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山景城(Mountain View)的中心區,處處都是喜悅。有書店、有賣冰淇淋的、有墨西哥快餐館、有茶店……孩子騎著自行車掠過,鳥兒唧唧喳喳,群山讓人捨不得移開目光。一切都讓人愉悅。
我來這裡可不是享受生活的,我是來見證未來的。此處陽光(參配、圖片、詢價)充足,每年有250天陽光燦爛,它與矽谷相依相伴,是一個小鎮,位於北加利佛尼亞,它是谷歌自動駕駛汽車的非正式測試場。汽車晝夜不停在街道上行駛,收集數據,讓自己變得更聰明,汽車會從交叉點、行人、建築區穿過。
在美國,其它地方的人還在想像無人駕駛汽車縱橫的世界到底是怎樣的景象,城鎮的居民(約8萬人)卻早早已經看見未來,他們需要與「車輪上的電腦」共享街道。
山景城交通委員會主席(參配、圖片、詢價)Michael Kasperzak解釋說,到目前為止,山景城還沒有採納任何針對無人駕駛汽車的交通規則,加州的法規除外,加州法規明確要求無人駕駛汽車在行駛的過程中必須有駕駛員坐鎮。許多時候,無人駕駛汽車上會有第二名乘客,他同時也是工程師,坐進汽車是為了研究。
在Castro和Villa(市中心核心地帶)的拐角,一個年輕男孩將無人駕駛汽車指給我們看,由此可見看到無人駕駛汽車是多麼容易的事,因為汽車上安裝了「黑色的東西」。它可能是雷射測距儀系統(也就是LIDAR),該系統會實時給周邊環境繪圖。另一位男孩說:「那個像機器人的東西就是汽車。」換言之,沒啥稀奇的。
山景城是谷歌的故鄉,2009年,谷歌開始打造測試車隊。現在整個車隊有24輛安裝傳感器的雷克薩斯SUV、34輛雙門泡泡狀原型車,它們會在山景城、鳳凰城、Kirkland、華盛頓、德州奧斯汀穿梭。還有一些公司也在加州測試無人駕駛汽車,比如寶馬。
在某些情況下,谷歌試圖讓汽車像人一樣駕駛。谷歌無人駕駛汽車規劃和控制團隊首席工程師Nathaniel Fairfield表示,汽車已經編過程,轉彎時轉角會更寬一些,而不是追求技術的完美,目的是模仿人類的行為,將自己的意圖告訴其它司機。他還說,這樣做有點像是人類的本能。
雖然山景城的司機已經習慣與「機器人汽車」共享道路,但是他們還是發生了一些事故,儘管數量很少,事故還是提醒我們注意:無人駕駛汽車仍然沒有人類司機那樣出色。
小心碰撞
去年2月,谷歌的雷克薩斯SUV自動駕駛汽車試圖進入車流,結果與一輛大巴相撞。事故並不嚴重,因為汽車行進速度並不快。當時巴士以每小時15英裡的速度行駛,機器人汽車以每小時2英裡的速度「爬行」。沒有任何人受傷。雷克薩斯左側前方的擋泥板、車輪和司機一側的傳感器受傷。
今年5月,特斯拉汽車在佛羅裡達高速公路發生事故,當時汽車以Auotopilot模式行駛,車主駕駛的是Model S。事故發生時,一輛掛有掛車的拖車左轉,橫到了特斯拉汽車的前方,兩名司機和Autopilot都沒有踩剎車。特斯拉汽車衝到了卡車底下,車頂被削去。
谷歌在山景城及其它地方測試完全無人駕駛的汽車,特斯拉不同,它的Autopilot是遠程開發的,根據真人使用技術的記錄開發。特斯拉Autopilot技術包括了自動轉向、車道分離預警、緊急剎車功能。
特斯拉表示,它們的汽車已經以Autopilot模式行駛了1.3億英裡,行進時有真人坐在駕駛座位上;已經確認的致命交通事故只有一起。至於谷歌,測試裡程(參配、圖片、詢價)只有180多萬英裡,還有幾百萬英裡是在計算機模擬系統中進行的,數據來自於虛擬駕駛,根本不用離開實驗室。除了與大巴相撞,谷歌自動駕駛汽車還發生了24起事故,大多都是其它司機失誤造成的,許多都是人為錯誤。一些交通專家相信,與有人指導的汽車相比,無人駕駛汽車最終會更加完全一些。2015年,麥肯錫在報告中估計,無人駕駛員汽車可以讓美國事故數量減少90%。
無人駕駛汽車新世界為執法機關、保險公司帶來新的挑戰。如果兩輛汽車卷進了交通事故,它們都由消費軟體控制,到底責任歸誰呢?如果預測是準確的,事故明顯減少,保險費用是不是會下降?
