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歲以後,早晨走路和慢跑相比,哪種鍛鍊身體效果好?

2020-12-27 騰訊網

早晨慢跑和走路鍛鍊都是很好的有氧運動方式,達到一定強度和時間,都可以起到強身健體的目的。50歲以後,應根據自己的身體情況選擇鍛鍊方式。如果身體素質比較好,有一定運動基礎,慢跑效果好一些。如果關節不好,體質比較弱,堅持走路鍛鍊,既能保護自己,也有很好的鍛鍊效果。

一、堅持慢跑的好處

1、增強心肺功能

慢跑可以增強呼吸功能,使人的肺活量增加。慢跑會輸送大量氧氣,到身體各個器官,慢跑時輸送的氧氣是靜坐時的8-12倍,長時間慢跑,可以加快血液循環,增加血管彈性,有效保護心臟健康,預防「三高」、脂肪肝及心血管等疾病的發生。

2、減脂效果好,能保持好身材

慢跑一般持續時間長,能提高新陳代謝,降低體脂率,加速脂肪燃燒,能消耗更多的熱量,能減去腰腹部多餘的贅肉,保持好身材,穿衣好看,身材更顯勻稱挺拔。

3、促進消化吸收,腸胃功能變好

隨著年齡的增長,各器官功能下降,尤其是腸胃功能減弱,吃的東西不好消化。而經常慢跑,可以促進消化液的分泌,促進腸胃蠕動,使人的消化吸收能力增強,腸胃功能變好。

4、免疫力增強,睡眠質量好

慢跑可以通過出汗,排出毒素和體內垃圾,使人的免疫力抵抗力增強,體質變好,能有效減少感冒發燒的次數。慢跑還可以促進血液循環,使大腦供血供氧量提升,這樣更容易促進睡眠。

