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冬季,氣溫變化明顯,心腦血管疾病也進入高發期。專家表示入冬後,一旦高血壓患者血壓控制不好,有腦血管病變的患者就極易誘發卒中,也就是中風。那麼,冬季應該如何預防心腦血管疾病呢?
冬季溫差大 易誘發心血管疾病
在冬季,老年人心腦血管疾病高發與其生理特點有關。老年人普遍存在動脈硬化症狀,如遇寒冷空氣襲擊,便會全身血管收縮,血流阻力增加、心臟負擔加重,很容易導致冠狀動脈痙攣,誘發心肌梗死。此外,由於氣候和溫度的變化,很多人容易在冬季產生抑鬱情緒,心情不暢、心理壓力過大及居住環境、生活飲食習慣以及過度勞累等也會導致心腦血管疾病的發作。
防治心腦血管病牢記這些法寶
生活規律,適量運動。早晨氣溫低,不適宜晨練。中老年人最好在早飯後9-10點再鍛鍊,多曬太陽可促進鈣質合成和吸收。要根據身心情況鍛鍊身體,每天有氧運動不少於30分鐘,不要選擇爬山、跑步、打球等劇烈運動項目,可以選擇太極拳、遊泳、走步8000至10000步等,以運動後自感身體輕鬆為準。
合理膳食。建議心腦血管病人養成低鹽、低脂、低糖飲食習慣。增加纖維膳食,多吃玉米、麥麩、豆類、海帶、蔬菜、水果、洋蔥、大蒜等食物。減少脂肪和膽固醇的攝入量,避免食用高膽固醇食物。多吃豆製品,大豆裡富含多種人體所必須的磷脂,常吃豆腐、豆芽、豆腐乾、豆油等豆製品,能夠預防心腦血管疾病。
定期體檢,科學用藥。老年人應每年做體檢一次,並要對血壓、血脂、血糖進行監測。要在醫生指導下合理使用防治心腦血管病的中西藥。
日常多做幾個「小動作」也能預防心腦血管疾病。張閉嘴:閒暇之時,經常做「張閉嘴」運動,最大限度地將嘴巴張開,同時伴著深吸一口氣,閉口時將氣呼出,如此連續做30次。張大嘴巴與閉合嘴巴,通過面部的神經反射刺激大腦,可改善腦部的血液循環,增強腦血管彈性,有利於預防中風及老年痴呆症的發生。
勤動腳。腳踝分布著淋巴管、血管、神經等重要組織,既是腳部血液流動的重要關口,又是聯繫人體足部和身體的交通樞紐。柔軟而有彈性的腳踝有助於靜脈血液回心,相反,如果腳踝老化僵硬,容易導致血液回流不暢,從而加重心臟負擔。
資料轉自:健康氣象
來源:六盤水氣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