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考研早已拉下帷幕,2021 考研悄然來臨。考研失利的同學們,有部分人已經開始準備著手二戰甚至三戰。據相關調研報告的數據顯示,在考研的人數中,二戰、三戰佔的比例越來越高。
但是,對於二戰,你真的準備好了嗎?
小編採訪了一位二戰上岸的專業導師,她將結合自身的經歷,從以下幾個方面幫助學弟學妹們做好成功二戰,甚至一戰成碩的準備。
宗師考研專業導師 媛媛學姐
▼
宗師考研專業導師背景一覽
本科背景:
東北大學秦皇島分校 市場營銷專業
考研結果:
東北大學(工商管理學院)
工商管理專業(專碩)
錄取年份:2020 年
考研分數一覽:
(101)政治:73(204)英語(一):57(303)數學(三):124(853)工商管理綜合:139初試總分:393(自劃線:364)複試排名:6/27(刷了20人)
01你真的要二戰嗎
在決定進行二戰之前,一定要分析自己是否真的需要二戰。
考慮家庭和經濟情況
想像一下,你在學的熱火朝天的時候,時不時地還要經受家裡人的質問:「你多大了還不出去賺錢還花家裡人的錢」,「還考啥考,要那麼多學歷有什麼用」,「考研有啥用,還不如去考個公務員」……
這個時候你的心理會是怎樣的?能夠承受的住這些嗎?我相信大部分學弟學妹可能會心理壓力很大,甚至也很容易面臨崩潰。其實二戰從很大程度上來說是一場心理戰,因此在決定二戰之前,一定要獲得家人的支持,包括精神上和經濟上的支持。
同時還要考慮當身邊的同齡人都已經考研上岸或者已經找好工作甚至出國深造,自己是否能承受住這種無形中被比較的壓力。所以在準備二戰之前,一定要排除所有外界因素的影響,能踏踏實實靜下來專心備考。
02分析自己是否有必要二戰
如果你已經拿到了一份還不錯的 offer,工作前景也不錯,而且對學歷也沒有很深的執念和追求,或者是在讀研三年之後也不一定會有這麼好的工作,那又何必要去辛苦這一遭呢?
你應該有自己的判斷力,你需要自己分析二戰的機會成本,考慮一下現實情況,自己是否真的有必要去二戰,或者你能否接受二戰失敗的風險?
03分析自己是否適合二戰
從自己一戰失利的情況進行分析,清楚自己一戰失利究竟是什麼原因。
要捫心自問:一戰時,你確實是付出足夠的努力來學習了嗎?如果是,那你的學習方法是不是存在問題?如果沒有,那再來一年的話,你覺得你會堅持自己去學習嗎?回想自己一戰的情形,你覺得你能接受以及你能承受再備考一年的壓力嗎?
04二戰要換目標嗎
著手準備二戰後,相信很多學弟學妹會面臨這樣一個問題:我是否需要更換目標院校?
分析上岸可能性
如果你一戰只是相差幾分或者初試成績很高,只是複試失敗,那你可以繼續選擇此院校。
如果相差分數較大,你需要了解目標院校的招生人數、分數線,一戰時你的成績位於第幾名,你離分數線差多少分,同時預測目標院校今年會招生多少人,大概分數線會是多少,思考你的進步空間有多大,經過一年的努力你能達到什麼程度,你的成功率大概是多少。
你必須有 95 %以上的把握能夠成功的時候,才能繼續選擇此院校。比如,我一戰時的某 985 高校在 2019 年招生 6 人,我的排名在 21 名,分數相差大概 30 分。
在我準備二戰時,此學校的招生人數變成了 3 人,我很清楚這個時候自己成功的概率就極低,於是我十分果斷地放棄了此學校。
分析要更換的目標院校
更換目標學校,很有可能會更換考試科目,更換參考書,這就意味著你可能需要從頭開始,從零起步。
因此,你需要了解更換的目標學校的參考書,最好是與之前學習的有相同或相通的地方,這樣在更換目標院校後自己能儘快適應專業課的學習。
例如,我二戰的目標院校的參考書是周三多的《管理學(第七版)》,而一戰時目標院校的三本參考書中包括周三多的《管理學(第三版)》,這就有部分是相通的。
對於我來說,轉換目標的成本就相對較低,這樣專業課的學習也存在一定的優勢。
樂於接受自己的選擇
無論你是否更換目標院校,在做出最終選擇後,就要堅定自己的選擇,不能複習的是 A 學校的知識,腦子裡考慮的是 B 學校的東西。做出決定,就堅持自己的決定,切勿「朝三暮四」。
在這裡,我希望學弟學妹們必須要清楚,自己的身份,已經從應屆生變成了往屆生,若是二戰一旦失敗,你將面臨的是社招而不是校招,所以二戰必須要保證自己能夠成功上岸,不能給自己失敗的機會。
因此在選擇目標院校時一定要慎重、慎重再慎重。
05二戰要怎麼做
分析一戰失敗的原因
這一步非常重要,堅決不能讓自己在同一個地方跌倒兩次,你需要十分清楚自己失敗的原因在哪裡,才能針對原因做出改正。
我相信這個大家都懂,但是難的是如何分析自己的優勢劣勢,如何找出不足。一個很好的切入點就是針對每一科目做出分析,分析自己在一戰時每一科目的準備情況,分析自己在每一科目學習時的優勢與長處,哪裡不足,又該如何改正。
例如下圖就是我當時分析的每一科目的優缺點,以及接下來該如何做,可以作為一個小小的參考:
除此之外,你也可以去分析其他的情況,例如自己的時間安排是否合理,每天的學習狀態是否可以再改進一點,以及學習效率是否可以再提高一下等等。
例如,我當時根據我自己的切身經歷反思了以下幾點:
一,不要和別人做比較,做好自己的事情。
當我看到某些同學的學習進度,發現我已經比他落後了好多,就會不自覺的加快速度,想趕超他,但其實這樣做只會導致自己學的不精,「基礎不牢,地動山搖」,這更會導致後期的學習更加費時費力。
所以一定要按照自己的節奏來,不要被別人打亂了自己的步伐。
二,不要做自我感動的無用功。
比如凌晨 6 點來教室學習,中午吃完飯不回寢室繼續去教室學習,晚上 10 點回宿舍後再看上一會兒政治,這乍一看上去,自己是有多努力,有多拼命。
但其實,這種學習狀態最後也只不過是感動了自己而已,最後學習時發困、精力不支的也是自己,這樣也會導致學習效率不高。
二戰時我就拋棄了這種做法,我開始每天七點起床,每天保證八個小時的充足睡眠,累了就休息,保證自己的學習效率達到最佳狀態。
三,知識點不能光靠死記硬背,一定要理解!理解!理解!
