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mension Chain:連結網際網路與區塊鏈的信息新次元

2021-01-08 老雅痞

導讀

網際網路頁面上的信息數量繁多,信息過於碎片化難以整合,一直是當前亟待解決的一些問題。當瀏覽頁面與挖礦掛鈎時,會碰撞出什麼樣的火花?

我們與Dimension Chain創始人SU JI YAN面對面聊了聊,看看Dimension Chain是如何利用區塊鏈重構網際網路數據信息的。

Dimension Chain簡介

Dimension Chain 是個數據 + 區塊鏈項。致於利區塊鏈技術和激勵機制解決「信 息結構化」問題。分布式帳本的「化零為整」已經有將算、存儲空間、絡流量通證化的例 , Dimension Chain 致於將「瀏覽為」帶來的零散價值「化零為整」。

「把網際網路變得結構化」

1.成立Dimension Chain的初衷是什麼?

SU JI YAN:我們團隊成員擁有資深的AI和數字背景,也是加密貨幣早期的參與者。全球資訊網超連結和hypernet的發明人Ted Nelson曾經提出了網際網路信息質量的問題。

理想的解決方案是將其邏輯化,用物理學來描述是指通過某種形式把網際網路結構變得規整。我們借鑑了他的概念,Dimension意思是維度,次元。是以人工智慧的方式用分布式帳本把網際網路變得更加結構化,提取更精準的信息。

2.能簡單介紹下什麼是Dimension Chain嗎,要解決什麼樣的問題?

SU JI YAN:我認為區塊鏈的核心問題是以太坊出來後怎樣把資源化零為整,並在上面構建一套能讓別人使用的完整系統。我們做的是比較符合區塊鏈精神的應用,所有人看東西、網頁、UP和頭條的瀏覽行為,這本身是一種資源,類似於家裡過去閒置的的網絡帶寬,現在我們將其整合起來去使用。

這個概念有別的幣鏈在做,像VAT他們可能想的是廣告,但對我們來說,廣告只是一個很好的應用場景,最關鍵的問題是信息的結構化以及信息的提取。

信息的結構化和信息的提取造就了古典網際網路中的今日頭條、谷歌和百度,他們無非就是整合信息。對我們來說,只拿user behavior做廣告很可惜,因為代表的是整個信息結構化的過程,用戶經常瀏覽網頁的話會不斷做一些「看」的行為。

這個過程就是把網頁的垃圾信息刪掉,將有用的信息給提取出來加以結構化。如果這些行為能夠被合理的給予激勵,同時用機制把它整合在一起,實際落地可能會有很多的場景。

3:如何做到白皮書提到的「基於中心化,將其中部分信息去中心化」?

SU JI YAN:首先基於現在的狀況,不可能推斷出完全的去中心化。我覺得所有要做去中心化的項目,支付可能算是一個痛點,此外其他的都是偽命題。

我們承認網際網路壟斷、中心化伺服器的地位,在上面做去中心化的內容,把用戶之間和伺服器過去沒有注意到的保留下來。比如網頁信息的歷史或知識圖譜,過去是中心化服務的,現在完全可以去中心化。

概念是我們用已有的網際網路的中心化層級,協議層應用層在上面去做層級,可以產生一些經典應用。

4.DMS Token的價值主要依託於什麼?DMS的「跨平臺用戶畫像」扮演了怎樣的角色?

SU JI YAN:我們認為DMS平臺提供的數據資產會有創新的使用方式,但DMS Token的價值最主要是來自於跨平臺用戶畫像對於在線廣告市場的價值。DMS會根據用戶的跨平臺數據為用戶生成高質量的跨平臺用戶畫像作為社區共有的資產提供給數據需求方。

數據需求方在請求這些數據時會有強烈的動機買入DMS Token。而這種經濟激勵的強度是和整個在線廣告市場的利潤掛鈎的。我們看看在線廣告市場的現狀就知道這其實是非常積極的通證經濟激勵。

在線廣告業務為Google、Facebook、百度等公司貢獻了90%的利潤。現在中外絕大多數網站的廣告位也都是直接賣給了Google、百度等公司的廣告系統,這個市場最主要的利潤都寡頭盤剝走了。

