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牛伊利左右牛奶國標?這奶以後還能喝嗎?

2021-01-04 減開始減脂

蒙牛、伊利被曝左右國家牛奶標準的制定衝上熱搜,看來大家都很關心奶製品的安全問題啊。

相比於牛奶來說,很多人減肥期間都愛喝酸奶,酸奶真能減肥嗎?什麼樣的奶適合肥胖人群?

01

酸奶的分類

牛奶經過發酵形成酸奶,酸奶保留了牛奶全部的營養價值,增加了乳酸菌,還使奶中的蛋白質變得更容易消化吸收,解決了乳糖不耐受的問題。

牛奶和酸奶的熱量差別不大,但是酸奶普遍含糖量較多。

在超市我們可以看到很多種酸奶,比如風味酸奶、老酸奶、優酪乳等,它們在產品類型上只分為四種:酸乳(酸奶)、發酵乳、風味酸乳(風味酸奶)、風味發酵乳。

具體屬於哪種類型可以看商品說明,除了這四種,其他都不屬於酸奶。

1.原味pk風味

原味類原料只有純奶,沒有其他額外添加劑;

風味類產品加入了穀物、水果和添加劑等。

風味奶的營養價值沒有原味奶高,建議選擇原味奶。

2.酸乳pk發酵乳

酸乳只由嗜熱鏈球菌和保加利亞乳桿菌發酵;

發酵乳使用了更多的菌群發酵。

酸乳的菌群種類不豐富,建議選擇發酵乳。

總有人問,老酸奶和普通酸奶有什麼區別?

我們經常看到的老酸奶,製作方法和普通酸奶不同,普通酸奶是先發酵後分裝,老酸奶是先分裝後發酵。本質上來說,老酸奶和普通酸奶並沒有區別。

02

酸奶減肥?

先說結論:含糖低的酸奶對減肥有幫助。

酸奶是高營養食物,其中的微量元素和乳酸菌對減肥群體的健康有益,但是選擇酸奶要注重含糖量。

市面上售賣的大部分酸奶的含糖量都很高,因為不加糖的酸奶口感略差,加糖後可以增加風味,但是熱量也直線上升。

03

全脂還是脫脂?

酸奶是經過牛奶發酵製成的,全脂牛奶/脫脂牛奶都可以製成全脂酸奶/脫脂酸奶。

全脂牛奶即普通牛奶,脂肪含量約為3%-4%左右,全脂奶的奶味很足,口感較好。

脫脂牛奶脫去了全脂牛奶中的脂肪,脂肪含量約為0.5%以下,奶味比較清淡。

很多減肥人士都選擇脫脂牛奶或脫脂酸奶,因為脂肪含量偏低,但是K姐推薦減肥人士還是喝全脂牛奶或全脂酸奶。

每100ml,脫脂牛奶比全脂牛奶熱量低30大卡左右,相當於多走幾步,差別不大。而且脫脂奶的口感沒有全脂奶好,微量元素尤其是脂溶性維生素少了很多。

最重要的是全脂奶的飽腹感更強,喝完可以將飢餓感推遲更久,反而利於減肥。

所以,沒有必要丟西瓜撿芝麻,因為這麼小的熱量差而選擇脫脂的奶製品。

04

拒絕「假酸奶」

著重強調一下,標有「復原乳」的酸奶,都不是用鮮牛奶發酵的,添加劑比風味類酸奶更多,屬於「假酸奶」。

判斷是否為「復原乳」的依據是,看酸奶瓶身「產品類型」的描述。

酸奶的學問很大,這麼多年你都喝對了嗎?

