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市觀察|奔馳、寶馬爭相按下數位化快進鍵,能否PK特斯拉?

2020-12-07 新京報

7月27日,寶馬和奔馳兩大豪華汽車品牌不約而同地發布了自己在數位化方面的最新布局。寶馬以 「2020寶馬科技日」發布了多款車機端數位化產品,其中包括全新一代BMW數字鑰匙、BMW車載「西瓜視頻」、停車場室內地圖功能等;奔馳則在當天晚些時候,以雲發布的形式,線上闡釋了奔馳加速數位化進程的「最佳客戶體驗 4.0」戰略。特斯拉數位化技術領先市場銷量強勁兩大傳統汽車豪華品牌選擇同一天發布自己在數位化方面的布局和戰略,充分說明奔馳和寶馬在數位化發展上的危機感。特別是面對以數位化為最大賣點的特斯拉在全球豪華車市場的強勁表現,足以轉化為顛覆性的優勢時,按下數位化的快進鍵就顯得尤為重要和迫在眉睫。馬斯克在特斯拉問世之初就曾口吐豪言:特斯拉的競爭對手不是其他電動車,而是奔馳、寶馬等豪華品牌。這個一度被認為是笑話的狂言,如今已經成為現實。首先來看看特斯拉的市場表現。7月23日,特斯拉公布2020年Q2財報,二季度GAAP淨利潤為1.04億美元,實現連續四個季度盈利。特斯拉二季度共完成交付90650輛,結合一季度交付88400輛,特斯拉上半年已現實交付17.9萬輛汽車。2019年上半年特斯拉全球銷量160009萬輛車,同比增長11.8%。

