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士轉業後應該安置管理崗還是工勤崗?

2021-01-04 網易

  

  編者按:

  一直想聊聊關於轉業士官進入事業單位後的後續事宜。前期因為數據收集較少,未敢輕易結論。經過7個月的時間,我們對50多名2019年安置到事業單位的士官進行了信息採編和數據收集,整合出以下信息僅供預備轉業安置的士官們參考。因各地的政策不同,文中如有錯誤觀點,請在留言區給予更正。

  01

  「喂,兄弟。你們那邊安置好了嗎?」士官老劉撥通了老張的電話詢問道。

  「昨天才去了環保局報到,負責人力資源的主任給我填了個表,定的是管理崗9級,目前已經上報人社局批准備案了!」老張的話語中充滿了得意。

  「你們那邊落編嗎?」老劉緊追不捨。

  「我們這裡現在都帶編安置,你是被安置到哪個單位?」老張反過來問了一句。

  「我被安排到了街道工勤崗,雖然有編制,但是好像未來已經一眼看到了頭!」老劉好像不太開心。

  轉業士官的編制,一直是士官們茶餘飯後的焦點,最為關心的話題。要說安置到事業單位,應該具體安置什麼崗位,大家都有著不同的看法。經過我們對2019年全國各地安置數據的分析,今天和大家一起聊聊關於轉業士官進入事業單位的後續事宜,僅供大家參考。

  02

  01、關於安置事業單位崗位的性質。

  士官安置到事業單位,到底應該定什麼崗,可能是安置環節中最重要的事宜了。其實從本質上來說,無論是管理崗、專技崗還是工勤崗,基本上並無太大差別,因為它們都是事業編制的一種崗位設置。

  現行事業單位的各類崗位,只是工作分工不同,在人員性質上基本沒有區別。如果非要在崗位上扒出個子醜寅卯來,可以拿我們在部隊時所擔任的崗位來舉例說明:管理崗就好比是軍事指揮專業士官,可以擔任小隊長、分隊長、代理排長;專技崗就好比是通信專業的士官,他有某一項比較高超的專業技術;工勤崗就好比是軍需、交通等專業的的士官,從事一般的基本技能操作。在部隊時,大家同樣是士官,以軍銜定級別;到地方大家同樣是事業單位的職員,以聘任崗位等級定待遇。

  02、關於安置事業單位後的定崗。

  轉業士官進入事業單位到底應該定什麼崗,其實目前全國都沒有統一的答案。一些流量比較大的公眾號,曾發文表示:「轉業士官進入事業單位應該定工勤崗」,這樣的言論本身未經過全面信息整合分析給了很多戰友錯誤的信息參考,某種程度給後期安置質量上帶偏了方向,是對不負責任的表現。

  結合2019年轉業士官安置數據,就轉業士官進入事業單位後如何定崗,目前各地主要是依據所在省市下達的《退役士兵接收安置方案細則》或《關於安置退役士兵安置定崗的回覆》等之類文件確定,此類文件一般不對外公開或者依申請公開。所以說士官轉業到事業單位到底是定管理崗、專技崗還是工勤崗,取決於各地的相關接收政策,每個省、每個市因地制宜,可能均有差異,無統一標準!

  03、關於安置事業單位後的落編。

  經常有戰友來諮詢,安置後關於落編的問題。我們通過軍士參考微信公眾號每日公布的來看,有的安置地將士官在安置編外工勤崗,有的安置地卻安置在編內管理崗,這其中到底誰對誰錯,大政策上並沒有明確。

  目前退役士兵的安置主要參考的法規有《退役士兵安置條例》第三十六條:「承擔安排退役士兵工作任務的單位應當按時完成所在地人民政府下達的安排退役士兵工作任務,在退役士兵安置工作主管部門開出介紹信1個月內安排退役士兵上崗,並與退役士兵依法籤訂期限不少於3年的勞動合同或者聘用合同。」

