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大灣區重點基建,綠色政府專項債廣東首發

2020-12-26 大洋網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提出「加快推進珠三角水資源配置工程和對澳門第四供水管道建設,加強飲用水水源地和備用水源安全保障達標建設及環境風險防控工程建設,保障珠三角以及港澳供水安全。」

2020年5月12日,「2020年珠江三角洲水資源配置工程專項債券(綠色債券)」在深交所成功發行,發行金額人民幣27億元,期限10年,發行利率為2.88%。該期綠色專項債為廣東省政府發行的首支綠色政府專項債券,同時也是全國水資源領域的首支綠色政府專項債券。

該期綠色專項債券募集資金將全部注入廣東粵海珠三角供水有限公司(「項目公司」),用於珠江三角洲水資源配置工程項目建設。項目公司註冊於廣州南沙新區,由廣東粵海水務股份有限公司(「粵海水務」)與廣州南沙資產經營有限公司、深圳市特區建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和東莞市東江水務有限公司共同組建。粵海水務為廣東省屬廣東粵海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粵海控股」)的全資子公司。在省財廳、省水利廳的組織及粵海控股的協調支持下,項目公司全力推動發行相關工作,成功實踐創新利用綠色政府專項債券為項目開展綠色金融項下融資。

作為第三方評估認證機構,綠融(北京)投資服務有限公司(「iGreenBank綠融」)對該期綠色專項債進行了評估認證,使得該期專項債券獲得深圳證券交易所綠色債券貼標。同時,利用南沙區引進入駐廣州國際人工智慧研究院的綠融(廣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所開發的中國首個綠色金融人工智慧引擎基於大數據對該期綠色專項債開展了環境風險評估,取得良好效果。

什麼是綠色政府專項債?

自2016年以來,我國綠色債券市場快速增長,每年發行額已超過2000億元,已成為全球最大的綠色債券發行國。在國際市場上,以美國、德國、日本為代表,政府綠色債券模式被廣泛使用。但是在我國,目前仍以企業、金融機構發行綠色債券為主,具有政府信用的綠色專項債券發展相對緩慢,案例罕見。

綠色金融的提出與發展需要符合綠色項目的特點與要求,而綠色項目特別是大型基礎設施類往往投資大、周期長、經濟效益不高。利用綠色政府專項債融資,依託政府信用並藉助免稅等政策,可有效降低綠色項目的融資成本;並且政府專項債期限一般較長,達10-30年,可充分適用綠色項目特別是大型基礎設施類項目的建設運營周期需要。因此,綠色政府專項債可有效解決綠色項目融資成本錯配與期限錯配問題,為綠色項目融資與建設運營提供了有效解決方案。

南沙綠色金融再創新

自2017年6月,廣東省廣州市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正式獲批,中國人民銀行、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環境保護部、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聯合印發《廣東省廣州市建設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總體方案》(銀髮〔2017〕154號),支持綠色債券發展,並明確提出「加大地方政府債券對公益性綠色資本項目的支持力度」。2018年5月,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發布《廣東省廣州市建設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實施細則》(粵府辦〔2018〕13號),鼓勵綠色債券發展。


在這一背景下,廣東省、廣州市持續推動綠色金融體系建設。南沙以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綠色金融示範區和可持續發展示範區為目標,根據自身特點,積極探索綠色金融的南沙模式。一是構建推動綠色金融發展政策體系。鼓勵區內金融機構開展綠色金融業務,對未享受南沙金融業扶持政策的區內金融機構開展獲得上級財政扶持的綠色金融業務,分別按其所獲得的國家級、省級、市級扶持獎勵給予50%、30%、10%的資金配套。圍繞廣州期貨交易所開展綠色金融發展研究,舉辦系列綠色金融發展活動,營造良好發展環境。二是推動創新綠色金融發展模式。發布全國首個綠色融資租賃線上平臺「綠色銀賃通」。推動區內企業開展綠色債券實踐,於2018年發行廣東首單銀行間市場綠色債務融資工具。三是依託市場激發綠色金融創新活力。加大產品和服務創新,推廣綠色信貸,擴大綠色融資。對汙水處理、綠色農業、節能環保等多個行業企業高效發放綠色信貸。研究制定南沙建築工作潛在缺陷保險(IDI)試點,為南沙的商品住房和市政工程項目提供創新型保險支持。

本次綠色政府專項債的發行,是在廣東省政府指導下,廣東省財政廳、廣東省水利廳等部門共同推動的重要綠色金融創新,按照《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要求,加快推進珠三角水資源配置工程,保障珠三角以及港澳供水安全,建設富有活力和國際競爭力的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打造高質量發展的典範的重要舉措。

