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貴族圈「封神」的狐狸,現代卻變成「妖怪」,狐文化為何會...

2021-01-05 知行路上話歷史

今天的人提到「狐狸」這個詞,第一反應就是「狐狸精」、「奸詐」、狡猾。在影視劇作品裡,狐狸也作為「妖怪」的形象出現,比如《封神演義》中妖言惑眾,最終導致亡國的狐狸精蘇妲己。回到文學作品,又比如清朝蒲松齡《聊齋志異》中角色各異的狐狸精。

總之,狐狸所在之處,總引得人們的討厭,「狐狸」也成為一個貶義色彩濃厚的詞。但追溯到古代,從秦漢時起,狐狸在民間和貴族圈裡都被視作「神氣」、「靈氣」的象徵,人們對狐狸都極為尊崇。那麼,為什麼到今天狐狸的地位就一落千丈,「狐文化」一再貶值呢?

需要注意的是,「狐文化」作為一種流傳已久的文化,在發展的過程中形成了各種各樣的面貌,但只有受大眾喜歡的才最完整的保留下來,狐文化走到今天留下貶義的色彩,也是人民大眾選擇的結果。

一、最早「狐文化」產生於貴族,被奉為「靈狐」,所以地位高

據猜測,狐文化最初應該是在上古初民與凡狐的日常接觸之間逐漸萌生的。因此,當這種接觸變得相對頻繁之後,上古初民那樸素的萬物有靈觀便會映照在凡狐身上,使凡狐身上開始隱含著某些超自然的文化意味。狐文化之緣起,應該從從初民與狐狸的初次接觸開始。

古人與狐的關係大概始於狩獵。古時候狐狸作為獵物,有很高的價值,主要供貴族享用。

1、狐狸皮可做貴族服飾,十分珍貴

我們都知道,狐皮是制裘的上佳材料,具經濟價值。狐裘在古代是奢侈品和貴重服飾。而狐皮可用以制裘,所以古人對狐皮格外珍惜。最晚在西周,狐裘已經是貴族的享用之物。其中,「狐白裘」最為珍貴,是天子之服,只有皇帝才有資格享用它。

因為狐有經濟價值、食用價值和藥用價值,所以便促使了古人獵狐。在狩獵過程中,古人對狐的認識漸長,此是狐得以被高度神異化的基礎所在。狐的奇異化現象,是在其原生態的基礎上進行的。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狐早已作為奢飾品的原材料和食物進入先民的世界,在後世也作為藥材而被多次載入藥典,但狐文化的發展走向從一開始便是超物質、超自然、超現實的。在貴族階級的觀念中,狐的物質功能都未被強調,被強調的是其靈性及神異性。

2、狐狸被視為「瑞獸」,地位尊貴

先秦文獻中的九尾狐,大多是被客觀地作為一種異獸來看待,其形象不存在明顯的好壞評價。雖然已具備一定的祥瑞性和闢邪能力,當時的貴族或許還認為其有助家族興旺的功用,

但九尾狐尚未明確成為瑞獸。九尾狐集白狐的吉瑞和自身讓家族興旺的吉祥意義,因此被視作商朝崛起的祥瑞。九尾狐的出現,標誌著瑞狐文化的發展和預示著今後的輝煌。

在秦末亂世,狐似乎也有作為山神而出現的情況。據《史記·陳涉世家》記載,陳勝、吳廣在大澤鄉起義之初,為了服眾而使用了一系列手段。其中便試過讓吳廣於夜間在叢祠中扮狐呼叫「大楚興,陳勝王」,結果取得「威眾」的效果。

吳廣學狐叫是為了藉助山神之狐的神威以服眾,這或許便表明了狐在當時或能為山神的情況。這可能是因為狐作為「靈狐」的形象已經傳到了民間,在當時的大眾印象中具有非凡的神異性,所以便或多或少具備著昭示天命的神性。

