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樂隊,華麗的英倫之光——《波西米亞狂想曲》

2021-01-04 金魚讀物

由布萊恩·辛格執導的《波西米亞狂想曲》將於2019年3月22日登陸中國上映,讓廣大歌迷朋友著實興奮一把。整個片子以主唱Freddie Mercury(弗雷迪)的起落為線索,講述了The Queen(皇后樂隊)從成立到走向巔峰的故事。片子真實的還原了1985年的Live Aid(拯救生命)音樂現場,改演唱也被認為皇后樂隊的巔峰獻唱,毫不遜色任何巨星的現場效果。皇后樂隊以華麗的旋律、妖嬈的舞姿、昂揚的姿態展示了什麼是We Are the Champions。

皇后樂隊成軍於1970年,成員有主唱、鋼琴手Freddie Mercury(弗雷迪)、吉他手Brian May(布萊恩梅)、貝斯手John Deacon(約翰·迪肯)以及鼓手Roger Taylor(羅傑·泰勒)。隨著滾石和齊柏林飛艇走向解散,皇后樂隊成為80年代最耀眼的搖滾巨星。他們最令人震驚的是,樂隊每個成員都能參與創作,且均有流傳甚廣的作品。這也一定程度上解釋了樂隊風格可橫跨前衛搖滾、硬搖滾、重金屬、歌劇、民謠、流行等等,在音樂上的探索給樂壇留下了極大影響。

認識皇后樂隊,很多人是從《We Will Rock You》開始的,這首歌由吉他手Brian May所寫。他不僅是一位出色的吉他手,更是一位天體物理學家,擁有天文學博士學位。

△把頭像放到牛頓或者麥克斯韋名字上也

樂隊最早的雛形就是他在讀博時期和藝術學院的蒂姆·斯塔費爾組建的,牙科學生羅傑·泰勒加入樂隊,定名為Smile(微笑樂隊)。蒂姆介紹了朋友弗雷迪進入樂隊,而自己覺得樂隊沒有前途而離開。約翰迪肯最後作為貝斯手加入,名字也由弗雷迪定為Queen。

《We Will Rock You》在1977年發行,此後在各類體育、政治場合中被無數次播放。值得一提的是,其中「咚咚噠」的互動設計是Brian May親自設計的,這種和歌迷互動的方式也極大影響了後來舞臺的互動形式。

貝斯手John Deacon在19歲的花樣年華被音樂感召進入皇后樂隊,他在樂隊中最為「安靜」,負責這月底的財政,但在音樂天賦上一點也沒有默默無聞。他創作了《You are My Friend》、《I Want to Break Free》等,其中《Another One Bites the Dust》(有一個人倒下)是樂隊在美國最熱銷的單曲。貝斯在聲音效果上老說通常存在感不強,在這首歌中可以聽到貝斯騷氣的步調。

鼓手Roger Taylor以獨特的音色而聞名,是那個時期最有影響力的鼓手之一。同時還精通各類樂器,在個人首專中包攬所有樂器和演唱部分。還幫助其他樂隊以製作人身份製作專輯。在皇后樂隊期間還成立過另一隻叫The Cross的樂隊,擔任主唱和吉他手,有著非常寬的音域。他創作的《Radio Ga Ga》、《A King of Magic》是樂隊的金曲。

△Roger Taylor

《Radio Ga Ga》據說是Taylor在聽收音機時得到的靈感。整首歌節奏輕快、歌詞朗朗上口,在收音機咕咕作響中,聽到了各種各樣的新聞,讓人相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閃光時刻。

主唱Freddie Mercury(弗雷迪)是一個極具表演風格的人物,是樂隊的靈魂人物,其有力而妖嬈的姿態成為歌迷的心中永遠的記憶。擁有跨度4個八度的嗓音,足可駕馭各種險峻的歌曲。作為創作者,他寫了《Bohemian Rhapsody》(波西米亞狂想曲)、《kill Queen》、《Somebody to Love》等一系列著名歌曲。電影名即來自其中的一首歌。

Freddie Mercury

這首歌收錄於1975年的《A Night at the Opera》中,時長6分多鐘,具有強烈的歌劇、前衛搖滾的風格。儘管在60年代末,前衛搖滾迎來了大爆發,十幾二十分鐘的超長音樂也逐漸出現,但還不能說成為一種大家普遍接受的形式。由於在主打歌意見上的分歧,最後還和經濟公司走向了分裂。但最終,這首歌還是被聽眾所接受,成為皇后樂隊華麗音樂的代表作品。

