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種雲的區別:公有雲、私有雲、混合雲

2021-01-10 雲計算知識

隨著雲計算的發展,如今,幾乎每個企業計劃或正在使用雲計算,但不是每個企業都使用相同類型的雲模式。實際上有三種不同的雲模式,其中包括公共雲,私有雲和混合雲。為了幫助確定哪種雲模式最適合企業的需求,以下探討這三種模式如何進行比較和對比。

一、公有雲

公有雲通常指第三方提供商用戶能夠使使用的雲,公有雲一般可通過 Internet 使用,可能是免費或成本低廉的。這種雲有許多實例,可在當今整個開放的公有網絡中提供服務。公有雲的最大意義是能夠以低廉的價格,提供有吸引力的服務給最終用戶,創造新的業務價值,公有雲作為一個支撐平臺,還能夠整合上遊的服務(如增值業務,廣告)提供者和下遊最終用戶,打造新的價值鏈和生態系統。它使客戶能夠訪問和共享基本的計算機基礎設施,其中包括硬體、存儲和帶寬等資源。

優點:除了通過網絡提供服務外,客戶只需為他們使用的資源支付電用。此外,由於組織可以訪問服務提供商的雲計算基礎設施,因此他們無需擔心自己安裝和維護的問題。

缺點:與安全有關。公共雲通常不能滿足許多安全法規遵從性要求,因為不同的伺服器駐留在多個國家,並具有各種安全法規。而且,網絡問題可能發生在在線流量峰值期間。雖然公共雲模型通過提供按需付費的定價方式通常具有成本效益,但在移動大量數據時,其費用會迅速增加。

二、私有雲

私有雲(Private Clouds)是為一個客戶單獨使用而構建的,因而提供對數據、安全性和服務質量的最有效控制。該公司擁有基礎設施,並可以控制在此基礎設施上部署應用程式的方式。私有雲可部署在企業數據中心的防火牆內,也可以將它們部署在一個安全的主機託管場所。私有雲極大的保障了安全問題,目前有些企業已經開始構建自己的私有雲。

優點:提供了更高的安全性,因為單個公司是唯一可以訪問它的指定實體。這也使組織更容易定製其資源以滿足特定的IT要求。

缺點:安裝成本很高。此外,企業僅限於合同中規定的雲計算基礎設施資源。私有雲的高度安全性可能會使得從遠程位置訪問也變得很困難。

三、混合雲

混合雲是公有雲和私有雲兩種服務方式的結合。由於安全和控制原因,並非所有的企業信息都能放置在公有雲上,這樣大部分已經應用雲計算的企業將會使用混合雲模式。很多將選擇同時使用公有雲和私有雲,有一些也會同時建立公眾雲。因為公有雲只會向用戶使用的資源收費,所以集中雲將會變成處理需求高峰的一個非常便宜的方式。比如對一些零售商來說,他們的操作需求會隨著假日的到來而劇增,或者是有些業務會有季節性的上揚。同時混合雲也為其他目的的彈性需求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基礎,比如,災難恢復。這意味著私有雲把公有雲作為災難轉移的平臺,並在需要的時候去使用它。這是一個極具成本效應的理念。另一個好的理念是,使用公有雲作為一個選擇性的平臺,同時選擇其他的公有雲作為災難轉移平臺。

優點:允許用戶利用公共雲和私有雲的優勢。還為應用程式在多雲環境中的移動提供了極大的靈活性。此外,混合雲模式具有成本效益,因為企業可以根據需要決定使用成本更昂貴的雲計算資源。

缺點:因為設置更加複雜而難以維護和保護。此外,由於混合雲是不同的雲平臺、數據和應用程式的組合,因此整合可能是一項挑戰。在開發混合雲時,基礎設施之間也會出現主要的兼容性問題。

