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美股盤後,創意軟體巨頭Adobe公布了其2019財年第四季度財報。數據顯示,期內營收29.92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的24.65億美元相比增長21%,創下歷史記錄,也略微超出了分析師預期;淨利潤為8.52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的6.78億美元相比增長26%。
從核心數據來看,Adobe第四季度的營收和淨利潤均保持了同比增長,推動其盤後股價漲逾3%。
事實上,Adobe在全球的影響力有目共睹,目前1481.09億美元的市值也彰顯了其實力。隨著近年來網際網路時代的變遷進入下半場,Adobe也從軟體廠商轉型做起了訂閱服務。其目前的業務主要有訂閱業務、產品業務、服務和支持業務,其中訂閱業務是其核心業務。然而,訂閱服務這一賽道多數科技巨頭都想分羹,Saas領域的爭奪戰已經愈演愈烈,除了微軟、谷歌、亞馬遜等巨頭,還有Salesforce等佼佼者。核心業務的處境並不樂觀,這也是投資者們最為擔憂的。美股研究社通過這份最新財報來解讀Adobe的挑戰和未來的增長點。
營收同比增長21%創歷史新高 訂閱業務依舊為營收頂梁柱據Adobe最新財報顯示,期內營收29.92億美元,同比增長21%,創下歷史紀錄。具體表現為,訂閱業務營收26.87億美元,高於去年同期的21.84億美元;產品業務營收1.67億美元,高於去年同期的1.5億美元;服務和支持業務營收為1.38億美元,高於去年同期的1.3億美元。數據看來,訂閱業務依舊是Adobe營收的主要功臣。
從利潤方面來看,期內淨利潤為8.52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的6.78億美元相比增長26%;每股攤薄收益為1.74美元,高於去年同期的1.37美元。調整後的淨利潤為11.18億美元,高於去年同期的9.06億美元;調整後每股收益為2.29美元,高於去年同期的1.83美元,超出分析師平均預期的2.26美元。
該季度,毛利潤為25.4億美元,高於去年同期的21.05億美元。運營利潤為9.70億美元,高於去年同期的7.21億美元。不按照美國通用會計準則,Adobe第四財季的調整後運營利潤為12.74億美元,高於去年同期的9.52億美元。
從成本支出方面來看,四季度總運營支出為15.7億美元,高於去年同期的13.85億美元。其中,研發支出為5.00億美元,去年同期為4.16億美元;銷售和營銷支出為8.02億美元,同樣高於去年同期的7.24億美元;總務和行政支出為2.26億美元,高於去年同期的2.12億美元;已收購無形資產攤銷支出為4270萬美元,高於去年同期的3290萬美元。
同時,財報還對2020財年第一季度的營收做出了預測,預計下一財季的營收將達30.4億美元,低於雅虎財經頻道提供的分析師預期的30.9億美元;美股收益將達1.76美元,不按照美國通用會計準則的每股收益將達2.23美元。預計2020財年全年營收將達131.5億美元,同樣低於雅虎財經頻道提供的分析師預期的131.6億美元;每股收益將達7.40美元,不按照美國通用會計準則的每股收益將達9.75美元。
綜上來看,Adobe這個季度的財報總體尚可,不但營收創新高且調整後的淨利潤超出了市場預期。訂閱業務的快速增長顯示出其在雲計算領域不可否認的實力,隨著未來雲計算巨大發展空間的到來,Adobe有望受益於此,但股價的下跌也顯示出了其當前的挑戰,通過這份最新財報,我們或許可以窺得一二。
核心業務增長強勁的背後 還有這些不可忽視的困境對於Adobe來講,其最大的挑戰主要集中在訂閱服務業務。一方面,雖然自身已經從軟體廠商成功選擇雲轉型,但我們需要意識到,轉型帶來的成本激增;另一方面,其主營的訂閱服務業務處於高度集中的競爭環境當中,對未來的發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營銷成本持續上漲 如何有效控制成本的挑戰仍將繼續
最新財報顯示,Adobe的運營成本為15.7億美元,高於去年同期的13.85億美元。而上一份財報顯示,三季度其運營支出為15.64億美元,同樣高於去年同期的12.77億美元。如此看來,營收的增長與運營成本增加呈正比,這也反映出了Adobe在獲客成本上面臨更高的支出。
而運營成本中,銷售和營銷的支出為8.02億美元,同樣高於去年同期的7.24億美元。三季度,這一數據為8.12億美元,比去年同期的6.7億美元高出不少。要想獲得更高的淨利潤,Adobe自然是需要在有效控制成本方面下功夫,畢竟,營收再怎麼增長,如不能很好的控制成本的話, 也是在通過高營銷成本的支出換取業績的增長。如若陷入這樣的一個循環,長期來看並不是一個樂觀的增長模式。
