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吉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發布《吉林省加快推進政務服務「跨省通辦」工作方案》。方案提出,將高質量推進「省內通辦」和「區域通辦」並推動特色「跨省通辦」服務有序開展。以企業和群眾需求為導向,聚焦高頻政務服務事項,推動「跨省通辦」模式創新,持續推進「跨省通辦」線上線下可辦、好辦。
吉林省加快推進政務服務「跨省通辦」工作方案
為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快推進政務服務「跨省通辦」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20〕35號,以下簡稱《指導意見》)和省委、省政府關於「放管服」改革的總體部署,進一步提升我省網上政務服務能力,打造便捷高效的「跨省通辦」服務,結合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標
以企業和群眾需求為導向,聚焦高頻政務服務事項,推動「跨省通辦」模式創新,持續推進「跨省通辦」線上線下可辦、好辦。
2020年底前,按照國家政務服務「跨省通辦」統一部署,推動市場主體登記註冊、養老保險關係轉移接續、職業資格證書核驗、學歷公證、機動車駕駛證公證等第一批58項政務服務事項實現「跨省通辦」。聚焦我省發展需求,探索符合我省實際的「區域通辦」和特色「跨省通辦」新模式。
2021年底前,基本實現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異地就醫結算備案、社會保障卡申領、戶口遷移等74項高頻政務服務事項「跨省通辦」。「省內通辦」「區域通辦」「跨省通辦」不斷成熟,「多地聯辦」取得新突破,有效支撐吉林振興發展,切實滿足企業和群眾的服務需求。
2021年之後,按照國家政務服務「跨省通辦」統一部署和要求,有序推動新生兒入戶、首次申領居民身份證、結婚登記、離婚登記等8項政務服務事項實現「跨省通辦」。通辦、聯辦服務定位更加精準,用戶體驗更加便捷,有效支撐區域振興發展和跨省業務協同,全面滿足企業和群眾的服務需求。
二、重點任務
(一)逐項梳理確定「跨省通辦」政務服務事項標準。《吉林省高頻政務服務「跨省通辦」事項清單》(見附件1,以下簡稱《清單》)中明確的各牽頭單位要主動對接國家部委,依照《指導意見》和《清單》要求,逐項確定時間表和路線圖,並按期完成《清單》事項的梳理入庫和全省復用,確保事項逐一對應、基本要素統一、拆分顆粒度一致。通過《清單》事項標準化高質量支撐政務服務省內和跨省通辦、聯辦工作有效開展。(牽頭單位:省政務服務和數位化局,責任單位:中省直有關部門,各市、縣級政府。以下各項任務牽頭單位、責任單位與本項相同,不再列出)
(二)建立線上「跨省通辦」服務渠道。按照《全國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跨省通辦」服務專區建設規範》,在「吉事辦」計算機端和移動端建立「全國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吉林省政務服務『跨省通辦』服務專區」,按照國家「跨省通辦」統一部署,分批分期納入140項通辦事項,為企業和群眾提供「跨省通辦」服務入口,統一提供事項檢索、辦件查詢、諮詢投訴、好差評等服務。
(三)設立線下「跨省通辦」專窗和自助服務區。按照統一標準和規格,加快建立線下實體大廳「跨省通辦」專窗和自助服務區建設。對法律法規明確規定必須到現場辦理的事項,在不改變各省(區、市)原有事權的基礎上,推動「異地代收代辦」,通過「收受分離」的模式,依託多方會商等機制,推動實現申請人在異地通辦專窗提交申請材料,經形式審查和身份核驗後,通過寄遞等方式將材料寄到業務屬地完成辦理,相關結果也可通過寄遞或者網絡送達反饋給申請人。全程網辦事項,由現場工作人員引導、輔助企業辦事人員和群眾在自助服務區完成申報。全面推動異地事項和全程網辦事項線下就近辦、輔助辦,為老年人和兒童等運用智能技術困難人群提供便利化辦事服務。
(四)高質量推進「省內通辦」和「區域通辦」。加快構建平臺統一、標準一致、線上線下深度融合的全省一體化政務服務體系,通過推動政務服務事項「全程網辦」「異地代收代辦」和一件事「多地聯辦」支撐政務服務「省內通辦」高質量開展。以高質量「省內通辦」助力「區域通辦」更好展開,根據東北亞合作、東北振興發展和哈長城市群區域發展等戰略規劃,聚焦區域特色和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分類分批梳理「區域通辦」高頻事項,持續推動區域內企業和群眾關注度高的高頻事項實現「區域通辦」。不斷擴展「區域通辦」的廣度和深度,積極推動「區域通辦」向更大範圍、更多領域擴展延伸,有效帶動區域政務服務能力整體提升,促進區域交流發展。
