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老師家長群催交作業,家長咆哮:俺都不會,你叫我怎麼做?

2020-12-07 蟲兒媽媽育兒

昨天有個視頻引起了熱議。

英語老師在群裡要求家長提交英語作業,一家長因為不會輔導英語被逼得咆哮:不學了,退學,急死人了,檢查作業,俺都不會,你叫我怎麼做?

這位家長喊出了大多數家長的心聲。

輔導作業,現在是一件吃力不討好的活,也是高危作業。近兩年被報導的,我們已看到,那些被孩子作業逼得血壓飆升,甚至走上絕路的父母,既焦慮又無助。

這種苦,若不是親臨其中,你不會相信。

我一個朋友,女兒下學期上小學一年級,她聽聞輔導作業很可怕,提前半年買了小學一年級的數學和語文教材,看過之後,她說:我還以為有多難,不過如此,很簡單啊,怎麼能把家長逼成那樣。

我只能說:等你家孩子上了小學,你就知道了。

陪娃寫作業有多難?

1、提交作業就不省心。

"現在好多都是網上提交作業,家裡很多都是老人帶孩子,根本看不懂,很多還沒有智慧型手機,怎麼提交作業?"

"現在好多作業老師發個答案,家長批改,孩子訂正後再上傳,每科作業還要一起傳,不能分開傳,規矩多的很,誰交誰沒交,小程序一目了然。"

"一個小孩三個群,兩個小孩六個群,老師布置作業,家長要拍視頻發小組群,隔三差五搞一次,真是一言難盡。"

2、檢查作業有困難。

"我兒子三年級的題我都不太會了。"

"我大學畢業,女兒初一的題我完全看不懂。"

"你們有沒有見過老師布置作業,做完了要家長檢查正確無錯後籤名,作業上交如果有錯題,家長還要在群裡點名批評認錯。我太難了。"

3、看娃寫作業辛苦很心疼。

"我妹妹昨天寫作業寫到十一點,今天4點就起床繼續做,她才小學六年級。"

"小學堆成山的作業,初中開始上不完的自習3,高中開始早6晚11。"

4、輔導作業太崩潰。

"白天忙工作,晚上還要陪娃寫作業,腰疼!"

"我姐快氣瘋,要做飯洗衣,伺候老二,好不不容易晚上歇歇,還得輔導作業。"

很多家長要麼已被逼得崩潰,要麼在崩潰的路上。

難怪現在很多家長都開始羨慕許仙和白娘子,剛生下娃,就一個出家,一個進雷峰塔,孩子一天也沒帶,出來時兒子都考上狀元,娶上老婆了,多爽!

調侃歸調侃,回到作業的話題,這孩子的作業,究竟該由誰來輔導,老師,還是家長?

自從我家孩子進入幼兒園,就聽到一個理念叫做家校共育,我一直也很認同這個理念。

畢竟孩子是學校和家庭共同培養的結果,不可能把家校分離開。

何為家校共育?