  《關於進一步加強由政府安排工作退役士兵就業安置工作的意見》 文中僅規定:「軍齡10年以上的,接收的企業應當與其籤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接收的事業單位應當與其籤訂期限不少於3年的聘用合同。任何部門、行業和單位不得出臺針對退役士兵的歧視性措施,嚴禁以勞務派遣等形式代替接收安置。」

  因大政策中沒有硬性規定落編的具體事宜,故安置後的落編問題均以安置地接收方案細則為準;以安置地主管部門擁軍的態度為準;以安置地主要領導的良心為準,從政策上來說沒有誰對誰錯。

  

  03

  崗位性質、定崗、編制的問題聊完了,再聊聊安置到事業單位後晉升的事宜。

  有的戰友留言,到地方後想有一番作為,參加各類實職崗位的公開選拔,最後一打聽自己卻不夠資格,心中憤憤不平。覺得自己在地方被歧視,被邊緣化,最後終日惶恐不安。

  其實大多數進入事業單位的轉業士官被安置到鄉鎮或者區縣下屬事業單位,這類單位本身「體格不大」,基本都是副科以下編制。雖說日常負責的各類事宜頗多,但是上升空間確實有限,這個問題在一開始進入單位,就應該有所常識應知和心理準備。

  事業單位的晉升,並不是我們在部隊時那樣,到達年限就可以提升一級軍銜。這些單位的任何崗位,只要是單位編制飽和,那麼基本未來幾十年的路已經一眼望盡,差別基本不大。比如同年入伍的2個四級軍士長,同期被安置定為管理崗9級和工勤崗中級工,未來工作的幾十年,如果單位沒有大的人員變動或者本人在單位無重大建樹,可能一輩子就會停留在這個級別直至退休。

  當然,也有例外現象。比如說分配到省直事業單位或者市直事業單位,這些機構一般都是副處級以上編制,這幾年因機構改革,很多單位整合重新組建。這類大單位本身體格大、人員少、編制空餘多,在職稱評審或者管理崗晉級上仍有上升空間。

  但是這裡的上升空間僅僅是職級薪資的待遇上升,能不能擔任領導職務,還得看你是不是單位需要的人才。畢竟有實力才有機會,如果想完全靠混,對於那些一張本科學歷證書都沒有卻自我感覺良好的人,只不過是掩耳盜鈴罷了。

  我們經常所說的事業單位職務晉升,實際上是聘幹。真正有實力的人才,不需要你自己操心,單位都會主動把你放在相關領導的崗位上。當然,這裡面需要一整套的參照幹部任免程序和流程,一般必須經過縣級或以上黨委會通過。各方面的操作環節,自己對照一下鏡子,認清自己的實力,千萬不要鑽進牛角尖就好。

  

  04

  最後說一下,關於身份的問題。

  有的戰友認為,安置到工勤崗位,一輩子都是工人,沒有上升空間。突出了「工人身份」這個詞,而且自己也很在意這個身份,其實完全沒有必要擔心。

  其實事業單位在施行崗位管理後,早已沒有身份區別。無論是退役安置時到管理崗、專業技術崗或者是工勤崗。在同一單位,同事之間只有工作職責之分,基本沒有身份之別。這裡面主要考慮的是解決編制問題,編制解決了,那麼大家的工資待遇和享受的福利都差不多了,並無二致。

  實行全員聘任制崗位管理的事業單位,在管理崗位或專業技術崗位工作的不一定是幹部,在工勤技能崗位工作的也不一定是工人。工人身份一樣可以聘任在管理崗位或專業技術崗位,工勤技能崗位也可轉到管理崗位或專業技術崗位。如果非要深扒身份的問題,那麼明確的告訴你,士官無論是安置工勤崗還是管理崗,一般都是工人身份。這類身份在自己的事業單位可以擔任小組長或者某領域負責人,可以正常晉級享受待遇,如果你還想著擔任行政編制的領導職務基本上希望不大。所以好好工作,只要待遇上相差不大就行了,千萬千萬不要再把精力浪費在那些虛無縹緲的東西上。