(五)推動特色「跨省通辦」服務有序開展。根據對口合作、教育、醫療、就業、創業、勞務、旅居、養老等服務需求,從線上全程網辦服務事項入手,聚焦熱點需求,探索開展特色「跨省通辦」服務,對標《特色「跨省通辦」任務清單》(見附件2),推動與相關省(區、市)在教育醫療、就業創業、勞務輸出、旅居養老等多領域特色「跨省通辦」服務開展合作,以公安、衛生健康、醫保、社保、文旅、商務等事項為切入點,積極對接融入國內各區域發展增長極,不斷提升跨省服務便捷度,為我省「走出去」和「請進來」的企業、群眾提供高效優質便利化服務,全面提升我省政務服務的滿意度和獲得感。進一步拓展「吉祥碼」應用範圍和領域,推動多碼、多卡對接整合、跨省互信互任,有效支撐省內「一碼通用」,積極探索跨省通用業務場景。
(六)建立政務服務「多地聯辦」工作機制。結合實際,從省內人員、產業往來交流和毗鄰省份、對口合作、勞務輸入輸出、旅遊熱點等多角度切入,全面梳理省內和跨省「多地聯辦」需求。其中:地域個性化聯辦需求,由各地政府負責推動建立協同高效的「多地聯辦」工作機制;全省共性聯辦需求,由對應的中省直部門負責統籌推動建立「多地聯辦」工作機制。依託國省兩級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通過梳理優化聯辦流程,推動申請材料和檔案材料互認共享,實現申請人只需到一地即可完成辦理,有效減少申請人辦理環節和跑動次數。
(七)強化線上線下通辦服務支撐能力。依託國省兩級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的統一身份認證、數據共享、電子證照、電子印章等公共支撐體系,加快完善吉林省政務服務平臺功能,推進電子證照生成及推廣應用,加快統一身份認證對接、電子證照互認共享、電子印章互認互信、線上服務渠道入口統一,確保及時、準確、完整、安全、有效匯聚各類政務服務數據,不斷提升「跨省通辦」支撐能力,滿足各地各部門「跨省通辦」和「省內通辦」的數據共享核驗需求。加快全省統建的吉林省政務服務平臺在各級政務服務大廳和行業分廳的應用推廣,不斷提升統建平臺事項辦理覆蓋率,開展統建平臺與線下審批辦事業務系統的高效融合對接,依託統建平臺推動通辦平臺統一化、流程標準化、渠道多樣化,全面提升線上線下融合通辦的公共支撐能力。
三、保障措施
(一)強化組織領導。各地區、各部門要高度重視政務服務「跨省通辦」工作,切實加強領導,進一步明確責任,細化任務,抓實抓細。在工作推動過程中,要堅持以需求為導向,堅持從實際出發,開拓創新、科學統籌,以務求實效的作風,多角度、多渠道做好政務服務「跨省通辦」工作。
(二)加強工作銜接。各有關部門要按照本方案部署和要求,抓緊協調對應國家部委、溝通相關省(區、市),明確省級層面的具體任務邊界和特色「跨省通辦」的具體任務內容,細化責任分工,明確完成時限,形成實施計劃,並指定一名聯絡員,負責做好與國家部委和相關省(區、市)的溝通協調等工作。
(三)加強工作督導。各地區、各部門要嚴格按照《指導意見》要求,以「跨省通辦」為目標,對標先進省份,進一步優化服務流程,依託全省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推動更多政務服務事項實現「全程網辦」「多地聯辦」和「異地代收代辦」。自2021年起,每月月底前,各部門(本方案附件1、附件2列出的牽頭單位)要將《跨省通辦實施計劃及進度情況匯總表》(模板下載地址:https://docs.qq.com/sheet/DZnNscEpZYlR0bnJC)報省政務服務和數位化局進行審核確認,電子版同步發送至dianzizhengwuchu@jilinxiangyun.com。省政府督查室將對相關工作完成情況進行定期督導。
(四)強化工作保障。各地區、各部門要做好專窗專區設立、設施設備、異地代收代辦、材料郵寄等配套經費和場地等保障工作,積極探索通過服務外包和勞務派遣等方式解決專業技術人員、專窗專區人員不足等問題,確保政務服務「跨省通辦」相關工作舉措按期落地施行。
(五)加強宣傳引導。各地區、各部門要做好政務服務「跨省通辦」的宣傳推介,充分利用政府網站、官方媒體和「兩微一端」等新媒體進行宣傳解讀,使政務服務「跨省通辦」事項在社會公眾中廣泛知曉,引導企業和群眾體驗「跨省通辦」成果,積極鼓勵多角度提出改進意見建議。要加強「跨省通辦」業務培訓,全面提升參與「跨省通辦」人員的服務保障能力。
附件1:吉林省高頻政務服務「跨省通辦」事項清單(共140項)
一、2020年底前實現「跨省通辦」的事項(58項)
1.學歷公證申請人可異地申請博士研究生、碩士研究生、大學本科、大學專科學歷公證,不受戶籍地或學校所在地限制。省司法廳、省教育廳
2.學位公證申請人可異地申請博士、碩士、學士學位公證,不受戶籍地或學校所在地限制。省司法廳、省教育廳
3.機動車駕駛證公證申請人可異地申請機動車駕駛證公證,不受戶籍地或駕駛證領取地限制。省司法廳、省公安廳
4.應屆畢業生法律職業資格認定(享受放寬條件政策的除外)申請人可選擇在居住地、戶籍地或工作地申請授予法律職業資格,不受考試報名地限制。省司法廳
5.失業登記申請人可在居住地、工作地、參保地或戶籍地申請失業登記,不受地域限制。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
