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在寧德大街小巷,只要用手機掃碼,「嘀」的一聲便可解鎖一輛哈囉單車,暢享便捷的數位化電動出行。黨的十八大以來,寧德市緊緊圍繞「數位化、網絡化、可視化、智慧化」的目標要求,著力構建「線上+線下」一體多元化融合的城市數位化體系,推進政府管理和社會治理模式創新,在基礎設施、政務服務、智慧城市等方面展開了一系列的建設,數位化正在惠及群眾生活的方方面面,讓生活更加智慧和美好。
共享便捷新生活
早晨滴滴打車到公司、釘釘遠程視頻會議、百度外賣點午餐、12306APP訂動車票刷臉進站、微信公眾號預約牙科門診……「只要有網絡和手機,發現生活和工作上的事情,似乎沒有搞不定的。」在鋰電新能源特色小鎮上班的石先生感慨地說。
市區5G信號全覆蓋,市民挑選5G手機。張文奎甘雨/攝
便捷的數字新生活離不開高質量的網絡覆蓋。近年來,寧德市全力打造全國領先的無線寬帶網絡,實現全市所有高速、高鐵等交通幹線覆蓋,城市和重要場景深度覆蓋,行政村4G網絡覆蓋率達100%;5G網絡技術及全域普及也已提上建設日程,計劃在今年全市惠及。
數位化帶來的便捷生活,已經深入到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讓市民共享數位化帶來的民生之便。以教育發展為例,寧德市不斷推進「網際網路+扶智」工程,利用「在線學習中心」,實施「三個課堂」(專題課堂、名師課堂、名校網絡課堂),促進縣域內優質資源共建共享,通過「雲課堂」開展在線教育教學,實現「停課不停學」。推進大數據技術應用,建成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系統,加快推進學校評價改革;建立學生健康大數據平臺,全方位、動態管理在校學生的健康成長狀況。
疫情期間,寧德五中教師蔡述鈴通過線上直播授課
「疫情發生以來,如果沒有依託現代網絡技術,學生們的課程不知道要落下多少,因為有了數位化,很好實現了疫情防控和學習教育兩不誤。」寧德一中校長張紹英表示。
推動產業高質量
抖音直播、主官「帶貨」,疫情之下經濟發展新常態,是數字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數字經濟已經成為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助力脫貧攻堅的重要力量。
依託光線網絡,壽寧縣在下黨鄉下黨村扶貧定製茶園率先啟用可視化應用。截至目前,已完成一期「扶貧定製茶園」可視化應用,覆蓋「扶貧定製茶園」300畝。這個曾經福建省唯一的「五無鄉」,如今插上了「網際網路」的翅膀,讓「下鄉的味道」傳播四方,走出了一條具有閩東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
下黨鄉開創全國第一個可視化扶貧定製茶園模式。人民網焦豔攝
「有了可視化應用,全國任何地方的客戶只要下載一個手機APP,就可以通過手機,藉助安裝在茶園、茶葉加工廠和茶葉產品展示區的高清視頻監控,觀看指定認購某片茶園,以及茶葉加工製作和茶葉成品的實時視頻,實現產品『源頭可溯、去向可查』。」市發改委數字科相關負責人介紹。
一網相聯,山海智慧。走進上汽寧德基地,佔地72576平方米的車身車間,總焊接自動化率高達99.8%,工業網際網路的元素在這裡得到充分體現,數位化發展讓整個工業園區充滿智慧。「我們通過先進的網際網路管理系統,實現精細化零庫存生產,每天基地生產訂單下達後,系統會自動安排所需不同車型不同數量的保險槓,做到自動化、數位化、柔性化,這一切都以網際網路為基礎。」上汽寧德基地延鋒彼歐寧德公司工廠相關負責人說。
上汽寧德基地生產車間
寧德市結合當地特點,積極融入數字經濟大潮,對接阿里巴巴、華為、中電科等大型數字經濟型企業,提升寧德市數字經濟的平臺基礎,力求在數字經濟發展的大局中謀得先機。
賦能治理現代化
「現在社保、公積金、醫保等很多業務都可以在網上辦理了。我父母養老金每年的認證也可以通過微信辦理。相比前些年,現在辦理相關業務實在是方便太多了。」市民李女士說起這些年的政務進步,連連點讚。
工作人員指導市民使用網上政務服務。
20年來,寧德市政務信息網、政務外網相繼建成,為全市一千多家單位、國有企業及其業務系統提供安全可靠的網絡接入服務。同時,兩個市級電子政務數據中心機房以及政務雲平臺投入使用,助推全市數據中心和應用系統的充分整合。行政審批系統逐年完善,進一步減少辦事環節、縮短辦事時限,「一趟不用跑」「最多跑一趟」事項比例大幅度提高;城市公共服務平臺(i寧德)上線運行,平臺聚合政務(便民)服務資源,圍繞直接面向群眾的政務(便民)服務事項,充分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推動信息化與城市發展全面深入融合,切實踐行「馬上辦」。
數字寧德建設,賦能治理現代化。在人力資源方面,無欠薪數位化項目、城鄉勞動力資源展示平臺,為解決勞資糾紛、引導就業、就業技能培訓等方面提供幫助;空間地理方面,數字寧德地理空間框架平臺,為經濟發展和項目布局、各類資源要素整合,防災減災、政企應用等方面提供了準確、詳實及便捷的地理空間信息支持與輔助作用;旅遊方面,旅遊集散中心綜合信息化項目實現旅遊資源的有效管理,為旅遊區提供高效便捷的交換環境和創新型的旅遊行業經營模式等。
在中國新一輪數位化高潮的序幕已悄然拉開大背景下,寧德市積極布局5G新基建項目,以賦能新發展。「未來,我們將以『沿海先行、山區延伸、多點銜接』為原則,繼續深化創新驅動、數位化引領,以數字經濟核心產業為重點,以招商引賢為主謀求推進產業數位化和數字產業化,持續加快推進傳統產業和汽車製造、新能源、不鏽鋼材料、銅材料主導產業的數位化轉型融合,為寧德市在未來各新經濟領域的深度融合發展提前規劃、提前布局,讓群眾進一步享受數位化帶來的幸福感和獲得感。」市發改委(市大數據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說。(閩東日報記者 張文奎 通訊員 甘雨/文)
展開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