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錢投資股票和基金產品,到底靠不靠譜?

2020-12-24 騎牛看熊

每當牛市來臨的時候,各種牛鬼蛇神都會出來分一杯羹,有的人是想著如何在股市中賺錢,有的人卻想著如何在投資者身上賺錢。投資者在此期間會收到各種投資電話諮詢,問其是否需要借錢炒股或者加槓桿炒股,借錢投資股票和基金產品,到底靠不靠譜?

如果借錢是參與貨幣基金、債券、國債等等固收類的理財產品,可能借款幾年賺的錢,都不夠請別人吃一頓飯的開銷,這一點要想清楚。騎牛看熊認為配資借錢炒股,主要是集中在股票型基金和股票上,投資者在牛市或者行情好的時候,在短期獲得較高的收益,就想著用更多的錢去做投資,以獲取更大的利潤。實際上投資者沒有考慮到要是這些錢虧損了怎麼辦?市場回調以後怎麼辦?

投資者借錢炒股會失去理性,會讓自己處於一種只能賺錢不能虧錢的境遇中,這樣會有巨大的壓力讓自己無法理性看待市場。騎牛看熊認為投資應該有條不紊地參與,這是一個長期投資的過程,普通投資者要是借錢投資,就會陷入不敢空倉,每天想著要去買賣參與的心情,生怕不交易就會錯失什麼,更加擔心不操作後的每日手續費可惜了。投資時應該讓自己保持冷靜的狀態,而不是自我欺騙地頻繁交易階段,那樣只會做得越多錯得越多。

投資者在借錢炒股的過程中,還要注意一旦虧損後如何償還,不還錢就有可能親朋好友變「仇人」,如果是配資公司就會讓自己本金全無,這樣的後果能夠承擔嗎?騎牛看熊認為投資是一個複利增長的過程,中外投資大師沒有一個是依靠資金槓桿實現資金增長的,他們靠的是自己一步一步穩健盈利的方式,所以賺快錢往往會變成不賺錢,這一點投資者要明白。

