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倒逼 工業網際網路如何賦能企業

2020-12-14 中國青年網

  王莉莉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李超

  今年3月底,位於蘇州相城區黃埭鎮的蘇州迅益科系統科技有限公司通過巴基斯坦駐華大使館,向巴基斯坦捐贈了2條全自動智能口罩生產線,支持該國疫情防控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保障口罩產線設備平穩運行的背後,是基於紫光工業網際網路平臺開展的設備數據採集與遠程運維以及品控雲服務。

  據紫光雲引擎科技(蘇州)有限公司副總裁趙銘遠介紹,通過紫光工業網際網路的工業設備物聯平臺,迅益科工程師能夠通過平臺採集的設備數據了解產線實時運行狀態,對產線設備進行遠程運維和智能診斷,為其口罩生產過程提供遠程技術保障。

  此外,品控雲服務通過AI視覺檢測口罩正反面汙漬、焊點銜接口、尺寸、排齒、瑕疵等問題,剔除不良品,提高生產效率。

  作為相城區引進培育的工業網際網路平臺龍頭企業,紫光雲引擎打造的工業網際網路平臺,能夠為工業企業提供覆蓋研發設計、生產製造、企業管理、產品服務、採購供應、運營管理、倉儲物流等工業生產管理全流程的安全、穩定的工業雲應用服務和數位化工廠解決方案。

  引進培育工業網際網路龍頭平臺,加速企業智能化轉型……近年來,蘇州市相城區不斷增強工業網際網路產業供給能力,推動工業網際網路產業發展壯大,促進實體經濟與網際網路協同發展,努力打造全國領先的工業網際網路產業創新高地。截至目前,全區已集聚149家工業網際網路重點企業,2019年實現產值(銷售)近300億元。

  讓很多人沒想到的是,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倒逼更多企業加快數位化轉型步伐。

  當前,位於太平街道的蘇州市大華精密機械有限公司也正與紫光雲引擎展開合作,打造機械加工行業的工業網際網路示範工廠。大華企業集團董事長顧明華表示,希望藉助紫光的工業物聯網技術實現企業車間製造控制智能化、生產過程透明化、製造裝備數控化和生產信息集成化,助力企業數位化轉型。

  「等大華的數位化轉型整體解決方案向機械加工行業全面複製推廣後,後期我們還將聯合打造精密機械加工行業的共享工廠。」趙銘遠介紹,通過搭建統一的共享工廠協同製造管理平臺,整合行業內各個機械加工廠的生產設備資源,基於每個設備的開工率來合理分配生產要素資源,實現行業產能共享。平臺還可以進行統一對外接單和系統派單,合理調配生產訂單,實現產業協同製造,推動機械加工行業的轉型升級。

  如今,在工業網際網路平臺有效賦能製造業企業數位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的同時,一大批典型應用企業正享受著智能化轉型帶來的豐碩成果。江蘇新安電器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注於智能控制器研發製造的高新技術企業,產品遍布全球10多個國家。

  早在2017年,新安就開始著力打造智能車間,推進智能製造實現企業轉型,目前建有3個省級示範智能車間。2019年年底,新安電器成功獲評為江蘇省智能化工廠,成為相城區首個江蘇省智能工廠示範企業。

  工廠擁有智能控制器行業全製程智能化生產線及設備,建設有40多條智能柔性電子生產線、匹配40條自動化組裝生產線,60多臺機器人應用於插件、焊接、測試、組裝等生產製程,並且與智能化系統實現了互聯互通、跨廠區實現協同共享,智能化程度高達85%。

  得益於「智能工廠」建設,在國際環境不穩定的情況下,2019年新安電器依然逆流而上,實現銷售收入突破23億元,上繳稅費近3000萬元,預計2020年實現銷售收入26億元。

  憑藉敏銳的行業洞察力,位於相城高新區的蘇州艾夫克電子有限公司也嘗到了智能化改造的「甜頭」。近兩年來,公司通過引進智能化生產設備對現有生產線實施智能化改造,實現了關鍵工序100%自動化。