6.社會保險個人權益記錄單查詢列印(養老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等)申請人可異地查詢、列印本人名下各地、各年度社會保險個人權益記錄單,不受地域限制。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
7.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關係轉移接續申請人可向轉入地申請,轉入地與轉出地協同辦理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關係轉移接續,申請人不再需要到轉出地辦理(不符合轉出條件的除外)。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
8.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關係轉移接續申請人可向轉入地申請,轉入地與轉出地協同辦理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關係轉移接續,申請人不再需要到轉出地辦理(不符合轉出條件的除外)。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
9.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關係轉移接續(含職業年金)申請人可向轉入地申請,轉入地與轉出地協同辦理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關係轉移接續(含職業年金),申請人不再需要到轉出地辦理(不符合轉出條件的除外)。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
10.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與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互轉申請人可向轉入地申請,轉入地與轉出地協同辦理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與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互轉,申請人不再需要到轉出地辦理(不符合轉出條件的除外)。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
11.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與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互轉申請人可向轉入地申請,轉入地與轉出地協同辦理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與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互轉,申請人不再需要到轉出地辦理(不符合轉出條件的除外)。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
12.退役軍人養老保險關係轉移接續申請人可向轉入地申請,轉入地與軍隊經辦機構協同辦理退役軍人養老保險關係轉移接續。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
13.領取養老金人員待遇資格認證領取養老金的申請人,可異地自助辦理領取待遇資格認證,不受地域限制。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
14.養老保險供養親屬領取待遇資格認證申請人屬於養老保險供養親屬的,可異地自助辦理領取待遇資格認證(生存認證),不受地域限制。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
15.電子社會保障卡申領申請人可網上申領電子社會保障卡,不受發卡地限制。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
16.失業保險金申領申請人可異地申領失業保險金,不受地域限制。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
17.就業創業證查詢、核驗申請人可異地查詢或核驗本人就業創業證信息,不受地域限制。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
18.技工院校畢業證書查詢、核驗申請人可異地查詢或核驗本人技工院校畢業證書信息,不受地域限制。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
19.技能人員職業資格證書查詢、核驗申請人可異地查詢或核驗本人技能人員職業資格證書信息,不受地域限制。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
