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北極星售電網訊:摘要
在開放的電力市場環境下,售電競爭愈發激烈。擁有配電網運營權的售電公司,在分散式資源交易準入和調度安全要求下,如何通過虛擬電廠整合多種資源參與電力市場運行,調度所轄配網內的電力資源,提高購售電收益,是售電公司在市場競爭中取得有利地位的關鍵。基於含虛擬電廠交易組合平臺的售電公司運營框架,將虛擬電廠的實時動態組合納入優化調度中,以售電公司的運營經濟性為目標,提出了考慮虛擬電廠動態組合策略的售電公司調度方法。最後通過修改的IEEE 33節點配電系統進行了算例分析,結果表明,通過合理組合虛擬電廠和調度分布式能源、可調負荷、虛擬電廠,可以使售電公司在保證所轄配電網安穩運行的同時,整合利用分散式資源參與市場,實現售電公司運行經濟效益的最大化。
關鍵詞 :售電公司;虛擬電廠;優化調度;分布式能源;可調負荷;
(來源:電網技術 作者:竇迅1, 王俊1, 葉飛2, 邵平2, 顧偉3)
1.南京工業大學 電氣工程與控制科學學院,江蘇省 南京市 211816
2.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蘇省 南京市 210003
3.東南大學 電氣工程學院,江蘇省 南京市 210096
0 引言
自「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深化電力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中發〔2015〕9號)」下發以來,向社會資本放開售電業務,成立售電主體,成為社會資本投資的熱點[1]。《關於推進售電側改革的實施意見》將售電公司分3類:電網企業的售電公司、社會資本投資的擁有增量配電網運營權的售電公司和不擁有配電網運營權的獨立售電公司[2]。本文的研究主體為前兩類擁有配電網運營權的售電公司。在配、售分離的電力市場環境下,售電競爭愈發激烈[3-4],擁有配電網運營權的售電公司如何調度所轄配網內的電力資源,提高購售電收益,是售電公司在市場競爭中取得有利地位的關鍵。
分布式能源(distributed electric resource,DER)和可調負荷(dispatchable load,DL)分散存在於售電公司所轄配網的不同節點中,但由於交易準入限制,用戶想申報參與交易的部分可能未滿足交易的最低準入要求,部分資源無法參與到交易與調度中,導致資源的浪費。虛擬電廠(virtual power plant,VPP)能夠整合多種分布式能源參與電力市場運行,為售電公司規模化利用DER和DL資源提供了新的途徑[5]。
目前,國內外學者對售電公司的購售電策略展開了較多研究,但在售電公司的優化調度方面涉及較少。在購售電的經營策略方面,現有研究能夠分析主體間的非合作博弈關係[6],考慮價格機制[7]、負荷偏差和條件風險價值[8],提出售電公司的購電策略;能夠針對用戶需求響應行為[9],刻畫用戶對售電公司的選擇行為[10],激勵售電公司提供多樣化增值服務[11],提出售電公司售電策略;也能夠針對用戶響應市場價格和激勵信息[12],分析用戶側負荷對平衡偏差電量的作用[13],制定考慮用戶貢獻度的用戶用電合同套餐和需求響應合同套餐[14],提出售電公司購售電策略。在VPP調度方面,現有研究能夠基於分時電價,構建含風力發電、光伏發電、燃氣輪機、抽水蓄能和儲能電池的VPP經濟優化調度模型[15-16],也能夠考慮需求響應、電動汽車等負荷側資源,建立VPP優化調度模型,減少棄風棄光量[17],也能夠考慮熱電系統,引入含風-光-熱電廠的VPP參與電網運行,建立基於實時電價的VPP優化調度模型[18]。但已有對VPP的調度研究大多基於固定VPP組合模式,較少涉及分散式資源在不同時段動態組合形成不同VPP的多樣性。在售電公司調度方面,現有研究能夠將分布式電源(distributed power,DG)和DL納入售電公司的優化調度中,建立了以售電公司日前運營收益最大為目標的優化調度模型[19],也能夠針對固定節點內固定VPP組合資源參與的售電公司運營體系的特點,建立配網-VPP雙層優化調度模型[20]。針對配網內不同節點不同類型的分散式資源難以準入和調控的問題,目前在售電公司以及VPP優化調度方面,較少涉及對於VPP資源組合動態性的研究。VPP內部資源的組合具有動態性,主要體現在內部資源在不同時段受價格、申報容量、申報類型等影響,可以與不同的主體進行組合構成一個VPP參與交易和運行。在不同時段,未達到交易準入的資源可以通過參與VPP內部的動態組合,共同達到準入量,已經達到交易準入的資源可以選擇自己申報參與交易,也可以選擇參與VPP的動態組合參與交易。
