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輝煌的捷克軍事工業,在東歐劇變後,為何就走向了沒落?

2020-12-24 劉紀堯說史

曾幾何時,捷克是世界上極其重要的軍工生產國家。得益於境內豐富的煤鐵資源、便利的水陸交通,捷克的工業水平,在奧匈帝國統治時期獲得了突飛猛進的提升。1918年,多民族的奧匈帝國被一戰拖垮,從奧匈帝國分裂出來的捷克與斯洛伐克,在外力作用下組合成一個新國家——捷克斯洛伐克。在此情況下,作為「帝國武器庫」的捷克地區(波希米亞和摩拉維亞地區),便繼承了奧匈帝國遺留下來的龐大軍事工業。

20世紀20~30年代,捷克是全球排名靠前的工業化國家,其境內有著名的斯柯達兵工廠、布爾諾兵工廠等大型軍工企業。因此,捷克的武器生產數量也相當可觀。據統計,當時捷克每年可生產160萬枝步槍、2萬挺重機槍、3.6萬挺輕機槍、2500門火炮。製造出來的武器裝備,除小部分供應本國軍隊使用外,其他的都出口到國外。二戰爆發前,捷克的軍火出口曾佔世界30%多,不僅為捷克政府賺取了大量的外匯,同時也對世界軍事發展產生過不小的影響。

二戰結束後的冷戰時期,捷克斯洛伐克是蘇東集團的成員。在蘇聯的支持下,捷克的武器生產數量仍有所增加。1950年,捷克軍工產值在機械製造業的比重為4%;1953年,這一數字就增加到27%。60~80年代,世界各大局部戰爭地區,都能發現捷克武器的身影。在冷戰即將進入尾聲的1984—1988年,捷克出口了價值達27億美元的武器,在全球16個主要軍火出口國中位列第7。總體來說,蘇東劇變前,捷克的軍工水平一直處於很高的地位。

蘇東劇變發生後,原本繁榮的捷克軍工產業,逐漸走向了衰落。1989年,捷克軍工產值較上一年下降了12%。1992年,捷克的軍工產值只有2.43億美元,僅為其鼎盛時期的1/10。同捷克相比,斯洛伐克的處境更慘。1993年捷克斯洛伐克「分家」後,斯洛伐克的軍工部門,有38000人失業。當今的武器裝備領域,已經很少見到「捷克製造」的身影。那麼,東歐劇變後,捷克的頂尖軍工為什麼就不行了?我個人認為,這可以用四個字概括,這四個字就是:時代變了。

第一,東歐劇變、蘇聯解體,捷克面臨經濟困難

冷戰時期,捷克其實是被綁在了「蘇聯戰車」之上,所以其軍火生產,不僅是為了滿足自身的國防需要,同時也是為了給蘇聯、華約組織以及其他親蘇國家提供裝備支持。因此,在冷戰時代,捷克的軍工生產,得到了來自蘇聯和經互會的資源傾斜,而可以不計成本地進行大規模生產。但是,東歐劇變、蘇聯解體後,維繫東歐各國的經互會「經濟一體化」體系不復存在了,捷克也失去了來自蘇聯的物資傾斜,軍工生產出現困難。

東歐劇變,也對捷克斯洛伐克的國民經濟造成嚴重衝擊。蘇東劇變後,首先出現的社會體制轉軌任務,已經讓捷克政府自顧不暇,隨之而來的通貨膨脹、經濟衰退問題,更令捷克政府疲於應付。1991~1995年,捷克國內大量工廠倒閉,無數工人失業,人們生活水平整體呈下降趨勢,經濟發展可以用「不景氣」來形容。為了渡過困難,捷克政府只得裁減軍工技術人員、出售裝備製造技術、壓縮武器生產規模,軍工生產更加難以為繼。

第二,冷戰結束、兩極格局崩潰,捷克失去了潛在用戶

30年代,世界正處在二戰爆發的前夕,國際局勢相當緊張,中國抗日戰爭進行得如火如荼、西班牙內戰打得難解難分。所以,捷克武器可以大量出口到這些國家,尤其是中國。60~80年代,世界同樣處在蘇美對峙的格局之下,越南、中東、拉美、非洲都被戰爭波及。所以,捷克武器同樣可以通過經互會組織,被大量運送到熱點地區。從這個角度講,捷克生產的武器,大部分是用於出口的。對外貿易,往往維繫著捷克軍火工業的繁榮。