相關焦點

  • 基金 股票 都是借錢的門道
    (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如果有錯誤或不同意見可評論指出)現在上班,看到越來越多的同事將自己的錢投入到股票和基金裡面去了。看到飄紅的數字,他們的心中頓時開心了不少。但我個人認為,無論是基金,還是股票,我們基本不會從資本的手中拿到錢。
  • 華訊投資:2020中國公募基金收費及推薦股票靠譜嗎
    華訊投資發現,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中國的公募基金市場已日趨完善,投資品種也幾乎涵蓋了所有證券範圍,尋求新的投資領域將是公募基金的一個新突破點。那就有投資者向華訊投資諮詢,2020中國公募基金收費及推薦股票靠譜嗎?
  • 長投學堂快訊:看直播買基金到底靠不靠譜呢?
    長投學堂快訊:現在依靠直播賣理財產品的平臺越來越火,不少經常愛看直播但是對理財產品了解不多的小夥伴就此「入坑」。 那麼看著直播買基金,到底靠不靠譜?今天,長投學堂就和大家聊一聊。  1、賣基金年薪百萬?
  • 貨幣基金和債券基金到底是怎麼盈利的?
    貨幣基金貨幣基金到底是怎麼賺錢的?銀行之間也會互相借錢,形成銀行間市場。當銀行遇到資金比較緊張的情況的時候,他們也會向其他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借錢。保證銀行的正常放款。由於銀行間的交易一般都是短期交易,比如3天、7天等,且交易金額一般比較大,這樣的借貸需要的流動性較高,所以一般銀行間市場的利率普遍高於銀行和儲戶之間的交易。
  • 跟著市場熱點買基金 靠譜嗎?
    摘要 【跟著市場熱點買基金 靠譜嗎?】投資基金想要賺得多,首先要做的就是選擇合適的基金。那麼,到底應該如何選基金呢?
  • 學會這五條股票和基金底層投資邏輯,作為投資者,你也可以賺錢
    投資 1、 投資者要明白你投資的股票和基金是做什麼的 相信絕大多數散戶都不知道你買入的股票和基金到底是幹什麼的
  • 友借友還:找朋友借錢到底靠不靠譜?
    通過 App 向朋友借錢是否靠譜?平臺在借貸關係中扮演怎樣的角色?如何保障借款人資金安全?匿名機制會產生怎樣的意外效應?他們是如何思考的?1、金融不只是冷冰冰的商業行為,也可以變成附著在「需求」上有溫度的動作。當你的朋友需要一筆臨時的資金來完成一次旅行,幫助他獲得的不只是理財產品的收益,更是一種的自我認知的加分,這種認知對於幸福感至關重要。2、匿名。
  • 買基金和買股票有什麼區別?哪個更靠譜?選擇哪一者更好?
    基金投資標的不僅限於股票基金所涉及的範圍很廣,有些基金是不買股票的,比如貨幣基金和債券基金。既然不進行股票投資,那麼與買股票就無法比較了。而貨幣基金和債券基金什麼時候買都差不多,比如餘額寶對接的就是貨幣基金,收益跟股市上漲下跌沒有必然聯繫(甚至是對衝關係,即貨幣市場利率上漲,股市表現為下跌),什麼時候買都行,都靠譜。只有混合型基金和股票型基金才進行股票投資,其中混合基金是投資債券和股票,那麼與購買股票也構不成必然聯繫。
  • 買股票比買基金到底好在哪裡?
    牛市行情來了,投資者最關心的是買股票與買基金誰更好?投資者之所以會去選擇這兩類理財產品,主要是因為他們能夠賺取更多的收益,能在牛市行情中享受紅利增長的快感。買股票比買基金到底好在哪裡?投資者買股票相當於是在投資上市公司,買基金相當於是通過基金經理操盤配置選擇了一攬子股票,相當於股票是自主可控的,基金是把錢交由別人來打理,交易方式不一樣手續費也會不一樣,買賣的贖回時間也會不一樣。騎牛看熊發現近幾年購買基金的基民越來越多,而曾經的股民大軍在減少,不過依然有很多人會選擇投資股票,或者是股票與股票型基金一同參與,這足以說明股票的魅力所在。
  • 小白財經:支付寶上的理財產品到底靠譜嗎?
    支付寶裡面的理財產品靠譜嗎?今天咱們就來詳細了解一下支付寶理財到底怎麼樣?主要面向個人、小微企業和小微經營者的現金管理產品,由網商銀行和天弘基金聯手打造,收益天天算,免費提現,近30天收益年化2.0491%,也就是一萬塊一年205元左右,比餘額寶的收益高那麼一點點。
  • 現在理財投資到底是買基金產品,還是買黃金?
    A股市場行情每況愈下,全球金融市場也出現了巨幅震蕩,投資者在這個位置對於盤面的變化也是變得膽戰心驚,不知道應該如何去參與目前的理財投資。今天就來給大家說一說,現在理財投資到底是買基金產品,還是買黃金?
  • 24小時研究股票的工作狂AIEQ投資業績令人失望 機器人炒股還靠譜嗎?
    原標題:永遠淡定、全年無休、24小時研究股票的「工作狂」,投資業績竟然…… 摘要 【24小時研究股票的工作狂AIEQ投資業績令人失望 機器人炒股還靠譜嗎?】
  • 股票型基金vs混合型基金,投資人應該如何選?
    很多投資人在剛剛接觸基金投資時,首先會面對基金類型的選擇,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會成為大家首當其衝要面對的「概念」和「名詞」。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各有什麼特性,二者又有什麼區別呢?01 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的概念股票型基金就是基金公司完成資金募集之後,以股票市場作為主要投資對象的基金類型。根據監管部門要求,股票型基金的股票持倉比例不得低於80%,其產品風險較高。
  • 剛入門的新手,應該如何分配股票和基金的投資比例?
    現在是一個多元化的社會,在網際網路時代理財產品的種類琳琅滿目,不少投資者這也買那也買,然而主流的理財產品一定逃不出「基金」和「股票」。從我國的投資者分布來看,曾經的「人人皆股民」已經變成了「基民隨處見」,這年頭沒有買過貨幣基金的已經是「稀罕物」,更多的投資者還會參與到股票型基金、指數基金、混合基金等理財產品中。剛入門的新手,應該如何分配股票和基金的投資比例?
  • 博時FM|《債券基金攻略》:債券、股票、基金到底是什麼關係?
    來源:博時頭條債券基金通過集中眾多投資者的資金,對債券進行組合投資,尋求較為穩定的收益。作為低風險資產,債券基金一直以來都備受投資者青睞。那麼債券到底是什麼?債券基金應該如何挑選?哪些因素影響債券基金的收益呢?
  • 2020小結:基金投資VS股票投資
    這只是漫長的投資過程中的一次具體案例,類似的經歷很多,直觀的感受就是:基金投資相比股票投資真的「從容」很多。 2、基金投資的「相對表現」更加穩定 無論是基金投資還是股票投資,我們都會不自覺地與「市場」相比——譬如我自己經常有意無意會把績效表現和偏股混合基金指數對標,這是人性!
  • 說真的,保險公司沒有靠不靠譜的問題?而是誰敢和誰能不靠譜!
    說真的, 保險公司沒有靠不靠譜的問題?而是誰敢和誰能不靠譜! 原創 Eric 首席探險官 入行28年來,我主要是在外商保險公司或合資保險公司服務。
  • 37隻產品兩年收益翻倍 廣發基金構建股票投資護城河
    截至12月18日,廣發基金旗下55隻主動權益產品年內淨值增長率超過40%,7隻產品超過80%。其中,廣發高端製造A、廣發鑫享的回報分別為126.31%、101.75%。從相對排名來看,廣發基金旗下的主動權益產品表現亦是可圈可點。銀河證券數據顯示,截至12月18日的最近兩年,廣發基金旗下有多達37隻主動權益基金收益率超100%,8隻產品超過200%,在全市場所有管理人中排名前列。
  • 私募股票是什麼意思 私募股票靠譜嗎?
    在A股市場上,我們總是可以看到各種所謂的私募消息、私募股票,很多新的股民,對於此的了解都不多,經常聽的一頭霧水,那麼私募股票是什麼意思?私募股票靠譜嗎?下文就來帶大家了解一下。A股私募股票是什麼意思股票私募是指向小規模數量AccreditedInvestor(通常35個以下)出售股票,此方式可以免除如在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的註冊程序。投資者要籤署一份投資書聲明,購買目的是投資而不是為了再次出售。
  • 支付寶上的理財產品怎麼樣?安全靠譜嗎?能買推薦的理財產品嗎?
    但支付寶作為臃腫的APP,它必然是要嵌入諸多產品才會變得臃腫,而理財產品就是其嵌入的廣告產品——理財產品的銷售和服務由螞蟻金服旗下的螞蟻財富提供,跟支付寶沒有多大關係(法律上都為獨立法人),只能說螞蟻財富和支付寶都屬於螞蟻金融旗下子公司產品。然而,螞蟻財富並不「生產」理財產品,它沒有「生產」理財產品的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