20.專業技術人員職業資格證書查詢、核驗申請人可異地查詢或核驗本人專業技術人員職業資格證書信息,不受地域限制。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
21.商品房預售、抵押涉及的不動產預告登記(省會城市及計劃單列市)申請人可異地網上申請商品房預售、抵押涉及的不動產預告登記,不受商品房所在地限制。省自然資源廳、省公安廳、省民政廳、省衛生健康委、省市場監管廳
22.不動產登記資料查詢(省會城市及計劃單列市)申請人可異地網上查詢不動產登記資料,不受不動產登記地限制。省自然資源廳、省法院、省公安廳、省民政廳、省司法廳、省衛生健康委、省市場監管廳
23.不動產抵押登記(省會城市及計劃單列市)申請人可異地網上申請不動產抵押登記,不受不動產登記地限制。省自然資源廳、省公安廳、省民政廳、省衛生健康委、省市場監管廳
24.排汙許可申請人可異地網上提交申請材料,由排汙企業所在地生態環境部門審核並發證。省生態環境廳
25.個人住房公積金繳存貸款等信息查詢申請人可異地查詢個人住房公積金繳存貸款等信息,不受住房公積金繳存地限制。省住房城鄉建設廳
26.出具貸款職工住房公積金繳存使用證明申請人在非住房公積金繳存地貸款購房,可向購房地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申請出具貸款職工住房公積金繳存使用證明,不受住房公積金繳存地限制。省住房城鄉建設廳
27.正常退休提取住房公積金申請人正常退休,可異地提取住房公積金,不受住房公積金繳存地限制。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公安廳、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
28.小型非營運二手車交易登記申請人異地交易小型非營運二手車,車輛轉入地可為小型非營運二手車交易開具發票並辦理轉移登記手續。省商務廳、省公安廳、省稅務局
29.義診活動備案申請人可異地網上提交義診活動備案申請,不受義診組織所在地限制。省衛生健康委
30.消毒產品衛生安全評價報告備案申請人可異地網上申請消毒產品衛生安全評價報告備案,不受企業所在地限制。省衛生健康委
31.內資企業及分支機構設立登記申請人可異地網上申請內資企業及分支機構設立登記,不受企業住所地限制。省市場監管廳
32.內資企業及分支機構變更登記申請人可異地網上申請內資企業及分支機構變更登記,不受企業登記地限制。省市場監管廳
33.內資企業及分支機構註銷登記申請人可異地網上申請內資企業及分支機構註銷登記,不受企業登記地限制。省市場監管廳
34.外資企業及分支機構設立登記申請人可異地網上申請外資企業及分支機構設立登記,不受企業住所地限制。省市場監管廳
35.外資企業及分支機構變更登記申請人可異地網上申請外資企業及分支機構變更登記,不受企業登記地限制。省市場監管廳
36.外資企業及分支機構註銷登記申請人可異地網上申請外資企業及分支機構註銷登記,不受企業登記地限制。省市場監管廳
37.個體工商戶設立登記申請人可異地網上申請個體工商戶設立登記,不受住所地限制。省市場監管廳
38.個體工商戶變更登記申請人可異地網上申請個體工商戶變更登記,不受登記地限制。省市場監管廳
39.個體工商戶註銷登記申請人可異地網上申請個體工商戶註銷登記,不受登記地限制。省市場監管廳
40.農民專業合作社設立登記申請人可異地網上申請農民專業合作社設立登記,不受住所地限制。省市場監管廳
41.農民專業合作社變更登記申請人可異地網上申請農民專業合作社變更登記,不受登記地限制。省市場監管廳
42.農民專業合作社註銷登記申請人可異地網上申請農民專業合作社註銷登記,不受登記地限制。省市場監管廳
43.營業執照遺失補領、換發申請人營業執照遺失的,可異地網上申請補領、換發,不受登記地限制。省市場監管廳
44.特種設備檢驗、檢測人員資格認定申請人可異地申請特種設備檢驗、檢測人員資格認定,不受地域限制。省市場監管廳
45.國產保健食品備案申請人可異地申請國產保健食品備案,不受企業所在地限制。省市場監管廳
46.特種設備檢驗檢測機構核准申請人可異地向規定的許可機關申請特種設備檢驗檢測機構核准,不受所在地限制。省市場監管廳
47.特種設備生產單位許可申請人可異地向規定的許可機關申請特種設備生產單位許可,不受所在地限制。省市場監管廳
48.醫保電子憑證申領申請人可網上申領醫保電子憑證,不受地域限制。省醫保局
49.航空安全員資格認定申請人可異地申請辦理航空安全員執照,不受提交申請地點限制。民航吉林監管局(負責做好與國家有關部委的溝通協調工作,推動我省該項工作按期完成)
50.申請撤銷提供郵政普遍服務的郵政營業場所申請人可異地申請撤銷提供郵政普遍服務的郵政營業場所,不受提交申請地點限制,不影響法定經營地域。省郵政管理局
51.郵政企業申請停止辦理或者限制辦理郵政普遍服務和郵政特殊服務業務審批申請人可異地申請停止辦理或者限制辦理郵政普遍服務業務、郵政特殊服務業務,不受提交申請地點限制,不影響法定經營地域。省郵政管理局
52.快遞業務經營許可申請人可異地申請經營快遞業務,不受提交申請地點限制,不影響法定經營地域。省郵政管理局