△A Night at the Opera

(本來想插個整軌25分鐘的音樂,太大了,想要可以私我)

在電影《波西米亞狂想曲》中,樂隊從默默無聞走向鼎盛,其高光時刻最終定格在1985年的Live Aid(拯救生命)演唱會中。此次演唱會是一次援助非洲的慈善演唱會,有麥可傑克遜牽頭,集結當時幾乎所有頂尖樂隊,如鮑勃迪倫、麥卡特尼、齊柏林飛艇、U2、埃爾頓·約翰、麥當娜等等。很多樂隊只有一兩首歌的時間,而皇后則被安排了近半個小時的演出。

在溫布利球場的落日餘暉中,皇后登場了,這是一次可以載入史冊的live現場。激情四射的音樂和感染力極強的主唱魅力,點燃了在場所有聽眾。即便在電影中隔著屏幕,我們依然可以感受到對音樂的熱愛與對生命的執著。這並不是一個抽象的詞彙,因為彼時弗雷迪已經查出愛滋,身體日漸衰弱,他極其看重此次演出:

Too late, my time has come一切都晚了,我已大期將至Sends shivers down my spine脊梁逐漸開始發顫Body's aching all the time渾身上下疼痛難忍Goodbye everybody, I've got to go再見了,各位,我必須要走了

這是《波西米亞卡狂想曲》中的歌詞,在那時弗雷迪還沒有公布病情,但這些詞語在他心裡是另一種柔情的告別。

1991年,弗雷迪死於因愛滋引起的肺炎,死時年僅45歲。儘管皇后樂隊之後還保持著生命,但再也沒有像之前那樣輝煌。今天,我們通過音樂,可以依稀感受其中跳動的生命的脈搏,這或許就是戰勝時間。