相關焦點

  • 伊利、蒙牛被曝「黑幕」,國產牛奶的表現還好嗎?
    近日,一篇名為《深扒蒙牛、伊利六大罪狀,媒體不敢說,那就我來說》(下稱《六大罪狀》)的文章在社交平臺上廣泛傳播,一時間 「蒙牛」「伊利」紛紛陷入輿論漩渦。受「三聚氰胺事件」影響,中國消費者對乳製品的安全性一直高度敏感。即使中國乳製品工業協會很快出來闢謠,但公眾之於此事的討論熱度依然不減。我們喝的牛奶奶味越來越淡?蒙牛、伊利純牛奶品質如何?
  • 伊利、蒙牛被曝黑幕?怎麼買到放心奶?
    本文約2300字,閱讀約需4分鐘 今天一早就有網友留言要我看熱搜,問我伊利、蒙牛的奶還能不能喝,我當時心想難道出了什麼大事件了?國家重要標準的制訂過程應公開透明 - 目錄 - 伊利蒙牛還能喝嗎? 人家說了啥?
  • 蒙牛和伊利翻車了?孩子真正不能喝的牛奶,你可能天天都在買!
    它講述了過去十幾年蒙牛伊利的發家歷程,並「揭露」了在幾起乳製品安全重大事件中,他們發揮的作用。隨後,該公眾號受到蒙牛和伊利兩家公司的聯合投訴,文章已經刪除。中國乳製品工業協會也馬上出來闢了謠。但是家長們還是很擔心,牛奶問題又熱議了一把:孩子還可以喝奶嗎?怎麼判斷牛奶的品質?該喝鮮牛奶還是配方奶?全脂、低脂、脫脂到底怎麼選?......
  • 王小七扒蒙牛伊利有事實錯誤,我有一個大膽的想法
    生原奶中不可能沒有任何致病菌,如果沒有致病菌,牛奶還用得著消毒嗎?何況檢測致病菌需要5-7天,檢測完成,奶早該倒掉了。如果這個標準足夠好,何必要多此一舉降低標準。三聚氰胺事件曝光在哪一年?不就是理論上執行更高標準GB19301—2003的時期嗎?從這裡可以看出制定一個不符合實際的高標準遠不如一個實際能執行的合理標準。
  • 16款深圳娃最常喝的牛奶大測評!蒙牛特侖蘇伊利誰最好?
    孩子們日常喝的牛奶安全嗎? 所以本次比較試驗的品質指標按照國標要求執行。 就是如果沒有了脂肪 牛奶的香味就會不足 喝起來會「寡淡」 結果顯示: 16款常溫純牛奶中,伊利金典、蒙牛特侖蘇、君樂寶優質牧場牛奶脂肪含量表現好,高出標準34%。
  • 國產牛奶迎來「漲價潮」?伊利蒙牛紛紛提價,超市:不打折原價賣
    其中,伊利和蒙牛作為國內兩大乳企,佔據了國內大部分的牛奶市場,超市貨架上也大部分都是這兩家的產品。 如今,國產牛奶或迎來「漲價潮」?伊利蒙牛已經紛紛提價。根據海通證券在1月5日發布的調研數據顯示,2021年1月1日以後伊利、蒙牛的基礎白奶產品出現漲價,漲幅在3%-5%左右,進而導致市場上的牛奶產品在元旦以後出現不同幅度的上漲。
  • 你知道嗎?你喝牛奶的姿勢已經錯了
    牛奶相信大家都不陌生,普通人尤其是上班族幾乎每天都會喝,畢竟到超市抄起一包是真的方便。但是你知道應該怎么喝牛奶、喝什麼牛奶嗎?你是否還每天在蒙牛伊利之間糾結該臨幸誰呢?我猜你肯定一臉懵逼(我猜的,求輕打),既然大家不知道,今天就讓我們來討論一下牛奶中的「秘密」。
  • 消費- 伊利好還是蒙牛好買牛奶要選擇哪一個牌子好
    相信喜歡喝牛奶的人應該都知道在國內市場上,伊利跟蒙牛這兩個品牌可以說是旗鼓相當的,因此在面對選擇時,應該都曾有過關於伊利好還是蒙牛好的疑問吧。尤其是那些更加注重健康的人來說,更會執著於伊利好還是蒙牛好這樣的問題了,今天就一起來說說伊利好還是蒙牛好,看看究竟買哪一個牌子的牛奶是比較好的。
  • 伊利、蒙牛被曝黑幕?牛奶到底應該怎麼選?
    原創 所長夫人 160健康研究所生活大百科更實用、靠譜的健康生活指南最近,網絡上有一篇《深扒蒙牛、伊利6大罪狀,媒體不敢說,那就我來說》的文章,引發了很多網友的討論。
  • 伊利、蒙牛先後收購大牧場,究竟為何?
    這還沒有計算乳企近幾年公布的上遊牧場興建計劃。《第一財經日報》稱,上一輪乳製品公司密集投建大型牧場的規模還是在2000年左右。 2014年、2019年這兩年是比較極端的案例,進口大包粉佔據中國牛奶供應量的比例達到高點。這兩年都是中國市場本土牛奶供應量少的年份,特別是2013年出現「奶荒」後,中國在同年大量進口全脂奶粉(同比上年增長53%)、脫脂奶粉(同比上年增長40%),導致2014年中國本土奶價在短期上漲後迅速下跌、呈現牛奶供應過剩,全國出現倒奶事件。
  • 中國牛奶的降溫戰