53.國產藥品再註冊申請人可異地向註冊地省級藥品監管部門申請辦理國產藥品再註冊,不受所在地限制。省藥監局
54.不涉及技術內容的國產藥品變更備案申請人可異地向註冊地省級藥品監管部門申請不涉及技術內容的國產藥品變更備案,不受所在地限制。省藥監局
55.執業藥師註冊申請人可異地向註冊地管理機構申請執業藥師註冊,不受所在地限制。省藥監局、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
56.執業藥師延續註冊申請人可異地向註冊地管理機構申請執業藥師延續註冊,不受所在地限制。省藥監局、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
57.執業藥師變更註冊申請人可異地向註冊地管理機構申請執業藥師變更註冊,不受所在地限制。省藥監局、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
58.執業藥師註銷註冊申請人可異地向註冊地管理機構申請執業藥師註銷註冊,不受所在地限制。省藥監局、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
二、2021年底前實現「跨省通辦」的事項(74項)
1.開具有無犯罪記錄證明申請人可異地申請開具有無犯罪記錄證明,不受戶籍地限制。省公安廳
2.開具戶籍類證明因家庭矛盾等原因無法取得居民戶口簿的,申請人可異地申請開具戶籍類證明,由戶籍地公安部門開具相關證明,不受戶籍地限制。省公安廳
3.工作調動戶口遷移申請人因工作調動需要遷移戶口的,只需在遷入地申請,遷入地和遷出地公安部門協同辦理戶口遷移,申請人不再需要到轉出地辦理相關手續。省公安廳、省教育廳、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
4.大中專院校錄取學生戶口遷移申請人因大中專院校錄取需要遷移戶口的,只需在遷入地申請,遷入地和遷出地公安部門協同辦理戶口遷移,申請人不再需要到轉出地辦理相關手續。省公安廳、省教育廳、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
5.大中專學生畢業戶口遷移申請人因大中專畢業後需要遷移戶口的,只需在遷入地申請,遷入地和遷出地公安部門協同辦理戶口遷移,申請人不再需要到轉出地辦理相關手續。省公安廳、省教育廳、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
6.夫妻投靠戶口遷移申請人因投靠配偶需要遷移戶口的,只需在遷入地申請,遷入地和遷出地公安部門協同辦理戶口遷移,申請人不再需要到轉出地辦理相關手續。省公安廳、省民政廳
7.父母投靠子女戶口遷移申請人因投靠子女需要遷移戶口的,只需在遷入地申請,遷入地和遷出地公安部門協同辦理戶口遷移,申請人不再需要到轉出地辦理相關手續。省公安廳、省民政廳
8.孤兒救助資格認定申請人可異地申請孤兒救助資格認定,不受戶籍地限制。省民政廳
9.事實無人撫養兒童認定申請人可異地申請事實無人撫養兒童認定,不受戶籍地限制。省民政廳
10.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資格認定申請人可異地申請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資格認定,不受戶籍地限制。省民政廳、省殘聯
11.法律職業資格認定(享受放寬條件政策的除外)申請人可選擇在居住地、戶籍地或工作地申請授予法律職業資格,不受考試報名地限制。省司法廳
12.納稅狀況公證申請人可異地申請辦理納稅狀況公證,不受繳稅地限制。省司法廳、省稅務局
13.職業年金個人權益記錄單查詢列印申請人可異地查詢、列印職業年金個人權益記錄單,不受地域限制。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
14.個人社保參保證明查詢列印申請人可異地查詢、列印個人社保參保證明信息,不受地域限制。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
15.單位社保參保證明查詢列印申請人可異地查詢、列印單位社保參保證明信息,不受地域限制。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
16.失業保險關係轉移接續申請人可向轉入地申請,轉入地與轉出地經辦機構協同辦理失業保險關係轉移接續,申請人不再需要到轉出地辦理(不符合轉出條件的除外)。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
17.領取一級至四級傷殘職工工傷保險長期待遇資格認證申請人可異地自助辦理一級至四級傷殘職工工傷保險長期待遇資格認證(生存認證),不受地域限制。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
18.領取因工死亡職工供養親屬待遇資格認證申請人可異地自助辦理因工死亡職工供養親屬待遇資格認證(生存認證),不受地域限制。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