二、堅持早晨走路鍛鍊的好處

1、方便易行

走路不受場地時間的限制,隨時隨地可以進行,比較方便。一般感覺身體微微出汗,稍感疲勞就行。強度不用太大,能被大多數人所接受。

2、心情愉悅,快樂行走

早晨空氣品質好,人流車流量少,可以邊走路邊欣賞沿路的風景,身體放鬆,可以更好地釋放工作生活中的壓力。鍛鍊完可以順路買點菜,買上早餐,為家庭做好後勤保障。

3、走路鍛鍊更安全

走路鍛鍊對關節的衝擊力,僅為慢跑三分之一左右,而且難度係數低,一般不會對身體造成傷害,更容易堅持下來。

4、走路鍛鍊更受年齡偏大人群的喜愛

走路達到一定的強度,減肥瘦身效果也不錯。如果單純為了鍛鍊走路,對促進消化,改善睡眠,平衡血壓,降低血脂,防治心血管疾病等效果也不錯,所以更受年齡偏大人群的喜愛。

三、50歲以上的人,怎樣選擇慢跑和快走

1、選擇慢跑

有一定運動基礎,身體素質比較好的人,想減肥的人群,長期堅持慢跑的人,對於他們來說,慢跑比走路鍛鍊效果會更好。

2、選擇走路

體質比較弱的人,體重較大者,心臟不好的人,關節不好的人,年齡偏大的人群,選擇走路比較好。

總之,慢跑和快走都是現在人們比較喜歡的鍛鍊方式,各有優勢。每個人應該從自己的實際出發,選擇合適的鍛鍊方式,堅持科學合理適量鍛鍊,身體才會更加健康。

相關焦點

  • 慢跑的最低速度是多少?慢跑雖慢,鍛鍊效果要遠好於快走
    這個問題要對比走路的速度來判定和解答,一般情況下的快走速度在配速9~10,慢跑的速度不能低於快走,所以慢跑的最低速度是配速9,以此推斷,1公裡9分鐘的跑步速度是可以的接受的。  01>為什麼要選擇慢跑鍛鍊身體?
  • 早上鍛鍊跑步好還是走路好?
    運動鍛鍊的方式多種多樣。有爬山,騎行,跑步,健走,打球,遊泳等等。而在這眾多的鍛鍊方式中,選擇跑步和健走這兩種方式的人佔了很大的比例。那麼,在這兩種方式中,哪一種鍛鍊效果更好呢?跑步(慢跑)的鍛鍊效果更好。為什麼呢?我們知道,通過長期的有氧運動可以幫助我們強身健體。可以提高我們的心肺功能,提升耐力,促進體內微循環,增強我們我們的免疫力,降低「三高」,改善腸胃環境,提升睡眠質量,強化骨關節,減脂塑形,健腦,愉悅心情等等。有氧運動屬於中等強度的體育運動。
  • 早晨起床後和晚飯後鍛鍊,哪種方式比較好
    鍛鍊身體,在時間的選擇上,有時身不由己。早起鍛鍊和晚飯後鍛鍊,應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靈活選擇。如果運動強度比較大,應該早起鍛鍊比較好。晚上鍛鍊強度不能太大,晚上劇烈運動,影響睡眠及造成腸胃功能不適,反而對身體健康不利。
  • 這種運動和走路「一樣慢」,燃脂效果卻翻 2 倍!
    46 歲的田中宏曉就這樣,每天「超慢跑」6-7 公裡,以此提升自己的跑步持久力。從而保證在「三十五公裡撞牆期」後,身體還能供給足夠的醣類,直至最後衝刺。慢慢地,他不僅跑瘦了 20 斤,體能和速度都穩穩地提升了。
  • 快走還是慢跑?健身方式你選對了嗎?
    快走還是慢跑健身方式你選對了嗎?夏秋之交,許多百姓都有健身的習慣,早晨去公園裡做做操;晚飯後去廣場走走步,跳跳舞,鍛鍊本是件好事,但選對正確的方式也非常重要。究竟暴走和慢跑哪個效果更好呢?Q哪些人最好選擇快走而不是慢跑?1、沒有鍛鍊習慣的人,步行可以減少運動損傷。2、老年人、肥胖者,步行更安全。
  • 83歲的鐘南山兩張照片刷屏!幾十年如一日鍛鍊身體
    1月20日,星期一,又是高強度的一天才睡了四個來鍾,早晨6點來鍾,鍾南山院士便起床看文件準備材料,匆匆吃完早餐,一天高強度的工作又馬上開始了:全國電視電話會議、新聞發布會、媒體直播連線……又是忙到深夜。幾十年,他從未停止鍛鍊在媒體的鏡頭之中,83歲的鐘南山身材挺拔而健碩,身體狀態絲毫不遜色於身旁的年輕人,這也得益於他幾十年如一日的鍛鍊。
  • 每天慢跑5公裡和健走5公裡的區別是什麼?
    1、慢跑五公裡比較累,健步走五公裡次之,很明顯大部分人跑步的狀態要比走路狀態要累,少部分人疾走比慢跑累。2、慢跑五公裡鍛鍊效果更好,健步五公裡走次之,兩者都能鍛鍊心肺功能,以及下肢,但是慢跑並的時候整個軀幹都在作動著,身體消耗的能量以及需要的氧氣多,這個過程中心肺作動強度就高一點,鍛鍊效果也就更好,讓下肢力量鍛鍊狀態更好。
  • 天天早上慢跑一小時對身體好嗎?看完這個你就知道了!
    身體不容易受傷,強度大小容易被人接受,難度係數比較低,適合大多數想跑步鍛鍊的人,長時間堅持下來,對增強耐力,提高身體的綜合素質,非常有幫助。如果跑步剛入門,年齡比較大,或想長久地跑下去,推薦慢跑這種鍛鍊方式,對身體健康比較有益。
  • 走路可以鍛鍊身體?10年研究表明:人過了50之後,要常做這3件事
    2、增強心肺功能經常走路可以給老年人起到一個鍛鍊身體的效果,並且還會增強老年人的心肺功能和呼吸能力。只有提高了老年人的肺活量,那麼他們才能夠呼吸順暢,減少一些呼吸疾病的發生。二、走路可以鍛鍊身體?10年研究表明:人過了50之後,要常做這3件事1、睡前泡腳腳部有很多的穴位,在睡前用熱水泡腳,不但可以刺激到腳上的穴位,同時還能夠加速身體的血液循環。
  • 走路定能鍛鍊身體?醫生提醒:人過了50,常做3件事或會更健康
