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家外匯管理局8月7日發布的數據,截至2020年7月末,我國外匯儲備規模為31544億美元,較6月末上升421億美元,升幅為1.4%,創2014年3月以來的單月最高漲幅。我國外匯儲備規模實現連續四個月上升。總體來看,匯率折算、資產價格變化及跨境資本流動等因素均對本月外匯儲備規模的回升形成貢獻。
國家外匯管理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王春英表示,7月,我國外匯市場運行平穩,外匯供求基本平衡。美歐等主要經濟體加大財政刺激力度並維持超寬鬆貨幣政策,國際金融市場上非美元貨幣相對美元整體走強,主要國家資產價格總體上漲。匯率折算和資產價格變化等因素綜合作用,當月外匯儲備規模上升。
受匯率折算和資產價格變化等因素綜合作用,外匯儲備規模保持上升。7月,美元指數小幅下跌,非美元貨幣相對美元整體走強,主要國家資產價格總體上漲。貨幣方面,美元匯率指數(DXY)下跌4.2%收於93.3;非美元貨幣中,歐元上漲4.8%,英鎊上漲5.5%,日元上漲2.0%。資產方面,以美元標價的已對衝全球債券指數(Barclays Global Aggregate Total Return Index USD Hedged)上漲1.1%;標普500股票指數上漲5.5%,歐元區斯託克50指數下跌1.8%,日經225指數下跌2.6%。
此外,跨境資本流動對外匯儲備規模增長亦有一定貢獻。近期國內經濟形勢逐步向好,人民幣資產受到國際投資者青睞。7月北向資金淨流入104億元;7月末,境外機構持有的人民幣債券面額達到26724億元,環比增加1649億元。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認為,下階段,我國外匯儲備規模具有保持穩定的基礎。短期來看,我國經濟具有較強的韌性,二季度GDP增長3.2%,有望成為全年GDP保持正增長的個別國家之一。當前,宏觀調控政策根據疫情防控形勢和經濟恢復情況把控節奏和力度,具有較大的操作空間,有助於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特別是在全球負利率環境下,人民幣資產對國際投資者具有較大的吸引力,有助於促進跨境資本流入,維護外匯供求基本平衡,為外匯儲備短期保持穩定提供保障。長期來看,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礎沒有變,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正在加快形成,有利於為外匯儲備的長期穩定提供堅實支撐。
「展望未來,我國已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經濟韌性強勁,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將加快形成,有利於繼續為外匯儲備規模總體穩定提供支撐。」 王春英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