粵港澳大灣區重點水利工程

珠三角水資源配置工程是國務院確定的全國172項節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之一,也是廣東省歷史上投資額最大、輸水線路最長、受水區域最廣的水利工程,被列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可謂大灣區重點水利工程。該項目的實施可實現東江、西江水資源統一調配及珠江三角洲流域水資源一體化管理,促進珠江流域、粵港澳大灣區的水資源優化配置。將有效改變目前廣州市南沙區從北江下遊沙灣水道取水及深圳市、東莞市、香港東江取水的單一供水格局;通過與「東深供水工程」等聯動調控及應急備用水源系統建設,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及區域可持續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水利支撐。在接受配置水源後,受水地區還可退還被擠佔的生態用水,將有助於修復改善河流生態健康。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 耿旭靜 董業衡

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 耿旭靜 董業衡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龍嘉麗

相關焦點

  • 廣東首發水資源領域綠色政府專項債
    原標題:廣東首發水資源領域綠色政府專項債   5月12日,「2020年珠江三角洲水資源配置工程專項
  • 100億中小銀行專項債落地廣東
    原標題:100億中小銀行專項債落地廣東 粵財控股間接入股1家農信社和3家農商行 來源:華夏時報網本報(chinatimes.net.cn)記者劉佳北京報導首個地方政府發行用於補充中小銀行資本金的專項債出爐。
  • 首地專項債注資銀行細節曝光:廣東發行100億專項債 4家銀行受益
    時隔小半年,首地公開地方專項債補充中小銀行資本金細節!  12月1日,廣東省披露支持中小銀行發展專項債細節。根據中國債券網,12月7日,廣東省將招標發行100億元支持4家中小銀行發展專項債券。
  • 首地專項債注資銀行細節曝光!廣東發行100億專項債 4家銀行受益
    來源:東方財富網時隔小半年,首地公開地方專項債補充中小銀行資本金細節!12月1日,廣東省披露支持中小銀行發展專項債細節。根據中國債券網,12月7日,廣東省將招標發行100億元支持4家中小銀行發展專項債券。
  • 中誠信:新增專項債額度不宜大幅下降 繼續擴容需重視風險防範
    來源:新浪財經中誠信國際信用評級有限責任公司研究院(以下簡稱「中誠信國際」)近日發布題為《抗疫情專項債大幅擴容助力基建,穩增長下繼續發力需兼顧防風險——地方政府專項債2020年回顧與2021年展望》的報告。
  • 新基建賦能大灣區 5G可助推廣東新一輪產業升級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新基建」賦能大灣區5G可助推廣東新一輪產業升級大灣區在5G網絡的部署上也已走在了前列。2019年,廣東全省建成5G基站3.69萬座,數量領跑全國。具體來看,新基建主要包括信息基礎設施、融合基礎設施、創新基礎設施。伍浩表示,發改委下一步將聯合相關部門,重點做好頂層設計、優化政策環境、抓好項目建設和做好統籌協調等四方面的工作。其中,「加快推動5G網絡部署」被重點提及。5G已是近年來科技領域最熱門的關鍵詞之一,被媒體稱作「新基建中的領頭羊」。
  • 廣東創新中小銀行專項債投資架構安排 市場化退出有助防範道德風險
    財聯社(上海,記者 孫詩宇)訊,廣東省計劃於12月7日發行地方政府支持中小銀行發展專項債,發行額度100億元,支持1家農信社和3家農商行補充資本,是首個披露支持中小銀行發展專項債細節的省份。中小銀行專項債投資借道地方政府投資平臺記者注意到,作為首例中小銀行地方債的方案,廣東省的專項債資金將納入政府性基金預算管理。
  • WEMONEY研究室朝聞:廣東首發100億中小銀行專項債注資小銀行;晉商...
    【WEMONEY研究室】廣東下周首發100億中小銀行專項債 注資4家小銀行12月1日,中債網發行信息顯示,廣東省將於12月7日招標發行100億元支持中小銀行發展專項債券,本只債券為新增專項債券,品種為記帳式固定利率附息債券。這是首個地方政府在中國債券信息網上披露發行用於補充中小銀行資本金專項債信息。
  • 中信證券:專項債限額釋放提速 積極財政可期
    一季度地方債新增總規模1.6萬億,其中一般債4594億元,專項債10828億元,提前下發額度1.85萬億接近使用完畢。後續政策支持下預計專項債繼續放量,二季度發行將有所增加。專項債擴容有助於改善用途結構。募集資金結構持續改善對專項債流入基建有更大的撬動作用。
  • 建築裝飾行業專題報告:從近期新增專項債發行情況看2020年基建投資...
