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進入:自考報名有疑問、不知道如何選擇主考院校及專業、自考當地政策不了解,點擊立即報考諮詢》》
全國2014年4月自學考試新聞心理學真題
課程代碼:00657
請考生按規定用筆將所有試題的答案塗、寫在答題紙上。
選擇題部分
注意事項:
1.答題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考試課程名稱、姓名、準考證號用黑色字跡的籤字筆或鋼筆填寫在答題紙規定的位置上。
2.每小題選出答案後,用2B鉛筆把答題紙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塗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乾淨後,再選塗其他答案標號。不能答在試題卷上。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選出並將「答題紙」的相應代碼塗黑。未塗、錯塗或多塗均無分。
1、新聞採訪活動中的一對主要矛盾是新聞記者和
A、新聞來源 B、新聞受眾
C、採訪對象 D、新聞機構
2、新聞從業人員重要的一種職業素質是
A、新聞敏感 B、新聞理想
C、新聞職業道德 D、新聞從業技能
3、我國屆全國新聞心理學研討會召開的年份是
A、1994年 B、1996年
C、1998年 D、2000年
4、聯繫新聞傳播者和新聞受眾心理活動的一條主線是
A、新聞事實 B、新聞道德
C、新聞價值 D、新聞心理
5、行為主義心理學的創立人是美國心理學家
A、班杜拉 B、西蒙
C、華生 D、米德
6、人類智力活動的強化劑是
A、信仰 B、個性
C、動機 D、意志
7、和其他一些職業相比,新聞工作帶有更大的冒險性和
A、新奇性 B、刺激性
C、競爭性 D、敏感性
8、在新聞採訪過程中,記者要意識到自己代表的是
A、本人 B、公眾
C、政府機構 D、採訪對象
9、長期認識不清的現象,被別人一句話、一個比喻點透了,立即有了新的觀點,這體現了新聞敏感的思維具有
A、頓悟性 B、情境性
C、時效性 D、反應力
10、完成新聞作品的心理過程可以圖解為
A、內→內→外 B、外→外→內
C、內→外→內 D、外→內→外
11、記者一旦進入新聞寫作過程,其心理活動呈現的特徵是
A、廣泛性 B、能動性
C、完整性 D、靈敏性
12、新聞心理學所說的「場」,一般是指
A、外來信息 B、內部信息
C、外界環境 D、自我經驗
13、就性格特徵而言,編輯群體的向性類型偏於
A、內向型 B、外向型
C、中間型 D、極端型
14、創造性思維本質的特點是
A、形象性 B、流暢性
C、靈活性 D、獨創性
15、編輯、記者、播音員和主持人分擔著不同角色,受眾對其有不同的
A、角色定位 B、角色認知
C、角色期待 D、角色規範
16、受眾的心理承受力有兩個特點,一是主觀性,二是
A、客觀性 B、時間性
C、空間性 D、持續性
17、新聞在報導與受眾的主觀態度不一致的問題時,受眾能否接受的主觀感覺是指
A、從眾心理 B、逆反心理
C、心理傾向性. D、心理承受力
18、影響受眾態度的依賴心、自尊心和智力的重要因素都屬於
A、人格因素 B、情緒因素
C、情境因素 D、認知因素
19、受眾態度的改變有兩個方面,一是質的改變;二是
A、方向上的改變 B、程度上的改變
C、觀點上的改變 D、事實上的改變
20、處於嚴重抑鬱狀態的人易產生悲觀、厭世甚至自殺的意念,這是一種
A、思維障礙 B、言語障礙
C、情緒障礙 D、行為障礙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五個備選項中至少有兩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選出並將「答題紙」
的相應代碼塗黑。未塗、錯塗、少塗或多塗均無分。
21、記者索取新聞事實的主要對象包括
A、當事人 B、新聞受眾
C、目擊者 D、新聞發布人員
E、新聞編輯
22、心理現象由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構成。下列選項中屬於智力因素的有
A、記憶 B、動機
C、想像 D、性格
E、思維
23、下列選項中,屬於新聞敏感的思維特點的有
A、頓悟性 B、靈活性
C、直觀性 D、敏捷性
E、創造性
24、記者新聞寫作心理狀態的構成因素包括
A、協調好認知和情緒情感 B、選擇寫作時間
C、明確寫作意圖 D、堅守受眾意識
E、選擇舒適安靜的環境
25、新聞編輯較為突出的、外顯的且處於核心地位的性格特徵包括
A、嚴謹細緻、一絲不苟 B、謙虛自信、虛懷若谷
C、不大外露、偏於內向 D、兢兢業業、無怨無悔
E、彬彬有禮、君子風範
非選擇題部分
注意事項:
用黑色字跡的籤字筆或鋼筆將答案寫在答題紙上,不能答在試題卷上。
三、名詞解釋(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3分,共l5分)
26、角色衝突
27、新聞編輯的受眾意識
28、睡眠者效應
29、心理免疫
30、心理防衛機制
四、簡答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5分,共25分)
31、構成心理素質模型的四大心理系統是哪些?
32、採訪對象不利於採訪活動展開的性格特徵主要有哪些?記者遇到這些情況應該如何處理?
33、對於「新聞作品是『一本打開了』的關於記者『本質力量的書』」,這一說法,應如何理解?
34、簡述新聞受眾的需要及其與新聞特點的關聯。
35、簡述新聞工作者心理健康的標準。
五、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8分,共16分)
36、結合實際論述學習新聞心理學對新聞工作者的作用。
37、結合實際論述新聞傳播者影響受眾態度改變的因素。
六、應用分析題(本大題共1小題,共14分)
38、請結合實際和自身感受,分析播音員和主持人如何充分利用移情的功能,達到良好的
傳播效果。
更多的自考真題、模擬試題、筆記串講、自考策略,請關注中國教育在線。
推薦閱讀: 2020年10月各省自考報名時間及入口| 2020年自考備考指導及考試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