可是,蘇東劇變後,國際格局出現重大變化,大規模戰爭難以再次發生。取而代之的,則是規模較小的局部戰爭和地區衝突。在此情況下,捷克的武器生產就受到了很大影響。同時,不少捷克人也意識到:大規模的武器出口,已經難以為繼。1989年,捷克總統哈維爾宣布,捷克不再當軍火販子,不再靠出口軍火賺錢,不再保持龐大的軍事工業。此後,捷克限制或取消了對50多個國家的軍火出口,並自1990年起將大批兵工廠轉為民用。

第三,信息化戰爭的到來,西方的競爭,更令捷克軍火工業舉步維艱

捷克的工業基礎,基本上繼承自奧匈帝國。不可否認,在二戰和冷戰時期,捷克製造的武器裝備,在戰場上的表現相當優秀。例如,捷克的LT-38坦克,為德國的諸多坦克設計提供了原型。德國之所以有底氣閃擊波蘭,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接管了捷克的軍事工業體系。抗日戰場上,中國軍民手中的「捷克造」機槍也是屢建奇功,從而得到了八路軍、新四軍、國民黨軍的一致好評。當時的捷克武器,可以說是「堅實可靠」的代名詞。

然而,80年代時期,西歐、美國和日本主導了世界第三次產業革命,繼而引發了戰爭模式的變革。1991年海灣戰爭中,美國軍隊大量運用了高科技武器,令世界各國目睹了信息化戰爭的威力。此後,美國和西歐利用資本、技術優勢,不斷搶佔世界軍火市場。而與此同時,捷克卻由於東歐劇變所帶來的「陣痛」,難以在軍火市場上同西方競爭。不僅如此,捷克政府還將大批軍火訂單轉交給西方,以緩解自身的財政壓力。在此情況下,捷克的軍火工業舉步維艱。

總體來說,歷史時代的變遷,令曾經輝煌的捷克軍事工業走向了沒落。到了2000年,捷克的軍火出口額,已經銳減至1億美元,遠不及全盛時期的水準。再後來,捷克的武器生產雖然偶有亮點,但已經無法恢復曾經的繁榮。