特斯拉Model 3。

傳統豪華三強BBA的今年的市場表現又如何呢?數據顯示,2020年前6個月奔馳全球銷售新車為93.5萬輛,同比下滑17.6%;寶馬品牌全球銷量為84.2萬輛,同比下降21.7%;奧迪品牌上半年累計銷量70.72萬輛,同比下滑22%。BBA在今年1月份至6月份的銷量降幅平均為20.4%,雖然低於全球主流汽車品牌的平均下滑幅度,但和特斯拉的同比增長11.8%相比,顯然相形見絀。再以今年上半年在疫情籠罩下全球最先恢復,同時也是表現最好的中國市場銷量為例,豪華品牌雖然位居前三的還是奔馳、寶馬和奧迪,但特斯拉以49588輛的銷量已經位居第8位,且增長率是驚人的96%!前十位的傳統豪華品牌增長率最多的是雷克斯薩的1.6%,其他不是微增就是大幅下滑。其實特斯拉的目標客戶群體是有一定經濟實力、渴望高科技駕駛體驗的人群。特斯拉純電驅動帶來的強勁直接的動力輸出,讓所有特斯拉車型無論高低端都擁有相差無幾的駕駛體驗。業界首創的超級大屏,則是劃時代提升了整車的科技感和操作界面。在業界人士看來,特斯拉真正能吸引消費者的原因,是與生俱來的智能駕駛體驗。特斯拉在某種程度上和賈伯斯的蘋果很類似,車型的硬體體驗幾乎一致,車載軟體系統的體驗也高度一致。無論是特斯拉哪一款車型,獨有的駕駛輔助系統Autopilot、超級大屏、OTA無線更新,都是全系標配。這一點幾乎和蘋果手機高度趨同:無論是iPhone 11/11 Plus,兩者的價格區別只體現在硬體配置上。而在iPhone 最核心的iOS作業系統方面,任何一款蘋果設備都是一樣的。也就是說,用戶不管買了哪一款 iPhone,最終得到的體驗區別並不大。這也同樣適用於特斯拉,即消費者無論買了哪款特斯拉,得到的用戶體驗都是一致的。有了在銷售端明顯的數據對比,也就不難理解奔馳和寶馬兩大車企為何急於在數位化方面大張旗鼓了。那麼寶馬和奔馳在車輛數位化進程中按下了什麼樣的加速鍵?寶馬科技日啟動多項數位化互聯體驗寶馬汽車在7月27日的「2020寶馬科技日」上,以「懂車的寶馬和懂你的寶馬數字互聯」為宣傳口號,強調針對客戶的不同痛點和需求,在駕駛場景下如何進一步豐富用戶的數位化體驗,同時推動創新數位化的發展。在一次典型的寶馬數位化旅程中,始於使用iPhone或App Watch 就能靠BMW數字鑰匙開啟車門並發動汽車;堵車時可以看BMW車載「西瓜視頻」打發碎片化時間;面對地下停車場式的「迷宮」時,有業內首個停車場室內地圖功能,可以清晰了解整個停車場的布局以及自己車輛的當前位置;寶馬在本土化上與騰訊合作,將「騰訊小場景」和「微信車載版」引入BMW汽車,讓你安坐車裡就能搜索並預訂食住行玩等所有生活需求,同時還能保持社交溝通不掉線。自2017年ACES「第一戰略」的提出開始,寶馬就開始了一場自上而下的變革,這些變革涉及數位化設計、數位化生產、數位化用戶體驗以及移動出行解決方案等。對於數位化,寶馬集團大中華區執行長兼總裁高樂指出,數位化是「ACES」新四化的核心,無論是電動化、互聯化、自動駕駛還是共享服務,都離不開數位化。BMW雲端互聯,是寶馬數位化服務的直接載體,基於開放的雲平臺構建而成的,旨在為客戶提供「一站式」的數位化出行體驗,為消費者提供智能的、無縫的、個性化的出行服務。而作為寶馬不斷擴大的本土「朋友圈」之一,寶馬與騰訊宣布開展數位化合作,把車載輕應用生態「騰訊小場景」和「微信車載版」引入BMW車上。其中,「小場景」基於雲端更新、無須下載安裝,支持語音交互,更符合駕駛環境下的使用習慣,滿足了中國用戶、特別是新生代希望「全時在線」的數位化需求。目前,BMW iDrive已發展至第七代,相比前一代技術,它更關注駕駛者的個人需求。第七代BMW iDrive人機互動系統採用全新UI和UX設計,同時允許用戶根據喜好進行個性定義,例如:可自定義儀錶盤和中控屏的主頁,就像設置智慧型手機頁面一樣方便。此外,該系統可實現五維交互,包括語音、觸屏、iDrive旋鈕、按鍵和手勢控制,實現了人與車的自然溝通。以「騰訊小場景」為例,用戶可通過語音、觸屏和iDrive旋鈕來啟動它,同時兼顧了駕駛的安全性。奔馳「最佳客戶體驗 4.0」戰略:加速數位化進程已有134年造車歷史的奔馳對汽車數位化也可謂先知先覺,早在2015年法蘭克福車展上,時任梅賽德斯-奔馳汽車集團全球總裁蔡澈在「奔馳之夜」上,就闡述過奔馳在數位化方面的戰略布局。蔡澈表示,在數位化戰略下,奔馳正從汽車製造商轉變為網際網路出行服務商。2016年,奔馳發布瞰思未來(CASE)戰略,CASE四個字母分別代表的是Connected(智能互聯)、Autonomous(自動駕駛)、Share&Services(共享出行)、Electric(電力驅動),這是奔馳未來發展的四個方向,標誌著奔馳汽車數位化轉型全面展開。