而隨著訂閱服務領域尤其是Saas領域愈加激烈的競爭,要想有效的控制運營成本乃至營銷成本也將會變得越來越難,畢竟,各家爭奪之下,均在想方設法尋求最佳盈利模式。可見,如何有效控制成本這一挑戰在A未來的發展中仍將繼續。
2、 Saas領域巨頭雲集 Adobe的突圍之路並不平坦
Adobe新一季的財報顯示,其訂閱服務業務營收26.87億美元,佔據著期內總營收90%的比例。作為其最為核心的業務,正面臨著眾多科技巨頭的圍剿。在這些競爭對手當中就包括了微軟、亞馬遜、谷歌等這些在saas領域實力強勁的對手。
就拿微軟來說,據今年7月份Synergy Research Group發布的報告顯示,微軟憑藉著17%的全球份額繼續引領著企業Saas市場,而且微軟的領先優勢還在不斷加大。據其最新財報顯示,其智能雲服務營收達108億美元,同比增長27%。即使有資料顯示,微軟雲的同比增長率有所下降,但其領先優勢已經令其具備了相當大的優勢,對於市場份額的搶佔,微軟的地位也不可能輕易撼動。
而據Synergy Research公司今年一月份對雲市場份額的分析報告顯示,微軟和Salesforce是這個市場的領頭羊。微軟以17%的市場份額穩坐頭把交椅,Salesforce以12%的市場份額緊隨其後,Adobe以約10%的市場份額排名第三。目前其在全球客戶關係管理領域Salesforce佔據著主導地位,相關數據顯示,其市場份額從2017年的18.3%增至2018年的19.5%。
除了這些跑在前頭的對手,還有緊隨其後的SAP、Oracle的雲玩家。儘管Adobe在這一領域的實力不容小覷,但面對眾多實力不小的對手圍攻之下,想要獲得更多市場份額也是一份不小的考驗。
SaaS領域的巨大發展空間 Adobe該如何抓住機遇?當然,Adobe的整體實力還是有目共睹的,機遇並不是沒有。
就拿雲計算這一領域的發展前景來說,隨著越來越多的企業選擇上雲,也無形之中擴大了雲計算領域的發展空間。根據研究公司Gartner的數據,雲計算領域的營收增長非常驚人,而且還在加速增長。據其相關預測報告表示,到2022年,雲服務行業的增速將是整個IT行業的三倍。該行業將在2019年增長27.5%達到389億美元,到2022年將達到766億美元,幾乎是翻倍增長。
而表現在公共雲服務領域,早前,Gartner一份全球公共雲服務收入預測報告顯示,預計到2020年時,SaaS營收將由586億美元增長至997億美元,在2016—2020年預測期內,SaaS年複合增長率將達到15.65%。Adobe在SaaS領域的廣闊發展空間之下,同樣會具備更多的想像空間,這也是大趨勢給予Adobe的機遇。
但撇開大環境的利好因素,對於Adobe來講,更重要的仍然是要在自身方面尋找到更多合適營收增長的有利條件。對於雲計算服務市場,首先,就是要保持產品的穩定性,畢竟,在各大巨頭紛紛向雲市場進攻的背景下,上雲的數據會越來越多,只有通過對自身產品的不斷完善才能擁有最為核心的競爭力。
當然,我們也看到了Adobe在研發方面所做的一些努力。就最新財報顯示,這一季度的研發支出為5億美元,高於去年同期的4億美元;上個季度的這一數據為4.9億美元,同樣高於去年同期的3.99億美元。雖然會要考慮到運營成本方面的支出,但對於研發成本的支出肯定是不能落下的,這也是維持其核心競爭力的根本所在,但想要做到更有效的手指平衡,也應當兼顧如何在營收和成本間尋找平衡點。
除了大環境的利好因素、自身產品的完善之外,加強與外界的合作同樣是增強自身整體實力不可或缺的因素。
早在今年春天,微軟和Adobe便發布了更多的集成目標,並表示Adobe Analytics將與Microsoft Power BI集成。Adobe將在Azure上運行一些有創意的雲服務,微軟和Adobe正在擴展他們現有的合作關係,以使Adobe為創意專業人士提供的訂閱服務能夠在Azure上運行。強強聯手在推動雲服務發展的同時,毋庸置疑會增強自身實力,但畢竟Adobe與微軟是存在競爭關係的,這樣亦敵亦友的關係今後能否長久維持仍是一個值得考驗的事情。
此外,在其原有的產品業務上,Adobe在3D和沉浸式創作工具上已經推出Adobe Dimension和Substance等。據相關資料顯示,前不久也完成了對OculusVR繪畫應用《Medium》的收購,正在推進加強自身整體實力的戰略。
綜上來看,Adobe新一季的財務數據總體尚可。營收和淨利潤雙雙獲得增長,只不過,這一態勢能否維持也是投資者們較為關心的話題。而核心的訂閱服務業務在佔據著總營收居高不下比例的背景之下,還要面臨對手的圍剿,這樣的營收結構本身就存在相應的風險。只能說,Adobe未來的發展任重而道遠。美股研究社也將持續關注其下一步的發展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