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地震局召開中國地震科學實驗場推進會議

2020-12-24 瀟湘晨報

12月16日,中國地震科學實驗場專題視頻會議後,四川省地震局迅速召開推進會議,傳達落實中國地震局閔宜仁局長和陰朝民、王昆副局長講話精神,安排部署四川地區相關工作。省地震局黨組主要負責人、副局長雷建成出席會議並講話,黨組成員、副局長張永久主持會議。

雷建成指出

中國地震科學實驗場對地震事業發展和四川防震減災工作十分重要,推進中國地震科學實驗場建設是一件關係長遠的大事。各單位各部門要高度重視,加強對接協調,積極參與項目設計,強化項目承接的組織領導。他提出四點要求:一是要認清形勢,抓住機遇、乘勢而上,著力提升主責主業和團隊建設。二要找準定位,在國家層面,6位參與專家要積極融入,把平臺、設施、需求作充分反映。三是要發揮特長,充分發揮區域優勢和人才優勢,瞄準重大工程,積極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四是要主動作為,不等不靠,認真梳理任務,做好承接準備,讓實驗場在川工作可操作易實施。

監測預報和科技處、中國地震科學實驗場成都基地、四川地震臺、災防中心負責人參加,實驗場四川推進組相關專家列席。

【來源:四川省地震局】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四川省地震局召開中國地震科學實驗場建設工程項目行業用戶需求...
    12月25日,四川省地震局召開中國地震科學實驗場建設工程項目行業用戶需求調研四川分會場會議。此次會議由中國地震科學實驗場聯合辦公室主辦,分設四川等三個視頻分會場,中國地震局副局長王昆出席主會場會議並講話。
  • 四川省地震局科技人員參加中國地震科學實驗場國際交流會並作報告
    8月5日,「中國地震科學實驗場國際交流會」在雲南省大理市成功召開。會議邀請了阿爾及利亞天文、天體物理和地理研究中心阿卜杜勒·阿齊茲·卡魯比(Abdelazi Kherroubi)博士等國際、國內地震專家。四川省地震局川滇國家地震預報實驗場四川分中心徐銳、李大虎等一行6人參加了此次交流會,並作了學術報告。
  • 四川省地震局召開地震臺站工作座談會
    12月7日,四川省地震局組織召開地震臺站工作座談會。省地震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張永久主持會議。黨組成員、副局長雷建成、江小林出席會議並講話。會議集中學習了《中國地震局黨組關於推進地震臺站改革的指導意見》《四川省地震局地震監測中心站職能配置、機構設置和人員編制規定》《四川省地震局地震監測中心站改革籌備組建工作方案》《四川省地震局新組建地震監測中心站籌備工作組規則》等文件,啟動了四川省地震監測中心站改革籌備工作、明確了籌備任務。
  • 四川省地震局組織召開四川地震(GNSS)臺站規劃與應用研討會
    近日,四川省地震局在成都組織召開四川地震(GNSS)臺站規劃與應用研討會,研究部署四川GNSS站點規劃、建設、應用及學科發展等相關工作。四川省地震局黨組書記、局長皇甫崗出席會議並講話,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張永久主持會議。
  • 中國地震局與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攜手共同推進地震預警網建設
    近日,中國地震局召開地震預警座談會,就紮實推進中國地震預警「一張網」建設進行研討。會上,中國地震局與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就共同推進中國地震預警網建設籤署合作諒解備忘錄。會議談到,推動中國地震預警網建設,是推進科技創新、不斷適應社會公眾地震安全保障需求的必然要求,也是鼓勵和引導社會機構在地震預警規劃設計、技術交流、項目合作、重大項目立項和成果推廣等領域發揮重要作用。
  • 中國地震局與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攜手 共同推進地震預警網建設
    人民網成都11月23日電 (王軍)近日,中國地震局召開地震預警座談會,就紮實推進中國地震預警「一張網」建設進行研討。會上,中國地震局與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就共同推進中國地震預警網建設籤署合作諒解備忘錄。會議談到,推動中國地震預警網建設,是推進科技創新、不斷適應社會公眾地震安全保障需求的必然要求,也是鼓勵和引導社會機構在地震預警規劃設計、技術交流、項目合作、重大項目立項和成果推廣等領域發揮重要作用。
  • 四川省地震局《汶川特大地震》編委會召開文稿審查會
    12月23日,四川省地震局《汶川特大地震》編委會組織召開文稿審查會,對《汶川特大地震》圖書送審稿進行了集中審查。編委會主任、副局長雷建成,編委會副主任、副局長張永久,編委會副主任杜方、周榮軍出席。會議分別聽取了目前編纂工作進展情況、前期意見徵集和修改情況匯報,與會人員從不同角度提出了修改完善意見,並原則同意文稿通過審查。 雷建成就進一步做好《汶川特大地震》文稿編纂工作作了講話。雷建成指出,《汶川特大地震》編纂工作是對汶川特大地震一次資料大清理、成果大匯集,對於深化對汶川地震的科學認識及做好新時期防震減災工作具有深遠的重要意義。
  • 四川省地震局專家:成都震區近期發生更大地震可能性不大
    新京報快訊(記者 周依)據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2月3日00時05分,四川成都市青白江區清泉鎮附近發生5.1級地震,震源深度21公裡。記者從四川省地震局獲悉,專家分析認為,此次地震發生在龍泉山斷裂帶,震區近期發生更大地震的可能性不大。
  • 河南省地震局召開2020年度全省地震監測質量工作會議
    近日,河南省地震局在鄭州組織召開2020年度全省地震監測質量工作會議,省地震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王士華出席會議並講話。各省轄市、濟源示範區防震減災中心,局機關相關處(室)、直屬事業單位、各地震臺相關專業技術人員70餘人參加會議。王士華就進一步做好監測預報工作提出具體要求。