相關焦點

  • 雲主機的公有雲、私有雲、混合雲有什麼不同?
    導讀 在搭建使用M2M設備管理平臺的時候,該選擇公有雲,私有雲還是混合雲?三者之間有什麼區別?各有什麼優劣勢?哪個性價比最高?
  • 企業上雲必須先了解,淺談公有雲、私有雲、混合雲優缺點
    近幾年隨著雲計算技術的逐漸普及,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選擇了部署雲計算方案,但是公有雲、私有雲、混合雲到底怎麼選,或者說它們各自具體有什麼區別,很多人是不了解的,針對不同需求的企業擁有不同部署方案,如果不了解的話,選型也會為難。
  • 公有雲、私有雲、混合雲、社區雲——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那一朵?
    近幾年隨著雲計算技術的逐漸普及,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選擇了部署雲計算方案,但是公有雲、私有雲、混合雲到底怎麼選,或者說它們各自具體有什麼區別,很多人是不了解的,針對不同需求的企業擁有不同部署方案,如果不了解的話,選型也會為難。今天我們深入淺出舉一個例子,讓你通俗的明白什麼是公有雲、私有雲、混合雲和社區雲。
  • 公有雲、私有雲、混合雲架構之間的界限正在模糊
    在學習雲計算時,您學到的第一件事就是有三種主要類型的雲體系結構:公共架構、私有架構和混合型雲架構。然而,這種分類越來越沒有意義。由於引入新型雲服務和部署選項,公共雲、私有雲和混合雲架構的界限變得相當模糊。有些日子, 我認為從公共與私人與混合的角度思考甚至沒有意義。
  • 公有雲私有雲還是混合雲:應該怎麼選?
    不過,開始對雲解決方案提供商進行調查之前,他們首先需要了解哪種類型的雲是正確的選擇。即使在 IT 專家中,「雲」一詞對不同的人而言,其意味也不盡相同。雲不僅有所謂的公有雲、私有雲、混合雲之分,它們的工作原理也有差別。富網際網路應用程式(RIA,Rich Internet Application) 和經紀商們必須先甄別哪些雲是在真正實踐時的正確選擇。
  • 如何構建私有雲並打造混合雲生態?
    但是,由於各個企業對於擴容成本、擴容效率、數據存儲安全性的需求不同,推動雲計算的形態從最初的公有雲、私有雲,逐步發展出混合雲與分布式邊緣雲等多種雲計算形態。在 IT 成本優化訴求之下,能夠融合公有雲、私有雲兩種雲形態優勢的混合雲架構將成為未來企業級雲計算的必然趨勢。
  • 私有雲,新一代私有雲與公有雲有哪些區別?
    新一代私有雲與公有雲企業都在數據中心領域展開競爭。無碎片化版本,功能持續進化是公有雲的優勢,而新一代私有雲在這方面與公有雲能力拉平的同時,對於企業用戶來講在適用企業數據中心複雜度上、在規模和架構上等方面比公有雲更加貼合企業用戶的需求。
  • 揭秘公有雲、私有雲、混合雲的真實面貌
    為此,很多人現在習慣構建自己的雲盤,而這,就使得「雲」這一概念,從政府、企業往個人發展。一個著名技術專家曾經說過這樣的一句話:「對於雲計算,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定義」。但是大家對於雲計算很多方面都有一定的共識,比如三層架構(SaaS,PaaS和IaaS)。除了三層架構外,大家也都認為雲可以被分為三種:公有雲,私有雲和混合雲。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這三種雲的真實面貌!
  • 從華為整合私有雲看雲安全趨勢
    近日,有傳聞稱華為關閉了GaussDB和私有雲業務,引起業內的熱議和廣泛關注。有私有雲廠家拍手稱快,認為對所有雲廠商來說都是一件好事。直到5月15日,華為雲發布政企戰略,並宣布華為雲Stack系列新品正式上市,對於傳聞,他表示並非關閉私有雲,而是團隊整合。雲計算的市場有多大?
  • 華為雲定義全新混合云:用戶視角一朵雲
    然而,當上雲成為共識,企業才發現其實上雲不是目的,而是要提升業務創新和效率的方式。當然,上雲也不是萬能的,只有以合理的方式上雲,才是發展的正確路徑。面對複雜的業務環境,目前,單純的公有雲或私有雲都無法全面滿足政企客戶業務創新的需求,這就為混合雲成為企業上雲新標準提供了機會。
  • 華為雲重新定義混合雲
    然而,當上雲成為共識,企業才發現其實上雲不是目的,而是要提升業務創新和效率的方式。當然,上雲也不是萬能的,只有以合理的方式上雲,才是發展的正確路徑。面對複雜的業務環境,目前,單純的公有雲或私有雲都無法全面滿足政企客戶業務創新的需求,這就為混合雲成為企業上雲新標準提供了機會。