2019年6月11日,上海,國際消費電子展,奔馳汽車展示的EQC 400 4MATIC電動概念車。

在7月27日的線上雲發布中,戴姆勒股份公司及梅賽德斯-奔馳股份公司董事會成員、負責市場營銷與銷售的貝思格女士提出,奔馳在全新的客戶服務戰略中,將通過線上購車APP、線下數位化體驗店、車載互聯繫統以及網絡預約取送車等服務,用網際網路科技將客戶和奔馳的服務更有效地連接起來。目前奔馳自有的電商平臺,可以為客戶提供線上看車、聊車、選車、訂車的便捷服務,平臺的功能涵蓋了360度外觀全景展示及VR內飾互動展示技術、現車速定等服務。基於微信平臺的Mercedes me 車主俱樂部,圍繞車主打造了一個生活服務圈。奔馳的全球合作夥伴迅速做出了創新的數位化無接觸解決方案,以便儘可能地服務好客戶。貝思格確認,奔馳每年高達數億歐元的投資中有很大一部分用於數位化解決方案的探索。在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之前,數位化就已經是奔馳的工作重點之一。過去幾年裡,奔馳堅持對數位化相關所有領域的大力投入。數位化經銷商服務使得奔馳即使在特殊時期、必須暫停全球線下經銷商網點的情況下,仍能與客戶保持良好的互動。舉例來說,在德國,宣傳送貨上門等服務幫助我們在數位化銷售渠道上取得了流量的大幅增加。從今年 4月到 6 月,德國官方網店的日訪問數增長了約 70%。在奔馳的預期中,到2025 年,全球乘用車銷量的25%將是與合作夥伴在線上渠道完成。貝思格介紹,在中國,梅賽德斯-奔馳幾年前就開始了數位化解決方案的探索,為客戶提供線上購車體驗,包括在線諮詢和訂車服務。2015年梅賽德斯-奔馳天貓官方旗艦店正式上線。目前,客戶可以線上預約試駕,或在線訂購梅賽德斯-奔馳原廠零配件及其他售後服務。截至今年 6 月,梅賽德斯-奔馳天貓官方旗艦店已有近 30 萬名粉絲,上半年累計銷售額同比增長約95%。目前,梅賽德斯-奔馳正通過網站、微信、應用和車機四大線上數位化平臺的建設,進一步實現線上用戶端與線下零售網絡的緊密連接,確保奔馳在快速變化的市場中保持競爭力。今年6月,「梅賽德斯-奔馳 EQC 在線展廳」小程序也正式上線,以 3D 看車、試駕預約等豐富功能,呈現互動產品體驗。梅賽德斯-奔馳也正在通過 She’s Mercedes 女性平臺、Mercedes me Club 車主俱樂部、專為新生代客戶群體打造的「頭號領地」等創新平臺,進一步探索、滿足中國客戶數位化、電動化、年輕化的多元需求。貝思格表示,奔馳以客戶為先的數位化解決方案,實現線上、線下客戶服務的平衡,是提升客戶滿意度的關鍵所在。奔馳仍將繼續加大數位化轉型方面的投入。奔馳預計到 2025 年,梅賽德斯-奔馳乘用車全球銷量的 25%將來自於線上銷售,同時奔馳80%的服務預約都將來自線上。傳統車企和特斯拉之間存在數位化「代溝」

埃隆馬斯克日前表示:「我們對軟體授權持開放態度。」這意味著未來特斯拉引以為傲的Autopilot可以進行有限度的授權。正值傳統汽車巨頭在汽車數位化轉型奮起直追之際,馬斯克的此番表態顯得意味深長。奧迪新任執行長馬庫斯杜斯曼最近表示,他相信特斯拉在業內還有兩年的領先時間。對此奧迪母公司——全球車企巨頭德國大眾CEO迪斯看法更為清晰:「(汽車業)更大的變革是汽車正在逐漸成為完全集成的網際網路設備……這將徹底改變整個商業模式。」

