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創始人兼CEO馬斯克接受採訪時預言稱,人工智慧帶來的危險已迫在眉睫,未來5年內人類就可能被人工智慧超越。馬斯克說,「我們正處在一種人工智慧比人類聰明得多的情況下,我認為時間範圍距離現在還不到五年,但這並不意味著五年內一切都會陷入困境,這只是意味著未來將變得不確定。」
時間就短短5年,聽起來好像是在危言聳聽,但是看看現實,以銀行業為例,全球銀行計劃裁員超10萬,德意志銀行CEO也曾表示,會逐漸用AI代替人工,曾經的好工作,也變成了岌岌可危的程度。
5年之後,人工智慧會不會真的超越人類還是未知數,但可以確定的是,人工智慧會發展的越來越好,那,要學習編程嗎?是選擇讓孩子現在就搶佔先機還是等五年之後再進行自救呢?
一直以來,浙江省都是我國普及編程教育的先行者,2018年浙江省新高考,就已將信息技術學科(含編程)納入高考的考試科目,而最近浙江省又出新規定,今年9月份開始的新學期,三到九年級信息技術課將同步替換新器材。其中,八年級將新增Python課程內容。新高一信息技術程式語言由VB替換為Python,大數據、人工智慧、程序設計與算法按照教材規劃五六年級開始接觸。
杭州市基礎教育研究室中小學信息技術教研員李偉說,在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今天,信息技術學科內容、教學理念亟須更新,小初高課程需銜接;信息技術教師要轉變觀念關注核心素養,要加強學習提升專業素養,加強教研堅守課堂主陣地。
從正式加入高考到成為必修課程,不過3年的時間,時間之短,發展之快,相信也是很多人始料未及的,現如今編程教育已經發展進入了快車道,提升學生信息素養,增強孩子的競爭力已經成為了教育的共識,越早的接觸與學習編程,孩子也就越能夠把握住領先的主動權。
除了浙江省,其他省市也在行動,青島市教育局出臺了《助力世界工業網際網路之都建設教育攻堅行動方案(2020-2022年)》,方案中指出加強課程體系建設,將工業網際網路和人工智慧教育納入中小學信息科技教育和綜合實踐課程體系,接著出臺了《青島市人工智慧教育實施意見》和人工智慧教育課程綱要,面向全市中小學生推廣普及人工智慧基礎課程,三年內打造100所人工智慧教育實驗學校。
此外,結合廈門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戰略部署,在廈門市政府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下,廈門市實施了「人工智慧進百校」計劃,在100所學校建設人工智慧實驗室,從今年秋季起開展中小學人工智慧教育試點。
廈門市教育局表示,廈門將發揮自身潛力和優勢,努力打造人工智慧及機器人廈門教育品牌,不斷向更多區域傳遞「廈門特色」;藉助人工智慧和機器人教育,廈門市將不斷加強培育學生的智能化思維、多元發展、綜合素質,促進學生有創新意識和創造力,為人工智慧和智能智造時代的人才培養奠定基礎。「人工智慧教育是最美新基建」,廈門人工智慧教育項目將深度融合各方資源及優勢,孵化人工智慧教育可持續發展生態,成為教育「新基建」下的一道最美風景線,參與培訓的中小學老師將於2020年秋季學期開展人工智慧及機器人教育課程。
人才發展推動了科技的進步,科技的進步又對人才有了更高層次的需求,兩者是互相依靠,相輔相成的,不止提到的浙江、青島和廈門,重慶、山東、北京、上海等省市也在積極的推動少兒編程教育,這是趨勢,也是必然。
就像俄羅斯總統普京在出席莫斯科出席首屆「人工智慧之旅」國際會議時說的那樣,人工智慧是一項極具潛力的技術,只有掌握該項技術才能脫穎而出,並獲得巨大的競爭優勢。
不僅我國,各國都在加重對少兒編程教育的普及,美國的少兒編程教育普及率達到44.8%,澳大利亞的少兒編程教育普及率為10.3%,而我國少兒編程教育的普及率僅有不到1%,所以從2017年開始,頒布了《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教育信息化2.0發展規劃》等一系列文件,進一步加大了對少兒編程的普及和推廣力度。
未來社會的競爭是孩子和孩子之間的競爭,也是孩子和人工智慧之間的競爭,唯有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趁著少兒編程教育的東風,助力孩子展翅翱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