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定投賺教育金,每月1500元,我攢了60萬+

2020-12-09 華爾街見聞

「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中國父母在育兒、教育的花費上從來都不吝嗇。

但是教育是要燒錢的,如果你家有兩娃,那麼你家燒錢機器速度請自行X2。

養娃到底有多貴?

來自《2017中國家庭教育消費白皮書》的數據顯示,在7歲至18歲孩子的家庭裡,教育支出佔整個家庭全年支出的20.8%,81.2%的孩子上過補習班。

到2020年,教育支出佔比達到32.44%,呈不斷上升的趨勢。

有調查顯示,上海某區從孩子出生到初中畢業平均每個家庭的總投入接近84萬元,條件更好的家庭投入更多。

而家庭條件稍差的也是如此,有許多年薪不足5萬的家庭年收入70%都投入給孩子。想要讓孩子儘可能接受更好的教育,就要選一個好學校,動輒10萬以上的擇校費,再置辦一個幾百萬的學區房,分分鐘讓你吐出老血。

那麼,教育儲備金的重要性就不用多說了。

在孩子出生後,就有很多家長開始給孩子存教育金,這些錢專款專用於孩子的教育花費。

這筆錢該怎麼存。下面讓懶貓給你詳細介紹一下。

01

傳統意義的教育儲蓄

傳統的教育儲蓄是父母為子女從小到大準備的一筆教育資金,每月固定存入,到期支取本息的一種定期存款

國家的教育儲蓄規定,高中、大學、研究生三個學習階段可以分別享受一次2萬元教育儲蓄優惠。最低起存金額為50 元,本金合計最高限額為2萬元

這個教育儲蓄的好處在於,按照國家政策規定(銀髮【2000】102號),這筆錢專款專用在你子女的教育支出上,沒有利息稅,並且在存款利率上。

按照定期儲蓄存款利率計息,即使中途需要用錢要取出,只要到學校開一個在校證明,還是可以按照定存利率計息的。

因為有最高限額限制,教育儲蓄月存金額是有限制的,我們在計算的時候以每種年期最高存入金額來計算本息。可以算出這種方法最終的收益情況:

可以看出這類教育儲蓄硬傷是利率太低了,本金和收益完全無法應付未來孩子教育的需要,雖然無風險,但是對於我們想要完成的目標教育金來說杯水車薪,只能當做輔助來規劃。

但是,我們可以吸取國家教育儲蓄金的思路,用這種「零存整取」的方式,來進行指數類基金的定投,為孩子的教育做一個長期的投資。

02

定投指數基金積累教育儲蓄金

由於教育儲蓄是一個長期的項目,選取保值基礎上收益較高且偏穩健的產品是關鍵。

所以,用基金定投的方式做教育金的儲備,兩者策略思路完全符合:

一方面定投基金相當於強制儲蓄功能,定期在教育帳戶裡存入本金,完成教育儲蓄目的;

另一方面,加上複利因素,可以最大限度的實現財富增值。

一般我們可以考慮8%——10%左右的年化收益率。

舉個慄子,參考從2005年成立的滬深300這隻指數,15年來,它的平均年化收益率達到10.86%。

如果選擇跟蹤度較好的滬深300指數基金,在本文中我們選擇了創立時間較早,跟蹤滬深300比較緊密的博時裕富滬深300A(050002)來測算:

選擇孩子從1歲到15歲之間的15年、10年、5年來劃定時間範圍,在不考慮任何操作技術,每個月堅持定投1500元,直接從頭定投到最後的數據進行回測,可以得到:

滬深300,2005-2020各年度收益率

下面來回測一下,定投15年,大約收益可以達到多少:

定投時間段:2005年11月-2020年11月

定投總期數:180期

總投入成本:270000元

總資產:609233.56元

總收益:339233.56元

總收益率:125.64%

年化收益率:10.12%

從數據來看,180期的定投雖然時間較長,可以看出定投基金經歷了完整的熊市、牛市的洗禮後,定投時間越長,總收益也隨之較高。

如果我們按照孩子出生就開始給她做定投,到她15歲初中畢業,每月在不影響正常生活的情況下,並且在孩子用錢比較少的時期,只要拿出1500元錢,到她讀高中,就有60多萬的收益。

懶貓在網上搜「高中補課費」,結果讓人震驚:

高中生日常的補課, 一個月1萬。如果要找一對一的,一個月2萬。去掉寒暑假,就算一年補8個月的課,也要16萬了!

