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給患病母親治病,大四女孩放棄保研「人大」,重新高考學中醫

2020-12-21 騰訊網

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孝經》

人大可能大家都有所了解,也就是是中國人民大學,更是許多學子夢寐以求的學府,這所高校也為中國的發展輸送了大量的人才,好多人擠破頭了都還未必能夠擠進去。但就有這樣一位大四女孩兒直接放棄了保研到人大,選擇重新高考,這其中是何原因呢?

人生不僅只有快樂和幸福,還有無數的苦難,也正是這些苦難使得我們的人生熠熠生輝,也正是因為這些苦難使我們真正懂得人生的真諦。這位大四的女孩兒叫做魏春宇,乃是湖北十堰人,曾就讀於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因為成績優異擁有被保研的資格,學校可以直接將其保研至人大。原本她的人生可以從此扶搖直上,但是在這個時候她卻選擇放棄保研資格重新高考,並最後以512分考上了一所大專,而背後的原因卻令人動容。

對於魏春宇的選擇,同學和老師剛開始也不能理解,因為人大的研究生不是想上就能上的,許多人非常的努力,但是最後都沒有機會。而重新高考要麼就是對專業大學不理想,要麼就是因表現差被學校退學,但顯然魏春宇都不是因為這兩個原因。因為她重新高考之後,高考分數達到了512分,當時這個分數超過本科線67分,想來本可以選擇一個很好的大學和專業,但是魏春宇卻選擇了湖北中醫高等專科學校,並就讀針灸推拿專業,和以前的專業完全不同。

原來放棄保研資格以及重新選擇專科只為了自己的母親,魏春宇在學校的成績一直都很好,不管是高中還是大學。但是家裡爺爺奶奶和媽媽身體一直都不好,長期都是患病的狀態,家裡經濟情況本來就不好,所以為了支付巨額的醫療費,魏春宇一直都是半工半學的狀態,成了家裡的小大人。

至於為什麼選擇專科,是因為魏春宇覺得專科只用讀三年,可以節省一些生活費和學費,並且可以早點出社會工作減輕家裡面的負擔。至於為什麼選擇針灸推拿專業,是因為魏春宇偶然發現針灸推拿可以緩解母親的病痛,所以她毅然決然選擇了這個專業,希望通過專業的學習可以幫助母親脫離苦海,另一方面也希望能夠通過學習針灸來幫助其他的病人減輕痛苦。

當同學和老師知道了其中的原因之後,都哽咽了,覺得這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女孩。原本是花無憂無慮的年紀卻成了家裡的頂梁柱,這些都是所有人不想看到的。對於魏春宇自己來說,她從不後悔自己的選擇,她也堅信能夠通過刻苦學習來使自己更加的專業。所以在學校學習的那幾年,她在學校旁邊租了個房子。一來可以很好地照顧好自己的母親,二來可以很好地學習知識,就這樣一直在學校和出租房兩邊奔波。雖說這樣很苦,但是對於魏春宇來說,只要母親的病情有好轉,那麼這一切都是很值得的。

結語

在魏春宇的身上,人們看到的更多的是責任和使命,是對家人的愛。人生有很多種選擇,無論是哪一種只要自己覺得是正確的,那麼就值得一試。魏春宇積極生活的態度,確實值得我們學習,要正視人生中出現的苦難,相信必有一天會苦盡甘來。

