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你是上學族還是上班族,一天最起碼要有10小時左右的時間不在家裡,這也就意味著,你不可避免地要使用公共衛生間。而不管你是蹲便還是坐便,貌似每個人都遇到一個十分尷尬又惱人的事情,那就是坑裡的水花濺到了屁股上,不但有點噁心,還會引起諸多擔心,比如會不會感染上什麼疾病啊?
上廁所時,馬桶裡的水濺到屁股上,會怎麼樣?
其實,馬桶比很多人印象中要乾淨多了,雖然這樣說可能你心裡還是無法接受,但事實的確如此,有人擔心便便濺水花很髒會讓人生病,還有人擔心衝馬桶不蓋馬桶蓋會讓細菌滿空飛有健康隱患,而研究發現,馬桶裡雖然會有些細菌,但它們並不都會跟著水花飛濺出來,只有非常非常非常不湊巧地濺出嚴重的呼吸道疾病傳染源時,才存在「理論上」的可能讓人生病。
另外,公用的潔具上確實可能有一些病原體,但很多病原體是依賴人類生存的,離開人體後難以長時間存活,更重要的是,就算病原體想傳播,你的身體也不會輕易答應,因為正常皮膚有屏障作用,病原體難以侵入。如果你實在介意的話,還是小心如廁比較好,但要是不小心還是被濺上了,也不必過度擔心,大不了事後擦乾淨或洗乾淨一些。
公共廁所的馬桶圈到底有多髒?
想必很多人都希望所有公共廁所都是蹲廁,這樣可以避免與任何公共設施的親密接觸,也就能避免沾上一些髒東西或某些傳染病的感染了。英國曾經對某婦產科診所裡的528名女性做了調查,發現只有2%的女性會直接坐在公共場所的馬桶圈上,而有12%的人會在馬桶圈上鋪一層紙後再坐上去,85%的人在公共廁所小便時並不接觸馬桶圈,而是半蹲著的。
然而,沒有任何一項醫學研究證明,有人通過馬桶圈感染了某些疾病,而且相對於衛生間裡的其他表面,通過馬桶圈得病的風險,實際上並不高。馬桶圈上確實有許多致病微生物,包括「食肉細菌」(一種可能引起壞死性筋膜炎的細菌)、諾如病毒、大腸桿菌、痢疾桿菌和鏈球菌,它們還會在這種又冷又硬的表面生存好幾天,理論上講,伊波拉病毒也可能通過馬桶圈傳播。
不過,這些微生物往往只存在於排洩物或是嘔吐物中,如果發現了馬桶坐墊上有這些髒東西,一般人都會選擇另一個馬桶。對於這種情況,解決辦法也很簡單,就是用常見的那種小包裝消毒巾擦一下,科學實驗已經證明,這樣做就能讓馬桶圈上的微生物減少至原來的五十分之一。
如果沒有隨身攜帶的消毒巾,也不用太擔心,除非微生物直接接觸到開放的傷口,或者通過手進入嘴巴、鼻子或眼睛,否則都沒有那麼危險,所以在很多情況下,真正會引起感染的危險就來自你的手,像馬桶的衝水按鈕、門把手、水龍頭、紙巾機等,都比馬桶圈髒得多,這些都是實驗的結果,此時就要強調一下便後洗手的重要性了,用香皂或清水仔細洗手就是最好的防護措施。
最後,為了減輕某些強迫症朋友的焦慮,我們再次說明一下,人的皮膚就能有效地防禦細菌,而且腿部和臀部的皮膚相對來說都比較厚,這部分皮膚不會像臉部皮膚一樣容易受傷,因為它們不大會暴露在陽光下,也不會接觸各種清潔用品或工具。至於踩在坐便器上,其實是一種非常不可取的辦法,因為坐便器真的不像你以為的那麼結實,是很容易壞掉的,如果真的不慎踩壞,破碎後鋒利的陶瓷茬子會把大腿和臀部劃傷,那裡有大血管,很危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