    在這個行業裡,巨頭和資本的擴張沒有溫度,但消費者越來越在意牛奶的 " 溫度 ",這是一場回歸牛奶本初的消費戰爭——在人們智識的倒逼和冷鏈技術的支持下,伊利蒙牛們能否洗脫原罪?2010 年 6 月,生乳新國標實施,核心一:蛋白質含量由每百克含 2.95 克下降到 2.8 克;核心二:每毫升細菌總數卻由 50 萬個上升到 200 萬個。這個由伊利、蒙牛等巨頭參與制訂的新國標在業內引起巨大爭議,時任廣州市奶業管理辦公室負責人王丁棉直指:這是全球最差標準,其制訂被少數奶業巨頭綁架了。
  • 蒙牛伊利,誰做老大?
    而隨著90年代瑞典利樂公司生產的無菌包裝得以進口銷售以及1997年UHT(超高溫瞬時滅菌)技術傳入我國,牛奶的運送範圍得以大幅提升。UHT技術的優勢在於經處理的鮮奶中所有微生物均被殺死,大大提升了儲藏的效率,只需常溫貯藏,保質期即可長達六個月。UHT奶(常溫奶)的誕生讓乳企們能夠把產品的銷售半徑擴大,加上常溫奶消費場景多樣,進一步加速了蒙牛、伊利全國建廠的步伐。
  • 中國真正的好牛奶,早就消失了
    柴妹比較慫,所以咱們也不說伊利和蒙牛到底錯了沒,咱就來聊一聊中國的牛奶行業,至於其背後的真相嘛... 你品,你細品。 這足以讓北方的牛奶賣到南方,原來的牛奶銷售模式被徹底打破。 鮮奶的統治地位岌岌可危。 也正是這段時間,伊利和蒙牛相繼誕生。
  • 國產牛奶不如進口牛奶?看看蒙牛伊利的蛋白質含量就知道了!
    七月初,一篇《深扒蒙牛伊利6大罪狀,媒體不敢說,那就我來說》的自媒體文章在全網引起軒然大波,同時也讓消費者對國產牛奶產生了質疑。但國產牛奶真的就不好嗎?其實只要我們冷靜下來去查詢國產牛奶品牌的一些參數指標,我們會發現國產牛奶真沒那麼差,國產牛奶在關鍵環節的營養指標上,沒有落後於發達國家,甚至很多指標還優於歐美國家的指標。
  • 「可牛了」背後:蒙牛伊利暗戰不斷
    但這幾年,伊利開始聚焦常溫優勢,進行橫向拓展品類,不斷拓寬護城河,市佔率增速已經超越蒙牛。2019年,伊利與蒙牛在常溫液態奶市場的佔有率分別是37.8%和27.2%,二者之間差距比較明顯。產品端的數據更說明問題。伊利目前手握三大「百億級單品」,分別是伊利純牛奶、安慕希和金典,還有11個銷售額過10億的「爆款」單品。
  • 蒙牛伊利「六宗罪」:是空對空喊話還是確有其罪
    該文以「6大罪狀」控訴了蒙牛伊利左右國家乳品標準制定。但隨之而來的是文章被封,作者被公關,奶業協會發了「闢謠聲明」。 但問題是:在引起巨大的輿論風波下,為什麼蒙牛伊利為何沒有受到懲罰?為什麼監管部門依然允許產品售賣?
  • 奶酪只佔乳製品市場的1.5%,為何伊利、蒙牛也要擠進來?
    近期更重視奶酪市場的伊利、蒙牛呈現出本土「挑戰者」的姿態,它們如何挑戰這些進口大品牌?前期的產業鏈布局,對於本土雙雄有多大助力?乳企投資的奶酪市場有多大?在中國乳製品市場上,以超高溫滅菌乳(UHT奶)為主的常溫白奶增長放緩已經多年。根據歐睿諮詢的數據,自2016年起,這種可以常溫保存、保質期通常在6-12月的牛奶產品的銷量在不斷下滑。
  • 調嘻白俄羅斯|蒙牛伊利被深扒之後,我就沒有牛奶做雞尾酒了?
    前幾日,看到一篇文章《深扒蒙牛伊利六大罪狀,媒體不敢說,那就我來說》,內容百轉千回、驚心動魄,嚇得我趕緊放下手中的牛奶,然後打開電腦保存圖文。果不其然,當晚再打開的時候,已經被和諧掉了。作為網絡時代的遊牧民族,我就知道留一手是對的。
  • 為啥蒙牛和伊利的牛奶味道差別這麼大?工作人員告訴你「實情」!
    牛奶日常必備食物之一,主要它的營養成分高,含有大量的維生素和鈣元素。早上它負責飽腹,晚上則是美顏安眠,不知道你有沒有被它的實力圈粉呢!而它購買途徑幾乎是超市,個人認為超市入口是安全、健康有保障。超市中最常見的牛奶品牌就是蒙牛和伊利,為什麼蒙牛和伊利的味道差別怎麼大?工作人員告訴你「實情」。
  • 中國牛奶退步了嗎?新國標竟比舊國標還差……
    這是因為它採用了超高溫滅菌法,將牛奶加熱到135℃-140℃,足以滅殺所有細菌以及芽孢,再配上真空密封包裝,常溫下保質期在180天以上。 常溫奶付出的代價就是其中的成分,因為超高溫加工而被改變,導致其風味和營養程度都不及鮮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