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汽車從一個高端消費品逐漸走向了普通家庭,很多人都是學了駕照之後就沒有開過車就直接買車練手,那麼實際開車上路時和在駕校考試的時候有什麼區別呢?今天就來給大家說一說。
一、方向盤不要一把打死
很多人在駕校學車的時候教練都會讓學員把方向打到底,在實際開車上路的時候除了停車以外,其它時候方向盤是不需要打這麼大幅度的。駕校這樣要求的原因是剛接觸開車的學員對方向、距離、角度等難以準確判斷,打到底是最容易操作的,對通過考試有很大幫助。但是平時開車的實際情況中大幅度打方向不僅會影響旁邊車道的車輛,同時在速度較快的情況下還有一定翻車的風險(對於新手來說緊急情況優先剎車而不是打方向),因此平時開車在控制好車速的情況下可以先緩打方向,再根據車輛的行駛軌跡逐漸調整。
二、緩慢抬離合器的技巧
這一條僅限於手動擋,很多新手開手動擋的時候都掌握不好什麼叫「慢抬離合」,尤其是多慢才算慢心裡是沒有底的,因此起步的時候車輛經常會熄火。首先熄火是因為車輛在完全靜止狀態下起步時需要發動機給它一個力的,如果發動機的動力不足以讓靜止的車輛動起來,那麼就會熄火;車輛動起來以後自身就會有一定的慣性,這個時候就不容易熄火了。
其實這裡在很多老司機傳授技巧的時候容易有個誤區,首先我們要知道離合器的工作狀態只有三種:不聯動狀態、全聯動狀態和半聯動狀態。當離合器踏板踩到底的時候為不聯動狀態,也就是這個時候相當於空擋,無論你油門多大車都不會動,因為動力傳遞不到車輪上;全聯動狀態就是車輛正常行駛時的狀態,你踩多大油門車就有多快(擋位固定的情況下);半聯動狀態就是我們起步時需要的那個狀態,由於這個狀態下發動機只有一部分動力能給到車輪,同時反過來看也就是車輛靜止時的阻力也只有一部分會反饋給發動機,這個時候發動機就能勉強保持工作而不至於徹底熄火。
老司機和部分駕校教練所謂的「慢抬離合」其實就是讓車輛在離合半聯動的狀態下動起來,因此實際開車的時候(也包括駕校學車的時候),離合器抬到一半(就是車輛開始抖動要往前走的時候,就保持住這個狀態(而不是繼續慢慢放開),等車輛往前走平穩之後再完全放開離合器即可。
三、適當的時候踩點油門
這個很好理解,駕校的時候大多數科目二的項目我們都是用怠速練習和考試的,教練通常不讓學員踩油門的原因是萬一學員沒有概念踩大了輕則傷車重則容易發生危險。但是實際上路的時候普通起步也好上坡起步也好,如果你怕熄火就踩一點油門,不用很大,多加點油很多時候就可以平穩的起步行駛了,不要怕踩了油門車速過快控制不了,只要你半離合狀態掌握的熟練,油門再大起步也快不哪去,只要你在完全放開離合器之前收收油門就完全沒問題了(注意不要長時間保持半聯動狀態,車輛平穩移動了之後記得鬆開,否則容易燒毀離合器片)。
四、踩剎車是有技巧的
很多人停車的時候都是一腳剎車踩到底,哪怕開了幾年車之後也無非就是踩的沒那麼急而已,但是車輛完全停住的那一刻會有明顯的停頓,坐在車內的乘客體驗就沒那麼舒服了。其實我們在踩剎車的時候養成一個小習慣,就可以讓車內的乘客感受提升很多,那就是前面剎車力度稍微大點無所謂,車輛要完全停止的時候剎車稍微放開一點(緊急剎車不在此列,一腳到底能停住就好),瞬間就像老司機了有木有?
PS:剎車時如果力度始終一致,停下來的那一剎那會讓車內乘客容易暈車,要是不想讓別人吐你一車的話,最好養成平穩停車的好習慣。
五、小範圍轉彎的時候儘量靠近彎角外側
常見的車輛轉向機構都是前輪,後輪是固定的(極少數乘用車有後輪隨動但角度也不大),因此這裡就涉及到了一個概念——內輪差。內輪差的存在充分詮釋了為什麼「車頭過去了車尾過不去」的原因。想避免車側後半部分不會碰到人或障礙物,最簡單的辦法就是轉彎的時候靠彎角的外側,可以通過增大轉彎半徑的辦法來避免事故。
PS:現在很多的行人非機動車等紅燈的時候都喜歡過線,這個時候不但可以增大自己的轉彎半徑(不要大到旁邊的車道即可),還有個判斷能不能通過的小竅門,絕大多數車只要直行通過車身一半之後再打轉向就基本不會出現問題了(當然你要是緊貼著側方障礙物連半米距離都沒有那也不行,緊貼著至少要車身後輪同障礙物並排才可以打轉向)。
六、停車的時候提前借一點方向
駕校考試的時候倒車入庫也好側方停車也好,要麼垂直於停車位要麼平行於停車位,對方向操作的要求較高,實際我們停車的時候可以提前借一點方向,具體方法請參考圖示,進入車位前提前把車輛擺出一個角度,更方便我們停車。
PS:至於有些人垂直車位的時候喜歡直接車頭扎進去,就像上一條說的那樣汽車存在一個內輪差的問題,倒車進入車位所需要的空間要小於直接車頭進入車位所需要的空間,如果通行車道空間夠寬還可以,否則當你旁邊的車離你夠近的時候出不來你後悔都來不及。
好了,關於新手開車的小技巧就先說這麼多,各位朋友喜歡的話,請點擊關注。如果朋友們還有什麼實用的內容,也歡迎在評論區留言積極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