2016年5月11日,上海,寶馬i8電動汽車。

雖然身為CEO的迪斯對於傳統車企轉型數位化有著清醒的認知,但大象轉身的現實難度無疑困擾著這家巨無霸車企。一個月前,一位已經離職的前奧迪研發主管Peter Mertens發表一篇署名文章《終將血流成河——我們都睡著了》,文中透露,大眾公司今年最推出的ID.3中有約1000萬行代碼,但沒有一行來自大眾工程師。他還嘲諷大眾汽車的軟體方面落後,「在2020年,世界上最強大的車企研發部門造出的汽車僅相當於特斯拉2012 年產出的汽車。」這種巨大的數位化「代溝」,很好地解釋了為何原本應該在2019年底就正式上市的大眾ID.3,一直因飽受軟體Bug問題困擾,不得不一再延遲上市。不僅是大眾,在智能電動化轉型過程中,幾乎所有傳統汽車廠家的最大挑戰即是數位化轉型,各種軟體Bug不斷,幾乎成了傳統車企轉型數位化的致命傷。特斯拉17年的造車史已經充分揭示,其不斷在軟體開發和電子架構設計方面持續創新,使特斯拉能夠比競爭對手更快地引入新技術。未來汽車的屬性將更加多元,將不再是單純的交通工具。汽車最終可能演進成為軟體定義的智能移動終端;汽車企業也不止是汽車產品的單純提供者,更是服務於移動出行的高科技公司。德國大眾已經宣布,將成為一家軟體驅動的公司,並設立了「Digital Car & Service」部門,大力推動數位化轉型;另一家車企巨頭豐田公司也宣布,豐田將從汽車公司轉型為移動出行公司。梳理奔馳、寶馬在數位化方面的戰略布局不難發現,數位化轉型已成豪華品牌車企戰略發展的必選項。作為跨國車企的頭部企業——寶馬和奔馳其實已經把數位化作為企業的核心戰略,並融入到汽車設計、生產、製造、營銷、銷售、用戶交互體驗的全生命周期過程中。在與以特斯拉為代表的數位化車企的競爭中,傳統車企特別是豪華品牌車企,能否迎頭趕上並超越?也許大眾CEO迪斯的一句表述更有代表性:在當下市場中,只有跟上特斯拉的步伐,隨後才能在某個階段超過它。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陳小兵

