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清岸綠 伊通河歡唱幸福之歌 | 長春榮獲「中國十大美好生活城市...

2020-12-11 澎湃新聞

水清岸綠 伊通河歡唱幸福之歌 | 長春榮獲「中國十大美好生活城市」亮點解析(五)

2020-07-22 08: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作為一個內陸城市,長春人對水的滿意度逐年攀升,在這次「中國十大美好生活城市」評選中,位居36個大中城市第二名,這樣高的首肯和評定,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市委、市政府這幾年為民謀福祉,下大力氣對伊通河進行全方位的規劃和治理。

「變了,變了,伊通河這幾年真是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75歲的市民孫文峰和許多世代生活在這裡的「老長春」一樣,見證了伊通河流域再現遊魚如梭、水鳥起落、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景致。

對於伊通河綜合治理,我市有著明確的思路——實施 「全區段、全流域、全方位」綜合治理;堅持水安全、水環境、水資源、水維護綜合施策;堅持工程治理與長效管理協同推進;堅持水岸同治、水城同治統籌布局——從根本上治理伊通河,重塑千年古流的健康肌理。

對於伊通河綜合治理,我市建委、規劃、水務等部門,和各城區、開發區協同作戰,全面展開伊通河綜合治理攻堅戰,努力把伊通河建設成為長春城市安全的「生命線」、綠色宜居的「生態軸」、美麗長春的「景觀帶」。

在治理過程中,我市始終把重心放在解決水汙染、提升水環境質量上,組織多家國內知名專業治水團隊參與設計,一河一策制訂整治方案;聘請中國工程院院士作為方案專家組組長,對方案進行把關論證;全面推行治水工程質量保證金制度,嚴格組織考核驗收,實行按效付費;聘請東北市政院、中科院生態中心作為第三方技術諮詢和評估機構,對工程進行全面評估,確保投資見效、水質達標……

一城清水入畫來,碧水清流潤民心。一個綠色、智慧、人文、生態、宜居、幸福的長春,用驚豔的姿態再度綻放華彩!

「水更清澈了」「臭味沒有了」「環境更美了」「這才是公園該有的樣子」……一句句來自周邊群眾真誠的讚美,是衡量伊通河綜合治理成果最好的標尺。

經過綜合治理的伊通河流域,水質明顯改善,環境顯著提升,生態環境全面恢復,也吸引了眾多市民前來欣賞美景。為確保伊通河綜合治理的效果,我市制訂了《主城區水汙染防治實施辦法》,堅持水岸協同,建立「管、治、保」一體化綜合治理格局,防止治理成果出現反覆;完成治理的水體及時移交屬地政府和相關部門,實現由治理向管理的無縫連接;全面落實「河長制」和「湖長制」,建立了四級河長、湖長體系,健全完善了配套制度,形成了「屬地吹哨、部門報到」的工作機制。

聲 音

說起宋家明溝,很多老長春人都知道,常年淤積大量的垃圾,夏天發出難聞的臭味。隨著伊通河綜合整治工程串湖流域項目的展開,我們見證了宋家明溝改變。如今,這條溝還有了一個好聽的名字——宋家公園,家門口的環境美了,我們的生活也越來越幸福了。

——寬城區英倫小鎮居民 曹麗華

洋浦公園去年10月份正式開園,是我們周邊居民休閒的好去處,拔地而起的高大牌樓,充滿了中式古典園林的味道;以黑、白兩種顏色為主色調的山水廣場,讓大家眼前一亮;芳桃居前,凹凸起伏的地面上布滿雕刻,每件作品不僅做工精緻,還透著濃厚歷史氣息。