19.工傷事故備案申請人異地發生工傷事故後,可異地向參保地社保經辦機構及時報告工傷事故情況,不受地域限制。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
20.工傷異地居住(就醫)申請申請人需要在異地就醫的,可申請工傷異地居住(就醫)備案,不再需要到參保地辦理。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醫保局
21.社會保障卡申領申請人可異地申領社會保障卡,不受發卡地限制。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
22.社會保障卡啟用申請人可異地啟用社會保障卡社會保障功能,不受發卡地限制。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
23.社會保障卡補領、換領、換發申請人可異地申請社會保障卡補領、換領、換發,不受發卡地限制。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
24.社會保障卡臨時掛失申請人可異地辦理社會保障卡臨時掛失,不受發卡地限制。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
25.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查詢、核驗申請人可異地查詢或核驗本人職業技能等級證書信息,不受地域限制。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
26.流動人員人事檔案接收、轉遞申請人可向人事檔案轉入地申請,轉入地與轉出地協同辦理流動人員人事檔案接收、轉遞,申請人不再需要到轉出地辦理相關手續。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
27.商品房預售、抵押涉及的不動產預告登記申請人可異地網上申請商品房預售、抵押涉及的不動產預告登記,不受商品房所在地限制。省自然資源廳、省公安廳、省民政廳、省衛生健康委、省市場監管廳
28.不動產登記資料查詢申請人可異地網上查詢不動產登記資料,不受不動產登記地限制。省自然資源廳、省法院、省公安廳、省民政廳、省司法廳、省衛生健康委、省市場監管廳
29.不動產抵押登記申請人可異地網上申請不動產抵押登記,不受不動產登記地限制。省自然資源廳、省公安廳、省民政廳、省衛生健康委、省市場監管廳
30.測繪作業證辦理申請人可異地申請辦理測繪作業證,不受測繪作業地限制。省自然資源廳
31.新設探礦權登記申請人可異地申請新設探礦權登記,不受地域限制。省自然資源廳
32.探礦權保留登記申請人可異地申請探礦權保留登記,不受地域限制。省自然資源廳
33.探礦權延續登記申請人可異地申請探礦權延續登記,不受地域限制。省自然資源廳
34.探礦權變更登記申請人可異地申請探礦權變更登記,不受地域限制。省自然資源廳
35.探礦權註銷登記申請人可異地申請探礦權註銷登記,不受地域限制。省自然資源廳
36.新設採礦權登記申請人可異地申請新設採礦權登記,不受地域限制。省自然資源廳
37.採礦權變更登記申請人可異地申請採礦權變更登記,不受地域限制。省自然資源廳
38.採礦權抵押備案申請人可異地申請採礦權抵押備案,不受地域限制。省自然資源廳
39.採礦權延續登記申請人可異地申請採礦權延續登記,不受地域限制。省自然資源廳
40.採礦權註銷登記申請人可異地申請採礦權註銷登記,不受地域限制。省自然資源廳
41.測繪成果目錄匯交匯交人可網上匯交測繪成果目錄,不受地域限制。省自然資源廳
42.建立相對獨立平面坐標系統審批申請人可異地申請建立相對獨立平面坐標系統審批,不受地域限制。省自然資源廳
43.住房公積金單位登記開戶申請人可異地向註冊地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申請住房公積金單位登記開戶,不受地域限制。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公安廳、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市場監管廳
44.住房公積金單位及個人繳存信息變更申請人可異地向繳存地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申請變更單位及個人住房公積金繳存信息,不受地域限制。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公安廳、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市場監管廳
