫】2、私信發送:周長與面積1檢測,後臺自動發送資料網盤連結。三年級數學面積與周長問題(一)課後綜合檢測一、填空題1、用兩個邊長是5釐米的正方形拼成一個長方形,長方形的周長比原來兩個正方形的周長的和減少( ) 釐米。
  • 小學數學:平面圖形的複習,圖形特點,計算公式
    小學數學裡學過的平面圖形主要有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梯形、三角形、圓形、圓環、扇形等。下面我就對這些平面圖形進行分析、歸納。並製作了相應的導圖,便於複習、記憶。(2)計算公式: 周長=(長+寬)×2  c=2(a+b)  面積=長×寬s=ab2、正方形(1)特點:四條邊都相等,四個角都是直角的四邊形。(2)計算公式:周長=邊長×4 C=4a 面積=邊長×邊長 S=a.a= a3、平行四邊形(1)特點:兩組對邊分別平行的四邊形。相對的邊平行且相等。
  • 三年級數學下冊第五單元面積整理與複習
    同學們我們今天複習一下面積這一單元:知識導圖面積的含義:生活中有很多物體的表面是有大有小的,這些物體表面的大小就是它們的面積。比較兩個圖形面積的大小,要用統一的面積單位來測量。常用的面積單位有平方釐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測量較小物體表面的面積時常用平方釐米、平方分米作單位,測量較大物體表面的面積時常用平方米作單位。圖形的面積表示它所含面積單位的數量,周長是指圍成圖形的所有邊的總長。
  • 2020年中考數學複習資料之圓柱體體積公式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0年中考數學複習資料之圓柱體體積公式,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圓柱體的體積公式:體積=底面積×高 ,如果用h代表圓柱體的高,則圓柱=S底×h   長方體的體積公式:體積=長×寬×高   如果用a、b、c分別表示長方體的長、寬、高則   長方體體積公式為:V長=abc   正方體的體積公式:體積=稜長×稜長×稜長.
  • 九年級數學,二次函數中三角形周長的最值問題,解題思路很重要
    2020年中考數學專題複習,二次函數與三角形面積最值問題,鉛錘法但是,冷不丁的遇到二次函數中三角形周長的最值問題利用相似三角形或者銳角三角函數將三角形的周長轉化為某條線段的長度,然後再利用設點法表示出線段的長度,研究線段的最值從而得到三角形周長的最值,這也是求三角形周長最值很常用的一種方法。中考不知道數學專題怎麼複習?關注以下文章吧。
  • 小升初數學公式之體積單位換算
    小升初數學公式之體積單位換算 來源:溫州奧數網整理 2012-02-08 16:39:14   體(容)積單位換算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釐米   1立方分米=1升   1立方釐米=1毫升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