  • 選擇部署公有雲還是私有雲?IT外包專家3分鐘教你做出準確決定!
    在線辦公讓很多企業選擇了部署雲計算,然而面對公有雲、私有雲、混合雲,企業都不清楚他們的區別,這三者有何不同,企業選擇哪種雲最適合自己的發展需要?IT服務外包公司的專家們為大家做詳細解釋。公有雲是大多數企業正在使用的,在中國佔據了很大的市場份額。公有雲是由第三方提供商來提供能夠使用的雲,比如AWS亞馬遜,阿里雲,微軟的Azure,騰訊雲,華為雲等,公有雲通過internet使用,共享服務資源,優勢在於不需要自己搭建基礎設施,使用的價格非常低廉,一般企業都能承受。
  • 從私有雲轉戰混合雲,獲得阿里雲戰略投資後的Zstack有什麼野心?
    對此張鑫深有體會,「美國雖然技術和企業相對成熟,但並不如中國有如此之快的發展速度,並且中國有更多的發展潛力和更廣闊的發展空間。」於是在2015年,張鑫開始運作開源項目運作方式的雲計算IaaS軟體ZStack,同年他回到中國創辦ZStack,開始私有雲的商業化道路的探索,後來由於用戶需求,開發私有雲、混合雲並行的商業模式。
  • 公有雲高手UCloud如何玩轉私有雲?
    產品需要更加具有針對性,以適應私有雲用戶的需求;其三,私有雲更加強調生態,需要有意識去構建包含渠道、ISV、SI等在內的生態合作體系。作為中國雲計算第一股,UCloud始終在公有雲市場開疆拓土,但回顧其近幾年的產品布局不難發現,UCloud也從未忽略私有雲領域。那麼,UCloud此舉是跟風玩票,還是早有謀劃?公有雲高手UCloud到底能不能玩轉私有雲?
  • 史詩級抉擇:公有雲or私有雲
    編者按:從一個平臺安全的前景來說,不管你是選擇公有雲、私有雲或者混合雲都沒有關係。有關係重要的是你如何來保護它;這可以從雲中進行有效管理。私有雲是為單獨的組織進行單獨操作的基礎設施。其實,唯一的區別只是你的數據和其他的公司的數據分開了。並且,如果這帶給了你任何安全的感覺,那麼說這也算的上是一個挺很好的投資。但這完全取決於你的商業需求。因為私有雲能夠它提供更強好的控制力,但是也意味著你需要負擔較多的著所有的企業經費,在、雲應用更新、風險管理和相關成本等方面。
  • 科技雲報導:公有雲基因的UCloud是如何做私有雲生意的?
    據UCloud 2019年度財報顯示,公有雲在主營業務收入中的佔比仍然很高,但與此同時,私有雲和混合雲的收入正在快速增長,較2018年同期收入分別增長109.54%、75.63%。隨著國內雲計算應用逐漸從網際網路行業向政務、金融、工業、醫療等傳統行業加速滲透,企業上雲比例首次發生了逆轉。據中國信通院數據顯示,2016年有50%企業沒有使用雲計算,但在2017年超過54.7%的企業使用了雲計算。此外,企業在私有雲業務上的部署持續深化,私有雲深度部署的比例同比有所提升。
  • 私有雲,真的是「雲」麼?
    最近看到很多「著名」雲廠家在推私有雲產品。號稱能將自己的核心雲能力封裝在一個獨立的機櫃裡,然後直接交付給到客戶。這種一次性交付後,運維成本將會通過年服務的方式來提供。服務周期,通過駐場維檢的方式來離線狀態提供。聽上去,本質上就是傳統賣伺服器和軟體服務的模式。這種服務,換成了「私有雲」的概念重新來一遍。私有雲,真的是「雲」麼?
  • 雲行業研究報告:公有雲、私有雲和雲生態
    公有云:產品/解決方案分類首先我們對兩家的公有雲產品分類進行大致了解,通過瀏覽阿里雲和騰訊雲,我們可以歸納出,兩家廠商所提供的產品/解決方案分類大體如下:雲計算基礎:大體對應於雲計算中的IaaS部分,包含計算、存儲、通信、網絡、CDN、資料庫等,本類別較貼近底層技術
  • 混合雲時代 Unicloud讓企業沒有難管的「雲」
    混合雲解決方案在部署網際網路化應用並提供最佳性能的同時,還可以保障私有雲本地數據中心所具備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全球67%的企業開始走向多雲的模式來降低業務風險。這其中有部分的中小企業、創業型公司以及大型網際網路公司通過結合自己私有資源搭建的私有雲服務,再結合公有雲資源,打造自己混合雲的業務架構,更好的降低業務成本,把資源利用到最大。混合雲的模式未來將是雲服務架構的標配。
  • 科技雲報導:「奇襲」混合雲,青雲QingCloud站上C位
    看起來巨頭們各有領域,卻又暗自交鋒。在激烈的競合之戰中,誰將坐上中國混合雲市場的鐵王座?2014年,私有雲才剛開始在國內落地,混合雲市場尚處於發展萌芽期,國內大多數雲廠商還停留在投入公有雲還是私有雲的選擇題中。但對於青雲QingCloud而言,堅持一體化雲計算架構的路徑始終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