編輯 趙澤 校對 陳荻雁

相關焦點

  • 車市八連增背後:南北大眾分化加劇 寶馬奔馳「相愛相殺」
    來源:時代周報原標題:車市八連增 11月宏光MINI再勝特斯拉時代周報特約記者 劉洋 發自廣州即將結束的2020年,從年初疫情衝擊下的幾近停擺,到如今已連續8個月產銷正增長,冰火兩重天下,中國車市經歷了一場不平凡的試煉。
  • 五菱汽車被頂格罰款3萬元;北京奔馳重啟股權討論;一輛特斯拉Model...
    關注並置頂「一號車市」,輕鬆買賣二手車!全國天氣各位聽友早上好,昨天的,今天的,汽車行業內的,您的一號汽車行業新聞早餐來了。今天是2020年8月28日,星期五,讓我們來看下全國天氣。華晨寶馬iX3 9月13日正式亮相華晨寶馬iX3將於9月13日在瀋陽發布,年底實現上市,該車NEDC續航裡程為500km。有消息稱,華晨寶馬iX3起售價預計在45萬元左右。
  • 特斯拉厲害了?奔馳寶馬都降價認輸!
    時下特斯拉狼入羊群,不僅僅是國產的電動汽車,中國的高級車市場也受到了衝擊,奔馳的BMW也在不斷降價。1、特斯拉很厲害嗎?從外面看,特斯拉大舉進軍中國市場的是國產電動汽車,由於在新能源車的輔助溫床上生活很長時間,不僅續航距離難以與特斯拉匹敵,而且價格也很高,很難成為電動汽車普及的重要推動者。
  • 易車研究院發布高端EV車市報告,為車企布局提供專業建議
    2020年隨著特斯拉、蔚來等的在華銷量快速崛起,高端EV車市相當紅火,相關上市公司股價飆升。沃爾沃的極星、東風的嵐圖、北汽的極狐、上汽的智己等新品牌紛紛湧入,奔馳、寶馬、奧迪等傳統高端品牌,也紛紛加速電動化進程。種種跡象表明,高端EV市場正在加速爆發,當前高端EV市場格局如何,2021-2025年中國高端EV車市將會是怎樣走勢,車企又應該怎樣把握機遇?
  • 寶馬、奔馳「在一起」!放下百年恩怨,難道是害怕特斯拉?
    讓我感覺到「大吃一鯨」的是我居然無意間看到一則新聞:說寶馬和奔馳2家,居然要抱團了!新聞裡是這樣報導的:寶馬和奔馳在12月終於放棄了競爭,它們要一起慶祝2020年聖誕節的到來。據媒體報導,如今在德國的汽車城「摸你黑」(調皮…)被人發現,奔馳的電動汽車居然在「寶馬世界」出現;而寶馬的電動汽車更是放在奔馳的展廳裡公開展示,據說邊上還放著上面寫「讓我們在一起」的德語告示牌……
  • 特斯拉突然狂降16萬,原是被中國公司吊打,目標是奧迪奔馳寶馬
    上述接近特斯拉銷售的人士對本報記者表示,Model Y的最終售價直接衝擊了BBA(寶馬、奔馳和奧迪),儘管由於售價超出30萬元而無法享受國家新能源汽車補貼,但特斯拉在車輛上牌、購置稅減免等方面仍然優勢明顯。特斯拉今年銷量有望達30萬由此,特斯拉進入主流純電動SUV市場,將在中國開始銷售「SEXY」組合全線產品。
  • 自動駕駛沒有「真愛」:一場寶馬+奔馳也玩不起的燒錢遊戲
    全球車市啞火,加上新冠疫情,寶馬和戴姆勒的銷量未實現高增長,同時淨利潤也大幅下滑。因此,燒錢的乘用車自動駕駛成為車企首先減少投入的項目。全球車市正在深度調整,又趕上新冠肺炎疫情的直接衝擊,車企的2020目標,也從發展變成了活著。
  • 奔馳「挑戰」特斯拉,L3/L4/第二代MBUX齊上陣
    梅賽德斯-奔馳希望在今年年底推出下一代S級轎車時,從特斯拉手中奪回高端轎車領域的技術領先地位。 「S級豪華轎車是戴姆勒的標誌。」戴姆勒希望,這款新車型將幫助這家德國汽車製造商在明年恢復盈利。
  • 5系/3系/X3/X5等立大功 但寶馬2020年在華還是沒賣過奔馳
    2020年是寶馬在中國市場的產品大年,其中寶馬品牌全年共投放新產品達17款,這些車型為集團銷量的提升立下了汗馬功勞。具體來看,寶馬X系列車型全年累計銷售32.3萬輛,同比增長12.3%,其中寶馬X3、寶馬X5全年銷量分別約13.4萬輛和4.3萬輛。
  • 數位化轉型改造車市生態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2020年與往年最大的不同和亮點,就是車企、產品和渠道的數位化轉型。數位化對車市的改變,已經從上下遊在改變產業生態,體現出數位技術對車市的系統化改造,如車載互聯、數字購買和共享、安全和製造、自動駕駛和大數據等。