  說到這裡,可能有的戰友還不服氣,抱怨社會不公。如果心理再有不服,那就好好的問問自己,當初為什麼不努力學習考軍校或立功提幹來改變自己身份,有些事情想通了就好,沒必要去糾結。

  這個世界上沒有後悔藥。如果非要執迷不悟覺得自己有能力、有本事,大可以辭職創業或者去企業工作,體制外的世界有無限種可能,也正好證明一下你所謂的抱負和能力能夠否經得住社會的考驗。

  既想享受著體制內的安逸,又想著碌碌無為的提升,世界上可沒有那麼多好事!這樣的問題,其實官方早就給出了答案,只不過小編說的更露骨罷了。說俗點,就是能力不高官癮不小,其中的道理,有的人需要經過很長的時間才能領悟。良藥苦口,希望這一錘能打醒部分執迷不悟的人。

  最後,大家也不要在留言區抱怨政策不公了。 要記住,所有的政策都需要因地制宜,才能發揮最好的效益。在部隊早就學過,個人利益服從集體利益,集體利益不會因為少數人去改變什麼,繼續糾結只不過自尋煩惱罷了,相比社會上很多人,已經很不錯了,知足常樂嘛!

  好好上班,努力工作。照顧好家庭,珍惜身邊人!

  (本文結束於5月4日0:14,熬夜撰文,希望對大家有用。如果對你參考依據,就在右下角給小編點個¤「在看」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四級軍士長,是選擇退役留北京還是轉業到縣城?主要考慮家屬情況
    四級軍士長也就是四級士官,按照義務兵兩年,下士三年,中士三年,上士四年,四級軍士長四年的服役年限計算,四級軍士長共服役16年,參軍年齡至少要18歲以上,那麼你老公的年齡至少已經34歲以上了。這個年齡不大不小,在哪個地方哪個工作崗位上都沒有什麼優勢。所以選擇留在哪,主要考慮家庭情況。
  • 從事業工勤崗轉為管理崗,身份是不是變成幹部了?看完明白了!
    從事業工勤崗轉為管理崗,身份是不是變成幹部了?看完明白了!事業單位已從身份管理變為崗位管理,分管理崗、專業技術崗和工勤崗三種。管理崗和專技崗可以根據自身需要結合崗位實際自由轉換,工勤人員符合條件的學歷、職稱、年齡,也可以通過競聘或民主推薦的方式,轉到專技崗或管理崗任職,享受相應的待遇,包括工資、福利及相應的晉升。身份的概念在事業單位逐步淡化,目的是為了激發事業人員幹事創業的熱情,體現公平公正公開。但是,轉崗不意味著身份的改變。
  • 轉業到市自然資源局執法大隊,管理崗,不知道怎麼樣?該不該去?
    自然資源局是2018年黨政機構改革後由原來國土局、規劃局整合發改、住建等部門相關職責新組建的政府工作部門,下設二層執法事業機構,地市級以上基本上參公,縣一級部分參公,部分設置為公益類事業機構,代行執法權。在地市一級,自然資源局下屬的執法機構,多以支隊名義出現,支隊下設大隊,分布在城區執法。縣級市和縣設置執法大隊,負責轄區土地、規劃等執法工作。
  • 部隊16年轉業,安置在縣城事業單位怎麼樣?看看過來人怎麼說!
    部隊16年轉業回來去縣城事業單位是個好的選擇嗎?我個人認為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並且這也是大部分符合轉業安置的士官的選擇!好與不好都是相對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評價和標準,今天我們就這個問題一起交流一下!一、轉業安置通常都是事業編我長期從事人力資源工作,可以說對士官轉業安置這一塊的情況也有所了解。據我所掌握的情況來看,士官轉業安置通常都是事業編崗位。
