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年初特殊時期的影響,智慧型手機市場受到了很大的衝擊,好在這幾個月有了回暖,而且下半年也是各大手機廠商發布旗艦機的重要時期,因此代工廠的業務量也出現了暴增。在年初的時候沒有訂單,結果現在訂單多到要不斷招人的地步。作為國內最大的代工廠,富士康8月份的營業收入達到了4205.46億元,這也是富士康這些年來同期的最高紀錄了。
雖然富士康在代工行業可以算得上是領頭羊,但是不得不說富士康還是大意了,因此早前郭臺銘一會想要去印度建廠,一會想要去美國建廠,但是由於都不順利,只能灰頭土臉的回到內地,然而國內代工行業早就變天了,富士康的地位也很可能不保。就連富士康的大靠山蘋果公司也開始把訂單分散,富士康不再是獨享蘋果大單的代工廠了。
這一次從富士康手裡搶到了蘋果的訂單第一家代工廠就是比亞迪,比亞迪可以算是富士康的複製品了。因為當初富士康已經有了不小的規模,比亞迪的創始人王傳福想要去富士康學習參觀,當時的郭臺銘可能也沒有把比亞迪放在眼裡,大方的帶王傳福參觀,同時還把自己的一些經驗和工廠的細節分享給了王傳福。
但是王傳福「偷師」成功以後,就開始大力發展代工業務,並且王傳福也採用了富士康的作業模式,在很多方面都學習了富士康的經驗,比亞迪可以算得上是富士康的複製品。這一點是讓郭臺銘非常憤怒的,但是現在也沒有辦法改變了。而且就是這家富士康的複製品,已經可以搶走蘋果的訂單了,蘋果今年發布的新款iPad Air就是比亞迪代工生產的。
另外還有一家代工廠也搶走了蘋果的訂單,而這家公司就是富士康培養的小弟——立訊精密。立訊精密跟富士康的關係就相當複雜了,立訊精密的創始人是富士康的前員工,而且當初創辦立訊的時候,因此資金不足,王來春還向郭臺銘借了一筆錢。
後來富士康的業務越來越多,自己幾乎吃不下了,所以就把王來春喊回來協助自己,因此富士康接下蘋果的代工訂單,而立訊精密就幫助富士康代工,立訊完全就是富士康的小弟,也被同行戲稱為「富士康的代工廠」。本以為這兩家企業關係親密,但是沒想到立訊現在也開始獨立接單了,而且還是蘋果的AirPods訂單,跟大哥富士康直接搶生意了。
並且今年立訊還收購了一條iPhone產線,這就表示立訊也擁有了可以代工iPhone手機的能力,所以說未來立訊很可能還可以拿下蘋果更多的訂單,富士康的處境就沒那麼樂觀了。
其實現在蘋果公司也在有意的分散訂單,不願意把所有的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裡面,因此比亞迪和立訊精密才有機會獲得蘋果的訂單,富士康現在還想一家獨大也很難了。在任何行業都是一樣,如果想要一直獨大是不可能的,不進則退在什麼行業都是適用的,不知道現在的郭臺銘有沒有一絲後悔呢?對此,你怎麼看?歡迎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