這裡面最主要的原因其實不是技術門檻,而是這些數據寡頭壟斷了普通用戶的數據。

DMS提供的跨平臺用戶畫幾乎是最有商業價值的數據資產,是這些股份制數據寡頭都沒有機會得到的數據。網站和AI創業公司們有了跨平臺用戶畫像後,就有機會自己來為用戶精準展示廣告,不再被網際網路巨頭收「數據稅」、薅羊毛。

在線廣告市場最主要的利潤會從數據寡頭重新回到到各個網站,再流向到DMS社區所有Token持有者。DMS會重新分配在線廣告市場的利益,這能讓大量中小型企業和普通用戶獲得加入DMS社區的經濟激勵。

除此之外,其實網際網路巨頭裡也會有夥伴參與到DMS社區裡來。因為這些跨平臺用戶畫像也能進一步提高巨頭們的網際網路服務水平,提升他們的競爭力和市場份額。

瀏覽即挖礦

5.Dimension Chain的信息採集避不開的一個詞語就是「算法」,算法是當今網際網路巨頭最強有力的武器,好的算法背後都有一群最優秀的工程師。你們的算法怎麼做到精準匹配?

SU JI YAN:作為生態系統的提供方,一開始我們需要插件或第三方來支持用戶使用瀏覽機來挖礦。但是其實希望所有人可以在上面寫出想要提取的算法,然後我們來跑,這也是我們的智能合約。

網際網路公司之所以能夠脫穎而出,並不是在算法上有很牛的地方,而是因為這些公司可以用大量數據去實踐,讓科班出身的人組成團隊去試驗,根據反饋情況調整結果。那些零散的初創公司和工程師就算能力很強,也沒有這樣的平臺去做試驗。

我們與其去大公司讓一些工程師自己去做這樣的事,倒不如開放讓大家去玩。

6.你們的精準用戶是哪一類人,通過什麼方式來獲取這些用戶?

SU JI YAN:我們精準的用戶有三類,分別有不同的需求。

一類是需求方。比如AI公司或跟AI有關的公司都需要大量的結構化數據來訓練模型,可以直接在我們這裡找數據去租帶,或者自己寫算法。這類用戶不太可能參與到傳統區塊鏈的行為裡面,跟幣圈的關係不大,但是我認為這類是比較堅實的基礎。

過去的歷史證明,一個新事物的產生往往會是To Business(對企業)的公司先發展起來。

另外一類是使用瀏覽器的所有用戶,他們有大量的瀏覽行為,只要用插件就可以瀏覽挖礦,實際上等於人肉礦工,他們的應用場景很簡單,可以隨便瀏覽頁面拿到少量token,也會在一些普通的場景下,感覺不到自己在應用區塊鏈技術。

比如在京東購物時,可以打開天眼看到全網價格,用戶之間可以形成數據交換。

第三類是AI、算法等各種開發者,他們以數據為基礎達成目標,使用收費的方式去做想做的事情,可能會開發出DI,或者生態上的應用。

「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7.談談您對幣改和通證經濟的理解?

SU JI YAN:幣改對企業來說是無所謂的事,跟過去公司花自己的積分一樣,積分可以充值,可以通脹,但是很難把積分放在二級市場上買賣。

我覺得這個邏輯是熱點,能給大家帶來新鮮血液,但是以後可能會變得不好用。

中國剛有股市的時候,每個月賺幾百萬的公司都可以上市,審查變嚴格合規之後,除非能達到上市的標準才可以上市。

我覺得現在處於區塊鏈的早期階段,幣改的企業如果能抓住機會沒有什麼壞處。但是如果只是純粹加入積分去上幣的邏輯,肯定會因為監管和韭菜變老的原因而失敗。

通證經濟就跟大家說的一樣,付出錢或者勞動,讓用戶用腳投票,用腳參與股東會,這個模式比較新穎。

傳統來說,除上市公司之外的公司股東有這麼多是違法的,但是這幫人不是股東,是自治的形式,有一些特殊權利,這可能是組織架構上的變動。

通證經濟和在區塊鏈上發自己的token有很大的關係,和區塊鏈技術本身無關。不管做哪一層底鏈,只要和底層有關的事物都要擁抱,這些參與者的首要目的可能只是為了賺錢,或者更好的治理結構,但是這樣能夠支持產業的發展。

8.目前您認為區塊鏈落地,跟實體結合最大的困難是什麼?