  • 沒有工勤崗,退役士官的工作咋辦?我認為未來會更好!
    沒有工勤崗,退役士官的工作咋辦?雖說現在事業編改革在展開,很多人都擔心未來工勤崗是否會取消,會影響到後期轉業士官的安置,其實我認為大可不必擔心,因為不管如果改革,轉業士官肯定能夠安置工作,沒有了工勤崗,還會有其他更合適的崗位,今天我們就這個話題一起交流一下!
  • 退役軍人轉業事業單位最好去哪個部門?
    部隊軍人安置地方是政策性要求。一類是部隊軍官,轉業地方主要進行政機關部門,使用行政編制即公務員,最低要求也是參公事業機構,享受公務員待遇,一般不會去純事業機構。這是部隊軍官轉業優勢的一面。一類是退役軍人,即三期以上的士官,按照政策要求也可以選擇轉業地方,安排到事業單位和國企。
  • 退役士官轉業安置,選擇事業單位還是鐵路?各有哪些優缺點?
    士官轉業選擇事業單位還是鐵路,兩者各有優缺點,如何選擇要看自身家庭條件、個人職業追求、個性特點等綜合評估選擇,下面具體分析各項優劣。2、缺點:退役士官轉業安置事業單位,給的是工勤編制,這種編制屬於工人身份。缺點一是無法提拔晉升。事業編制只有幹部身份才有可能提拔為副科級以上領導職務,工人身份的工勤編制,即使參加工作後又進修了大專或者本科學歷,或者轉崗到專業技術崗,工勤人員的身份都無法改變,也就無法被提拔,職業生涯頂點也就是股級。
  • 事業單位工勤崗,能否轉管理或專業技術崗,需要什麼條件
    事業單位職工被分為三類,分別是管理崗、專業技術崗、工勤崗,其中,管理崗和專業技術崗職工都是幹部身份,工勤崗職工是工人身份。雖然都屬於事業編制,而且在實際工作中也沒有太大的區別。但對於工勤職工來說,不會因長期擔任管理崗或專業技術崗工作,身份就會出現什麼變化。
  • 打破「工人身份」魔咒,轉業士官更上一層樓!
    眾所周知,轉業士官無論是安置到行政單位,還是安置到企事業單位,其崗位均為工勤崗,身份則是相應的工人身份。看到這裡,有些戰友就會問了,為什麼我們轉業士官就一定安置到工勤崗呢?在部隊時,你是兵,回到地方,你依然還是兵。所以,士官轉業毋庸置疑「工人身份」,但是安置進事業單位後會根據單位實際聘用在相應崗位,原則上工人身份聘工勤技能崗位,實際上絕大多數事業單位已經實行後勤服務社會化,工勤技能崗位正在逐漸的消失,工勤崗位空一收一。所以,有的轉業士官會被安置到管理崗或專業技術崗,但身份依然是工人身份,升職加薪受到了很大限制。
  • 2020年事業單位取消事業編,工勤崗還有前途嗎?看這3點就知道了
    其實改革中影響最大的還是工勤崗編制的人員,隨著工勤崗編制逐步減少,工勤崗終將成為「合同工」!這也就意味著工勤編制將實行動態管理、逐步縮減,目前部分地方政府已經要求對空編不再給予使用,人員只出不進,機構編制部門給予及時收編,並通過調整轉換為非在編聘用人員來完成工作,因此工勤人員只會越來越少,自然也是不會受到重視。
  • 事業單位管理崗、專技崗、工勤崗薪資福利不一樣!你知道嗎?
    1、管理崗2、專技崗3、工勤崗其實很多同學希望報考公務員或者事業單位,就是希望有一份比較穩定的工作,並且我們都知道,事業單位的福利、公積金之類會比一般單位要高很多,也算是一種軟性福利啦~二、事業單位福利
  • 定向培養士官,服役十二年後選擇轉業,該如何選崗?
    《辦法》把退役士兵服現役期間的表現作為安排工作的主要依據,結合量化評分情況進行排序選崗,使服役時間長、貢獻大的退役士兵能夠優先選崗。使退役士兵量化評分作為政府安排工作的主要依據。隨著2011年的事業單位分類改革的推進,之前的三類事業單位中在以後能保留的就是公益一類且在單位崗位有空缺的前提下,符合要求的員工可以在工勤崗、管理崗、專業技術崗之間進行轉換。