儘管如此,眾多的問題沒有澆滅山景城對無人駕汽車的熱情。UPS司機Eric Bates表示:「每天我都會看到無人駕駛汽車,我喜歡這些汽車。」他希望自己也能有一輛,每天Eric Bates都要開車去UPS辦工點上班,來回84英裡,有了無人駕駛汽車他可以在車上睡覺,然後直接鑽進卡車就能工作了。Eric Bates喜歡無人駕駛汽車還有一個原因,他是一個聾子,當他與朋友、家人一起開車時,用手語交流可以更安全。
作為一名UPS的司機,他不擔心無人駕駛汽車會替代自己嗎?「我不擔心。」 Eric Bates表示,「每一次有人發明新技術,都會創造新工作,帶來新創意。」
如果問無人駕駛汽車與普通汽車有何區別,可能就是它們太拘謹了。山景城警察局的Lieutenant Saul Jaeger說:「這些汽車小心到極點。」去年11月,一名摩託車交警攔下一輛無人駕駛汽車,當時汽車在每小時最低時速35英裡的地區行駛,而汽車的速度只有每小時24英裡。車速太慢,後面的車有點堵塞。因為妨礙交通,交警給汽車警告,沒有開罰單。
「開得太慢了?」谷歌在Goolge+上回應稱,「我們敢打賭,人類很少因為開得太慢被交警攔住。」
目前谷歌的原型車在山景城公路行駛時最高時速只有25英裡,雖然如此,汽車還是可以快速行駛的。Fairfield說,谷歌編寫了程序,讓泡泡汽車儘可能在右車道行駛,這樣一來就可以讓其它更快的車輛通過。他還說,汽車在編程時首先考慮的是安全。Fairfield稱,無人駕駛汽車是保守的,碰到新的情況時汽車會減速,比如騎自行車的人在錯誤的自行車車道上行駛。當汽車多次看到一名在錯誤道路上騎自行車的人,它會自己學習,保持速度,因為騎車者不太可能突然橫穿街道。相應地,汽車會給自行車多留一點空間。
道路規則
要成為一名駕駛技術老到的司機需要時間,也需要實踐,即使能夠嚴格遵守法律,構成駕駛文化的還有其它一些行為,它們因為城市的不同、州的不同、地區的不同而不同。如果駕駛者犯錯了,就會讓其它駕駛者感到困惑,或者惱怒。
當馬路上的其它司機發出信號,告訴別人自己要改變車道,司機要麼加速、要麼減速,為該車騰出空間。Bay Area Driving Academy CEO Carrie Lampman表示,谷歌汽車基本不懂這種「禮貌」。谷歌汽車嚴格「按章辦事」,完全不懂公路上一些不成文的規則。
按照法律要求,加州的駕駛者必須在各側給自行車讓出3英尺的空間。Lampman曾經看到一輛無人駕駛汽車緊緊跟在一輛自行車後面,跟了很長一段時間,如果是人駕駛,可能會踩下油門超過去。
「無人駕駛汽車開得很慢,嚴格遵守法律,結果帶來一些困惑。」山景城交通委員會的Kasperzak表示。他回憶說,有一天晚上,他穿過街道準備回家,公路上沒有畫下人行橫道,當時一輛無人駕駛汽車逼近然後停車。Kasperzak是一名行人,他也「投降了」,他想讓汽車先走,但是不知道怎樣示意。Kasperzak說:「我想讓它先走,他卻等我先走。」
山景城警察局的Lieutenant Saul Jaeger曾經看到行人在人行橫道上與無人駕駛汽車開玩笑。機器受到了嘲弄。Lieutenant Saul Jaeger說:「行人假裝向前一步,汽車就會停止。然後行人會縮回來,等待,汽車再次開始前行。這種事情我看到了很多次。如果是人駕駛汽車,可能會向行人鳴笛,但是無人駕駛汽車繼續被玩弄。」
一年前,《紐約時報》報導稱,2009年,由於太講「良心」,一輛谷歌無人駕駛汽車無法通過十字路口。人類司機會步步前進,無人駕駛汽車靜止不動,因為它太謹慎了。山景城的士司機Harsh Gill也曾看到過類似的事,當時一輛自動駕駛汽車和三輛普通汽車僵持不下。
「本來輪到谷歌汽車行駛了,但它就是不走。」Gill解釋說,「裡面坐著兩個人,你不知道誰在駕駛,誰才是大腦。」
無人駕駛汽車還有許多的挑戰。何時才能商用?谷歌沒有給出具體時間。Fairfield表示,公司要確保無人駕駛汽車發生事故的概率比人類司機平均值低。他說:「就目前來看,我們的重點就是要測試和改進駕駛質量,我們要向自己證明汽車的安全性已經達標。」
如果谷歌無人駕駛汽車要想被人類司機接受,它必須變得更聰明一些——聰明很多。在過去幾年裡,無人駕駛技術有了很大的發展,比如識別自行車騎手的手勢信號、當汽車通過視力和聲音感知到緊急用車時會自動靠邊行駛。儘管如此,汽車仍然需要提高識別危險的能力,比如凹坑,這些危險並沒有顯示在地圖上。下雨或者下雪時,即使車道被遮擋,汽車也應該可以在彎曲的道路上行駛。
最終,我們希望無人駕駛汽車行駛的世界和有人駕駛更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