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5月24日廈門第二東通道項目工程打鋼護筒的施工現場。
▲在機場高速公路(瀋海高速-翔安南路)項目工程建設現場,工程機械正在進行路基施工。
▲機場高速建設正在加速推進。
▲5月25日,在廈門第二西通道(海滄隧道)施工現場,工人正在進行二次襯砌施工。
福廈高鐵同安制梁場。
廈門網訊 (廈門日報 文/記者 湯海波 通訊員 宋福安 李宗海 圖/ 記者 王協雲)2019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福建代表團審議時強調,要營造有利於創新創業創造的良好發展環境。
總書記的囑託縈繞耳畔。一年多來,廈門路橋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沿著總書記指引的道路,積極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部署,匯聚起智慧、汗水、責任與擔當,以重大項目提速建設為抓手,致力推動廈門的營商環境實質提升。承擔我市諸多重大項目建設的路橋集團堅信,一條路、一座橋、一個隧道,終將能影響一座城市的發展軌跡,並志在以路橋集團專屬的方式,努力營造有利於創新創業創造的良好發展環境。
牢記總書記囑託,續寫發展新篇章。眼下正是項目建設的好時節,路橋集團正以等不得、慢不得、拖不得的姿態提速超越。近日,記者實地走訪路橋集團所負責的四個重點項目,感受到他們在新一輪高質量發展落實趕超中所展現出的新氣象。
項目巡禮1
廈門第二東通道
跨海段加緊樁基施工
天氣晴好時,從枋鍾路靠海一側向海面望去,可以看到不少冒出海面的鋼管,一路延伸至視野盡頭。這是省市重點項目廈門第二東通道(枋鍾路—翔安南路)跨海大橋海中樁基(鋼管複合樁基礎)的重要組成部分——鋼護筒。記者了解到,眼下第二東通道跨海大橋樁基施工全面提速,鋼護筒施沉、鑽孔及混凝土灌注同步實施,為大橋打下牢固的基礎,也為後續橋梁上、下部結構施工創造先決條件。
昨日,記者乘交通船來到一艘懸停於海上的打樁船前,只見一根直徑超2米的大型鋼護筒,先被吊起就位,後經大力振動緩緩「插」入海底。
路橋集團廈門第二東通道項目標段負責人張俊波告訴記者,眼前的這根鋼護筒長達32米,讓它「落戶」海底得經過兩個步驟:首先,利用大型船機設備,採用先進定位系統精確定位,用大功率液壓振動錘將其通過液壓振動的方式打入海平面下20米深左右的位置初步固定好,然後用力量更大的衝擊錘將其繼續打入持力層固定牢,全程需經歷上百錘、耗時4個小時左右。「鋼護筒前期作為一體化平臺的承載部件,在平臺上進行樁基礎鑽孔、混凝土灌注,實現無棧橋施工;待混凝土澆筑後又變成樁基礎的永久設施參與橋梁結構受力,有效防止混凝土受海水侵蝕。」張俊波說。
記者注意到,現場部分墩臺鋼護筒施沉完畢,已安裝一體化鑽孔平臺,同步在進行樁基礎鑽進作業。「目前跨海大橋已完成116根(海中安裝區)鋼護筒施沉,澆築完成2根樁基;互通區完成160根鋼護筒施沉,澆築完成38根樁基。」張俊波介紹,力爭到明年上半年,海中樁基施工全面完成。
第二東通道跨海大橋長約4.5公裡,採用多面稜體「隱形戰機」設計理念,猶如絲帶般「漂浮」在海面上,連通湖裡區和翔安區。張俊波介紹,跨海大橋借鑑港珠澳大橋設計方案,墩臺、箱梁採用工廠預製海上吊裝的全裝配化施工,能最大程度保證橋梁施工質量、縮短工期。