——二道區凱利花園小區居民 劉鳳林

記者:趙雪

製圖:遲末

原標題:《水清岸綠 伊通河歡唱幸福之歌 | 長春榮獲「中國十大美好生活城市」亮點解析(五)》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河暢水清岸綠,美景就在身邊!李滄致力河道生態建設,打造美麗幸福河湖
    半島全媒體記者 徐傑城市因水而美麗,水因城市而變得更具魅力和浪漫,城市與水,相得益彰。這對於有多條河流橫貫城區的李滄來說,效果尤其明顯。新年伊始,記者了解到,近年來,李滄區城市管理局致力於河道生態建設,打造幸福美麗河湖,河暢、水清、岸綠、景美、人和已成為市民生活中的常態風景。
  • 廣西南寧:水清岸綠生活美
    三年來,南寧市牢記總書記囑託,圍繞「治水、建城、為民」的工作主線,推動城市生態宜居品質升級,讓綠色成為小康路上的幸福底色。家住南寧市沙江河畔的潘慧蓁,這幾天剛剛辦了一件大事,把家裡陽臺的窗戶換成了一扇落地窗。 記者:為什麼要弄這個,要改成這個啊?
  • 在長春,「品質養老」正流行——長春榮獲「中國十大美好生活城市...
    在「長者飯堂」,轄區老人10多元錢就能吃一頓色香味俱全的午餐;「幸福裡」助老之家內,孫文蘭與老夥伴們一起玩沙盤遊戲、唱歌、跳舞;在親親園養老護理康復中心,老年人可享受及時周到的醫療服務……隨著一項項樸實厚重的養老舉措落地開花,全市160餘萬老年人可以共享養老服務的甜美碩果。
  • 陽明社區:河暢水清岸綠 我們在南池江河畔等您
    陽明社區所屬的南池江和大環河河畔是在名廣場邊上,平時轄區的居民來河畔跳廣場舞,打太極拳等,是鍛鍊身體的好去處。8月14日,陽明社區河道長、陽明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者、五水共治志願者,開展南池江和大環河的巡河工作。河道長和志願者們仔細察看了水質情況、環境衛生、沿岸水生態及「河長制」公示牌設置等情況,並對河道管護情況進行了記錄登記。
  • 實現「河暢、水清、岸綠、景美」
    全市河長制、林長制推進以來,河湖水質環境明顯改善,林木覆蓋率逐步提升,全市生態環境持續向好。在全省率先探索「無人機+信息化」巡河,建成泰州唯一的江蘇省水行政執法長江泰州泰興執法基地,國省考斷面水質達標率和優Ⅲ比例均達100%,85%以上農村河道實現暢流活水。
  • 美好「心」「新」生活 長春市民享綠正當時
    新華網長春7月23日電(黃維、趙石樂)美好生活從「心」和「新」開始,美好生活城市亦然。長春市立足幸福吉林,建設美好長春,以「心意」和「新意」努力打造「不僅留得住人、更留得住心」,可感知有溫度的城市取得成效。日前,長春榮登「全國十大美好生活城市」榜單,美好生活,幸福感受,這其間就有城市「透綠、增綠、補綠、延綠」讓市民「享綠」作貢獻。
  • 水嶺吊牛坪河段:水清岸綠 美如畫卷
    紅網時刻7月16日訊(通訊員 譚利梅 謝助民)近日,筆者來到東安縣水嶺鄉紫江河吊牛坪河段,沿河往金嶺村方向行走,一派清新自然的溪河風光呈現在眼前,水清岸綠,天藍雲白,宛若世外桃源。近年來,水嶺鄉將落實河長製作為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抓手,紮實推動水生態環境質量持續發展,全力打造「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生態環境。該鄉壓實河長制責任,實行每月4次巡河,建立了河道保潔制度,聘任專職人員擔任河道保潔員,並制定了《水嶺鄉吊牛坪村紫江河河長制村規民約》,堅持管河、巡河、清河、治河、護河一起抓,取得了明顯成效。如今,該河段已成為水嶺鄉樣板河段。
  • 獨松河再現「河暢水清岸綠景美」
    村民楊叔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十三五」期間,我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火熱進行,經過整治的鄉村煥發出全新面貌,不僅造福當地村民,更有力推動了鄉村振興。經過整治,石崗村呈現一幅「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優美畫卷,群眾生產、生活條件和居住環境得到明顯改善,進村遊玩的人也逐漸多了起來。
  • 海澱區「水清岸綠」建設養護步入專業化
    為更好地落實海澱區「水清岸綠2020-2025行動計劃」,管理和維護好我區生態建設成果,建立規範化、系統化、市場化的水務生態的專業力量,在海澱區水務局、區國資委等部門支持下,區屬國企北京海融達投資建設有限公司探索混合所有制經濟改革,與北京禹冰水利勘測規劃設計有限公司組建北京海澱水務生態建設發展有限公司
  • 如今的會城紫水河——水清岸綠!
    如今的會城紫水河——水清岸綠!現在環境好了,水清岸綠,每天早晨、傍晚,大家都喜歡沿著河邊散步。」近日,市民梁阿姨走在會城紫水河邊,對這幾年的黑臭水體整治成效讚嘆不已。重點解決群眾身邊的突出生態環境問題,關係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成色。黑臭水體是民心之痛、民生之患,嚴重影響人民群眾生產生活。