  • 事業辦改革後,工勤崗取消編制縮減崗位,工資待遇將發生這些變化
    哪些崗位屬於工勤崗?事業單位按崗位分為:管理崗、專業技術崗和工勤崗三類。前兩種都是屬於半管理身份,工勤崗則是工人身份,薪資待遇的差距較大。即使這樣,想要成為工勤崗也是非常要經過層層考核才可以勝任的。這類崗位主要在單位中從事相對簡單的技術工種,比如水電工、司機、通訊員之類的工作。
  • 士官轉業安置,4個主要去向分析。
    當前,士官轉業安置可以說是越來越規範。但和軍官轉業安置相比,士官轉業安置的地區差異性和個體差異性還是比較大的,其複雜性主要體現在安置去向和安置後的身份上。  在現實中經常有這樣的情況,同一批轉業的士官,由於選擇了不同類型的安置單位,或者在安置後擁有不同的身份,其待遇和境況相差比較大。
  • 四期士官轉業被安排事業單位工勤編,到手3200,要不要辭職?
    對於退役士官來說,能被當地政府安排工作,必須要符合安置條件,主要就是兩個方面:一個就是服役年限,一個就是身份屬性。四期士官就是屬於服役年限達到了要求而屬於被政府安置工作的對象。在很多地方政府中,對於退役士官的安置工作更多的是在國企中,能有編制的工作少之又少。
  • 士官轉業安置,酸甜苦辣
    焦慮了一年的士官安置,以他最終去了高速收費站畫上了句號。未來怎麼樣呢?儘管小劉內心還是有些忐忑,卻比之前輕鬆了許多。他摸了摸口袋,想抽出一支煙,卻發現煙盒早已空空如也。從2019年轉業後,小劉遍嘗世間冷暖。
  • 事業單位的改制,工勤編的取消,對士官轉業的影響到底有多大?
    伴隨著退伍轉業季的到來,讓沉寂已久的取消工勤編這件事又成為老士官們最熱議的話題。仔細想來其實這也很正常,軍官和士官轉業,在單位的安置方面本身就有存有區別。很多老一點的轉業士官,最大的目標就是二次擇業時能有個事業單位。但事業編改革這件事,不以個人意志為轉移,已是大勢所趨。那麼取消工勤編對士官轉業影響到底有多大?
  • 士官退役安置事業單位管理崗,自考了大專學歷,能提拔副科嗎?
    初中學歷入伍,又從士官安置到地方事業單位管理崗,現在自考了大專學歷,能不能提拔到副科領導崗位?理論上沒有問題。士官轉業安置到事業單位是工人身份。按照過去的管理方式,工人身份是不能再管理崗任職的。2006年實行崗位管理後,事業單位不再唯身份論,允許管理、專技和工勤三種崗位符合條件相互轉崗,工勤人員也可以轉到管理崗任職,突破了原來的限定和框架,對安置到地方的士官來說是好事。現在很多士官退役直接可以安置到事業單位管理崗就是明證。那麼,士官在管理崗能不能提拔到副科(管理八級)崗位?
  • 工勤編制隨退隨銷,以後士官轉業能直接安排行政事業編制嗎
    隨著此次機構改革的不斷深入,我國編制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部分事業單位取消編制使用,工勤編制也在隨退隨銷。工勤編制的消失,同時也帶來一個很大的問題:軍隊的士官轉業之後又該怎麼安置呢?在此之前,只要愛部隊上服役滿12年的士官,在退役的時候政府會給安排工作。而安置的方向大多以工勤崗位為主,士官在退役後可以享受工勤編制,其中包括事業單位工勤和行政單位工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