SU JI YAN:跟線下沒什麼好結合的,技術變革並沒有辦法改變原來的生活習慣,包括物聯網也很難結合。

物聯網落地可能和晶片有關,做鏈並沒有解決核心的問題,但這是可以嘗試的一個方向。除此之外其實所有的線下都是噱頭,都沒有達成突破性的改革。

線上只要是數字相關的資產、行為或者資源,可以做垂直議案,也可以什麼都做,所以我覺得未來會有好幾個鏈。

像以太坊一樣號稱要做普及的供應鏈的可能就一兩個,如果類比作業系統,剩下還有很多有特殊用處的作業系統。我們做的是瀏覽行為以及各種各樣的資源,等級最少是供應鏈中間層,在上面有無數在線上根據資源做議案的。只要找對合適的垂直的鏈和方案,基本都能整合。

最大的難點是找錯合作夥伴,有原有業務的一些公司不清楚該與誰合作,現在以太坊火就找以太坊,之後EOS火就和EOS合作。但這樣可能會錯過很多機會,遇到一些問題。

我覺得線下沒什麼好談的,線上要找到適合自己的供應鏈或中間層方案,然後將生態建設出來才有希望去結合,但我覺得大部分人都找錯合作夥伴了,少部分比較清醒的人覺得還有做鏈的機會。還需要一段時間才能真正的落地。

9.介紹一下Dimension Chain的團隊背景。

SU JI YAN:我本人原來在UIUC就讀,期間去了東京大學,兩年前加入了一家做無人駕駛的創業公司。團隊成員主要是UIUC和東京大學的博士,在數據和AI領域研究的資深人士。

10.目前在哪裡辦公,團隊成員都在一起還是異地分布式辦公?

SU JI YAN:我們團隊成立的時間去年九月,去年Q3時拿了前IDG資本,現豐瑞資本創始人李豐的股權投資。那個時候已經開始分布式辦公,團隊有一些成員是在美國的程式設計師,還有幾個在日本做商務。

分布式辦公有好有壞,我們這樣的工作方式可能還會持續一段時間。

11.目前遇到的最大的問題和困難是什麼?

SU JI YAN:最大的問題是人才。寶島臺灣是人才匯聚的好地方。比如臺灣大學就有對以太坊分片技術有專業研究的人才。我們公司如果能擁有幾個這樣的專業人才,肯定可以超越很多鏈,但是這樣的人本來就很稀少。

還有一個問題是我們本身需要存儲數據,現在用的是PGP協議,但是下一層可能是算力、瀏覽器或者存儲。目前根據實驗,一些開發沒有理想的效果,可能要多找合作方。這也是區塊鏈很容易遇到的問題。

後記

最後SUJI YAN說:「所以只要熊市能活,其實大部分項目都可以參與,我們在日本、臺灣、東南亞和美國有自己的渠道,會用之前積累的一些資源募集場外資金,這樣能夠讓我們沉下心來做事情,不被整個大盤影響,也希望讀者可以參與進來。

我覺得大部分區塊鏈公司是被自己的自信玩失敗的,拿了很多錢之後跑去做基金,基金是不可能和市場抗衡的,市場不好會影響基金。他們自信可以跟大盤抗衡,選擇自己的生態,但是現在看來這可能是錯誤的。」