參考資料:《列國志·華沙條約組織與經濟互助委員會》

相關焦點

  • 歷史上,捷克和斯洛伐克本是一家,為何最終會走向分裂?
    一直到上世紀90年代的東歐劇變,捷克斯洛伐克改變了意識形態,國家主體轉向多黨制,走資本主義道路。這時候得其國名又變成了捷克斯洛伐克聯邦共和國。  1993年,捷克斯洛伐克和平分家。  事實上,在冷戰期間,捷克斯洛伐克應該是當時的華約國家裡面發展得最好的,當初的「布拉格之春」便是最好的例子(後來被蘇聯無情鎮壓)。
  • 東歐劇變後,波蘭這邊經濟獨好!
    NO.286 潘文肖/文製圖/聽風者 漫畫/傲慢的上校 配圖/大尾巴熊波蘭,是位於中歐東北部的一個歐洲國家,是歷經東歐劇變後經濟發展最好的國家。劇變以後,波蘭一度推行「休克療法」,導致經濟下滑嚴重。自2010年歐洲主權債務危機蔓延以來,波蘭經濟也能在受影響後迅速恢復為何在劇變之後,原東歐陣營國家很多都陷入發展困境之時波蘭能一枝獨秀?這中間經歷了什麼?
  • 東歐劇變後,東歐國家紛紛加入西方陣營,為何無法融入西方?
    2020-12-26 13:01:26 來源: 人文視角 舉報   上世紀八十年代末,東歐劇變後
  • 曾是世界第七大工業國,如今遍地是妓女,捷克究竟經歷了什麼?
    對捷克這個國家,國人的印象大多來自抗戰劇中的捷克式輕機槍。這是由捷克斯洛伐克斯柯達兵工廠研發的一款輕機槍,我國在上世紀30年代左右採購了3萬餘挺,仿製了10萬餘挺,是我國在抗日戰爭期間的主力機槍,為抗日戰爭的勝利立下汗馬功勞。從捷克式輕機槍在我國的受歡迎程度可以看出捷克強大的工業生產能力,無愧於「世界第七大工業國」之稱。
  • 為什麼曾經輝煌一時的臺灣青春偶像劇,現在漸漸走向沒落了?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臺灣偶像就已經開始慢慢沒落了,以前那種白馬王子愛上我,又或者是灰姑娘愛上我的電視劇,現在根本就不存在了,而臺灣女生的那種黏黏的口音,現在也幾乎聽不到了。而出現越來越多的是內地興起的電視劇,究竟從什麼時候開始臺灣偶像劇開始沒落了呢?
  • 曾經輝煌的酷派,是如何從國產第一,一步步走向沒落的?
    曾經輝煌的酷派是如何一步步走向沒落的 。今天和朋友聊起中華酷聯的歷史,現在地華為如日中天,中興和聯想還背靠大樹好乘涼,但是酷派這個廠商顯然是失去了在網際網路上的話語權。其實說真的,酷派這個廠商還是很有意思的,這個廠商曾經在手機圈裡面也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如今讓蘋果內的所有的手機廠商都迎合中國人的習慣——配置雙卡雙待的手機,這個是在2005年酷派的創造出來的。
  • 兵強國富,且不存在尖銳的族群矛盾,卻為何仍分崩瓦解?
    這個國家民族組成不算太複雜,兩大主體民族間也不存在太大的仇恨,卻仍舊在世紀之末走向解體。這個國家就是捷克斯洛伐克。1918年奧匈帝國崩解時,捷克斯洛伐克於當年10月28日在舊帝國的廢墟上建立。得益於境內豐富的自然資源,以及奧地利政權此前打下的基礎,捷克一度成為世界最重要的軍火生產國之一,並憑藉軍火出口的豐厚利潤,而變得富裕。
  • 曾經統治我們回憶的臺灣偶像劇為何走向了沒落?
    不過祝釩剛這位一直在記憶深處的人到是讓小編忽然想到了臺灣偶像劇的繁榮與沒落,2001年,一部《流星花園》橫空出世,開啟了臺灣偶像劇的時代。《流星花園》的成功也讓臺灣偶像劇從此拉開了它輝煌的序幕,此後開始有越來越多的少女漫改劇出現,幾乎每一部都大獲成功,《王子變青蛙》《惡作劇之吻》《惡魔在身邊》哪一個不是我們的童年回憶,哪一個不是人耳熟能詳的劇集。
  • 豫西沒落的曾經輝煌品牌多牛,洛陽三門峽焦作濟源等製造業多牛
    河南是全國排名第5位的經濟體,河南雖然是全國小麥產量最高的省份,但是河南的經濟靠的不是農業,而是強大的工業和製造業。河南的製造業基礎在豫西四市,洛陽、焦作、三門峽和濟源都是河南重要的工業城市。你知道豫西4市都有哪些曾經輝煌的製造業品牌和企業,現在走向了沒落。
  • 蘇東劇變影響世界格局,劇變國有何變化?學者:3個詞形容最恰當
    蘇東劇變後的國家變成什麼樣子?專家用順產、難產、怪胎來形容蘇聯解體、東歐劇變是二十世紀的大事件。不可否認,二十世紀初蘇聯建立後,經過二戰的地緣政治整合,並建立華約國家、經互會與美國為首的北約國家競爭對抗,的確使世界處於一種平衡的狀態。但這種狀態保持時間並不長。影響當年美蘇為首的國家冷戰中,短期的結果已經出來了,那就是蘇聯解體。
