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華為內部計劃稱要自建晶片製作工廠,並將此計劃命名為「塔山計劃」
當天,有消息稱,華為正式啟動「塔山計劃」並提出明確的戰略目標,稱華為已經開始與相關企業合作,準備建設自主技術的晶片生產線,還列出了16家第一批入圍計劃的公司,涉及多家上市公司。
這個消息最早是由微博大V「鵬鵬君駕到」在昨天下午14點26分爆出這個消息,其原文大意就是因為沒有代工廠生產晶片了,華為要開始自造晶片。並打算建設一條完全獨立自主的45nm的生產線。
而對於上述計劃,華為官方並未作出正式回應。
雖然這個計劃剛剛被爆出,就被華為內部人士闢謠,但是仍然被網絡媒體大肆宣傳,並且收到一眾叫好支持。
簡單來說「塔山計劃」就是華為要自建晶片製造廠,完成EDA、材料、製造和封測全產業鏈的貫穿。以此來應對自身無法製造晶片的不足。但是製造晶片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之前文章有提到,華為由於美國對華為的貿易制裁擴大到使用或授權和美國技術的外國晶片製造商,使得臺積電或三星無法為華為製造晶片。既然找人代工行不通了,那麼我們就自己造晶片。建設自己的生產線
雖然目前這個消息還沒有被證實,但是這個消息也絕不可能是空穴來風。
如果塔山計劃獲得成功,那麼華為就能夠擁有自己的晶片生產製造線,其以後高端機型的晶片也不用尋求聯發科幫助。對其高端機的好處不言而喻。在此同時,塔山計劃成功,也能帶動國內半導體行業的發展。話不多說支持華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