這種觀念可能普遍存在於當時當地的民間,所以上述陳吳二人之舉才能起到惑眾、威眾的效果。由此可以推斷,在先秦時期,「狐」是一種山神,具有靈性,因此人們都對它懷有敬畏之心,在人們心中的地位自然很高。

二、因為平民文化發展,「狐文化」遭受貶值

與瑞狐文化不同,妖狐文化自古至今都深深地紮根在了底層民間之中,群眾根基十分穩固,所以其流傳的時間跨度和空間範圍都很廣,其影響力亦非瑞狐文化可比。因為底層百姓比起貴族人數更多,所以「妖狐」文化流傳的速度很快,最後被人民大眾廣泛接受,取代了貴族階層的瑞狐文化。

1、狐狸脫離貴族,在民間形成「狐魅」之說,「靈性」蕩然無存

雖然狐有極具靈性、通達人情、懷有仁德的一面,但或許是因為狐晝伏夜出,又多穴居於墓穴附近,所以亦給了古人一種神秘詭異、難以捉摸、鬼鬼祟祟的印象,這便有了被妖異化的契機。

因此,在踏入漢代之後,作為山川之神的狐銷聲匿跡,作為瑞狐及神狐的也只有白狐、玄狐和九尾狐這些特殊的狐,剩下來的一般靈狐(赤狐)基本上都會被視作妖魅,即所謂「狐魅」。漢人甚至認為狐是鬼的坐騎。不知所本,大概是以漢代傳聞為依據,或是來自狐穴居於墓的陰暗印象。

古代有所謂「狐魅疾」或「狐魅病」,大概就是精神病而已,但古人往往會認為精神病是狐妖附體或狐妖作祟所致。狐狸在這些民間的傳說裡,已經漸漸剝去「靈狐」的意味,反而染上了「怪異」「邪魅」等氣質。

在民俗文化的氛圍之中,鄉野村民將「狐」異化成「妖魅」,巫師方士又在此過程中從理論上進行概括、解釋,提出各種妖怪相關的觀念。這些妖精變化觀念在流行之後,又為妖怪傳說的流傳形成反哺。因此,「狐魅」、「狐妖」這些概念一旦誕生之後便得以迅速擴散,成為大眾文化的共識。

2、志怪小說擴展了「狐妖」這一形象,深入人心

志怪故事中多見狐妖對人類男女行性蠱惑之事的描述,狐亦因此而在當時也被古人認為是淫媚之獸。雖然「淫獸」、「媚獸」之類的詞彙並無針對特定性別的狐,但為了之後方便表述,筆者將行性蠱惑之事的雄狐定類為「淫狐」,雌狐則是「狐媚」。

「淫狐」觀念的來源,相信可以追溯到漢代人對《詩經·齊風·南山》的理解,「南山」中之「雄狐」用作比喻齊襄公,諷刺齊襄公與其妹文姜私通之行猶如禽獸。所以狐狸便有了荒淫、邪魅的意義。

在古代志怪小說中,有一類專門作祟的狐妖,其作祟行為之性質往往與性無關,但危害性顯然比「淫狐」和「狐媚」都更強,筆者稱之為「妖狐」。這也是古代故事中大部分的狐妖都具備的一面。

從其相關的各則故事的描述來看,妖狐行事無論利己與否,大多都會損人,有時候亦不知其目的為何,反正總是莫名其妙地搞得人家破人亡。由此來看,「妖狐」與「狐魅」十分相似,兩者之間的差別主要體現在妖狐為人形而狐魅為獸形,但前者作禍之深往往遠超後者。

南北六朝時期的淫狐故事大多都是雄狐誘淫婦女,雌狐誘淫書生的故事較少。而兼照學狐都是雄狐妖的情況而言,起碼在六朝時期,「狐妖」在人們的認知中更傾向雄性。

到了唐代,雖然狐妖雌化傾向加深,雌狐化為美女蠱惑男子類型的故事的比例顯著提升,不過雄狐誘淫婦女類型的故事仍不在少數。統而言之,「狐妖」形象已取代「靈狐」,深入人心。