眼下正是第二東通道提速攻堅的緊要關頭,海中作業如火如荼,陸域部分施工也快馬加鞭同步推進,預計2022年底竣工通車。第二東通道是我市「跨島」交通網絡規劃中重要的一條跨海大動脈,是繼廈門大橋、海滄大橋、集美大橋、杏林大橋、翔安隧道、在建廈門第二西通道後的第七條跨海通道,建成後將助力我市營商環境再提升。
項目點擊:廈門第二東通道西起枋鍾路與金尚路交叉口,接在建廈門第二西通道本島連接線,以隧道方式下穿枋鍾路,並以橋梁方式跨廈門東海域,終於翔安大道,接翔安南路劉五店互通。全長約12.371公裡,其中廈門島段長約3.1公裡,跨海段橋梁長約4.5公裡,翔安段橋梁長約4.8公裡。
項目巡禮2
廈門第二西通道
海底風化深槽進入最後攻堅
在廈門西海域,備受關注的廈門第二西通道(海滄隧道)工程正在海底穩步掘進——其中,右線隧道海域段已於2020年1月貫通,目前正在進行二襯混凝土澆築施工,機電、附屬工程以及隧道內部的裝飾、裝修也在緊鑼密鼓同步推進中;左線隧道海底風化深槽施工已進入最後攻堅階段,目前剩餘76米工程量。
昨日,記者跟隨路橋集團施工現場負責人親歷海底風化深槽施工現場,一派熱火朝天的工作場景映入眼帘。工人們剛剛結束隧道掌子面的噴射混凝土施工,正在進行初支拱架的焊接,為海底隧道量身定製一副鋼「骨架」。施工現場所處的位置位於海平面下40多米的海底巖層,頭頂便是汪洋大海,隨著隧道不斷向前開挖,最深處將到達海平面下70多米——這相當於20多層普通住宅樓的高度。
海底風化深槽施工是整個工程的關鍵節點之一,也是安全質量風險最高的工點,地質條件差,施工工藝複雜,按工序管控難度大。
隨後,記者驅車行駛在已貫通的右線隧道,這裡已基本具備車輛通行條件,沿路可以看到各參建單位正在進行交叉施工,機電設備安裝等施工作業也在「見縫插針」地進行。
截至目前,第二西通道(海滄隧道)工程土建部分已完成超過90%工程量,下穿石鼓山立交雙連拱隧道左、右線已貫通。該項目建成後將與廈門第二東通道形成「廈門島第二東西通道」,極大程度緩解東西方向進出島的交通壓力,形成一條縱橫島內外的東西向交通「大動脈」,對改善投資環境、客流貨運集散、推動跨島發展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項目點擊:廈門第二西通道起點位於海滄區馬青路與海滄大道交叉口,以海底隧道形式穿越西海域,後沿興湖路下穿前行,終點位於島內石鼓山立交東。線路全長7.1公裡,其中隧道長6.3公裡(海底隧道長度2.8公裡),主線設雙向六車道,設計行車時速80公裡。
項目巡禮3
機場高速主體工程
力爭2023年建成通車
省市重點項目翔安機場高速公路(瀋海高速—翔安南路)主體工程快馬加鞭建設中,力爭2023年實現竣工通車,助力廈門新機場片區交通運輸效率和品質再提升。記者從路橋集團了解到,這條設計行車時速100公裡的南北向「交通大動脈」,建成後將串聯起瀋海高速公路與翔安機場快速路(南段、大嶝島段),打通廈門新機場到瀋海高速間的快捷通道,從而實現兩點之間「無縫銜接」。
從規模上看,機場高速公路與機場快速路共同組成全長近20公裡的陸路進出通道,其中機場高速公路主線全長超過10公裡,設計雙向8車道,共有6座橋梁、2座隧道、2處樞紐互通,並配套建設收費站、服務區和治超區。「項目於去年底正式開工,因疫情影響施工滯後,目前正『多點開花』全力拼搶工期。」路橋集團翔安機場高速公路標段項目經理王德偉告訴記者,截至目前已完成年度計劃的25%以上,總工程量完成近10%。