相關焦點

  • 傳奇的《波西米亞狂想曲》,皇后樂隊的另類藝術人生
    一首超長的歌曲,沒有重複的副歌,主唱是個齙牙男,包含搖滾、歌劇等多種迥異的曲風,在現在音樂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堪稱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但凡對歐美音樂稍微有點兒興趣,一定能從以上關鍵詞劇中判斷出,這首歌便是由皇后樂隊譜寫的——《波西米亞狂想曲》。
  • 皇后樂隊大雜燴單曲《波西米亞狂想曲》背後的創作故事
    《波西米亞狂想曲》是皇后樂隊嘗試的大雜燴:這首歌由多個部分組成,包括鋼琴民謠、松輕搖滾樂段和歌劇,時長6分鐘,展示了不同的音樂風格。《波西米亞狂想曲》和專輯A Night At The Opera是皇后樂隊成敗的關鍵,當時樂隊正負債纍纍,並且與管理層展開了鬥爭。
  • 皇后樂隊的背後故事,比《波西米亞狂想曲》更狂想,也更血淚!
    ——拉米·馬雷克(電影《波西米亞狂想曲》主人公佛萊迪·摩克瑞扮演者)電影《波西米亞狂想曲》劇照對於資深搖滾粉而言,皇后樂隊主唱佛萊迪·摩克瑞必然是靈魂人物;可對於絕大多數的音樂愛好者來說,佛萊迪·摩克瑞知名度遠低於他的音樂,《We Will Rock You》和《We Are The Champions
  • 獲獎片《波西米亞狂想曲》點映,還原皇后樂隊的高光時刻
    2019年票房口碑獎項三豐收的熱血電影《波西米亞狂想曲》,將於3月22日登陸全國藝術電影放映聯盟專線放映。目前,影片全國600場超前點映正在進行中,今天,影片成都點映場的超前「開唱」,讓現場不少搖滾迷熱淚盈眶。
  • 皇后樂隊寫了那麼多好歌 為什麼要用《波西米亞狂想曲》當片名?
    3月22日,電影院上映了一部令許多影迷以及音樂迷的觀眾都為之瘋狂的影片,那就是獲得了奧斯卡四項大獎的音樂傳記影片《波西米亞狂想曲》。這部《波西米亞狂想曲》是一部講述皇后樂隊主唱生平故事的音樂傳記電影。許多樂迷應該對皇后樂隊的名字如雷貫耳,沒錯,現在大家依然耳熟能詳的經典搖滾歌曲《We are the championgs》和《We will rock you》就是出自他們的創作。從成立以來,皇后樂隊為全世界的搖滾迷們奉上了許多經典佳作和難忘的現場演出,在全世界的音樂迷心中都具有巨大影響力。
  • 《波西米亞狂想曲》口碑爆棚,4首經典了解皇后樂隊
    近期上映的《波西米亞狂想曲》,是一部對皇后樂隊、傳奇主唱弗雷迪莫庫裡以及他們音樂的致敬盛宴。豆瓣評論說這:「是一段充滿愛、痛苦、接納和音樂的旅程。 」在今年的奧斯卡頒獎禮上,《波西米亞狂想曲》最終斬獲最佳男主角、最佳剪輯、最佳音響效果、最佳音效剪輯4項含金量極高的大獎,為頒獎季完美收官。
  • 《波西米亞狂想曲》震撼來襲 萬達IMAX重現皇后樂隊經典樂章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波西米亞狂想曲》由中國電影集團公司進口,華夏電影發行有限責任公司發行,上海譯製廠譯製,將於3月22日在萬達電影旗下影城正式上映
  • 波西米亞狂想曲,皇后樂隊傳奇主唱的一生
    電影《波西米亞狂想曲》豆瓣評分8.7幾乎是清一色的好評,不管是懷念也好弗雷迪·莫庫裡曾是希思羅機場的一名普通搬運工,機緣巧合之下與布萊恩·梅、羅傑·泰勒、約 翰·迪肯組成樂隊,並將樂隊名更名為皇后樂隊。這個殿堂級樂隊開始了其從無到有,從低谷到巔峰,從巔峰消失的短暫時光。
  • 《波西米亞狂想曲》,你所不知道的皇后樂隊!
    今天給大家講的電影是《波西米亞狂想曲》,片是對皇后樂隊、傳奇主唱弗雷迪·莫庫裡以及他們音樂的致敬盛宴,皇后樂隊大家可能熟知他們的音樂但是可能不太了解這個樂隊我今天就來和大家講講他們的傳奇。弗雷迪·莫庫裡曾是一位普通的不能在普通的搬運工,對音樂有著滿腔的熱血,與好友布萊恩·梅丶羅傑·泰勒 丶約 翰·迪肯,組成了這支殿堂級的樂隊,剛開始無人問津,他們窮的連歌都錄不起,在低谷的時候有一位人幫助了他們給了他們這樣一次機會,從低谷到世界知名樂隊他們努力的做到了,這部電影就是加快了對弗雷迪·莫庫裡的一生,來幫我們展現這支樂隊的一生,值得一提的是弗雷迪·莫庫裡在愛情上也是個放蕩不羈的人
  • 關於《波西米亞狂想曲》和偉大的皇后樂隊,你需要知道這些事情!
    音樂界更是群星璀璨,有舞動世界的「流行之王」邁克·傑克遜,美國搖滾界最耀眼的巨星萊昂納爾·裡奇,《see you see me》是他的金曲。搖滾、民謠藝術家:鮑勃迪倫,英國勳爵艾爾頓·約翰。那個年代人人璀璨奪目!而皇后樂隊——佛萊迪·摩克瑞(Freddie Mercury)在大師的年代不被巨星所淹沒,足可見其偉大和與眾不同!