45.購房提取住房公積金申請人在非繳存地購房的,可向購房地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提出申請,從繳存地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提取住房公積金。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公安廳、省民政廳、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自然資源廳、省稅務局、人民銀行長春中心支行
46.開具住房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全部還清證明申請人可異地向貸款地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申請開具住房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全部還清證明,不受地域限制。省住房城鄉建設廳
47.提前還清住房公積金貸款申請人可異地向貸款地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申請提前還清住房公積金貸款,不受地域限制。省住房城鄉建設廳
48.道路客運駕駛員從業資格證換證申請人可異地申請道路客運駕駛員從業資格證換證,不受地域限制。省交通運輸廳
49.生育登記(一孩/二孩)申請人可異地網上申請生育登記(一孩/二孩),不受戶籍地限制。省衛生健康委
50.再生育審批(三孩及以上)申請人可異地網上申請再生育審批(三孩及以上),不受戶籍地限制。省衛生健康委
51.醫療廣告審查申請人可異地網上申請發布醫療廣告,不受企業所在地限制。省衛生健康委
52.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發證申請人可異地申請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不受企業所在地限制。省市場監管廳
53.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註銷申請人可異地申請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註銷,不受企業所在地限制。省市場監管廳
54.保健食品廣告審查申請人可異地網上申請保健食品廣告審查,不受申請人所在地限制。省市場監管廳
55.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廣告審查申請人可異地網上申請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廣告審查,不受申請人所在地限制。省市場監管廳
56.計量器具型式批准(國產計量器具)申請人可異地申請計量器具型式批准(國產計量器具),不受企業所在地限制。省市場監管廳
57.醫療器械廣告審查申請人可異地網上申請醫療器械廣告審查,不受申請人所在地限制。省市場監管廳
58.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信息變更申請人可異地申請變更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信息,不受參保地限制。省醫保局、省公安廳、省民政廳、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稅務局
59.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登記申請人可異地申請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登記,不受參保地限制。省醫保局、省公安廳、省民政廳、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稅務局
60.基本醫療保險關係轉移接續申請人可在轉入地申請,轉入地與轉出地經辦機構協同辦理基本醫療保險關係轉移接續,申請人不再需要到轉出地辦理相關手續。省醫保局、省公安廳、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稅務局
61.異地就醫結算備案申請人可跨省申請異地就醫結算備案,不受參保地限制。省醫保局、省公安廳
62.門診費用跨省直接結算申請人在異地門診就醫時可憑社會保障卡、身份證或醫保電子憑證直接結算醫療費用。省醫保局
63.醫保定點醫療機構基礎信息變更申請人可異地申請醫保定點醫療機構基礎信息變更,不受醫保定點醫療機構所在地限制。省醫保局、省衛生健康委、省藥監局
64.非《進出口野生動植物種商品目錄》物種證明核發申請人可異地申請非《進出口野生動植物種商品目錄》物種證明核發,不受地域限制。省林草局(負責做好與國家有關部委的溝通協調工作,推動我省該項工作按期完成)、長春海關
65.經營郵政通信業務審批申請人可異地申請辦理經營郵政通信業務審批,不受提交申請地點限制,不影響法定經營地域。省郵政管理局
66.仿印郵票圖案及其製品審批申請人因工作需要,可異地申請辦理仿印郵票圖案及其製品審批,不受提交申請地點限制。省郵政管理局
67.申請停止使用郵資憑證審批申請人可異地申請辦理停止使用郵資憑證審批,不受提交申請地點限制。省郵政管理局
