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作為我們國內的一家科技公司,在經過7年多的發展,終於上市時機已經成熟。預計小米將在6月底或者是7月初在香港上市。與此同時,小米的股權結構也曝光。那麼,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一塊看一下相關的情況。
5月3日小米,小米今天向港交所遞交了上市申請,被認為將是今年全球最大規模IPO。招股書顯示,中信裡昂證券、高盛、摩根史坦利為聯席全球協調人、聯席帳簿管理人兼聯席牽頭經辦人。
小米2015年至2017年收入分別為668.11億元、684.34.億元和1146.25億元,2017年同比增長67.5%;經營利潤為13.73億元、37.85億元和122.15億元,2017年同比增長222.7%。
招股書顯示,2015年、2016年、2017年,小米的海外市場收入分別為40.5億元、91.5億元、320.8億元。其中2017年海外市場收入同比暴漲了250%,充分驗證了小米模式在全球市場具有普適性。
據悉,如果不計入員工持股計劃期權池,前五大股東持股超總股本七成,其中,雷軍持股超三成,晨興資本持股約17%,林斌持股約13%,DST和啟明創投持股合計約11%。
如將員工期權池計算在內,小米的前五大股東持股比例受到一定稀釋。雷軍持股比例降至28%,晨興資本和林斌持股比例分別降至15.35%和11.9%,DST和啟明創投合計持股比例不足10%。
根據同股不同權架構,小米股票分為A類股份及B類股份。對於提呈小米股東大會的任何議案,A類股份持有人每股可投10票,而B類股份持有人則每股可投1票。通過雙重股權架構,雷軍的表決權比例超過50%,為小米集團控股股東。
4月30日,同股不同權制度正式在香港生效,並即刻接受上市申請。這是繼1989年後,港交所重新啟動「同股不同權」機制,小米也成為了這一制度重啟後的首批獲益企業。
上市前夕,小米對管理團隊進行了一番調整。4月27日深夜,小米CEO雷軍發布內部郵件宣布,任命小米CFO周受資為公司高級副總裁,小米聯合創始人周光平、黃江吉則辭去公司職務。雷軍稱,期待周受資接下來在財務、投資、HR等方面發揮的更大作用。這一舉措也被認為是在為IPO做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