  • 《波西米亞狂想曲》現傳奇 觀眾朝聖殿堂級樂隊
    《波西米亞狂想曲》《波西米亞狂想曲》《波西米亞狂想曲》2019年票房口碑獎項三豐收的熱血燃片《波西米亞狂想曲》,將於3月22日登陸全國藝術電影放映聯盟專線放映。目前,影片全國600場超前點映正在爆燃進行中。3月17日,宣傳方在上海舉行點映活動。
  • 皇后樂隊傳記片《波西米亞狂想曲》,劇情與現實有哪些不一樣?
    34年後,在皇后樂隊吉他手布萊恩·梅(Brain May)和鼓手羅傑·泰勒(Roger Taylor)的支持下,這位傳奇主唱的故事終於被搬上了大銀幕。以樂隊的同名傑作命名的《波西米亞狂想曲》,上映至今收穫了8.79億美元票房,在全球再次掀起了驚人的皇后樂隊熱潮。
  • 波西米亞狂想曲:見證傳奇誕生的背後故事,再現皇后樂隊的經典
    最後的狂想:永遠年輕,永遠熱淚盈眶電影《波西米亞狂想曲》是根據殿堂級搖滾樂隊——皇后樂隊以及樂隊的傳奇主唱佛萊迪·摩克瑞的真實故事而改編的一部作品,更是一場令人享受至極的音樂盛宴。主唱佛萊迪·摩克瑞究竟是一個怎樣的傳奇人物呢?
  • 波西米亞狂想曲—牙叔
    最負盛名的《波西米亞狂想曲(Bohemian Rhapsody)》也在其中。2001年入駐第16屆美國搖滾名人堂 。2002年在好萊塢星光大道留名 。2004年,保羅·羅傑斯開始擔任樂隊巡演主唱 。2019年的傳記電影《波西米亞狂想曲》打破音樂傳記類電影票房紀錄。1968年,在倫敦帝國學院研讀天文學博士的布賴恩·梅,和就讀於伊令藝術學院的蒂姆·斯塔費爾想組建一個樂隊,但還缺鼓手,於是貼出告示徵人。隨後,牙科學生羅傑泰勒作為鼓手加了該樂隊。最終樂隊定名為「微笑」(Smile)樂隊。
  • 《波西米亞狂想曲》,皇后樂隊傳奇故事,熱血沸騰音樂夢
    這就是歌曲《We Will Rock You》,來自英國搖滾樂隊——皇后樂隊。他們的另一首歌《We are the Champions》也是大紅曲目,在體育賽事或者頒獎典禮上也常常聽到,同樣讓人熱血沸騰。今天老文給大家帶來的電影是講述皇后樂隊傳奇的《波西米亞狂想曲》。皇后樂隊最偉大的音樂作品是《波西米亞狂想曲》,所以,同名傳記電影的大賣要歸功於皇后樂隊的卓著聲譽。
  • 《波西米亞狂想曲》追加艾丹·吉倫、湯姆·霍蘭德
    《波西米亞狂想曲》追加艾丹·吉倫、湯姆·霍蘭德 時間:2017.09.27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顧影 分享到:
  • 電影《波西米亞狂想曲》曝「高光演出」集錦
    再現皇后樂隊高光時刻《波西米亞狂想曲》是對皇后樂隊、傳奇主唱佛萊德·摩克瑞(拉米·馬雷克 飾)以及他們音樂的致敬盛宴,這是一段充滿愛、痛苦、接納和音樂的旅程。樂隊成員就像家人一樣,即便創作過程中會有分歧,會偶爾迷失自我,但恰恰也是因為他們的彼此成全和互補,以及敢於打破傳統音樂框框條條的嘗試,才有了這個全球獨一無二的搖滾天團。
  • 提名奧斯卡最佳影片,這首《波西米亞狂想曲》到底有多「狂」?
    這部電影就是皇后樂隊(Queen)的傳記片《波西米亞狂想曲》(Bohemian Rhapsody)。它不僅拿下了第76屆金球獎的最佳劇情片、最佳男主角兩項大獎,更是獲得了今年奧斯卡的多項提名。一次偶然的機遇,弗萊迪加入了皇后樂隊的前身Smile樂隊,從此擺脫往日機械般桎梏的枷鎖,轉身成為命運的掌舵人。加入樂隊之初首次登臺,弗萊迪不羈的表演風格和音域極寬的嗓音,便奠定了其前衛、華麗的風格。成為整支樂隊的在迷之燃力。
  • 聽完《波西米亞狂想曲》的這幾首歌,你會愛上皇后樂隊
    這兩首擁有全球傳唱度的經典歌曲,都來自世界上最偉大的搖滾樂隊之一——皇后樂隊。上周五,關於這支樂隊主唱弗雷迪·摩克瑞(Freddie Mercury)的音樂傳記片《波西米亞狂想曲》在國內上映了。這部影片之前在海外已經是現象級電影,不僅打破了音樂傳記片的票房記錄,男主角拉米·馬雷克還獲得了今年奧斯卡影帝獎盃。
  • 永遠年輕,永遠熱淚盈眶——《波西米亞狂想曲》
    男主皇后樂隊主唱弗萊迪·莫克瑞這部電影是《波西米亞狂想曲》,《環球銀幕》將它評為「今年最燃的電影」,為什麼它那麼受歡迎?樂隊成員《波西米亞狂想曲》將主題放在了皇后樂隊的靈魂人物——樂隊主唱弗萊迪·莫克瑞身上,講述了他一生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