相關焦點

  • 湖北「勵志女孩」:放棄保研重新高考、讀大專學中醫,給媽媽治病
    她是湖北女孩,在大學期間一直品學兼優,獲得了保送中國人民大學讀研究生的機會。能夠上中國人民大學,那絕對是很多學子的夢想。然而,她卻放棄了這次難得機會,選擇了重新高考,成為了一名大專生。或許,有人覺得她重新高考是因為大學所學的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就業不好,其實她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孝心。而這位受盡生活磨礪的湖北女孩,就是魏春宇。
  • 保研到西南財經大學,想放棄,自己考研央財或者外經貿,可行嗎?
    根據西財保研的生源情況來看,主要的來源還是西南地區,尤其是川渝地區的高校,以西財本校和四川大學等高校為重點,加上其他一些211或者非211院校。實話實說,川大和西財等重點院校的本科生,基本就是西財保研生的最好生源了。
  • 辛酸的歐陽夏丹:昔日高考狀元,父親早逝,母親患癌,43歲仍未婚
    同樣的,歐陽夏丹的也是央視學歷大軍之中的一員,她是桂林的高考狀元。縱使她在學業與職場之上頗有成就,但她至今已是43歲的年紀,卻依舊未婚,這又是何緣故呢?學歷是敲門磚 也是墊腳石歐陽夏丹生活在一個普通的工薪家庭之中,父親是建築師。這樣的家庭頗為注重對孩子的教育問題。值得可喜的是,歐陽夏丹也不負家人的期望,從小便成績優異。然而一切不幸的源頭在她即將高考的前夕。
  • 那個從學渣逆襲考上哈佛,讓母親借100萬學費的女孩,現狀如何?
    第一、一個學渣女孩詹青雲出生於貴州,生活在一個不算富裕的工薪家庭,母親是高中英語老師,父親則是化工廠的一名普通工人。很早的時候,詹青雲便開始閱讀,四五歲時就能夠把《水滸傳》和《三國演義》裡的情節描述下來。
  • 關於疾病與治病的話題
    人人都會生病,患病後我們應該怎麼做呢?估計大多數的人都認為,當然是求醫了,因為醫生就是負責治病的。可是,求醫真的能治癒疾病嗎?本文談談關於疾病與治病的話題。一、內求還是外求?疾病是什麼?在我看來,疾病就是心不安和。病在身上,病根卻在心上。治病,治標是治身,治本是治心。
  • 川外學霸保研秘籍分享:他們保研復旦、人大、交大、南大、川大等
    作為國際關係學院國際組織人才教改實驗班的一員,李博雅從未想過自己會參加保研,她的一切努力,都是朝著出國的方向準備的。由於疫情的原因,她在出國前三個月放棄了已拿到的英國大學高翻碩士offer,選擇了參與保研,獲得中國人民大學、中國政法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和華東政法大學的法律碩士offer。大學三年的時光轉瞬即逝。
  • 比去年中醫大中醫學專業高出30多分,疫情之下這個跳舞女孩堅定讀中醫
    今天傍晚,上海高考成績公布。包文初的高考成績是571分,此前她的「+3」科目地理、生物和歷史是全A。包文初告訴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她的志願打算填報上海中醫藥大學中醫學(「5+3」一體化)、中醫學(5年制)、中藥學等。「總之,是一心一意選擇讀中醫藥專業了!」 談及讀中醫,她多少受到了家庭的影響。包文初的外公是一名中醫,從小她在這個中醫世家的氛圍裡長大,自己對傳統文化特別感興趣。
  • 8歲女孩藥店買「偉哥」遭藥師質疑家教不嚴,母親哭訴真相
    女孩母親9月4日,河南許昌。一名8歲女孩小雅,跑到藥店買「偉哥(西地那非)」引起現場群眾的好奇。藥劑師看小女孩年紀小,又一個人來買這種藥,有點為女孩擔憂。於是問女孩為什麼要買這種藥?誰讓你來買藥的?小女孩似乎也沒想到自己拿錢來買藥,還要被人盤問,她一時有些怯懦的往後退了一步。女孩轉身想走。
  • 歐陽夏丹央視奮鬥17年,終身大事成母親心病,為何最近卻突然消失
    正當歐陽夏丹享受學生時光的時候,遭遇了人生的第一場大的變故,在她16歲的時候,父親突然被查出了肝癌,為了給父親治病,家裡花光了所有的積蓄,並且還借了很多的錢,歐陽夏丹和姐姐為了省錢,每天早上只吃一片麵包,甚至一度想輟學打工,幫父親賺醫藥費,給家裡緩解壓力,他的父親得知這個消息後把她叫到醫院說道,如果你不安心學習,爸爸現在就出院回家等死!歐陽夏丹含淚答應了。
  • 西南交大學生修改成績被保研,教育公平如何守護?
