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產稅真來了!專家提出「免徵面積」,多套房者「麻煩」了!這幾年,隨著國家對樓市的調控,大家都在關心,房產稅是什麼時候出臺,房產稅作為長效機制,出臺的話對樓市具有重大意義。最新消息指出,第七次人口普查將在11月1日開始,除了收集我們身份信息,職業信息外,還會登記住房情況,這讓人覺得這次的人口普查是為房產稅的出臺做準備,特別是多套房業主可能「麻煩」了,需要支付更多的房產稅和其他費用。
其實房產稅並非新鮮事,早在前幾年,就在上海和重慶開始試點,並沒有那麼可怕,現在房產稅一般按照1%到1.5%進行徵收,對於基本生活並沒有多大影響,比如一套100萬的房子,一年是1萬到1.5萬進行徵收,對於富人而言,這點錢算不得什麼,但是對於窮人家庭而言,這就是大數目了。現在買房都是貸款,有些家庭為了買房,需要掏空6個錢包,每個工資發下來,基本都還房貸了,雖然一兩萬看起來不多,但是對生活影響還是很大的。
不過,利好的消息也有,那就是有專家提出「免徵面積」,以上海的房產稅為例,房產稅只對增量住房徵收,在人均面積超過60平米時才徵收,這樣徵收房產稅的,對於剛需家庭是照顧,但是對於多套房業主造成的壓力較大;重慶開徵的房產稅則主要針對豪華別墅,對於富人而言,這個稅率也不會造成多大壓力,不過只是試點,房產稅的徵收力度是比較小的。
有專家指出,房產稅要按照「低稅率、廣覆蓋」的方法徵收,有些困難家庭將享受免稅待遇,房產稅「免徵面積」已經出臺,確定為40到60平米,只要超出部分就要徵稅,稅率確定在0.2%到1.2%之間,可以肯定的是,只要是空置的房子,也要交房產稅,現在我國已經存在很多空置房了,不少業主手上都有十幾套房子,炒房客更是有上百套房子,一旦房產稅和控制帥開徵,無疑給這些人帶來巨大壓力。
按照財政部的消息,有關專家介紹,房產稅開徵的時間點,最好在3年內,再配合全國樓市調控,效果將會更加明顯,隨著全國範圍內的房地產登記聯網和第七次人口普查的到來,房產稅開徵已經不遠了。從國外來看,房產稅打擊囤積房產是有用的,現在美國的房產稅是1%到3%,美國房價在30萬到35萬美元之間,就算按照1%的稅率計算,一年需要交3千多美元,美國的房子基本是用來居住的,炒房和囤積房子的人很少,住房空置率並不是很高。
在我們國家恰恰相反,炒房的行為很猖狂,在一二線城市住房空置率在20%到25%之間,三四線城市,住房空置率為30%到40%之間,這就導致大量空置房沒有使用,少數人擁有大量房屋,又不出售或者出租,只是閒置在那裡,但是又有很多人買不起房子,沒有房子住,這種現象是很不合理的。
這幾年,業內外專家都在呼籲,應該開徵房產稅和空置稅,特別是對於有2套或者3套房以上的業主,稅率應該定得高一些,但是對於剛需家庭要有照顧,要設定「免徵面積」,房產稅的稅率最好實行累進位,房子越少,稅率越低,徵稅越少。隨著房產稅的實施,房屋囤積者將沒有退路,最好的辦法就是將房產賣掉,或者把房子租出去,但是從目前來看,這兩種形式要實現都很難。
現在買房很困難,租房的人群在增加,比如我國《民法典》已經出臺,將在明年1月1日起實施,相對於以前的《合同法》有很大的修改,在新的條款中明確規定了房屋出租和轉租的一些問題,涉及了租客,房東,二手房東,中介等人的利益,對於設立居住權的房屋不能出租,同時規定了哪些房屋可以出租,哪些房屋不能出租,這些新規將和房產稅,空置稅等一起發揮作用,推動房地產行業回歸健康和穩定。
目前,房產稅的實施,還沒有最後的結論,但是應該只是時間問題,因為從2013年上海和重慶的試點來看,效果還是很顯著的,但是兩地因為是試點,打擊囤積炒房的效果並不明顯,未來2到3年,全國版的房產稅將會推出,肯定比以前的版本更為嚴厲,相信我國樓市將會朝著可持續發展的方向發展。這一次房產稅真的離我們越來越近了。準備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