  • 水清岸綠河湖美!寧鄉河長制工作獲2019 年長沙市縣(市、區)績效...
    「我們以小微水體示範片區和美麗河湖為抓手,著力打造一批『水清、岸綠、景美』的水景觀,同時加強溈江流域治理逐步實現溈江水Ⅱ類水進城、Ⅲ類水出境的目標。」市水利局副局長王智勇告訴記者。我市治水工作取得明顯成效,水更清了、岸更綠了、景更美了。(資料圖片)水環境治理久久為功「原來這裡有養殖戶,生活汙水也直排,環境不是很好,有的地方還能聞到豬屎臭,自從開展治水工作之後,環境變得相當好了,再也聞不到那種臭氣,空氣好了、水清了,人感覺非常舒服。」玉潭街道金星社區居民蔡培祥開心地告訴記者。
  • 【「十三五」輝煌成就】秦州水利:交好水清 岸綠 河暢的民生答卷
    【「十三五」輝煌成就】秦州水利:交好水清 岸綠 河暢的民生答卷 2020-12-15 18: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水清岸綠處處美景 海口美舍河入圍全國第二屆「最美家鄉河」
    11月2日,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教授級高級工程師、第二屆「最美家鄉河」現場評估第十組組長丁相毅連續用了兩個「非常」評價了海口美舍河的治理成效。據了解,由中國水利報社、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鳳凰衛視共同主辦的全國第二屆尋找「最美家鄉河」活動,目前已進入初評階段,美舍河成為海南省唯一一條入圍的河流。此外,美舍河和鴨尾溪2020年還獲得海南「最美家鄉河」稱號。
  • 五水共治鎮街篇:掛牌整治黑臭河 水清岸綠新龍港
    只有全民一起,共同築好「五水共治」這道幸福底線,水清岸綠的美麗新龍港將不再遙遠。到那時候。過新年時,龍港家家戶戶可以貼上這麼一副新對聯:「蛟龍」出清水,「港城」譜新篇。  從無到有的「造城之路」創舉  1983年10月12日,浙江省人民政府發文同意設立蒼南縣龍港鎮。
  • 提升連山全域生態文明 實現河暢水清岸綠景美
    連山該如何全面推行河長制工作,實現「河暢、水清、堤固、岸綠、景美」的目標? 「我們要全面加強全縣河流管理、保護和治理,著力提升全域生態文明建設,共同創造水清岸綠、魚翔淺底的美好生態空間。」連山縣委書記楊蔚寧在日前召開的全縣全面推行河長制工作會議上提出具體要求。
  • 河暢水清岸綠景美,惠州這裡處處有風景!
    村民楊叔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石崗村。「十三五」期間,我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火熱進行,經過整治的鄉村煥發出全新面貌,不僅造福當地村民,更有力推動了鄉村振興。經過整治,石崗村呈現一幅「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優美畫卷,群眾生產、生活條件和居住環境得到明顯改善,進村遊玩的人也逐漸多了起來。
  • 「五年輝煌成就,展望美好未來」河長制治出河暢 水清 岸綠 景美新...
    五年來,我市河湖長制體系全面形成,河湖面貌和水生態環境持續改善,河湖治理能力顯著增強,河湖治理體系不斷優化,讓河湖逐步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湖,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隨著河長制的持續深入實行,年楚河水更清、岸更綠、顏值不斷上升。據桑珠孜區水利局副局長拉巴瓊達介紹,針對年楚河長期難以治理的河道問題,主要推行了年楚河「1+4」工作模式:「河長制」+落實日常制度模式、「河長制」+國策護河隊模式、「河長制」+黨建引領模式、「河長制」+河道監控模式,走出了一條操作性強的河長制管理新路子。
  • 水清、河暢、岸綠、景美:福州又有一批內河大變樣!
    廈門網訊 據福州晚報報導(記者張秀冰/文 陳建國/攝)「碧水池塘綠柳新」「垂柳人家夾岸幽」……古時,文人墨客描述的福州內河景觀回來了!  2017年伊始,又有光明港一支河、光明港二支河、茶亭河等一大批內河從黑臭河溝升級成城市內河休閒景觀帶。  截至目前,福州主城區107條河道中有七成已實現「去黑除臭」,江北城區水質明顯改善。
  • 宿州:打造水清岸綠景美的宜居家園
    城市美不美,首先要看水!近年來,圍繞「水動、魚遊、景美、燈亮、步道通」的治理目標,我市實施「一河一策」,創新打造主城區水環境治理升級版。如今,水清岸綠的生態秀美畫卷已在皖北大地徐徐展開,一個更加美麗的宿州正在漸行漸近。一河一策標本兼治對症方能見藥效。
  • 小國攝影:長春伊通河徒步隨拍,輕軌大橋最有特色
    大家好,歡迎你來到小國攝影,小國每天發布當天的攝影作品,歡迎大家同我一起拍攝生活周邊、領略四季變化,分享原創攝影作品,一起學攝影、一起聊攝影。開篇封面:長春輕軌輕軌4號線伊通河大橋,單塔斜拉索大橋。本期摘要1、本期主題:伊通河風光;2、本期共分享15張原創攝影作品沿河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