就這補習水平,還算是工薪階層的補課行情。

懶貓粗略的看了一下,反正高中生補課費都是按萬來算的,鈔票像紙一樣往外花。

如果你堅持每期定投,那麼到你孩子上高中的時候,手裡有60萬,不僅可以支付三年的補課費用,孩子上大學的學費和生活費也能一併攢齊了!真的可以做到手有餘錢,心中不慌了!

但是很多人會覺得,15年180期的投入他堅持不了,還有可能是孩子到高中就到了用錢的時間了,那麼我們再來回測一下,定投10年的收益:

定投時間段:2010年11月-2020年11月

定投總期數:120期

總投入成本:180000元

總資產:346206.85元

總收益:166206.85元

總收益率:92.34%

年化收益率:12.54%

我們可以在15年定投收益圖對標2010年,開始定投相當於歷史的較低位置買入,經過兩次較大波動後,10年間總收益率翻了近一倍,但是總收益相較於15年定投來說,較少,但是收益情況還是很可觀的。

我們再來回測一下近五年的情況:

定投時間段:2015年11月-2020年11月

定投總期數:60期

總投入成本:90000元

總資產:125151.53元

總收益:35151.53元

總收益率:39.06%

年化收益率:13.12%

雖然這段時間的微笑曲線幅度不是很大,年化收益率是前兩者最高的,比較年收益肯定不及15年和1年定投的結果,但是對比6年的銀行教育儲蓄本息合計21612.23元,總收益達到35151.53元,多出了1萬多還是很可觀的。

而且你可以在這期間靈活的調整你的投資策略,「性價比」非常高。

但是,這只是一種摩擦力較小、相對理想的情況,是我們走過了15年回測的結果,但是任何一支基金或者指數都是有起伏波動的。

作為長期投資的教育基金,選擇指數時,要適當考慮估值、成長性和穩定分紅等因素。

此外,定投指數基金,一開始經驗少時建議採用固定定投法,但積累經驗後,可根據市場狀況做一個積極定投資者,比如採取低位多買,高位少買或者不買的定投策略實現收益最大化。

當然,我們定投的金額相對較小,但是孩子教育需求不斷變化,家長在為孩子籌備這一部分資金的時候,可以適當增加定投成本,更重要的是孩子的教育儲蓄是一個大工程,家長越早做儲備就越好。

對比了銀行儲蓄和基金定投,面對教育的較大支出,相比你自己心中已有了投資教育金的方案了,不妨趕緊行動起來,如果你現在沒有孩子,也趕快把這個教育儲蓄的事情計劃起來!

03

創建教育基金的小建議:

1、布局家庭教育金計劃一定是越早越好,從上面的分析也可以看出,從孩子1歲開始儲備,每月付出的本金相對較低,壓力也較小;

2、教育儲蓄金最好獨立開戶,專款專用,特別是定投期內,建議只進不出,享受複利;

3、教育儲蓄金安全第一,不要盲目進行自己不了解的風險投資;