  2019年,艾夫克智能化技改投入近3000萬元,購置了22臺高精密智能化設備。其中兩臺智能打磨機器人用於打磨工序作業,經測算,該工序現有人工打磨產能為343件/人/班,採用智能打磨機器人後產能為1250件/臺/班。

  「每臺智能打磨機器人可代替5名打磨操作工,大大提升了生產效率。」蘇州艾夫克電子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冬說,今年艾夫克還將繼續加快實施生產車間的智能化改造,採用先進智能化生產設備、工業機器人以及製造執行系統,建立車間級工業網際網路,「實現主要生產設備的互聯互通和生產、設備信息的實時採集、共享,提升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

  工業網際網路平臺企業的有效集聚、典型應用企業的快速發展,顯示出相城工業網際網路產業發展的良好生態。

  4月3日,在相城區舉辦的工業網際網路企業家沙龍上,相城區工業網際網路產業聯合會授牌,該聯合會將負責建立智庫團隊、引入金融機構和基金,以及建立服務商資源池,推動行業性工業網際網路平臺服務,分行業引導區內工業企業智能化改造和實施「機器換人」,推動全區智能製造發展。

  近年來,相城通過大力開展招引培育工作,工業網際網路產業鏈不斷完善,產業規模持續壯大。自2018年實施「智能製造三年行動計劃」以來,相城區工業企業智能化改造步伐明顯加快。截至目前,相城全區規上工業企業智能化技改率達90%,獲評25個省級示範智能車間和37個市級示範智能車間,兩企業分別獲評省、市示範智能工廠,星級上雲企業達64家。

  為推進企業智能化改造步伐,相城鼓勵企業採用高端數控工具機、工業機器人、智能化控制系統、自動化成套生產線等高端智能裝備,提升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對企業智能化技改項目投入在300萬元(含)以上的,按項目設備投資額的10%給予補助,最高達200萬元。