3、近代,「狐妖」和荒淫的女性聯繫起來,使「狐文化」再遭貶值

小說中,狐妖作祟的性質大多涉及性蠱惑。於狐妖故事而言,「性」可以說是其中最常見的要素,將「狐妖」和荒淫的女性聯繫起來。

把狐妖與美女、淫婦聯繫起來,把至淫之物與婦人聯繫在一起,這種現象背後都隱晦地折射著當時社會對女性的性別歧視及偏見。當狐妖首次以女性形象出現時,因為狐女的美麗是其固有的形象特徵,所以它的原型便被定性為「淫婦阿紫」。

這便使人們對狐妖的態度具兩面性,一面是如面對其他鬼魅時一般的恐懼,一面是對其「美色」的欣賞和垂涎,更使人感到狐的狡猾可怖。而「狐狸精」一語亦幾乎成為惑人女性的代名詞。

在《封神演義》中,狐狸的形象被徹底貶值固化。在眾人眼裡,妲己以色誘主,終至國亡,這種罪行被視為淫婦之尤。

九尾狐無疑是狐類中最頂尖的存在,但若這隻九尾狐是「狐媚」,那就成了極度魅惑、淫蕩的標誌。從此,九尾狐與妲己二位一體,其在人們心中的形象再也沒有改變,「狐文化」徹底貶值。

三、總結

可見,人們對於狐的理解,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其中由「靈狐」到「妖狐」是最顯著的表現,而從貴族文化到平民文化的傳遞,是傳統「狐文化」貶值的根本原因。

參考資料:

《中國狐文化》

《封神演義》

《靈狐傳》

相關焦點

  • 狐與中國的妖怪文化,從祥瑞到妖怪,狐狸那不為人知的一面
    那時狐和中國文化就產生了羈絆,很少有動物像狐一樣影響著中國文化。文學和傳統民俗也讓狐的形象逐漸變得有血有肉。兒時的狐狸提起狐狸,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人都不陌生,這種小型哺乳動物在鄉村很常見,甚至有人還與它們對視過,就宛如兩個陌生的熟人一樣每天打招呼。
  • 亦正亦邪的狐狸,咋一步步演變成「狐狸精」?
    最近,濟南城區,有狐狸跑到居民家,吃了5隻雞後落網。這條看似有趣的消息在朋友圈熱傳。其實,在古代,狐和狸是兩種完全不同的動物。傳說狐有仙氣,而狸只是俗物。但因外形相似,又都在夜間活動,人們就逐漸將其混為一談啦。
  • 日本的動漫「妖怪」文化:「百鬼夜行」竟來源於中國的《山海經》
    而明治維新後,西方文化傳入日本。日本開始接受西方的思想文化、新思潮湧入。而原本應該被打上封建愚昧的「妖怪文化」卻搖身一變變成了大學課公開授課的「妖怪學」。而日本的妖怪文化,也經過西方思想的傳播和融入,對原有的日本妖怪進行一定的改編和美化,成為了現代的日本妖怪文化。
  • 你所見的妖怪,並不只是「妖怪」而已,而是一種文化
    起源於中國的妖怪文化,最後為何又在日本盛行?也許,張雲的《中國妖怪故事》可以給我們一個啟示。妖怪文化在中國出現了非常嚴重的斷層,這是根本原因。為了彌補這個文化斷層,作家張雲花費十餘年時間,從大量的中國歷代典籍中搜集和整理,最後寫成《中國妖怪故事(全集)》一書。
  • 關於《山海經》與日本 「妖怪文化」的對照研究
    按照中國人的思維方式,「妖怪文化」應該迅速被打入冷宮,但是在日本事情卻朝著一種出人意料的方向在發展,原本應該被打上封建愚昧的「妖怪文化」卻搖身一變變成了大學課公開授課的「妖怪學」,更是引起數十年的研究熱潮,還在原有在「妖怪文化」中融入西方神話傳說,不斷優化原有的妖怪形象。
  • 《山海經》就是日本『妖怪文化』的源頭?請細品這7種妖怪的形象
    可惜的是,在科技文明興起的同時,中國古代神話領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衝擊。影響近現代的中國人的神話內容,幾乎都出自於《封神演義》和《西遊記》等文學著作。而對其根源卻鮮有人問津。
  • 中國妖怪VS日本妖怪 姑獲鳥、天狗和九尾狐的傳說
    《妖怪大全》作者:(日)水木茂 譯者:王維幸 版本:南海出版公司 2016年12月 日本鬼怪漫畫之父水木茂查閱大量文獻和古代繪畫作品後完成的作品,收錄了764種妖怪、112種神明,講述了19個在日本流傳的與陰間有關的傳說。
  • 淺說五大家仙,你所不知道的狐仙,狐狸
    影視劇中蘇妲己狐,在我國傳統文化中,一直是一個亦正亦邪的形象,民間也多有狐仙下馬的說法,即指七竅全開之人被狐仙附身後,可預測兇吉,除妖滅鬼。古代文學名著中,狐仙是濃墨重彩的一筆。長篇小說《封神榜》中,狐妖化身為妲己娘娘魅惑紂王,是最讓人痛恨的「狐狸精」。在戲曲《劉海砍樵》中,胡九妹則是人們喜歡的狐仙形象。直至現在,狐妖狐仙,在各種小說及趣聞中已然形成一種獨有的妖精文化。
  • 梅山七怪是逍遙自在的妖怪,為何會助紂伐周而參與封神之戰?
    封神演義裡的妖怪有很多,比如羽翼仙是大鵬雕。龜靈聖母是烏龜。 玉石琵琶精是琵琶。妲己是狐狸精。石磯娘娘是石頭精。 很多妖怪算是被動的被牽扯進了封神大戰當中,比如石磯娘娘,她本來在骷髏山白骨洞修道,是哪吒用震天箭射死了她身邊的碧雲童子,她這才想要找哪吒要個說法,但最後卻被太乙真人給殺死了。
  • 日本人為何對「妖怪文化」如此痴迷?
    日本人為何對「妖怪文化」如此痴迷?所以,我們今天來說說日本的妖怪文化1、盛行的妖怪文化日本民間有著大量關於妖怪的傳說甚至有妖怪學這個門類日本人還把妖怪分門別類著成《日本妖怪物語》、《日本妖怪大全》等圖書而隨著妖怪文化的盛行
  • 上古三大狐:古老天狐、九尾天狐、塗山氏