4、以上的投資項目可以組合搭配,分擔風險

下載「華爾街見聞」APP,即時見證歷史。

相關焦點

  • 每月定投500元能賺多少錢,基金定投的收益怎麼算
    而基金定投則是通過分批次、小金額的不間斷買入,從而有效的拉低了基金持有成本。整體而言,廣大白領都在買基金定投,它的優勢有哪些呢?每個月定投500元能賺多少錢?今天就一起和希財君來看看吧!2、靈活性強基金定投儘管是每月定期定額的購買基金,但是實際上,可以靈活操作,在基金大幅上漲時賣出部分基金或者減少定投申請,在基金下跌時,增加定投認購額度,從而有效提高基金定投的收益。3、有效攤平成本基金定投由於投資期限長,通過日積月累的投資,能夠有效攤平基金的持有成本。
  • 定投指數基金,連續5年不間斷每月投入1萬元,5年後能達100萬麼?
    定投指數型基金,連續5年不間斷每月投入1萬元,5年後本金+收益能達100萬麼?關於基金定投,相信有接觸過基金的投資者應該都不陌生了。每當有人問起基金定投,在市場上聽到最多的一種聲音就是,定投指數型基金。
  • 基金定投怎麼選擇周期?什麼基金適合定投?
    基金定投是很多人喜歡的一種理財方式,那麼基金定投時我們應該怎麼選擇定投周期?什麼類型的基金適合定投?基金定投是指:我們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設定好時間、金額、扣款方式,然後交給系統來完成餘下的流程。比如有的人每個月固定拿出1000元定投基金作為孩子的教育金,有的人每個月拿500元定投基金是為了強迫自己儲蓄、有的人每個月拿3000元定投基金是為了帶父母出國遊玩一番,而有的人定投基金並沒有明確的目的,只是剛好手上有閒錢,於是就開啟了定投。
  • 每月定投1000元基金,應如何配置?
    每個月定投1000元基金,每年大概投入12000元左右。定投,主要是用分期投入的方式來降低風險,平攤投入成本,來獲取收益。要做好定投必須要要解決幾個問題:1、買什麼?2、怎麼買?3、怎麼賣?作為定投的標的,一般都會建議選擇波動較大的標的,比如我們之前說過建議長期定投優秀的主動基金或者是指數基金。
  • 每月定投多少錢,比較合適?
    為了應對不時之需,記得還要給自己留有備用金,不要把所有的閒錢都拿來定投,七七建議是不要超過每月結餘閒錢的一半。公式:每月定投金額=(月收入-月支出)÷2舉個慄子:小明每個月的收入是10000元,支出大概是6000元,每月能結餘4000元。
  • 每天定投10元基金,有沒有意義?
    老話說,你不理財,財不理你,想要「錢賺錢」,讓財富滾雪球,每天定投就是很好的開始。01 每天定投10元,堅持5年,能夠存出「第一桶金」每天10元錢,對於不少人而言,就是一包煙的錢,讓人疑慮的是,這麼做能夠賺到錢嗎?
  • 每月拿幾百元來買基金,有意義嗎?
    每月拿幾百元來買基金,也就是傳說中的「基金定投」,意義是非常大的,這是一個很可靠並能快速積累財富的方法。基金定投是定期定額投資基金的簡稱,是指在固定的時間,以固定的金額,投資到指定的開放式基金中,類似於銀行的零存整取方式。對於手上沒有多少資金的人來說,每月都拿出一點錢來買基金,不僅能培養理財習慣,而且最後還能積累一筆不小的財富。
  • 孩子的教育金如何規劃?應該選擇什麼工具?
    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教育金這件事~首先,要了解儲備教育金的必要性。為何要提前儲蓄?八個字:未雨綢繆,防患未然。一個普通家庭養大一個孩子的費用預計在50萬~130萬之間,其中教育費佔子女總支出的76.1%(數據來自《光明日報》),若還想出國留學,則至少需要200萬。
  • 每月結餘1000元,堅持定投賺10倍的概率有多大
    比如定投!定投就是每個月以固定數額的資金來購買某種理財產品。我們就以1000元為例,來看下定投的效果究竟如何。貨幣基金定投 貨幣基金當前的年化收益率為2%左右,當然後面可能會比2%要高。我們這裡假設是穩定的,那麼定投1,3,5年的收益就是
  • 每月餘下2000元 定投該投多少錢?
    房租、水電:2000元   餐飲:1400元   交通:200元   交際:300元   話費:100元   對於有心進行   這裡,Miss摩覺得大家可以參考這樣一個公式:每月定投金額=(月收入―月支出)2   按照公式計算,小王每個月的定投金額控制在1000元較為合理。那麼,如果小王按此金額定投了,最近1年的整體定投收益如何呢?
  • 基金定投為什麼能持續賺錢?