相關焦點

  • 金航數碼:讓網際網路為航空製造業賦能
    當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國際格局深刻演變,傳統工業製造業如何在網際網路時代獲得新的賦能,實現加力發展,成為製造企業正面臨著的重大考驗。「工業網際網路」概念被提出多年,隨著5G、人工智慧、大數據、雲計算技術的不斷提高,現如今,網際網路技術為傳統工業轉型賦能的可能性已經實現。
  • 南岸工業網際網路賦能企業轉型升級
    原標題:南岸工業網際網路賦能企業轉型升級   在數控工具機上嵌入智能終端,設備的指令下發、數據監控全部可在手機上一鍵完成;設備實時狀態傳輸給設備生產方,可以直接進行遠程技術服務和故障處理
  • 南岸工業網際網路賦能企業轉型升級
    從線下到線上 從「製造」到「智造」南岸工業網際網路賦能企業轉型升級在數控工具機上嵌入智能終端,設備的指令下發、數據監控全部可在手機上一鍵完成;設備實時狀態傳輸給設備生產方,可以直接進行遠程技術服務和故障處理——本屆智博會上,南岸區展示了重慶
  • 工業網際網路賦能青島紡機「天團」
    這些企業將成為參與青島工業網際網路布局的「操盤手」,通過資源互動加快平臺整合,快速集聚形成產業發展生態,做大工業網際網路「蛋糕」的城市合伙人。今年以來,疫情深層次倒逼全球產業鏈、供應鏈調整,而這也正是以紡機行業為代表的青島製造業提質增效的最好時機。
  • 湖北電信:專注DICT應用能力 5G賦能工業網際網路
    在8月27日舉辦的「湖北重振 數字賦能」數字經濟政策宣貫會荊門站活動中,湖中國電信DICT5G行業解決方案專家劉瑄以《專注DICT應用能力 5G賦能工業網際網路》為題為我們帶來了精彩分享。會上,劉瑄就「5G賦能工業網際網路」展開了深度解讀,並指出工業網際網路的發展離不開新技術融合、新生態形成、新模式推廣,應用體驗中心將成為引領工業網際網路產業布局的重要載體,面向工業網際網路平臺的科產金服務體系將進一步升級。
  • 從「傳統」到「賦能」,聯通如何打造工業網際網路的核心能力?
    11月19日至21日,「2020中國5G+工業網際網路大會」在湖北武漢舉行。中國聯通以「5G智造,智聯未來」5G+工業網際網路成果展,全面展示了面向工業網際網路特定需求的5G關鍵技術、產業公共平臺、5G行業應用和 5G賦能典型場景。
  • 《對話工業網際網路探路者》膠東五市工業網際網路一體化:聚五市產業優勢搭平臺賦能場景
    相信很多人都會想到工業網際網路。年初,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擁有雄厚製造業基礎的青島面對挑戰,立下目標——打造世界工業網際網路之都。打造世界工業網際網路之都,並非是青島心血來潮的野心和遙不可及的夢想。良好的製造業基礎,一大批勇於創新,勇做探路者的龍頭企業是青島最大的底氣和財富。
  • 賦能工業網際網路,讓未來與AI共振
    在工業網際網路領域,AI的參與將帶來哪些直觀的改變?中國聯通致力於成為5G時代網絡強國的主力軍和數字經濟的使能者,在行動中思考,並在實踐中不斷完善,探尋這一問題的答案。今年8月18日,中國聯通公布了5G+工業網際網路八大行動,「AI賦能行動」就是其中的重要一項。中國聯通要打造什麼樣的AI?中國聯通大數據有限公司CTO兼首席AI科學家廉士國在 「5G+工業網際網路技術與應用」專題會議上發表演講時給出了答案:「中國聯通的目標是打造具備職業技能的行業AI,賦能各行業數位化轉型和智能化升級」。
  • 工業網際網路為「重慶製造」賦能
    原標題:全市5萬多家企業「上雲上平臺」——工業網際網路為「重慶製造」賦能當機器設備突然出現運行故障,怎麼辦?8月14日,重慶日報記者從工業網際網路產業聯盟重慶分聯盟獲悉,截至目前,全市已引進培育47個提供第三方服務的工業網際網路平臺,累計推動5萬多家製造企業「上雲上平臺」。這些企業「上雲上平臺」後有何變化?工業網際網路如何為製造業賦能?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
  • 問道太原,「5G+工業網際網路」如何賦能山西?
    11月1日,2020中國(太原)人工智慧大會「5G+工業網際網路」論壇在太原舉行,來自華為、海爾以及各基礎通信運營商知名專家問道太原共聚一堂,共同探討「5G+工業網際網路」融合發展的思路舉措,分享5G關鍵技術在工業領域的實踐,研討5G與人工智慧、大數據、區塊鏈等如何融合發展,助力太原工業企業,進而為山西高質量轉型發展賦能
  • 「5G+工業網際網路」賦能銀川「智造」
    銀川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傳統車間「蛻變」智慧工廠「共享的大型鑄件鑄造完成後,利用5G網絡結合掃描設備進行見證,國外客戶實時在遠端觀看見證過程和結果,解決了疫情期間國外客戶無法到寧夏現場對鑄件進行驗收的問題。」
