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和城市的發展息息相關,可以說,商業是推動城市發展的一股神奇的力量。
那麼,杭州的商業是怎麼布局的,有什麼講究,未來是個怎樣的狀態?
日前,由杭州市商務委員會牽頭推進,浙江工商大學等專業學術機構參與調研撰寫的「杭州商業網點布局及業態發展研究白皮書」系列(以下簡稱「白皮書」)正式出爐。這是一份涉及專業市場、超市、商業綜合體、農貿市場、社區商業、特色街等在內的,並借鑑國內外相關做法,得出的一個杭州版商業體系建設指導意見,是對目前杭州商業全盤摸底,更為杭州商業未來的規則布局指明了方向。
你知道杭州哪個城區的大型超市最多嗎?蕭山,有11家。農貿市場最多的是哪裡?西湖區,有34家。社區周邊什麼類型的商業網點最多?當然是「民以食為天」的餐飲店!
商業「白皮書」今天就為你解讀杭州的超市、農貿市場、社區商業和農家小標超。
不用討價還價,生鮮食品、日雜用品一站買齊……超市的興起,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便利,而且現在去超市,不僅能買東西,順帶還能辦好多事。
精品超市走入百姓家 超市開始提供「軟服務」
2000年開始,超市行業發展迎來了春天,公交站、商場周邊,一家家或大或小的超市雨後春筍般湧現。
近年來受電子商務等的影響,杭州沃爾瑪朝暉店、鳳起店等大型超市關門停業,但杭州的社區便利超市、高端精品超市、融合O2O模式的電商超市等業態卻在逆勢中保持增長態勢。杭州的超市行業已進入深度調整與轉型升級期。
目前,在杭州落地的大型外資(含臺資)超市品牌主要有沃爾瑪、家樂福、歐尚、大潤發、麥德龍等。而本土超市品牌的主角,非杭州世紀聯華超市莫屬,擁有大型超市25家、中型超市35家、便利超市44家。
在過去,我們去超市可能就是買東西,買完就回家了,不會在超市裡逗留。但現在,除了「主業」售賣商品,一些超市還為消費者提供便利的「軟」服務,例如杭州世紀聯華超市運河廣場店,顧客繳電話費、水費、燃氣費、電視、寬帶等費用以及買汽車票,都能一趟辦理;樂購Express還可以乾洗衣物、列印複印、充值繳費等。
另外,以高端、精品為定位的超市也逐漸在杭州落地開花,像華潤萬家旗下的高端品牌OLE超市和blt精品超市、杭州大廈的LSE高端超市等。它們為目標客群精選優質商品,提供高檔的包裝食品、生鮮食品、護膚化妝品及進口產品等,賣場陳列十分精緻,客戶服務也貼心用心,杭州現有6個品牌10家精品超市。
從單一商品消費到服務型消費,杭州超市逐漸形成了傳統與現代相結合、線上和線下補充、各類業態互補共興的良好發展格局,較好地滿足了杭州居民多層次、多元化的消費需求。
平均8000人擁有一家便利超市 蕭山、江幹、拱墅大超市最多
根據杭州市商務委的調研報告:截至2015年年底,杭州有大型超市(營業面積5000m2以上)72家;中型超市(營業面積500-5000m2)110家;便利超市(營業面積500m2以下、以連鎖為主)576家。
蕭山、江幹和拱墅,大型超市最多,分別有11家、10家和8家。
目前,杭州的主城區、各縣市城區大、中、便利超市都已經覆蓋。主城區超市業競爭激烈,日趨飽和,一些大型超市逐漸向城區邊緣地帶和縣市商業區建立門店。如沃爾瑪在西溪印象城開設的倉儲式山姆會員店,在臨安和富陽開設的大賣場;麥德龍在江幹區開設的大型倉儲式會員制超市等。
但杭州城區便利超市門店數與人口比(平均8000人擁有一家)遠遠低於日本(2800人),而且便利超市在各縣市、鄉鎮發展還十分薄弱。因此,社區便利超市在杭州還有很大的擴展空間。
杭州的大型超市今後開在哪裡?超市會變成遊樂園嗎?
超市零售業作為城市商業網點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未來怎麼發展?杭州商務委和各部門正在積極引導與布局。
大型超市:要向運河新城、瓜瀝新城、臨浦新城、瓶窯、餘杭、良渚、之江新城等新城區域商業副中心轉移。
在拓展各類生鮮食品的同時,要兼顧進口食品、個護美妝、文體用品、醫藥用品、建材裝修等商品,滿足顧客一站式購物需求。同時提供各類配套的個性化、體驗性設施,如小型兒童樂園、休息室、餐飲設施等。
中型超市:要進駐社區商業中心,提供更多生產生活服務。
如代辦寬帶、代收代繳水電話費、送貨上門、網上交易、中介代理、小額貸款等服務,滿足居民日益多樣化的消費需求。
便利超市:要區域全覆蓋。
設置堂食區域、設立進口商品專區、自主研發生鮮食品,同時採取支付寶等行動支付方式。提供桌椅、Wi-Fi網絡、各類代辦代繳與金融服務、觸屏選購商品服務、全程冷鏈配送服務等。
杭州目前有大中小超市758家,怎麼在這個大舞臺上爭到自己的一席之地?