相關焦點

  • Charity blockchain 區塊鏈+公益慈善:信任連結未來
    慈善機構與非營利組織在人類社會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隨著網際網路技術的發展公益的規模以及輻射範圍的到空前放大,隨之而來的公益醜聞也緊隨其後,不斷挑戰著公益慈善的社會公信力。公益與慈善機構想繼續發展,公信力的保證不可或缺。而解決「信任問題」的區塊鏈技術伴隨著金融投資的風潮,這同樣也給慈善公益的發展指出一道明路。
  • 區塊鏈(Blockchain)和比特幣(Bitcoin)是什麼關係?
    言歸正傳:  區塊鏈(Blockchain)和比特幣(Bitcoin)是什麼關係?  1.首先我們先來看看什麼是區塊鏈  區塊鏈是一種基於網際網路的信息編碼,傳輸,加密,解密,驗證技術。它的本質就是一個去中心化的記帳系統。其中帳本的存儲必須去中心化,記帳行為也必須去中心化。  2.先有的區塊鏈還是先有的比特幣呢?
  • 區塊鏈域名weblockchain.top一口價8萬被秒
    weblockchain.top雖然主體字符較長,達到了12位,但是其含義卻能與近期曝光率很高的「區塊鏈」掛上鉤,可以簡單理解為「我們區塊鏈」,適用於區塊鏈平臺建站使用。不久前國家最高層的前瞻判斷,「把區塊鏈作為核心技術自主創新重要突破口」、「加快推動區塊鏈技術和產業創新發展」,讓「區塊鏈」走進大眾視野,一時間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weblockchain.top借著這股東風,遇到中意的買家,身價大漲也在情理之中。
  • 區塊鏈開發書籍《Building Blockchain Apps》出版發行
    自從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會議集體學習區塊鏈後,區塊鏈技術已經越來越被人們所熟知,區塊鏈應用程式逐漸走入到人們的生活工作中。比如,疫情期間,支付寶上線了防疫物資信息服務平臺,對物資的需求、供給、運輸等環節信息進行審核並上鏈存證。  與之相對應,學習區塊鏈技術開發的需求也隨之高漲。
  • 區塊鏈域名系統BitDNS——連結信息網際網路與價值網際網路
    一直在區塊鏈行業研究探索,做過很多區塊鏈項目的戰略指導、構建智能合約等工作,同時在tokenomics、DApp等方面也有一定的從業經驗。此次受499Block社區邀請,來為大家分享一些關於BitDNS的相關知識以及我們BitDNS對於區塊鏈技術的探索和研究。
  • 蔣國飛:區塊鏈的核心能力在於連結產業
    8月20日,螞蟻集團副總裁、智能科技事業群總裁蔣國飛表示,區塊鏈絕對不是純粹的IT技術,其核心能力在於連結產業,在數字經濟中「修路」。一個月前,螞蟻集團區塊鏈品牌正式由「螞蟻區塊鏈」升級為「螞蟻鏈」。作為螞蟻鏈的負責人,蔣國飛提出區塊鏈(Blockchain)始於區塊(Block),但核心是鏈(Chain)。
  • 當區塊鏈信息無法保障時——夸克區塊鏈教你保障
    當信息的來源去中心化以後,信息源的真實性可靠性已經無法保障。網際網路世界良莠不齊,充斥著各種虛假信息。與此同時,正因為連結個體的廣泛,同時信息在被連結的個體中傳播時也缺乏控制的手段,可能在傳播的過程中的任何一個環節出現被篡改的可能。
  • 「Blockchain in Korea」旗點區塊鏈生態創始人 高斌:鏈改
    Coinin近期在韓國發起「Blockchain in Korea」系列活動,走訪韓國頂級區塊鏈從業者們,促進中韓區塊鏈交流合作。「Blockchain in Korea」新一期,Coinin邀請了旗點區塊鏈生態創始人 高斌線上採訪,來談談「鏈改」。
  • 渠道商洩露《新次元遊戲:海王星V2(Hyperdimension Neptunia...
    渠道商洩露《新次元遊戲:海王星V2(Hyperdimension Neptunia Victory II)》中文版!
  • Blockchain Explorer 區塊鏈瀏覽器 | 金色百科
    金色財經—區塊鏈10月1日消息  區塊鏈瀏覽器是瀏覽區塊鏈信息的主要窗口,每一個區塊所記載的內容都可以從區塊鏈瀏覽器上進行查閱。通常數字貨幣用戶會使用區塊鏈瀏覽器查詢記錄在區塊中的交易信息。每一條區塊鏈都有自己的區塊鏈瀏覽器,用戶不能通過區塊鏈瀏覽器進行跨鏈查詢。
  • 區塊鏈AITD Blockchain向反全球化浪潮宣戰