  • 湖北廣電:時空信息賦能的 5G工業網際網路與信息安全
    在8月27日舉辦的「湖北重振 數字賦能」數字經濟政策宣貫會荊門站活動中,湖北省廣播和電視信息網絡股份有限公司高級技術諮詢顧問洪勇以「5G工業網際網路與信息安全」為題,對工業互聯的需求及痛點展開了解讀。湖北廣電以「高效、安全、低成本的『聯結』平臺」為目標展開了積極探索,洪勇指出「5G+工業互聯」將形成基於「聯體」的價值共創模式,形成共建、共創、共享的聯合創新體。
  • 「賦能萬物,連接未來」,為何工業網際網路企業都愛用這句口號?
    日前,2020工業網際網路成果展展示了目前工業網際網路行業主流企業的實踐成果。當中既有樹根互聯這類脫胎於製造業、但同時也具有深厚IT實力的國內資深工業網際網路企業,也有國外自動化企業施耐德同臺亮相。樹根互聯圍繞「賦能萬物,連接未來」主題,在其雲展廳中展出「透明工廠」的落地成果,向觀眾展示了未來製造業的無限可能,引發「雲圍觀」。「賦能萬物,連接未來」由樹根互聯高級副總裁黃路川在2017年公開演講中首度提出,此次參展再度擦亮了這一品牌口號使命。
  • 美的工業網際網路「擴員」背後:「斷血」倒逼ToB業務自力更生
    據21世紀經濟報導了解,目前全國各類型工業網際網路平臺數量總計已經近百家,其中不僅有像阿里、騰訊等網際網路企業打造的通用技術平臺,也有如華為這樣的通用綜合平臺,同時還有美的寶鋼等龍頭企業構建的行業賦能平臺,以及基於中小企業產業創新的各種特色區域類平臺。
  • 海爾卡奧斯肖君:工業網際網路賦能企業的創新與實踐
    2020年10月28日,由深圳市工業與信息化局、深圳市福田區人民政府指導、高科技行業門戶OFweek維科網主辦的「2020中國(深圳)工業網際網路產業發展高峰論壇」在深圳會展中心隆重舉行。來自海爾卡奧斯的華南區域副總經理肖君與大家分享了《工業網際網路賦能企業的創新與實踐》的主題演講。
  • 5G+工業網際網路如何賦能湖北企業加速升級 湖北電信這樣創新
    其中,以5G為代表的信息基礎設施是新型基礎設施的基礎;而以工業網際網路為代表的融合基礎設施,是信息基礎設施對傳統基礎設施賦能,所形成的新型基礎設施。從這個意義上說,工業網際網路是新基建的基礎部分。另一方面,通過5G,工業網際網路對傳統製造業賦能,實現了智能化生產、 網絡化協同、規模化定製和服務化延伸,從這個意義上說,工業網際網路也是新基建呈現的結果。
  • 陳海鋒:工業網際網路時代,聯通物聯網主動標識賦能工業企業智能化轉型
    中國聯通物聯網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陳海鋒表示,工業網際網路標識解析技術能夠幫助企業實現自動化、規範化、智能化的安全服務,中國聯通物聯網積極構建主動標識系統,推動工業網際網路標識解析體系高質量發展,以「雲網端邊業」一體化能力全面賦能全國製造業去產能、提質量、優效率,加快實現智能製造轉型升級。
  • ...科技賦能,伴隨5G、雲計算、工業網際網路和物聯網等技術更多應用...
    【中金:2B物流行業未來十年有望迎來歷史性發展機遇】中金公司發文稱,在多個因素綜合作用下,2B物流行業未來十年將迎來大發展:需求端,隨著中國產業升級,高端產業(電子、汽車、醫藥等)業務鏈複雜,對於運輸質量的重視與對成本控制的高要求,將倒逼第三方物流快速成長;供給端,科技賦能,伴隨5G、雲計算、工業網際網路和物聯網等技術更多應用於物流領域,能夠實現設備互聯和數據互聯
  • 發揮好工業網際網路的賦能價值 推動製造業數位化轉型
    > 發揮好工業網際網路的賦能價值,應重在一個「實」字。  兩年前,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以下簡稱「中國信通院」)副院長、工業網際網路產業聯盟秘書長餘曉暉就提出,工業網際網路的生命力在於解決問題。過去兩年尤其是今年以來,在助力疫情防控與復工復產方面,工業網際網路發揮了積極作用,其製造業數位化轉型的關鍵賦能者的角色得到進一步彰顯。 「應用場景不斷豐富,解決問題能力不斷提升,生命力不斷增強。」對於工業網際網路的成長,餘曉暉給予高度肯定。
  • 鄭州移動5G+工業網際網路賦能耐材企業,破解行業傳統難題
    為深入貫徹落實《鄭州市製造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加快推進鄭州市工業網際網路產業發展,充分發揮鄭州市工業網際網路產業聯盟平臺作用,全面提升鄭州市耐材企業利用5G、工業網際網路、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區塊鏈等新興技術加速轉型升級意識,破解轉型升級難題的能力,培育耐材行業工業網際網路生態體系,將鄭州市打造成為全國耐材行業「5G+工業網際網路」應用創新策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