  • 新京車評|復盤上半年中國汽車圈:六大問號折射車市未來
    一、車市銷售能否寒帶轉溫帶止跌回升?已連續20年銷售數據正增長的中國汽車市場,已在2019年被終結,隨之而來的是車市銷量11連降。2020年春節後疫情襲來,車企停工、車市停滯,銷售數據更是連跌不止。隨著中國疫情得到控制,車企復工復產,中國車市積壓了幾個月的購買力也逐步釋放。
  • 特斯拉突然狂降16萬!奔馳、奧迪、寶馬誰更受傷?
    上述接近特斯拉銷售的人士對本報記者表示,Model Y的最終售價直接衝擊了BBA(寶馬、奔馳和奧迪),儘管由於售價超出30萬元而無法享受國家新能源汽車補貼,但特斯拉在車輛上牌、購置稅減免等方面仍然優勢明顯。
  • 2020年熱門豪華車匯總 奔馳新款E級/寶馬5系領銜_車市動態_汽車...
    網上車市梳理出了以BBA(奔馳、寶馬、奧迪)為首的豪華品牌在今年上市的幾款重磅車型,相對熱門的有奔馳中期改款E級、寶馬中期改款5系和奧迪新款A4L。除此之外,沃爾沃、凱迪拉克、謳歌等品牌也推出了品牌旗下的新產品。通過此篇文章我們來幫大家簡單回顧一下這幾款新車,希望能對您在今後的選購中起到幫助。
  • 特斯拉突然狂降16萬,官網被擠崩!奔馳奧迪寶馬,誰更受傷?
    奔馳、寶馬邁向電動化全新推出的第一款車型都是中級SUV,奧迪則是一款中大型SUV。然而,奔馳EQC、寶馬iX3價格都在50萬元左右,奧迪e-tron的價格則超過70萬元。上述車型在中國市場的銷量均不佳。由於特斯拉Model Y與這些車相比具有巨大的價格優勢,隨著特斯拉Model Y上市,這幾款車的市場壓力都會變得非常大。
  • 全球車企市值排名:特斯拉第一,兩家自主車企進前十,超越寶馬通用
    特斯拉作為目前發展趨勢最為迅猛的電動品牌,從今年6月市值1901.22億美元飆升至如今的3903.1億美元,將近出現翻倍的增長。而今年6月,特斯拉就已實現超越豐田汽車,穩坐市值第一汽車製造商。
  • 車市回暖明顯, 多款重磅車型爭相入市搶市場
    車市回暖明顯, 多款重磅車型爭相入市搶市場金羊網  作者:張愛麗  2020-04-15 一些被賦予厚望的重磅車型也紛紛選擇這個節點入市
  • 特斯拉突然狂降16萬,官網被擠崩!奔馳、奧迪、寶馬……誰更...
    上述接近特斯拉銷售的人士對本報記者表示,Model Y的最終售價直接衝擊了BBA(寶馬、奔馳和奧迪),儘管由於售價超出30萬元而無法享受國家新能源汽車補貼,但特斯拉在車輛上牌、購置稅減免等方面仍然優勢明顯。
  • 特斯拉突然狂降16萬,官網被擠崩!奔馳、奧迪、寶馬...誰更...
    其中,Model Y是上海超級工廠投產的第二款產品,也是特斯拉「跑量」的重磅車型,去年全年市場都非常關注Model Y的國產動向; 而Model 3的改款也算是姍姍來遲,特斯拉中國區高管的微博帳號下經常出現「改款何時上市」的疑問。
  • 特斯拉突然狂降16萬,官網被擠崩!奔馳、奧迪、寶馬...誰更受傷?
    上述接近特斯拉銷售的人士對本報記者表示,Model Y的最終售價直接衝擊了BBA(寶馬、奔馳和奧迪),儘管由於售價超出30萬元而無法享受國家新能源汽車補貼,但特斯拉在車輛上牌、購置稅減免等方面仍然優勢明顯。業內人士:特斯拉今年銷量有望達30萬由此,特斯拉進入主流純電動SUV市場,將在中國開始銷售「SEXY」組合全線產品。
  • 五年砸700億,全面數位化,奔馳花大價錢學特斯拉能有戲嗎?
    ,特別是BBA的霸主奔馳,只是奔馳花大價錢學特斯拉能有戲嗎?一、五年投資700億做數位化的奔馳近日,德國汽車製造商戴姆勒宣布,未來5年將投資700億歐元在研發、不動產、工廠及設備領域投資加速電動化和數位化轉型。戴姆勒股份公司及梅賽德斯-奔馳股份公司董事會主席康林松(Ola Kllenius)表示:「此舉在提高公司盈利能力的同時,將進行精準投資以推進戴姆勒未來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