世紀聯華和華潤萬家都把目標瞄準了「社區商業」。
2016年,世紀聯華將針對500多萬會員,精準營銷,緊隨消費熱點,打造新的商品群。除了融合更多的個性化增值服務,還把賣商品、賣服務結合在一起,微商城、微店也要做起來。
而華潤萬家則著重發展便利超市、社區超市,旗下超市新品牌express以日常生鮮為主,飲食為輔,24小時營業,有乾洗衣物、列印、衝洗證件照、取款等便民服務。
【農貿市場篇】
2015年底,重新提升改造後的駱家莊農貿市場開張了!這個管著近8萬人菜籃子的市場重開張後,結束了城西居民一年多來在臨時菜場買菜的日子。
這是一家「高大上」的菜市場,除了配有4部電梯,春節前,還要在三樓開出一家電影院。
八年兩次改造提升 農貿市場「大變身」
「菜籃子」是生活中的大事,老百姓一日三餐都離不開農貿市場。杭州的農貿市場早已華麗「大變身」。
2006年到2009年期間,杭州對市區農貿市場進行了首次改造提升,基本改變了髒、亂、差、溼、腥、臭的現象。
2013年至2014年間,市區136家農貿市場進行了二次改造提升,在硬體設施、服務功能、經營模式、食品安全、市場管理等方面都有了質的提升,購物環境也更好了。
不僅如此,部分菜市場還建立起了檢測室和肉菜追溯系統,安裝了價格顯示屏。
農貿市場都碰到了哪些「對手」?
網上流行一句話:老年人去市場,年輕人逛超市。
雖然農貿市場這位「老大哥」這幾年來已經很「努力」了,但在「菜籃子」這塊領地上,還是碰到了不小的挑戰。
相比老小區,新建小區的配套還很欠缺。像望江東路的東南區域,就沒有農貿市場,居民買菜,要走到1公裡外甚至更遠的其他市場去。而且大部分的農貿市場都沒有配建機動車、非機動車停放場地和內部倉庫,停車場不足商業用房面積的20%。
大型超市、連鎖專賣店、生鮮超市以及便利店等多種新型業態的湧入,可以說是農貿市場最大的「對手」。
順豐「嘿客」目前在杭州有95家,再加上複製能力極強的佑康電子商務的「配送中心+佑樂達+佑驛站」,大部分年輕高消費群體的吸引力都被分散走了。
另外,無證、馬路市場和周邊蔬菜小門店也對農貿市場的經營造成衝擊。
西湖區農貿市場最多
近江水產農副產品綜合市場最大
截至2014年底,正常經營的農貿市場有147家。
其中規模最大的是近江水產農副產品綜合市場,營業面積1.2萬平方米;規模最小的是浙江中江農貿市場、杭州皋塘農貿市場,營業面積各500平方米;市場之間距離最近的是仙林苑農貿市場與新華路農貿市場,直線距離僅300米。
而在各個城區中,擁有農貿市場最多、面積最大的西湖區,共有34家,總面積達7.8萬平方米。
如果從地域分布密度來看,最密集的是上城區和下城區,每平方公裡分別有0.77家和0.76家。
按人口分布密度來看,最密集的是濱江區、上城區和西湖風景名勝區,每萬人擁有農貿市場面積分別為1303、1170、1093平方米。
收寄快遞代繳費用
農家「小標超」堪稱十項全能
【社區商業篇】
燒菜燒到一半發現沒醬油了,家人跑到樓下的小超市拎一瓶上來;半夜突然想起來明天有個聚會,要做一下頭髮,小區理髮店搞定;出趟遠門,寵物寄養在寵物中心……社區商業和我們的生活越來越密切。
「柴米油鹽醬醋茶」基本全覆蓋 社區商業還要搭上「網際網路+」這趟快車
目前,杭州市社區商業發展基本滿足居民生活需求,就近消費比較便利。
基礎性服務如購物、餐飲、洗衣、美容美髮等已基本覆蓋。從「茶米油鹽醬醋茶」的超市,到下班前給老婆買一束花的花店,再到周末在家能去跑跑步的健身中心,社區商業的功能也在一步步地強大起來。
近日,杭州市商務委員會及各區縣商委、商務局對老浙大社區、萬家星城社區、筧新社區、紅石板社區、嘉綠苑社區、三臺山社區等9個社區的14種社區商業業態做了個調查,發現筧新社區周邊的商業網點是幾個小區裡最多的,有124個;在抽調的551個網點中,最多的是「民以食為天」的餐飲店,有244家。
個別種類的商業網點扎堆,部分老城區社區的大、中型超市分布匱乏,無法滿足居民日常生活需求。
怎麼解決這個問題?
