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網上不斷有消息爆出iphone12的價格,比上一代產品價格下降,真可謂加量(5G,輕薄,雷達)還減價。這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國產手機的隱憂,且聽我慢慢分析。
首先,就是在國產手機提價紛紛漲價,貨幣因疫情快速貶值的情況下,蘋果新手機卻要降價了,你肯定會奇怪?蘋果手機為什麼不像以前那樣漲價反而降價呢?
可能你會說蘋果手機價格已經太高了,蘋果手機綜合性能不行,蘋果自知競爭力不足,手機行業飽和熱度沒有之前高,等等。
今天我從另外一個角度給大家分析一下。
講之前先給大家舉個例子,世界上的專業遊戲機有三種,一個是微軟的xbox,一個是索尼的ps,另外一個是任天堂的switch。但你可知道無一例外他們都是賠錢賣遊戲機的嗎?那你肯定會問了,那他們靠什麼掙錢,答案是後期賣遊戲,也就是後期服務。所以很難再有新的競爭者出現,因為賠錢賣硬體這一關你都過不了。
現在再分析一下蘋果,2020年第二季度,蘋果的總營收583億美元,而服務(App Store相關)相關營收達到134億美元,而且服務營收還在快速增長,服務的利潤率大家可以想像有多高,這樣發展下去,蘋果的主要利潤可能都來自於服務收入,會不會不再依靠硬體銷售,開始學習遊戲界的玩法,開始賠錢賣硬體?如果這樣的話,國產手機的性價比何在?大家記得iphone11降價時,蘋果手機銷售火爆的程度吧,這充分說明了蘋果手機的競爭力之強。如果再降價,讓國產手機情何以堪。
而國產手機基本就是一個硬體商,就像電腦界的聯想,銷售額和利潤不成正比。大家都在極力發展手機的某些硬體功能,比如拍照,卻忽略了服務相關的開發與建設。但也有國內廠商向服務進行轉型,但短期內無法行成氣候。關鍵在於,安卓系統的開放性,導致軟體相關收入全被App賺走,基本和手機廠商無關,手機廠商基本只能預裝幾個App或者幾個小廣告賺點小錢,而不是蘋果的分成模式。而商業模式的差距,註定了國產手機的命運。
近一年智慧型手機已經遭遇了兩個瓶頸,一是智慧型手機基本已經普及,二是智慧型手機更新速度變慢,這就意味著,智慧型手機這個風口正在逐漸關閉,行業競爭勢必加劇,淘汰開始了(說到這裡小小吐槽一下,個人非常喜歡而且一直用的魅族手機也快倒閉了)。
假設iphone手機進一步降價,國產手機將如何生存,將會變成一個現實問題,屆時國產手機將被迫走向低端,再往後······不可想像。
其實可以歸結為國產手機和蘋果手機的競爭,或者安卓手機商和蘋果的競爭。國產或者叫安卓手機的弱點就是軟體服務相關收入全被谷歌拿走(當然國內不同,全被各家app賺走),而iphone硬體軟體收入蘋果進行分成。中國App水平已經很高,但系統碎片化,系統的封閉性和蘋果差距巨大,這是根本差距之所在。
所以說中國手機行業的危機近了。
那國產手機如何破局?
答案只有一個,向軟體服務轉型。成果目前就有一個,鴻蒙os,但存在不確定性,後續可能還會有其他解決方案出現。但無論如何,只有行成中國獨有的有競爭力的軟體和服務體系,才能拯救中國手機行業。
一家之言,不足之處請大家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