    小光身邊有很多做投資的朋友,但凡今年能堅持基金定投都賺了錢。從去年開始,很多基金表現都很不錯,部分基金甚至跑出了翻倍的收益,早期的基金投資者已經默默賺了很多錢。壓根不用擔心通貨膨脹導致貨幣貶值。什麼是基金定投一般而言,基金的投資方式有兩種,單筆投資和定期定額。定期定額,也就是基金定投,這種方式類似於銀行儲蓄的「零存整取」。也就是每隔一段固定時間(例如每月25日)以固定的金額(例如500元)投資於同一隻開放式基金。它的最大好處是平均投資成本,避免選時的風險。
  • 學生黨想每個月拿幾百塊錢做基金定投,強制儲蓄,該怎麼操作?
    好比這位學生黨,想每月拿出幾百塊錢來做基金定投,就當作強制儲蓄,不知道該怎麼操作?學生黨在校期間已經有意識開始投資理財,是非常有意義的一件事。因為很多年輕人只有等到參加工作,有了收入之後,才開始著手學習和操作理財。如果學生黨能在校時間就已經在理財,那麼起步會比同齡人要早得多,以後在投資理財這條路上能夠走得更遠更穩。
  • 基金定投的收益率怎麼算
    公式:本金=所有投入的資金之和收益=現有市值-本金收益率=收益/本金*100%這個收益率是實際收益率,不是年化的概念,比如你算出來的收益15%,你定投了半年,還是定投了三年,總共賺了15%,比如你本金投入了1萬,賺了15%,也就是1500。
  • 「基金系列-2」基金的適合玩法,定投真的不是騙局嗎?
    首先,我跟基金公司沒有利益相關。在網上不少人說基金定投是個騙局,是個坑。點進去看無外乎都是說:定投是基金公司用來忽悠投資者的一個手法而已,想賺投資者手續費才鼓吹定投,還有就是強調每筆交易都是獨立的,任何一次交易都要與其他交易分開來看待,定投不如一次性買入。比如基金吧這個截圖觀點。首先,先了解一下什麼是定投?
  • 不要小看每個月拿幾百元定投基金,你不知道的好處都在這
    或者是追求高收益的投資者,即使本金不多,也不願意磨磨蹭蹭地定投基金,更願意把錢投進股票等高風險的市場,以此來搏一搏。就算是定投基金,也不會每個月才投入幾百元,哪怕是借錢也要提高本金。可以看出不少投資者確實會認為每個月拿幾百元來定投基金,就是在浪費時間。沒有太大的收益作為回報,就不存在意義,也就沒有堅持的動力。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不要小看每個月拿幾百元定投基金,你不知道的好處都在這。
  • 不是所有的基金都適合定投,貨幣基金和債券基金沒必要定投
    基金定投的目的是為了以最少的錢購買最多份額的基金,比如:1000元在牛市只能買500份基金,而在熊市就可以買1000份基金,那麼該基金就是適合定投。如果1000元在牛市只能買500份基金,而在熊市可以買501份基金,那就不用定投了,意義不大。不是所有基金都適合定投。
  • 基金定投是騙人的?傻瓜當然賺不到大錢!
    當時很多童鞋表示不太明白,因為篇幅原因也沒有詳細說明,所以今天文章就來給大家解釋一下什麼是「定投績效收窄效應」,以及為什麼大掌柜經常在課程裡提到「傻瓜定投是賺不到錢的」。定投績效收窄效應其實很簡單,我用兩張圖來給大家解釋一下:假設你從現在開始,每次定投100塊,基金漲跌和你持有成本的走勢曲線如下:可以看出來,隨著基金的每次下跌,通過定投,使得持有成本下降非常明顯,並且在第四期定投之前,就已經開始正收益了,而此時基金淨值甚至都還沒回到開始定投時的淨值
  • 這樣買指數基金賺得更多?你不知道的指數基金定投策略
    巴菲特曾經說過:對於個人投資者,最好的投資方式就是定投指數基金,因為從長遠來看,大部分的基金經理到最後都沒能跑贏指數。在股市上一直流傳著「七虧二平一賺」的說法,這句話的意思是有七成的股民是虧損的,可以保本的有兩成左右,而只有一成的股民才能賺錢。也就是說90%的股民在股市裡都是賺不到錢的。
  • 每月1000元,也能理財嗎?
    今天就具體聊聊~身邊剛好有個朋友暉暉,情況類似,我私下問了問她的情況:工資到手6000塊,每月扣掉2200房租,留2800元應付衣食住行、水電煤,能省1000元。小明和小強,每月都能拿1000元定投。只不過,小明月薪5000,而小強月薪2萬。問:他倆的定投方案,能一樣嗎?答案顯然是,不一樣。因為,同樣虧500塊,對兩人來說,痛感是不同的。所以,在定投開始前,先算一算,很有必要。
  • 每月定投,收益是工資的3倍:不起眼的技能,往往影響著你的未來
    如果你能每個月拿出286元來定投基金,年化收益率達12%的話,那麼你就能輕鬆擁有百萬,這就是定投的威力。當然,定投的好處還不僅在於收益的增多,對你的消費習慣、個人成長、資金打理等方面都有著非常重要的幫助。光聽我這麼說,你可能沒什麼感覺,不妨,往下看,且聽我慢慢叨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