「一方面要推動出臺相關文件並制定配套政策,另一方面,要打造多層級、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服務體系。」杭州市商務委相關負責人說。
另外,也不能錯過「網際網路+」這輛快車,整合品牌早餐店、菜店、便利店、家政服務網點、洗衣店、自助繳費終端等商業資源,鼓勵品牌企業開展電話預約、網上銷售、統一配送等新型商業服務,為居民提供電子商務和服務平臺,解決電子商務服務配送「最後一公裡」的問題,促進社區商業服務網絡化,完善社區商業服務的功能,彌補部分區域由於空間限制所引起的社區商業網點不完善的空缺。
什麼是農家「小標超」?簡單來說就是農村小型標準化超市的簡稱,這些「小標超」是原來農村小賣店、雜貨鋪的升級版。
現在的小標超,一般面積都在40平方米以上,大的有上百平方米,有統一店面設計、整潔乾淨的貨架,各種日用品和食品明碼標價,顧客自挑自選。雖然營業面積沒有城裡那麼大,但生活必需品還是一應俱全的。最讓人點讚的是服務到位,只要一個電話,就會送貨上門。
10年時間連鎖超市開進了村裡
2005年,杭州市商務委(市糧食局)落實商務部「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在以杭州市城鄉區域統籌發展戰略和推進「購物天堂、美食之都」建設工作部署的指導下,以補助或貼息的辦法,引導城市連鎖店和超市等流通企業向農村延伸發展「農家店」,農家小標超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應運而生的。
杭州市商務委(市糧食局)相關負責人說,「萬村千鄉」工程把城市連鎖超市開到了農村,因為質量好、價格公道、品種齊全,村民都願意到小標超買東西,解決了村民的「買難」的問題。
另外,通過統一配送和提高配送率,有效抑制了不安全食品、假冒偽劣商品流入農村,讓村民「買得稱心、吃得放心、用得安心」。
收寄快遞 代繳費用 預約維修 農家「小標超」2.0版堪稱「十項全能」
隨著網購的興起,普通意義上的「農家小標超」已經不能滿足需求,村民希望連鎖超市能提供更多的生活服務。
2012年至2014年,杭州市商務委進一步深化推進「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對杭州市農家小型標準化超市進行了重點改造和提升,三年時間,投入補助1027.24萬元,共計改造提升「農家小標超」1917家。
杭州華辰連鎖超市有限公司是「萬村千鄉」龍頭企業的佼佼者,2014年6月,華辰推出網絡購物平臺,取名「送貨郎」,把小標超升級成大「網店」,這讓農村小超市的老闆省了不少心。
富陽東洲街道江豐村華辰超市的小老闆陸大哥說,農村連鎖店加入電商模式後,以前店裡只有幾千種貨品,現在網站上的近兩萬種商品都能賣,還不用囤貨,缺什麼了就動動手指下單補貨,「送貨郎」很快就能送到。
農家「小標超」2.0版是「十項全能」選手,幫你收寄快遞、繳納水電費、還可以提供電信、金融、公共事業代繳費等業務,有的甚至可以預約家政、家教、家電維修等生活服務。
「農家小標超」的提升改造給農村帶去了新的消費理念,現在,各農村連鎖便利店都在積極嘗試更多的功能,像小額取款、代辦寬帶等越來越多的日常生活需求,都可以在改造後的「農家小標超」得到滿足。
「解決了農民『買難』問題後,現在更關心農民的『賣難』問題。」杭州市商務委相關負責人說,要挖掘整合當地特色產品,把村裡的土蜂蜜、土雞蛋、筍乾、水果、堅果炒貨等各種寶貝銷到全國各地,實現農產品、農村資源的流通,讓村民富起來。
近3000家! 大杭州實現連鎖超市行政村全覆蓋!
隨著「萬村千鄉市場工程」的深入,蕭山、餘杭、富陽、桐廬、淳安、建德、臨安等農村市場風生水起,通過10年的努力,大杭州實現了連鎖超市行政村全覆蓋。
目前,在杭州市98個鄉鎮中,已開設日用消費品連鎖超市173家,2051個行政村中已發展日用消費品村級連鎖店2988家。杭州市已基本建成一個以大型商場超市為核心,以鎮街中型超市為骨幹,以農村連鎖超市為網點的農村現代流通網,基本實現連鎖超市行政村全面覆蓋。
隨著網際網路時代的到來、智慧經濟的深入推進,這張農村現代流通網絡不僅要為農村人輸送安全、優質、豐富的商品,更要積極探索發展「一網多用」城鄉互動的網絡經營模式,逐步搭建起一個集農業生產資料、農副產品收購、生活消費品、網上交易、中介代理服務、水電電信資費代收代繳等功能於一體的綜合服務平臺。
(來源:都市快報 記者:周少燕 見習記者:林建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