衝擊5.5Ghz!英特爾最後一代14納米CPU,卻可能是短命鬼!

2020-12-09 數碼消息牛

就在很多人以為10代酷睿是英特爾最後一代14nm工藝的CPU之後,畢竟最新發布的11代筆記本平臺就是10nm工藝的,但是英特爾的路線圖隨即給了人們當頭一棒,原來10nm工藝在桌面端CPU還得再等一代,也就是說11代酷睿CPU仍然會使用14nm工藝,只有下下代才會用上最新的10nm工藝。

很多人看到英特爾的路線圖就遲疑了,因為大家期待10nm處理器期待了太久,AMD這邊藉助臺積電都已經做到了7nm工藝,英特爾再這樣下去顯然會在CPU製程競爭上落後,畢竟14nm工藝在晶片面積,能耗和發熱量上都無法與7nm工藝相比,但是英特爾之所以敢這麼做,說明11代酷睿可能還是有點東西的。

雖說11代酷睿CPU沒有在製程工藝上升級,但是這一次卻升級了CPU架構,要知道,這幾年英特爾CPU儘管一直在增加核心數量和頻率,但是架構上仍然是當年6代酷睿改進而來的,沒有什麼質變。但是11代酷睿英特爾將換上最新的CPU架構,雖說核心數量減少到最多8核心,但是新增了指令集和其它功能,頻率也有望衝上5.5Ghz。

不過作為英特爾最後一代14nm酷睿處理器,11代酷睿的壽命可能也是異常短暫,據說英特爾已經計劃在2021年下半年發布12代酷睿平臺,不僅用上10nm工藝,還可能推出大小核設計的CPU,從而帶來工藝和架構上的雙質變,從這一點來看,11代酷睿CPU可能會和7代酷睿一樣成為一代短命的CPU。