    在上古歷史神話之中,除了那些先祖及各神之外,許多的動物也非常傳奇,其中關於狐狸的傳說頗為神秘,今天就為大家盤點上古三大狐:古老天狐、九尾天狐、塗山氏。古老天狐:心月狐心月狐乃二十八星宿之一,即心宿,為狐,心為火,老師天庭星君,神威無限,是最古老的天狐之一。神話傳說之中,心月狐出生於洪荒末期,雖不是什麼大神卻也算是洪荒異獸之一,天資極度不凡。
  • 口袋妖怪中最出名的四隻狐狸,你被哪只迷倒了?
    在《精靈寶可夢》系列動漫及遊戲作品中(又譯作《口袋妖怪》或《神奇寶貝》),截止到目前的捷拉奧拉已經有807種寶可夢了,而在這807種寶可夢中,有一類寶可夢雖然它們在對戰比賽中並不算特別強力,但是卻也擁有很高的人氣,那就是「狐狸」寶可夢。
  • 韓瑞亞:《異類——狐狸與中華帝國晚期的敘事》
    該書以中國古典文學,尤其是明清小說中的各類狐狸故事或狐狸意象為切入點,分析中國古代文學作品中各類狐狸故事的狐狸形象與社會文化以及形象塑造過程透射出的創作理念。該書兼具學術專業性與大眾可讀性。目 錄緒論第一章 物種史 文體史第二章 盛清:關於狐狸的實踐與理論第三章 作祟與居所第四章 狐狸崇拜第五章 狐狸與性第六章 狐狸愛情故事第七章 成為仙人,召喚妖怪:狐狸與意義結論參考文獻致謝譯者後記緒
  • 《中國妖怪故事》為什麼妖怪文化起源於中國盛行於日本?
    到了現代,妖怪文化逐漸被遺忘和淡化,很多年輕人對中國的民俗文化顯得淡漠和無視,對老一輩人信仰的妖怪鬼神也少了一份敬畏。而在我們鄰國日本卻出現百鬼夜行的現象,對於妖怪文化來說,日本的許多商品都有百鬼元素,與之相關的文藝作品、影視作品也不在少數。
  • 伏見稻荷大社不僅有千本鳥居還有狐狸雕像,揭秘日本人的狐狸情節
    一、日本神話中的狐狸狐狸在日本的確是一個特殊的存在,甚至可以說與日本文化緊密相關。首先是小夥伴們都熟悉的日本動漫,動漫中的狐狸形象實在是數不勝數,在《犬夜叉》、《夏目友人帳》、《元氣少女緣結神》、《幽遊白書》、《火影忍者》等熱門動漫都出現過。此外,狐狸面具也是動漫中常見的元素。
  • 中國古代神話故事5
    這種理解的原因也是由於陳浩Ming版本(封神榜對孩子有著深厚的愛),姬昌卦中的蘇妲己最早是周王冷落所遭受的,在遭受後宮之痛後,他受到九尾狐的誘惑,逐漸開始爭寵、復仇,陷入忠貞的傷害,慢慢失去人性,他的身體完全被九尾狐佔據,最後被牛逼殺死,他自己當上了周王。
  • 日本鮮為人知的奇葩節慶,起因是狐狸們的聚會,現在人類也能參加
    鬼怪傳說一直以來都是日本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因此衍生出了許許多多或神秘詭異,或可愛有趣的故事,想去日本偶遇會說話愛聊天的妖怪只是一種幻想麼?其實不好說哦,如果你是在新年前後到東京的話,一定要把握住這次機會!
  • 狐狸的悲劇:從神獸到妖仙
    一般所說的狐狸,又叫紅狐、赤狐和草狐。它們耳朵靈活,能對聲音進行準確定位、嗅覺靈敏,善於奔跑,最高時速可達50km/h左右。因其性格機敏膽小,常在古代神話、詩文、小說中以"狐狸精"形象出現,多與狡詐鬼祟相關聯,當然也有可愛的,這在《聊齋志異》中多有出現。在我國古代,狐妖狐仙,已經形成一種獨有的妖精文化。狐,是個形聲字。《說文解字》:「從犬瓜聲。」
  • 淺談日本動漫中的「妖怪」文化——「妖怪」的起源(一)
    淺談日本動漫中的「妖怪」文化——「妖怪」的起源(一) 動漫 178動漫原創 ▪
  • 看完《姜子牙》我陷入沉思:為啥神話傳說裡的妖怪大多是女的?
    發展到現代,「狐狸精」也有了新的含義——一個邪惡的、偽善的、魅惑的,擅於橫刀奪愛的第三者。性別,依然為女。在批判角色之前,需要思考這個角色為何被塑造,如何被塑造。| 圖源:《回家的誘惑》不過,我心裡始終有個疙瘩沒被解開。不是都說「女子本弱」嗎,為什麼在魑魅魍魎的幻想世界裡,她們就擁有那麼強大的力量,動不動就迷惑了眾生,毀滅了江山社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