    (1)年初專項債發行規模大幅增長:根據各省市區財政廳公告,2020年目前已有17省市區披露部分新增專項債發行計劃共6409億元,其中5979億元將於1月發行,而2019年1月全國發行量為1412億元,同比大幅增長。其中,截止2020年1月8日已公布信息披露文件的專項債合計3376億元,佔2020年提前下達1萬億新增專項債額度的33.76%。
  • 廣東擬發行百億元專項債支持中小銀行 增資1家農信社、3家農商行
    廣東擬發行百億元專項債支持中小銀行 增資1家農信社、3家農商行   據中國債券信息網披露
  • 2020年專項債不得用於土儲棚改 新增應急醫療、老舊小區改造投向
    東部省份某地市財政局人士稱,今年項目重點用於交通基礎設施、能源、農林水利、生態環保、民生服務、冷鏈物流設施、市政和產業園區基礎設施等7大類領域,適當增加申報包括應急醫療救治設施、公共衛生設施、城市供熱供氣等市政設施、城鎮老舊小區改造等領域,以及單列國家重大戰略的項目。同時,不安排土地儲備、棚改等與房地產相關項目以及產業項目。
  • 大灣區綠色技術銀行加快推進籌建,為廣東「儲蓄」綠色技術
    記者從粵科金融集團獲悉,粵港澳大灣區綠色技術銀行建設加快推進,建設方案和實施計劃已獲國家科技部同意。目前,粵科金融集團承接了省部共建的粵港澳大灣區綠色技術銀行建設任務,將落戶廣東金融高新區千燈湖創投小鎮。
  • 國常會要求再提前下達一批地方專項債,加快重大項目建設
    此前,財政部已兩次提前下達今年新增地方專項債限額:2019年11月,提前下達2020年部分新增專項債務限額1萬億元;2020年2月,提前下達2020年新增地方政府債務限額8480億元,其中專項債務限額2900億元。兩次共下達專項債限額12900億元。
  • 險資股權投資限制鬆綁、加快地方專項債...
    險資股權投資限制鬆綁、加快地方專項債發行和使用】國務院總理李克強7月15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深入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重點支持高校畢業生等群體就業創業;要求用好地方政府專項債券,加強資金和項目對接、提高資金使用效益;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實施條例(修訂草案)》。
  • 國常會:允許地方政府專項債合理支持中小銀行補充資本金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7月1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著眼增強金融服務中小微企業能力,允許地方政府專項債合理支持中小銀行補充資本金;通過《保障中小企業款項支付條例(草案)》,維護其合法權益;部署進一步促進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推動高質量發展。
  • 融資實務 | 項目收益專項公司債最新發行特徵及融資實務要點
    此外,根據2018年7月發改委財金司窗口指導意見,對區縣級主體評級為AA及以下的企業債必須設定第三方增信,債項級別必須達到AA+及以上,而2019年2月14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有效發揮政府性融資擔保基金作用切實支持小微企業和「三農」發展的指導意見》,指出各級政府性融資擔保、再擔保機構要主動剝離政府債券發行和政府融資平臺融資擔保業務,不得為政府債券發行提供擔保,不得為政府融資平臺融資提供增信
  • 增加地方政府專項債規模 強化對中小微企業普惠性金融支持
    央廣網北京4月4日消息(記者柴華)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導,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昨天(3日)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增加地方政府專項債規模和強化對中小微企業普惠性金融支持的有關情況。
  • 中國對衝經濟下行 政府債顯身手
    來源:中國新聞網中新社北京12月21日電 (記者 趙建華)2020年,提高赤字率、增加政府投資、減稅降費,全國政府債券資金達到8.51萬億元(人民幣,下同),比去年增加3.6萬億元,中國積極的財政政策表現突出。
  • 融資實務 | 項目收益專項公司債最新發行特徵及融資實務要點-債券...
    此外,根據2018年7月發改委財金司窗口指導意見,對區縣級主體評級為AA及以下的企業債必須設定第三方增信,債項級別必須達到AA+及以上,而2019年2月14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有效發揮政府性融資擔保基金作用切實支持小微企業和「三農」發展的指導意見》,指出各級政府性融資擔保、再擔保機構要主動剝離政府債券發行和政府融資平臺融資擔保業務,不得為政府債券發行提供擔保,不得為政府融資平臺融資提供增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