68.殘疾人證新辦申請人可異地申請新辦殘疾人證,不受戶籍地限制。省殘聯、省公安廳、省衛生健康委
69.殘疾人證換領申請人可異地申請換領殘疾人證,不受戶籍地限制。省殘聯、省公安廳
70.殘疾人證遷移申請人可異地申請遷移殘疾人證,不受戶籍地限制。省殘聯、省公安廳
71.殘疾人證掛失補辦申請人可異地申請掛失補辦殘疾人證,不受戶籍地限制。省殘聯、省公安廳
72.殘疾人證註銷申請人可異地申請註銷殘疾人證,不受戶籍地限制。省殘聯、省公安廳
73.殘疾類別/等級變更申請人可異地申請變更殘疾類別/等級,不受戶籍地限制。省殘聯、省公安廳、省衛生健康委
74.全國殘疾人按比例就業情況聯網認證申請人可異地申請「安排殘疾人就業比例」認證,不受地域限制。省殘聯、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稅務局、省醫保局
三、2021年以後實現「跨省通辦」的事項(8項)
1.新生兒入戶申請人可異地向新生兒(其父母為境內人士,父母同民族,婚內、境內生育小孩,父母非集體戶,且隨父親或母親報出生)出生地公安部門申請辦理新生兒入戶,不受父母戶籍地限制。省公安廳在借鑑京津冀、長三角等地區「跨省通辦」試點經驗基礎上逐步實現
2.首次申領居民身份證(監護人代辦的除外)申請人可異地首次申領居民身份證,由所在地公安部門線下取指紋和拍照,不受戶籍地限制。省公安廳在借鑑京津冀、長三角等地區「跨省通辦」試點經驗基礎上逐步實現
3.結婚登記申請人可在所在地婚姻登記機關辦理結婚登記,不受戶籍地限制。省民政廳2020年至2022年10月進行「省內通辦」試點,2022年10月至2024年底進行「跨省通辦」試點,力爭2025年底前在縣級以上婚姻登記機關全面實行全國「跨省通辦」
4.離婚登記申請人可在所在地婚姻登記機關辦理離婚登記,不受戶籍地限制。省民政廳在開展結婚登記「跨省通辦」試點基礎上,條件成熟時實施離婚登記「跨省通辦」試點
5.靈活就業人員申請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參保登記申請人可異地申請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參保登記,不受地域限制。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2022年6月底前
6.社會保險參保繳費記錄查詢申請人可異地查詢本人在各地的每月社會保險參保繳費記錄,不受地域限制。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2022年6月底前
7.工傷職工異地就醫結算申請人可持社會保障卡直接結算工傷醫療費、輔助器具配置費、工傷康復費。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配合單位:省醫保局)2022年底前
8.生育保險待遇核定與支付申請人可異地申請報銷生育醫療費用,申領生育津貼,不受參保地限制。省醫保局2022年底前
註:根據企業、群眾需求和業務工作實際,可通過「全程網辦」「異地代收代辦」「多地聯辦」等一種或多種方式組合,實現政務服務事項「跨省通辦」。其中,「全程網辦」是指依託全國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提供申請受理、審查決定、頒證送達等全流程全環節網上服務;「異地代收代辦」是指在不改變各省(區、市)原有辦理事權基礎上,「跨省通辦」窗口對申請材料進行形式審查、身份核驗,郵件寄遞至業務屬地部門完成辦理;「多地聯辦」是指需要申請人分別到不同地方現場辦理的政務服務事項,通過流程整合、內部協同,實現申請人只需到一地即可完成辦理。
附件2:特色「跨省通辦」任務清單
1.聚焦文化旅遊交流合作,協調相關省(區、市),梳理「跨省通辦」事項,依託吉林省政務服務平臺建打造文化旅遊「跨省通辦」服務,積極探索推動「跨國通辦」服務。省文化和旅遊廳各地區、中省直有關部門
2.聚焦北京、上海、海南、廣西、雲南等養老就醫熱點省(區、市),建立合作機制,梳理「跨省通辦」事項,依託吉林省政務服務平臺打造特色「跨省通辦」服務。省醫保局、省衛生健康委、中省直有關部門
3.聚焦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務工就業熱點區域,協調相關省(區、市),梳理「跨省通辦」事項,依託吉林省政務服務平臺打造就業特色「跨省通辦」服務。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社保局;各地區、中省直有關部門
4.聚焦本地產業合作協作等跨省服務需求,協調相關省(區、市),建立合作機制,梳理「跨省通辦」事項,依託吉林省政務服務平臺打造具有本地特色的「跨省通辦」服務。各市(州)政府
註:部分中省直單位未列入該任務清單,後續將根據國家「跨省通辦」總體部署和我省實際工作需要,隨時補充特色「跨省通辦」工作任務,補充任務下發後,各有關部門也須按照工作方案總體要求和標準抓好任務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