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是從2009年開始啟動建設的,在2018年年底,完成19顆衛星發射組網,完成基本系統建設,向全球提供服務,2020年6月23日,北鬥三號最後一顆全球組網衛星完成組網入軌,比原計劃提前半年全面完成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的部署。那麼隨著北鬥衛星的全球組網,「北鬥」將如何推動生產方式變革和商業模式創新?又會為人們的生活帶來哪些便利?
北鬥三號系統繼承北鬥有源服務和無源服務兩種技術體制,能夠為全球用戶提供基本導航(定位、測速、授時)、全球短報文通信、國際搜救服務,中國及周邊地區用戶還可享有區域短報文通信、星基增強、精密單點定位等服務。
北鬥系統具有以下特點:一是北鬥系統空間段採用三種軌道衛星組成的混合星座,與其他衛星導航系統相比高軌衛星更多,抗遮擋能力強,尤其低緯度地區性能優勢更為明顯。二是北鬥系統提供多個頻點的導航信號,能夠通過多頻信號組合使用等方式提高服務精度。三是北鬥系統創新融合了導航與通信能力,具備定位導航授時、星基增強、地基增強、精密單點定位、短報文通信和國際搜救等多種服務能力。
據統計,2019年我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總體產值達3450億元。北鬥與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新技術的融合發展,正在構建以北鬥時空信息為主要內容的新興產業生態鏈,並正在成為北鬥產業快速發展的新引擎和助推器,推動著生產生活方式變革和商業模式的不斷創新。
北鬥系統提供服務以來,已在交通運輸、農林漁業、水文監測、氣象測報、通信時統、電力調度、救災減災、公共安全等領域得到廣泛應用,產生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比如集成了北鬥高精度授時定位模組的安全帽,能提供一鍵拍照實時上傳功能,可讓後臺安全監督人員第一時間了解現場施工情況,還有緊急狀態自動報警、一鍵求救、照明等許多實用的安全功能;攜帶一個小小的「短報文通信終端」,通過藍牙與手機相連後,就可以讓普通的手機具備了發送北鬥短報文的能力,將現場情況和位置信息發到後方人員的手機裡; 廣泛應用於重點運輸過程監控、公路基礎設施安全監控、港口高精度實時定位調度監控等領域。
現在國內市場上的絕大多數手機都支持GPS導航和北鬥兩種導航系統,並且是以北鬥導航為主,GPS為輔。在不久有將來,國內所有導航系統將更改授時體系,將所有的標準時間都以北鬥為主。表示我國的導航定位和授時體系將全部以北鬥系統為核心。
從立項論證到啟動實施、從雙星定位到區域組網,再到覆蓋全球,我國衛星導航系統建設歷經30多年探索實踐,三代北鬥人接續奮鬥,走出了一條自力更生、自主創新、自我超越的建設發展之路,建成了我國迄今為止規模最大、覆蓋範圍最廣、服務性能最高、與百姓生活關聯最緊密的巨型複雜航天系統,成為我國第一個面向全球提供公共服務的重大空間基礎設施,為世界衛星導航事業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為全球民眾共享更優質的時空精準服務提供了更多選擇、為我國重大科技工程管理現代化積累了寶貴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