  • 東歐劇變僅有的善終者,去世後數萬民眾自發送葬,其中有何緣由?
    ▲「東歐劇變」舊照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能夠稱得上令世界格局發生改變的大事,當屬31年前的「東歐劇變」,又被稱為「1989年系列革命」。
  • 昱見|捷克和斯洛伐克是怎樣分道揚鑣的
    但1991年的東歐劇變當中,捷克和斯洛伐克突然分裂成了兩個國家。 更奇怪的是,與俄羅斯、塞爾維亞這些曾經大國中的主體民族對國家的分裂懷有深刻悲情不同,捷克人幾乎敲鑼打鼓「喜迎」與斯洛伐克分道揚鑣。 捷克首任總統、「天鵝絨革命」的主導者、冷戰時代的東歐著名公知瓦茨拉夫·哈維爾,就曾將捷克與斯洛伐克的分裂稱為一次「和平而友好的分手」。
  • 好合好散的捷克與斯洛伐克
    現在60歲上下的人,對捷克斯洛伐克並不陌生,這個工業製造能力水平很高的國家,生產的拖拉機、輕機槍等給幾代人留下了抹不去的記憶。但是,對於捷克和斯洛伐克的歷史,或許真的有人還太清楚。而對捷克和斯洛伐克,在1918年10月28日合併,又於1992年12月31日分開,可能就更不甚了了了。
  • 捷克,一個歐洲小國,為何潛力如此巨大?(深度好文)
    捷克地處歐洲中部,是前蘇聯加盟共和國,東歐巨變,蘇聯解體後,與斯洛伐克分解,成為獨立的國家。捷克是一個發達國家,可能會讓大家有些意外,蘇聯解體後的加盟共和國似乎都過得不怎麼樣,但是今天我們要說的是,捷克是個例外,捷克不但是發達國家,而且捷克在科技的發展領域一度領先世界,接下來讓我們看看低調、多金、內涵的捷克共和國的強大科技領域。
  • 盤點曾經輝煌,現在沒落的歐洲豪門!您知道幾個?
    盤點曾經輝煌,現在沒落的歐洲豪門!您知道幾個? 歐洲足壇中,有不少球隊曾經有著輝煌的歷史,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球隊卻卻逐漸沒落,有的只能成為聯賽中下遊球隊,有的甚至連國內頂級聯賽都無法參加,今天小編就來盤點一下,那些祖上「富裕」,但是現在已經沒落了的球隊,不知道您能夠知道幾支這樣的球隊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
  • 蘇聯遺產曾讓他們赫然屹立於東歐,順從美國後葬送了自己的未來
    烏克蘭人想起了昨日的輝煌,從蘇聯繼承的遺產曾讓他們赫然屹立於東歐,可是他們自己葬送了烏克蘭的未來。曾經的東歐強國早在蘇聯時期,由於礦產資源豐富,烏克蘭地區就是重要的軍事工業基地,蘇聯能夠在冷戰中取得優勢,十分依賴烏克蘭地區強大的軍工生產能力。
  • 安徽曾經輝煌的品牌多牛,合肥蕪湖阜陽蚌埠安慶淮南沒落的製造業
    安徽省是我國快速崛起的中部經濟大省,安徽經濟主要以工業和製造業為主,也誕生了一大批的超級品牌和企業。例如奇瑞汽車、海螺水泥、科大訊飛等。但是在安徽經濟崛起的過程中,也有一些品牌和企業走向了沒落甚至消亡。你知道安徽那些曾經輝煌的安徽品牌曾經有多牛嗎?今天小鵬就給大家分享一下。
  • 魅力東歐--德國、奧地利、捷克自駕遊
    於是果斷在今年年假定下嚮往已久的東歐行程。為了減輕旅行的負擔,只帶了便攜長焦相機佳能SX60 HS,開啟了德國、奧地利、捷克自駕之旅。  這是捷克的CK小鎮,用長焦端拉近能清晰看到建築尖頂上民族特色濃鬱的彩色結構。
  • 世界七大工業國之一,如今淪落成妓女輸出國,捷克到底經歷了什麼
    最近,在網際網路上播出的捷克紀錄片《Vsiti》引起了不小的反向,導演維特.克魯薩克找了三個演員,假扮成未成年人去上網,結果導致數千名男子對她們進行了各種性騷擾。這個紀錄片播出後,很多人對捷克的犯罪感到很是震驚。人們不禁疑惑,當年七大工業國怎麼會成為這個樣子了呢?
  • 捷克和波蘭央行不支持實施負利率,歐元兌東歐貨幣大幅反彈
    美歐貨幣兌捷克克朗處於反彈階段,當後市面臨較大調整壓力:2020年6月22日21:35,歐元兌捷克克朗日線圖顯示,目前處於平臺整理區,不過上方受到M頂形態壓制,布林線中軌線下彎,後市探底壓力較大。美元兌捷克克朗日線圖顯示,斐波那契擴展線在23.32585獲得支撐,反彈阻力位在24.14927,尚有反彈空間。美英貨幣兌波蘭茲羅提進入橫向整理期:美元兌波蘭茲羅提日線圖顯示,斐波那契擴展線在3.99738形成一定的阻力,截止目前為止,今日匯價遇阻回落。布林線收口態勢,匯價或進入收斂整理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