  • 陝西省地震局組織召開2021年度地震趨勢會商會
    10月29日,陝西省2021年度地震趨勢會商會在西安召開。陝西省地震局局領導、陝西省地震預報評審委員會委員,各設區市地震工作主管部門, 陝西省地震局局屬各部門(單位)、各中心地震臺站代表參加了會議。西北工業大學、甘肅省地震局、寧夏回族自治區地震局、四川省地震局、內蒙古自治區地震局和中國地震局第二監測中心的專家代表應邀參加會議。會上,王恩虎副局長總結了一年來的震情監視跟蹤工作,並對開好本次會商會提出了具體要求。與會專家和代表緊緊圍繞陝西省震情形勢和宏微觀地球物理場異常變化,結合全國和鄰省震情發展,認真分析研究了陝西省震情趨勢,討論形成了2021年度地震趨勢預測意見。
  • 中國地震局將與社會力量共建中國地震預警「一張網」
    新華社成都11月22日電(記者李倩薇 劉夏村)11月20日,在中國地震局召開的地震預警座談會上,中國地震局與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籤署合作備忘錄,雙方將深入合作、協同創新,共同建設中國地震預警網,共同打通預警「最後一公裡」。
  • 海原大地震100周年:中國地震科學工作由此肇始
    中國地震局公共服務司、寧夏回族自治區地震局 供圖  促成中國地震科學正式發展起來  寧夏回族自治區地震局介紹說,1920年12月16日,海原發生8.5級大地震,造成約27萬人遇難,為人類歷史上罕見的毀滅性地震,也是中國震級最高、震中烈度最大、災害最重的地震之一,時稱「寰球大震」。
  • 四川省地震局援藏工作小組協調推進「昌都市地震活斷層探測」項目
    7月19日至21日,四川省地震局工程地震研究院副院長魯長江帶隊赴西藏自治區昌都市地震局,協調推進「昌都市地震活斷層探測」項目。魯長江一行向西藏自治區地震局書記哈輝匯報工作(左二為哈輝書記)在協調會上,工作小組與西藏自治區地震局、昌都市地震局相關工作人員交流了已完成的「昌都市地震活動斷層探測與地震危險性評價」項目可研報告、「昌都市1:25萬探測區地震構造圖編制」成果應用情況,以及即將開展的「昌都市規劃區俄洛橋斷裂帶、額哎普斷裂帶活動性初步鑑定」項目野外調查、施工等問題。
  • 閔宜仁出席中國地震局科技委2020年度工作會議
    12月1日,中國地震局科技委2020年度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應急管理部黨委委員、中國地震局黨組書記、局長閔宜仁出席會議並講話。中國地震局科技委主任陳顒院士主持會議。中國地震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陰朝民、王昆出席會議。
  • 中國地震局:加強地震預警,開展公共服務體系建設
    中國地震局官網消息,9月14日,應急管理部黨委委員、中國地震局黨組書記、局長閔宜仁主持召開局務會議,審議並原則通過《中國地震局關於加強科技創新支撐新時代防震減災事業現代化建設的實施意見》,聽取關於加強地震預警工作匯報。中國地震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陰朝民、王昆出席會議。
  • 12月30日「中國地震局地震預警技術研究成都中心」在成都揭牌
    12月30日,中國地震局地震預警技術研究成都中心在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下稱「減災所」)揭牌。應急管理部黨委委員,中國地震局黨組書記、局長閔宜仁與減災所所長王暾共同為中心揭牌。應急管理部黨委委員,中國地震局黨組書記、局長閔宜仁與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所長王暾共同為中國地震局地震預警技術研究成都中心揭牌為切實發揮減災所在地震預警工作中的技術創新作用,加快推進中國地震預警網建設,中國地震局依託減災所成立地震預警技術研究成都中心
  • 中國地震局地震預警技術研究成都中心在蓉揭牌
    新華社成都12月30日電(記者楊華)中國地震局地震預警技術研究成都中心30日在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揭牌。為切實發揮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在地震預警工作中的技術創新作用,加快推進中國地震預警網建設,中國地震局依託減災所成立地震預警技術研究成都中心,主要承擔地震預警技術開發、地震預警信息增值服務和中國地震預警網災備相關任務。雙方將以該中心成立為契機,共同組建中國地震預警創新團隊,共同開展新一代地震預警科技創新攻關,共同研發「更快更準」的地震預警科技及應用,共同提升我國地震預警服務水平和覆蓋面。
  • (科技)中國地震局地震預警技術研究成都中心在蓉揭牌
    新華社成都12月30日電(記者楊華)中國地震局地震預警技術研究成都中心30日在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揭牌。 為切實發揮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在地震預警工作中的技術創新作用,加快推進中國地震預警網建設,中國地震局依託減災所成立地震預警技術研究成都中心,主要承擔地震預警技術開發、地震預警信息增值服務和中國地震預警網災備相關任務。
  • 四川省地震局召開2020年度四川省活斷層普查項目工作總結會
    11月17日,四川省地震局在成都組織召開了2020年度四川省活斷層普查項目工作總結會。省地震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江小林出席。成都、攀枝花、綿陽、樂山、宜賓、阿壩、甘孜、涼山等8個市州防震減災部門負責人及四川省活斷層子項目26家承擔單位負責人或代表參加會議。
  • 梳理地震預測指標 推進科學預測地震
    為深化會商制度改革,不斷完善、提高會商研判的水平和實效,按照《全國震情會商制度改革指導方案》要求,四川省地震局於8月26日至28日組織開展川滇地區地震預測指標研討和集中梳理工作,來自雲南、甘肅、青海、廣西等省的專家參加研討,四川省地震預報研究中心和測繪工程院的預報人員參與集中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