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司法探索迎來「小程序」利器,法院小程序上線後,使用量、活躍用戶、月新增用戶均呈顯著增長態勢。2018年1月15日,微信公開課PRO版在廣州舉行,微信官方全業務陣容集體亮相,其中微信團隊宣布開放技術能力,連接司法需求,推出「微信加法」智慧司法開放平臺(網站連結:http://www.wechatlegal.com/),力求讓全國每個法院通過法院自己的小程序,快速連接司法服務。
微信團隊公布的數據顯示:小程序日活躍用戶數1.7億、已上線小程序58萬個,覆蓋100萬開發者、2300個第三方平臺。其中,全國多地法院通過小程序探索智慧司法,並湧現出諸多典型案例。
「廣州微法院」用前沿科技連接法律服務
在微信公開課PRO版上,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因迭代推出「廣州微法院」,成為「微信加法」智慧司法開放平臺的典型案例,被評為「微信力量——年度優秀政務民生機構」。數據顯示,「廣州微法院」小程序推出後,使用量提升了1179%,活躍用戶增加了531%,月新增用戶增加了316%,受到當事人、代理人和司法屆好評,成為智慧法院標杆案例。
「微信加法」智慧司法開放平臺是微信助力人民法院等司法機構信息化建設的服務平臺。該平臺整合多項前沿技術能力,包括人臉識別身份驗證、多路音視頻通話功能、語音識別功能以及非稅費用繳納功能。
上述功能可用於身份查驗、在線查閱文書、遠程調解、遠程庭審、執行送達、法院庭審記錄以及內部辦公等多種司法應用場景。此外,通過智慧司法開放平臺,全國各個法院都可以輕鬆獲得微信小程序的開放能力,快速吸收全國各地優秀法院小程序的成功經驗,助力推動司法信息化、智能化。
廣州中院是「微信加法」智慧司法開放平臺首批合作法院。廣州中院積極主動擁抱現代技術,大力推動智能化平臺建設,聯合微信團隊推出「廣州微法院」小程序。「廣州微法院」小程序3.0版,擁有「公眾服務」「微訴訟」「微執行」「我的案件」四大核心模塊以及「熱力導航」「司法指數」「在線庭審」等19項核心功能。
其中,廣州中院「微法院」遠程庭審,支持當事人遠距離通過微信小程序參加庭審,支持多方音視頻通話,在保持法庭的莊嚴感和司法禮儀的同時,極大方便當事人訴訟,並為案件當事人降低往來訴訟時間和費用成本。
此外,2017年11月7日,由人民法院出版集團牽頭,騰訊公司、國雙公司等參與建設的「法信微訴平臺」小程序,在北京智慧財產權法院啟用上線;2017年10月27日,深圳中院小程序「深圳法院訴訟服務」上線,法律文書送達、代理案件查詢,一鍵搞定。
小程序助力「一站式」智慧司法服務
騰訊智慧司法開放平臺通過在「法律+網際網路」建設方面的全面合作,協同推進電子政務公共服務建設,探索法院「網際網路+」整體解決方案等,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移動互聯司法服務體驗。
目前,「微信加法」智慧司法開放平臺,已經實現網上立案、網上繳費、網上庭審、網上閱卷等「一站式」訴訟服務,提高了法院與當事人之間的送達效率,解決了案件當事人以及案件代理律師籤收電子送達文書、獲取案件辦理進度、異地庭審等困難問題。
微信法務團隊戴穎介紹,騰訊所支持的「法律+網際網路」不是簡單地把線下司法程序搬到線上,而是希望結合騰訊在網際網路領域的優勢,為法院優化司法效率、司法透明度提供協助,提升司法服務的「用戶體驗」。
加快建設智慧法院是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的重要內容,是人民法院適應信息化時代新趨勢,也是滿足人民群眾新期待的重要舉措。2017年4月,最高人民法院就印發《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加快建設智慧法院的意見》,指出智慧法院是人民法院充分利用先進信息化系統,支持全業務網上辦理、全流程依法公開、全方位智能服務,實現公正司法、司法為民的組織、建設和運行形態。
智慧司法開放平臺使得司法過程更加透明、訴訟服務更加便捷,並朝著「面廣」、「便捷」、「安全」等特點進化。在便民高效的同時,還十分注重個人信息保護。手機立案、手機閱卷、查詢進展等功能涉及當事人個人隱私,均需通過人臉識別實名驗證,具備人臉識別和語音識別雙重保險,充分保護當事人隱私。
微信法務團隊戴穎表示,騰訊以產品思維、技術能力參與智慧司法開放平臺建設,既有助於騰訊改善用戶通過網際網路使用司法服務的產品體驗,也有助於使審判工作更公開、透明和可視化,讓社會公眾感受到網際網路帶來的便利,讓網際網路新技術、新力量惠及司法,助力提升司法服務的用戶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