    生活當中走路鍛鍊身體,比較適合老年人。平時所謂的慢走並不是字意上的慢走,畢竟走路速度降下來,達不到鍛鍊身體的作用。所以走路不一定能夠鍛鍊到身體,因為你走路的速度達不到鍛鍊身體的速度。很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多鍛鍊運動,對於家中的老人,可以經常保持慢走這種方式鍛鍊,自然就提高了免疫力。4、讓精神更充沛過度的休息,可能並不會讓你精神更充沛,但是適量的運動卻能達到這種效果,在運動的過程當中,身心會得到極大的放鬆,而且運動時體內會分泌調節神經的激素,讓你的精神更加充沛。
  • 走路對身體有益?專家指出:不僅走路,這三件事也可以鍛鍊身體
    導語:我們普遍認為走路是很有好處的,對身體益處多多,老話常說:飯後百步走,活到九十九。不過走路也有講究,有的太慢,對身體是沒有多大效果的,只有保持勻速前進,才有鍛鍊身體的作用。一、走路帶給我們好處多多,養成習慣身體更硬朗1、提高身體關節靈活性,預防骨質疏鬆出現當我們有意識的保持勻速走路時,這是能夠給我們的關節骨骼帶來一定的壓力,這種壓力會保持身體的骨密度,經常活動也可以達到這種效果,保持關節靈活,就可以提高靈活性了
  • 每天都堅持鍛鍊,完成自己的慢跑計劃,你真的會慢跑嗎?
    如果你覺得快走對你來說運動量過小,而跑步又對你有點難度,那麼慢跑就是你的最佳選擇。 從慢跑前到慢跑結束,這整個過程中,對我們身體有不同的功效和作用。剛開始慢跑的前幾分鐘能幫助我們達到熱身的效果,這種既運動又能熱身的方式很適合運動新手。而當慢跑時長近半個小時時,將起到一定的燃脂作用,這種運動會加速我們體內糖分的分解,幫助代謝攝入的熱量。
  • 慢跑5公裡和健走5公裡哪個更好?哪個更適合你?
    小動君就和大家聊聊慢跑和健走到底哪個更好?◎ 關於運動效果同樣作為有氧運動,由於慢跑的運動強度更大,因此相比於健走更有利於增強我們的心肺功能,加快人體代謝。此外,更重要的一點是,慢跑可以更有效地鍛鍊肌肉,增強我們的肌耐力與機體反應速度。
  • 跑步鍛鍊身體,從計算適合自己的慢跑時間開始。
    慢跑的時候,一不小心就「跑多」了!對於很多跑友來說,慢跑「跑多了」各種損傷就不可避免的到來。所以,我們有必要搞清楚慢跑時每次跑多長時間為好?所以,儘管長時間可以消耗更多能力,但不建議過快增加慢跑的時間。如果從身體條件來看,每次慢跑的時間可這樣安排:1、如果是初跑者,那麼建議從每天5-10分鐘的慢跑開始,然後逐步遞增慢跑時間至每天30分鐘甚至更久。以確保身體能逐步適應慢跑的運動強度和預防運動損傷。
  • 人人都說慢跑好,減肥鍛鍊兩不誤,關於慢跑,你了解多少?
    導語:慢跑是現在很多人都喜歡和崇尚的運動或者減肥方式,慢跑相對於快跑來說,更能夠鍛鍊人的持久力,也能夠持續消耗熱量,現如今的大街小巷,不管在什麼時間段,都能夠看見通過慢跑鍛鍊身體的人們,而關於慢跑,我們還有很多需要了解的地方,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快走和慢跑,哪個減肥效果更明顯?看完這個你就知道了!
    或者索性先邁開步伐,以快步走+慢跑使身體熱起來,感覺微微出汗即可。 2.慢跑要適當的控制跑步時間。一般來說一周要有5次或以上的跑步頻率比較好。一次跑步控制在40-60分鐘,少於40分鐘的話達不到燃燒脂肪的目的,超過60分鐘的話小腿就容易長肌肉。因此,控制好跑步的時間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點。
  • 走路快慢決定壽命?提醒:50歲後,想長壽,3件事比運動更重要
    散步和慢跑是對人體非常有益的,根據專家的相關調查,散步和慢跑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加快人體的新陳代謝,在散步時可以充分的調動全身的肌肉,增加血液流動,增強人體的免疫力。根據相關研究發現,走路的快慢與身體健康有關,可以從速度上預測壽命的長短。走路的快慢真的可以決定壽命的長短嗎?
  • 同樣五公裡路程,是走路好還是跑步好?有什麼不一樣?
    生命在於運動,有些人為了強健體魄每天都會進行適量的運動,不同的運動方式對健康都能起到一定的效果,大家最喜歡並且能夠堅持的就是走路或跑步。兩種方式相比有什麼不一樣呢?同樣是五公裡的路程,是走路好還是跑步好?  雖然同樣是五公裡,但是走路和跑步所消耗的熱量、時間是不同的,走路五公裡消耗的熱量要比跑步五公裡少,且花費的時間較長。
  • 快走5公裡,與慢跑5公裡,會有什麼區別?又能給身體帶來什麼?
    現在常見到的運動有很多種類型,跑步、跳舞、太極、瑜伽、打籃球等等,這些運動都會對身體有很多的好處,但是最受大家歡迎的就是快走和慢跑。科學講究的是五公裡,那麼快走5公裡和慢跑5公裡有什麼區別,哪種對人的身體健康有好處呢?快走5公裡和慢跑5公裡有什麼區別?
  • 對腰椎狹窄,半月板損傷的人來說,慢跑和太極哪種鍛鍊更適合?
    腰椎椎管狹窄症是會壓迫到神經和脊髓的,這會使得患者的下半肢出現功能障礙的症狀(雙下肢漸進性無力、麻木,間歇性跛性),所以無論是打太極拳還是慢跑都不是很適合。而且患有腰椎狹窄症的患者,在長時間保持身體直立,會加重患者的腰椎管壓力,慢跑和打太極拳是需要長時間的身體直立,自然會加重腰椎狹窄症的症狀。而這類的患者想要運動的話,最好是去遊泳,遊泳姿勢要選擇蛙泳,因為遊蛙泳的時候是需要蹬腿的,這個動作可以拉長脊椎骨,產生脊椎之間的相對間隙,處在用功狀態的腰肌會把突出的椎間盤向間隙中推擠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