相關焦點

  • 英特爾最新一代14納米CPU確認!10納米或更早
    在三天前的秋季會議上,英特爾推出了許多新一代核心處理器,在LGA 2066平臺上推出了新一代核心x,在主流LGA 1151平臺上推出了九代核心,即核心i9 - 9900 k、核心i7 - 9700 k和核心i5 - 9600 k,它們仍由14n m++流程生產。
  • 英特爾CPU為什麼還是14納米工藝
    英特爾曾經是PC行業的「龍頭老大」,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在上世紀的PC行業,只有英特爾一家可以造出CPU。不過,愛好和平的人民,一定會打敗「壟斷主義」的。所以,後來的AMD崛起,打破了英特爾的「壟斷地位」。並且在CPU做的風生水起,如今最先進的CPU製造工藝已經達到了7納米。
  • 英特爾的CPU為什麼還是14納米工藝
    並且在CPU做的風生水起,如今最先進的CPU製造工藝已經達到了7納米。完全超過了英特爾。英特爾是——兔子、AMD——是烏龜。雖然,剛開始兔子領先了烏龜,但是烏龜憑著堅持不懈的態度,最後贏了兔子。當然了,這只是一個比喻句,下面進入正題。
  • 英特爾製造了10納米處理器,準備要告別14 納米了嗎?
    我們都知道,英特爾主要業務生產晶片為主,尤其是電腦CPU晶片,佔據了行業的半壁江山,最近英特爾推出了10 nm制炮湖cpu。晶片本身有點讓人厭煩,但考慮到它的延遲和英特爾一直在談論它的時間,它們最終在野外被發現是值得提及的。
  • 英特爾10代酷睿晶片,又是一代過渡產品
    英特爾10代酷睿發布了,現在性能跑分大家都知道了,可以說這又是一代短期被淘汰的cpu,當然現在看AMDryzen還是有優勢!其實對於這代英特爾CPU,就是典型的增加多線程和功耗的cpu,基本從i3開始都增加相同的線程數,然後酷睿i5終於達到了6核12線程,和AMD3600的線程數一樣,但是價格卻差接近一倍,AMD的cpu現在相比英特爾,問題在於一些遊戲的優化不行,一些程序可能會有不兼容,這些都是現在英特爾的強項,但是這代開始真正的AMD在製程上碾壓英特爾,7納米對14納米幾個加號,功耗也比英特爾低,發熱現在未知
  • 英特爾六核CPU即將推出新架構是14納米backport,還是10納米CPU?
    這種差異可能是在兩種完全不同的體系結構(AMD的Bulldozer與Zen)之間,或者是在共享相同內核卻幾乎沒有其他東西的兩種體系結構之間(英特爾的Skylake與Skylake X)。該Intel CPU可能未使用Skylake內核,但是考慮到Intel在該細分市場中已經具有基於Skylake的架構:Coffee Lake,很快就會被Comet Lake取代。
  • 英特爾已無法回頭!為了壓制AMD,下一代CPU頻率達5.5Ghz!
    英特爾和AMD如今可稱為風水輪流轉,如果說過去幾年AMD的銳龍CPU在單核心和遊戲性能上還差一口氣的話,那麼新出的銳龍5000系列可謂是徹底翻了身,即使是銳龍5600X這款中端CPU都可以在遊戲性能上超過英特爾最高端的酷睿i9-10900K,而且即使酷睿i9的頻率達到5Ghz也無法反超
  • 英特爾11代桌面處理器性能曝光,大約i7在AMD的5900x水平
    英特爾的11代處理器曝光,當然這次是桌面處理器曝光,這一代看,也就是那麼回事吧,這一代的處理器應該還是過渡的一代處理器!這個是8核16線程的版本,主頻是3.4ghz,睿頻是5ghz,三級緩存是16mb,跑分單核是1645,多號是9783,這是一款i7系列的處理器,對比上一代的i9-10900k性能提升幅度在百分之十七,比i7-10700k提升在百分之二十二,比AMD的R9-5900X性能相當,多核比英特爾的上一代提升百分之九左右,其實性能也就是那麼回事吧,因為一般規律這個晶片價格不會便宜
  • 臺積電 5 納米吊打英特爾 10 納米?別糾結了,這只是 「數字遊戲」
    北京時間 9 月 16 日,蘋果在秋季第一場新品發布會上推出了自家新一代旗艦晶片 A14 Bionic,採用了臺積電的 5nm 製程工藝。看到這裡,IT之家小夥伴們可能要問,曾經領先的晶片巨頭英特爾,現在怎麼就幹不過臺積電了?進而就會引出一些問題,例如:英特爾筆記本處理器上的 x 納米和我們手機上的 x 納米是一回事嗎?這 「x 納米」到底代表什麼意思?今天IT之家就和大家一起了解一番。一、到底什麼是晶片的製程工藝?
  • 臺積電5納米吊打英特爾10納米?別糾結了,這只是「數字遊戲」
    北京時間 9 月 16 日,蘋果在秋季第一場新品發布會上推出了自家新一代旗艦晶片 A14 Bionic,採用了臺積電的 5nm 製程工藝。而就在不久之前的 9 月 3 日凌晨,英特爾推出了 11 代移動酷睿處理器,採用的仍然是 10nm 工藝,並且還用了 SuperFin 技術來改善上一代 10nm 的不足。
  • 英特爾公布14納米 Broadwell 處理器細節
    英特爾今天發布了關於下一代14納米 Broadwell 處理器的更多細節,Broadwell 處理器將高性能和低功耗相結合,非常適合行動裝置使用
  • Intel 新一代CPU Intel G5900江蘇熱賣
    Intel 賽揚 G5900適用類型臺式機CPU系列奔騰雙核製作工藝14納米核心代號Comet Lake插槽類型LGA 1200封裝大小37.5×37.5mm英特爾Quick Sync Video英特爾InTru 3D 技術英特爾清晰視頻核芯技術英特爾清晰視頻技術顯示支持數量:3虛擬化技術Intel VT-x指令集SSE4.1/4.2,64bit
  • 奇怪的知識又增加了,帶你看看不常見的英特爾5代臺式機CPU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平時提到的英特爾平臺有第四代、第六代、第七代、第八代、第九代、以及剛剛發布的第十代,那麼第五代去哪裡了呢?大家有沒有發現第五代CPU和第五代主板幾乎沒有出現在我們的視野中,難道真的沒有發布過麼?不,確實發布了。
  • 前虎後狼內憂不斷,突破5Ghz大關的英特爾移動CPU,難阻對手崛起
    這一幕跟英特爾今時今日的處境有點相似。2020年,英特爾10代酷睿CPU的發布,一反常態,火力十足,這是筆記本cpu突破5GHz屏障的歷史時刻。但也是英特爾從未有過的危機感,第一次來的這麼強烈。英特爾10代酷睿CPU,這是筆記本cpu首次突破5GHz大關全新英特爾酷睿 i9-10980HK 速率提升到 5.3 GHz, 內置英特爾渦輪增壓 3.0。具有跨越8個內核的16個線程,具備遊戲玩家的超頻解鎖能力,面向最挑剔的玩家、創作者或愛好者,提供突破性的性能。
  • 英特爾同步推10納米、14納米筆記本電腦的背後策略
    不僅如此,昨(22)日也再宣布將擴展第10代Intel Core筆記本處理器系列,然而所披露的產品是採用以14納米製程、代號為「Comet Lake」。這樣的布局確實讓人有些摸不著頭緒,同樣皆為第10代Intel Core處理器,分別採用10納米的「Ice Lake」與採用14納米的「Comet Lake」究竟性能上有何差異?Intel背後的盤算?
  • 英特爾的第八代cpu將比我們想像的更強大
    今年早些時候,我們對英特爾即將推出的第八代核心處理器沒有太多期待。之前該公司曾透露,他們將比去年的晶片快30%,這不禁令人感到驚訝。僅此一點就值得注意了,但現在英特爾公司卻提出了一個更大膽的要求:他們的速度實際上要快40%。 至少,當它在系統中運行時,它的一個筆記本電腦晶片就是這樣的。
  • 英特爾14核CPU首次亮相,ES版工作頻率已達4.7GHz
    儘管第11代酷睿Rocket Lake還沒有上市,第12代酷睿Alder Lake已經在頻繁而緊張的測試,並有可能在今年內發布
  • 英特爾14核頂級U 用它打遊戲很浪費
    其性能強大,採用14核28線程設計,擁有3.1GHz主頻,開啟睿頻可達4.3GHz。目前,這款處理器在京東上的價格為9299元,感覺有興趣的用戶可以考慮一下這款U。京東上的價格為9299元  英特爾 酷睿 i9 7940X基於Skylake架構,14核28線程設計,CPU
  • 2020年英特爾14納米產能提升25% 將有效緩解處理器不足狀況
    AMD近來陸續發表7納米Ryzen的Zen架構桌上型、筆記型及EPYC伺服器處理器之後,在市場大獲好評,也使市佔率提升不少。市場人士表示,市場競爭雖然是壓力,但對英特爾(intel)來說,最大問題是處理器缺貨,因14納米產能從2018年第3季起至今已欠缺一年多了。何時能完全解決,英特爾執行長Swan日前有答案。
  • 7納米製程CPU再延遲半年 英特爾最危險時刻?
    甚至有市場傳聞稱:面對7納米工藝的一再延誤,英特爾能夠祭出的最後大招,恐怕就是找臺積電這樣的第三方工廠代工。 那對於一直是自產自銷的英特爾電腦晶片來說,真的是改天換日的時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