在機場高速公路收費站地塊的施工現場記者看到,一大片開闊地上,工人們正配合大型機械進行軟基處理和土方填築。「這裡將建設『廈門東收費站』,目前主線軟基處理基本結束,馬上就要將工作面轉移到治超區和服務區。」王德偉介紹,由於收費站地塊地勢較低,待基礎作業完成後還要進行土石方填築,爭取年底前完成140萬立方米填築量,確保收費站地塊成型,為後續架梁等施工創造有利條件。
此外,由於機場高速公路部分路段與海翔大道相交,因此施工內容還包括海翔大道連接泉州方向的近2公裡延伸路,按照節點目標,該延伸段預計今年9月份建成通車。「屆時,整個廈泉漳城市聯盟路就完善了。」王德偉說。
機場高速公路的高標準建設,對廈門新機場片區有至關重要的作用:首先,瀋海高速方向的車流能快速進出新機場,使片區交通樞紐作用進一步得到提升,同時有助於「廈漳泉快捷交通圈」的進一步形成;同時,它還進一步完善了路網結構,對沿線經濟發展、片區招商引資都有積極帶動作用。
項目點擊:翔安機場高速公路(瀋海高速-翔安南路),起點位於翔安區內厝鎮上沙溪村,與瀋海高速相交並設內厝樞紐互通,與海翔大道相交並設巷東樞紐互通,終點與翔安機場快速路南段相接。路線全長10.096公裡,雙向8車道,設計時速100公裡,主線共設橋梁6座,隧道2座,樞紐互通2處,配套建設收費站、服務區、治超區。
項目巡禮4
福廈高鐵
建設保障工作順利推進
福廈高鐵建設點多面廣,因此需要充足的土地要素保障。路橋集團作為福廈高鐵廈門段徵地拆遷代出資單位,不僅要負責辦理該項目「農轉用」以及徵地拆遷相關手續,還要居中協調、「穿針引線」,推動徵地拆遷工作順利進行,為高鐵主體工程提速建設創造有利條件。
「這次徵遷任務重、壓力大、時間緊,項目啟動以來我們就進入全員『戰鬥』狀態,全力協調、配合各區各相關單位加快完成徵地拆遷工作,確保徵遷進度滿足高鐵項目建設需要。」路橋集團福廈高鐵項目負責人王世建告訴記者,福廈高鐵廈門段途經海滄、集美、同安、翔安4個區,涉及10個鎮(街)、44個行政村,共需徵收土地4442.5畝,拆遷房屋67.2萬平方米,任務量很大。資料顯示,目前海滄區、同安區和翔安區已先後完成徵遷任務,集美區還剩不到一萬平方米房屋未拆除,預計本月底完成收尾工作。
談及路橋集團在福廈高鐵建設中所扮演的角色,王世建給出了「服務員」的定位——雖然未實際參與主體工程施工,卻全程服務鐵路建設。「我們既要服務好群眾,也要對接好各區各相關單位以及參建各方。」王世建說,「我們都是帶著『鋼鐵』般的鬥志和決心,用一份拼勁和使命感,以自己的方式助力福廈高鐵提速建設。」
與此同時,路橋集團還要協調高鐵沿線所涉及的大量電力、油氣、地方通訊、水務、燃氣等各類管線遷改工作。「必須在短時間內確認好管線遷改地點,充分做好前期準備和現場調查確認,避免出現『返工』。」王世建告訴記者,同時要督促各產權單位組織遷改施工,儘快為高鐵建設掃清「攔路虎」。
項目點擊:福廈高鐵廈門段正線長約48公裡,路橋集團作為該項目徵地拆遷代出資單位,需負責辦理「農轉用」和徵地拆遷相關手續、協調徵地拆遷和管線遷改任務。共需徵收土地4442.5畝,拆遷房屋67.2萬平方米,管線遷改1700餘條,遷建110千伏前山變電站1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