二戰時我這種感覺就特別深刻,之前不理解的知識點理解貫通了之後,做題那是得心應手。
尤其是專業課和政治這種需要背誦的東西,在明白每個知識點是什麼意思之後,把知識點串聯起來形成一個框架一個體系,背誦的速度還快,而且還不容易忘,記得牢,這在後期背誦上有很大的幫助。
做好複習規劃
相對於一戰來說,二戰最重要的優勢就在於你參與過,切身體驗過,經驗是可貴的。所以你知道自己哪裡有欠缺,哪裡做的不好,那麼接下來,你就應該針對自己的情況做好規劃。
前期可以先把畢業事宜都忙完,找好要學習的地點,要租的房子,準備好需要用到的資料。這裡強烈建議大家不要居家學習!不要居家學習!不要盲目相信自己的自制力,舒適的環境只會讓你墮落。
同時,二戰的戰線不用拉的太長,因為有些知識你是沒有忘記的,哪怕忘了稍微複習也會有印象,而且戰線太長到後面會沒有學習的動力,很容易厭煩。
我當時就是七月底才回學校開始學習,七月八月一直學數學和英語,基礎知識點基本都還記得,略微過一遍,九月開始過一遍政治的基礎知識,開始背誦專業課。
你可以針對自己的情況做好屬於你自己的規劃,早打算好哪個時期要做哪件事,學會怎麼讓時間的利用最大化。
付諸行動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付諸行動。分析的再好,規劃的再完美,不去實施,一切都是零。
06二戰注意事項
注意心理狀態
我們都知道,二戰是個很痛苦的過程,這個期間你也會壓力很大,甚至可能會因為某個問題解決不了而崩潰。
你要學著自己去放鬆自己,自己去找樂子。比如周末和朋友去吃個火鍋,玩一個小時的遊戲,這些都是可以的,我當時就每隔一段時間跟好友一起去吃一頓烤鴨。
我希望你也能自己調節好自己的心情,能在壓力大的時候囑咐自己:「通往成功的路不只有考研。」同時又能在放鬆的時候告誡自己:「二戰不許失敗。」當然,必要的時候,可以去找朋友或老師尋求幫助。
注意考研報名
二戰的你報名時選擇的報考點是根據自己的籍貫選的,所以一定要提前打聽好自己的報考點以及報名確認等信息。2019 年有些地方開始了線上確認,有些地方是還需要現場確認的,這些問題也要提前自己查好。
考試時也需要回自己的籍貫處考試,因此需要你提前下載準考證,知道自己的考試地點,提前預定好賓館,看好路線。如果有機構可以幫忙預定賓館,負責車接車送到考場,這個時候就不要心疼錢,花錢買個放心,剩下的都不用你操心。
注意檔案人事關係
檔案最好放在籍貫處的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檔案報導確認可以有兩年的時間,因此你完全可以在考完研之後再來處理這些瑣事。
同時大部分地區的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都會有公眾號,你也可以通過公眾號查詢自己的檔案,有些甚至可以從公眾號上確認檔案報導信息。
如果你是一名黨員或預備黨員,那麼你就需要轉黨組織關係,你要提前找好黨支部,一般都是自己籍貫處的黨支部,也可以找父母的工作處的黨支部。
記住,介紹信只有六個月的期限,因此這個是需要你抓緊時間辦好的,不能拖到考研之後,否則就會視為你自動退黨。
「開弓沒有回頭箭」,選擇了二戰,你就沒有退路。也祝願二戰的同學們都能一償所願,順利上岸!現在就讓我們收拾好行囊,整理好心情,重新出發!
本篇原創文章由百家號「宗師考研」發布,我們將會持續更新考研及大學生主題的乾貨文章與上岸經驗貼,敬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