    近幾年以來,區塊鏈行業飛速發展,去中心化概念也已成為家喻戶曉的名詞,至少與兩三年前相比,現在已經很少有人會問「什麼是區塊鏈」了;隨著區塊鏈技術的開發和推進,資產數位化、金融全球化已經成為了很多國家抗擊反全球化浪潮的重要手段之一。
  • 區塊鏈概述|區塊鏈的定義和特點
    區塊鏈的定義不同組織或機構給出的區塊鏈定義如下:(1)維基百科給出的定義為:A blockchain, originally block chain, is a continuously growing list of records, called blocks, which are linked and secured using cryptography
  • 《新次元遊戲:海王星V2(HyperdimensionNeptuniaVictoryII)》中文...
    《新次元遊戲:海王星V2(HyperdimensionNeptuniaVictoryII)》中文版截圖 具體發售日公布
  • 韓國區塊鏈Ozys推出的Orbit Chain備受關注
    Ozys是韓國領先的區塊鏈技術公司,與公鏈基金會密切合作,創建廣泛使用的、基於區塊鏈的服務其主要項目包括:Allbit(DEX 交易所)、EveryDAI(DAI連結)、Klaystation(Klaytn staking 工具)、KLAYswap(Klaytn AMM Dex)和開放式IBC平臺Orbit bridge。
  • 模式改變生活:網際網路+區塊鏈
    而支撐它流通的正是我們今天要介紹的兩位主人公——區塊鏈和網際網路。區塊鏈是分布式數據存儲、點對點傳輸、共識機制、加密算法等計算機技術的新型應用模式。區塊鏈(Blockchain),是比特幣的一個重要概念,它本質上是一個去中心化的資料庫,同時作為比特幣的底層技術,是一串使用密碼學方法相關聯產生的數據塊,每一個數據塊中包含了一批次比特幣網絡交易的信息,用於驗證其信息的有效性(防偽)和生成下一個區塊。和網際網路成為一家人之後,它們在金融、工業、通訊等很多領域都創造了新的應用。
  • 峰會觀點|單志廣:區塊鏈推動「信息網際網路」向「價值網際網路」轉變
    以「數字新生態 社會雲治理」為主題的第四屆網際網路大數據與社會治理南京智庫峰會11月12日在南京舉行。國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產業發展部主任、國家大數據發展專家諮詢委員會秘書長單志廣以「區塊鏈助力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為題作分享。
  • 英飛凌針對產品需求:推出以區塊鏈加密的 SECORA Blockchain技術
    英飛凌針對嚴謹產品需求推出以區塊鏈加密的 SECORA Blockchain 技術由於在線通路興盛,也造成黑心商人藉由網絡平臺販賣盜版商品,甚至一有黑心商人在在線平臺銷售來路不明的贓物,故一些大品牌希望能通過內嵌產品履歷能讓消費者買得安心,而英飛凌看到產品履歷的需求
  • Mailchain.xyz:區塊鏈技術強化郵件安全
    中國郵箱網訊 10月15日消息 我們介紹的另一款.xyz應用,將DNS功能與域名結合,創建更安全的電子郵件系統: Mailchain.xyzMailchain.xyz 是加密電子郵件的DApp,確保只有收件人可以解密並查看。該服務允許用戶發送和接收HTML消息,包括帶有多媒體格式的消息。
  • Usechain主網上線,區塊鏈技術助力全球化發展
    作為全球首個隱身鏡像區塊鏈生態,Usechain團隊經過15個月的潛心開發,已經完成了共識算法、身份認證系統以及委員會管理系統等核心模塊的開發,實現了P2P網絡、共識層、合約系統以及應用開發協議與接口等整個底層架構搭建。用戶可以通過區塊鏈瀏覽器查看出塊情況等詳細信息。
  • 區塊鏈技術的應用前景與挑戰:基於信息保真的視角
    結合比特幣的發展,總結了區塊鏈技術相對於傳統網際網路在數據寫入機制、數據存儲機制、歷史數據維護機制三方面的特點,分析認為區塊鏈可以實現傳播保真和一定程度的發布保真,在比特幣場景下區塊鏈可以實現更新保真,但在一般使用場景下區塊鏈難以實現更新保真。歸納了目前產業應用區塊鏈技術的實踐,結合對區塊鏈技術特點的分析,識別了區塊鏈技術產業應用所面臨的機會與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