    根據學校的回應,陳玉鈺父母都是西南交大老師,母親是該校信息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其父為同一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 按照學校規定,補考和緩考成績在保研計算中只能算60分,而陳玉鈺卻是例外。比如其《工科數學分析MI》課程的正考分數為61分,補考分數為91分。在保研時,她的這門課卻被算成91分。
  • 6歲患心臟病,母親癱瘓、父親精神分裂,高考744分上清華
    母親癱瘓、父親精神分裂,6歲患有心臟病的小夥兒,高考744分上清華 英雄各有見,何必問出處。明太祖朱元璋稱帝前曾是乞丐郎,漢昭烈帝劉備幼時曾以編草鞋為生,諸葛孔明入仕前曾躬耕於南陽。
  • 中醫最高的境界,一種超越為人體治病調理的高階思維模式
    中醫最高的境界是什麼? 一句話可以概況:神聖工巧。 現在病在骨髓裡面,我因此不再請求為他治病了。」過了五天,蔡桓公身體疼痛,派人尋找扁鵲,扁鵲已經逃到秦國了。蔡桓公於是病死了。
  • 「四人大轎」好架勢
    老馬哥患病幾年來,他們仨幾乎每天接踵而來探望,就像排了輪值表一樣。有一陣子,老馬哥備受病情折磨,鬧起情緒,想放棄治療,全靠他們仨的輪番勸慰,最終說服了老馬哥,積極配合治療。有時,馬太太出去配藥,兒子兒媳要上班,但老馬哥又離不開人,就靠他們仨的輪班照料。馬家夫婦留我共進晚餐,我欣然答應。
  • 左眼失明、右眼視力0.1,「望遠鏡女孩」高分考上人大
    與其他優秀高考生不同的是,周芷晴的左眼球萎縮失明,右眼球視力僅為0.1。對於這位江蘇女孩周芷晴來說,從不抱怨,也從不妥協,這是她邁向成功的關鍵。周芷晴在接受北京青年報記者採訪時稱,進入大學後,她仍將和其他同學一樣,「獨立生活,努力學習。」
  • 中醫治病的理論是非常科學先進的,為何其治病方式卻受到質疑
    中醫在中國有非常悠久的歷史,它一直陪伴著中國人走過了漫長的幾千年。一直到近代以來,隨著西醫的引入,中醫在中國獨霸天下的態勢,才有所改變。同時,不少人,包括很多有識之士,都對中醫治病的作用產生了質疑。比如魯迅先生,就曾因為中醫在治療其父親病症時候的一些荒唐做法,對中醫產生了巨大的質疑,也促成了魯迅留學日本,學習西醫的舉動。
  • 保研經驗:玉汝於成,功不唐捐
    但是那時候對我來說還是太遙遠了,畢竟我是個高考的loser,要想保研,我差的實在太遠了。直到我大三時候我兩個師兄又保研成功了。還記得學長面試出來,我們幾個人圍著學長問這問那,學長最後說了句:「明年就看你們的了。」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或者從另一個角度講,只要你肯努力任何時候都不算晚。
  • 高中英語很差,想學更簡單的日語參加高考,放棄英語值得嗎?
    高考外語除了英語外,還有日語等五種語言,考生任選一門參加考試。高考各個外語分數均為150分,但難度不同,除英語外,其他語種均會故意降低難度。許多英語考四五十分的學生,學習日語後考了一百多分,順利被大學錄取。英語是世界通用語言,為了高考放棄英語值得嗎?
  • 大二女生休學兩年陪伴患癌母親 打算下學期申請復學
    「母親確診宮頸癌晚期1個月後,父親也被確診為肺癌晚期。最後,父親決定放棄治療,將錢留給母親治病,還有正在上大學的我。兩個月後,父親走了……」去年夏天,小姜(姜虹)永遠失去了父親。這個年僅22歲的女孩,是四川廣安華鎣市人,是成都文理學院英語專業一名大學生。去年9月,原本上大二的她決定休學,陪伴宮頸癌晚期的母親。
  • 放棄考研而選擇保研的我,最後只去了華東政法大學
    相較於往年,今年的保研季來得早、走得晚。還記得推免系統開啟那一天,朋友圈基本被保研的文案刷屏,接受鮮花和掌聲的背後我相信每一個保研人在這個過程中多多少少都經歷過情緒上的起伏,既有準備面試時的焦躁不安,收到拒信時的心灰意冷,也有獲得offer時的欣喜如狂。
  • 清華畢業生感慨:曾經是高考狀元,如今淪為華為普通工程師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高考時節,除了那些趕考的學子外,還有另外一撥人也在感慨自己的過往經歷,那就是曾經經歷過高考風雨的人們。無獨有偶,有一名華為員工在網絡上也感慨起自己的經歷來,其出身農村,曾經是縣城的高考狀元,考上了清華大學,本科畢業時其導師建議繼續深造,並且願意推薦世界名校,然而樓主當年的家庭比較困難,父親又重病在身,為了掙錢給父親治病,無奈之下接受了華為的工作機會(當年華為給了其比較高的薪水),隨著年齡的增加和流逝,現已淪為一名華為的普通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