基於上述背景,本文針對擁有配網運營權並具有DER和DL資源的售電公司,基於含VPP交易組合平臺的售電公司運營框架,提出了考慮VPP動態組合策略的售電公司調度方法。考慮售電公司在日前市場和實時市場的購售電決策,將VPP的實時動態組合納入售電公司的優化調度中,以售電公司的運營經濟性為目標,細化了配網及VPP的運行約束。最後通過改進的IEEE 33節點配電系統進行了算例分析,結果表明,本文所提售電公司優化調度方法,通過對DER、DL資源的動態組合和調度,整合利用分散式資源參與市場,實現售電公司購售電收益的最大化。
1 考慮VPP組合策略的售電公司運營模式
1.1 售電公司運營框架
售電公司是打破電力市場的客觀壟斷,提高售電服務水平的重要主體,其運營需考慮市場,負荷需求以及DER、DL資源等多重因素的影響。本文研究的VPP為售電公司所有,售電公司通過VPP交易組合平臺將所轄配電網內的DER(主要包括可控的DG和不可控的分布式光伏)和DL(主要包括可中斷負荷(interruptible load,IL)和可平移負荷(translatable load,TL))進行整合,參與售電公司的調度[21-22]。含VPP的售電公司運營體系如圖1所示,售電公司從日前、實時市場購電出售給所轄配網內的用戶,不平衡的電量可以在實時市場進行交易。由於對分散式資源申報量的準入限制,售電公司通過VPP交易組合平臺將所轄配網中分散的DER和DL聚合為若干個外部特性的VPP,並執行調度計劃,使得分散式資源得到充分利用,提高售電公司經濟效益。
1.2 基於外部特性的VPP組合策略
基於VPP的對外特性,本文將外部特性呈電源性的VPP定義為電源型虛擬電廠(power supply virtual power plant,PSVPP),外部特性呈負荷性的VPP根據可中斷負荷、可平移負荷進一步分為可中斷負荷型虛擬電廠(interrupt load virtual power plant,ILVPP)和可平移負荷型虛擬電廠(translational load virtual power plant,TLVPP)。售電公司所轄配
網中分散的DER和DL向售電公司VPP交易組合平臺上報實時電量和價格,通過排序,優先組合價量低於準入規則的DER、DL資源,組合成PSVPP、ILVPP、TLVPP,形成VPP動態組合實時合同上報給售電公司。售電公司考慮VPP以及未參與組合的DER和DL資源的實時合同參與實時市場交易。
圖1 考慮VPP組合策略的售電公司運營框架
1.3 售電公司的調度及購售電決策
基於目前中國現貨市場試點開展情況,廣東和浙江現貨市場試點的實時出清周期分別為15 min和5 min,本文構建了如圖2所示的售電公司調度模式及購售電決策流程,在交易前一天,售電公司交易中心根據調控中心的負荷預測和預調度結果在日前市場購得大部分電量,實時與日前之間的不平衡量在實時市場進行平衡;在實時市場,假設調度和交易的時刻為t,則在t-30 min時刻,分散式資源將價量信息上報售電公司的VPP交易組合平臺;t-15 min時刻,根據準入規則完成對申報信息的分類排序,獲得VPP動態組合、DER、DL資源的實時合同;t時刻,售電公司調控中心考慮VPP動態組合實時合同以及獨立的DER和DL合同,在滿足負荷需求的基礎上,對所轄配網中的電力進行經濟調度,獲得實際的VPP組合調用以及DER、DL資源的調用情況,並由售電公司交易中心決策VPP組合策略、實時市場交易量和向用戶的售電價格;月末,售電公司調度中心根據實際調度結果進行結算,並由售電公司交易中心發布結果。
2 考慮VPP組合策略的售電公司優化調度模型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載自北極星電力新聞網,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全國能源信息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702,郵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