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是一本現象級暢銷書,一年之內暢銷25國,席捲《出版人周刊》《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圖書館日報》各大榜單,但這些,都不是吸引我讀它的原因。
吸引我的,僅僅是它的名字——《島上書店》。
很多人都有一個開書店的夢,一間不大的兩層小樓,一樓是書店,二樓是房間,每天早上醒來想到樓下滿滿的書,就覺得幸福。
費克裡就有一間這樣的書店,然而,費克裡並不覺得幸福。
01 如果沒有了愛,人生便成為了孤島
費克裡的書店,坐落在與世隔絕的艾麗絲島上,是島上唯一的書店。
這是一間維克利亞風格的建築,門口的牌子上寫著「無人為孤島,一書一世界」。
雖然掛著「無人為孤島」的牌子,但是費克裡生生把自己活成了孤島。
書店是費克裡和妻子妮可一起開的,費克裡很愛妮可,所以當妮可因為意外去世後,費克裡的愛也消失了。
他開始過的醉生夢死,每天依靠冷凍食物充飢,還整日與酒為伴,只是為了能在喝醉之後見到妮可。
原本費克裡就不善交際,在妮可去世後,性情更為古怪,小島居民都覺得他勢利、冷漠,書店的生意也每況愈下。
奈特利出版社的新推銷員阿米莉亞來到小島書店時,就被費克裡不友善的態度而非常尷尬。
也許是因為阿米莉亞帶來了前推銷員去世的消息,那個現在唯一能和費克裡說得上話的人,讓費克裡的心情更加糟糕了。
這還不是最糟糕的,最糟糕的是《帖木兒》丟了。那是一本十分珍貴的詩集,可以賣很多錢。
費克裡原本打算把它賣掉後過上退休的生活,然而,它居然丟了。
費克裡的計劃全被打亂了。
費克裡的愛隨著妻子的離開而消失,他把自己封閉起來,活在自己的世界裡,成為了一座孤島。
沒有了愛,生活便如同白開水一般,毫無滋味。
02 每個人都會孤獨一陣子,但不會孤獨一輩子
一天夜跑之後,費克裡回到書店,發現有人把一個孩子遺棄在了書店。
「世界就是這麼有趣。他拿走了你一本書,還給你一個孩子。」這是書中蘭比亞斯警官的話,他見證了費克裡生命中一切重要時刻,喪妻、丟書、收養孩子……
是的,這個被大家認為自私冷漠的人,收養了這個小女孩,瑪雅。費克裡原本有機會把瑪雅交給福利機構,但他最後還是收養了她。
也許是因為妮可去世的時候有了兩個月的身孕;也許是《帖木兒》的丟失,讓費克裡有了改變的想法。
費克裡以為他會把自己喝死,把生意做垮,卻沒想到因為收養了瑪雅,一切都被改變了。
小島的居民都發現費克裡變了,費克裡自己也有感覺,但他說不清到底是哪裡不一樣了。
他開始學習如何照顧孩子,進一些自己不喜歡但小島居民喜歡的書,贊助一些小島上的活動……
在瑪雅的收養派對上,費克裡看著穿著粉紅色禮服的瑪雅,忽然有一種熟悉的感覺。
他驚覺,那是愛啊,從妮可離開後就消失了的愛,因為瑪雅的到來,再次出現了。
「一旦一個人開始在乎一件事,就不得不開始在乎所有事。」
因為收養了瑪雅,費克裡不得不開始經營書店,因為經營書店,又不得不和其他人產生連結。
費克裡從自己的孤島中走出來,熬過了最艱難的那段時光。
至此,費克裡不再是孤島,瑪雅也不再是孤兒,他們彼此依靠,照亮對方的生活。
03 愛是治癒孤獨的良藥
找回愛的費克裡,發現自己有點喜歡上了阿米莉亞。
雖然他們的第一次會面很糟糕,但這似乎並沒有影響阿米莉亞此後對小島書店的態度,她專業、條理,對瑪雅也很好。
最為致命的是,費克裡覺得他和阿米莉亞可以情趣相投。
在妮可和哈維離開後,費克裡以為不會有人會像他倆那樣理解自己。
但是阿米莉亞做到了,她可以聽懂費克裡話中提到的任何書籍和故事,和費克裡一起討論喜歡的書籍、作者。
在瑪雅和蘭比亞斯的幫助下,費克裡向阿米莉亞展開了追求。一場糟糕的求婚後,他們結婚了。
看到這裡,我以為他們會幸福的生活下去,可生活就是愛作弄人,費克裡得了腦瘤。
手術並沒有為他延長太久的生命。面臨死亡,費克裡忽然懂得了「是愛成就了我們」。
因為愛,他們收穫了親情、友情、愛情;因為愛,他們不再為孤島。
愛的本質就是生命的相互依賴。
「一個人無法自成為孤島,要麼至少,一個人無法自成最理想的孤島。」
同樣的,一個人,也無法理解什麼是愛、更無法擁有愛。
結語:
合上這本書,我努力回想書中人物的形象,卻發現想不起任何一個人的具體樣貌,只記得每個人鮮明的性格。
這正是作者的高明之處,不刻意刻畫外觀,而用娓娓道來的方式,把每個人的經歷、每件事的來龍去脈都溫婉的展現在讀者面前,向我們呈現了一幕幕愛與被愛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