1、 老師與家長在教育上要同步,不能老師往前拉孩子,家長卻扯後腿。

2、 在傳授知識上,老師是絕對的主體,而家長僅是輔助,盡力而為,甚至可以不作為。

3、 在教孩子的學習習慣上,家長是主體,責無旁貸,老師是輔助,負責提點,督促改進。

現在的2個誤區

1、 家長在輔導孩子作業這方面介入過多。

現在很多家長生怕孩子學不好,主動去扮演一個輔導老師的角色,每天除了給孩子檢查作業,孩子沒學會的,還要給孩子講一遍,甚至給孩子做一些拓展訓練。

這樣做,其實是把自己帶坑裡了。

因為有些孩子會因此產生依賴心理,覺得在學校不認真聽也沒關係,反正回家爸爸媽媽還能給我講一遍。

結果就是惡性循環。

孩子在學校不認真聽,回家後,家長為了讓孩子跟上老師的教學進度,就要用額外的時間去給孩子輔導,自己疲憊不說,孩子也不輕鬆,遇到孩子不開竅,家長就難免著急上火。

2、 有些老師過於依賴於家長的輔導。

若老師把答案發下來,讓家長檢查對錯,這還好,若讓家長給孩子做輔導,就有點強人所難了。若家長平時工作很忙,或是家中只有老人帶娃,這就會把人逼瘋。

而且,不得不說,現在老師布置的某些作業,離開家長的輔導,孩子根本無法獨立完成。

這樣的作業,表面是給孩子布置的,其實變相成了家長的作業,增加了家長的負擔。

那些離開家長就無法完成的作業,建議老師還是少布置。

為了不讓自己在輔導作業時崩潰,家長需要未雨綢繆

1、 習慣早養成。

家長可以從孩子上幼兒園起,就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的獨立意識。

比如,讓孩子自己穿衣穿鞋,自己洗臉刷牙,自己的玩具自己收拾。

給孩子植入一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意識。

2、 孩子進入小學後,3件事家長一定不要做。

第一件:孩子做作業時,家長千萬不要守在旁邊盯著他做。

第二件:孩子作業時,不要去打擾,不要送吃送喝,不要去評論。

第三件:不要輔導孩子功課。只檢查是否完成,若有答案,只檢查對錯。孩子若不會的,讓孩子第二天去問老師,或是在課堂上認真聽講,自己努力學會。

目的只有一個:讓孩子明白,學習是他自己的事,自己的事要自己做。

當然,若孩子確有困難,家長可偶爾伸出援手,拉他一把,但不能把這種輔導當作常態。

3、 家長重點要做的三件事。

第一件:重點抓孩子的學習習慣。

比如,每天放學先做作業再玩,讓娃學會整理書本,學會自己安排做作業的先後秩序和時間點。

第二件:告訴孩子解決問題的辦法。

比如,當孩子不認識某個字,或不知道某個詞的意思時,引導孩子,學會藉助工具,除了問色媽媽,最好是自己查字典,自己解決。

第三件:在孩子的作息時間安排和寫字的姿勢方面把關。

早睡早起。小學的孩子儘可能讓孩子9點前睡覺,早上7點左右起床。

關注孩子的用眼健康。寫字的姿勢要重點提醒。

蟲兒媽媽說:

每個孩子的成長都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我們需要給孩子一些時間,也給自己一些時間。如果不想在輔導作業時被逼瘋,最好的辦法就是,壓根不要去碰。

一是因為孩子的認知和理解力跟家長不在同一水平線上,如果孩子跟不上,家長很容易心急上火,孩子也委屈,還達不到好的效果。

二是因為家長的真正作用不在輔導功課上,而在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上,這才是讓孩子終身受益的。

你覺得我說的有道理嗎?你在陪娃寫作業時有什麼心得和體會呢,歡迎留言分享!

【文中圖片均來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家長陪孩子寫作業急到住院,陪寫作業究竟有多累?
    有家長表示,「每次寫作業整個小區都是我的咆哮……」「除燒菜做飯洗衣抹地,還要精通語數英史地政物化生」說多了都是淚吶…家長們,來企鵝問答,聊聊你們的陪讀經歷吧!孩子作業做錯了沒檢查好就給籤字了,把家長叫學校去,告知這是敷衍老師,對自己孩子的不負責。唉,如今的教育方式,孩子累,大人累!企鵝答主:我若安好,晴我看評論,我不知道原來別的家庭是這樣子的。我們離家150公裡,他們做作業我從來沒有陪伴過,暑假他們過來也是,每天做幾頁先做完,之後再給我檢查,如果錯了的再給他們講解。
  • 英語老師晚上十點電話催作業,被學生舉報,網友:你有多討厭英語
    有些學校在長假期間組織的網課,會指定網課軟體,任課教師的講課、布置作業會被記錄,校領導不定時檢查教師的任務量和每個科目的作業完成率,不達標的任課老師會影響考核。也有一些非常負責任的老師,會催促學生完成作業、打卡上傳。
  • 批不完作業的老師的一天|批作業|家長群|家校關係_網易體育
    最讓這屆家長和網友困惑的是,「批作業」這種教師的本職工作,怎麼也淪為了家長的任務?那些不批作業的老師們,到底在忙什麼?我們問了幾位當老師的朋友,得出一個普遍的結論:現在的老師,比20年前忙多了。下面這些文字,你可以看作一份標準的「打工人」時間表,是一位身處教學一線的小學班主任深夜寫成。這篇約稿從約出去直到今天發表,拖了將近一個月。原因很簡單:她太忙了。
  • 這個家長火了,為不耽誤自己打麻將,微信群懟老師:你不要牛哄哄
    可很多時候,現實是「打臉」的:江蘇有一位家長,平時喜歡打麻將,僅僅是不滿老師給孩子布置作業,耽誤了其打麻將的時間,竟在微信群裡公開辱罵老師:天天在這上面交作業,一會用釘釘,一會用其他的,搞得手機上亂得要死,煩都煩死了,不要再讓孩子交作業了。
  • 我陪兒子錄了64遍英語音頻,結果,還是被老師打回來要求重錄
    她和兒子都要崩潰了,問我到底該怎麼辦?第一、老師會故意為難某個孩子嗎?我認為除非遇到極端現象,一般老師不會用打回作業的方式為難某個學生。首先這也是在為難自己,因為孩子每次上交老師自己也要聽啊,這不是為難自己嗎?
  • 老師要求家長檢查孩子作業,家長退群到底誰對誰錯!
    近段時間來,老師在群裡發作業,要求家長檢查籤字的事情越來越多,許多家長抱怨老師留的作業太多,自己不會檢查等等,一些過激的家長甚至退出了家長群!其實發生這種情況原因是多方面的,我們不能偏向誰,只能發現其中的問題來尋求一個平衡!
  • 「晚上10:00催作業擾民!」老師被舉報,教育局回應,網友:寒心
    儘管網課效果有著不盡人意的地方,但兢兢業業負責的老師還是佔了大多數,晚上10:00仍有隔屏催作業。按理說,老師如此良苦用心,學生和家長更應心存感激,教育局更應該支持。可河南省南陽市一名初中英語老師,晚上10:00電話催作業時,卻被學生舉報到地方政府領導留言板:課程表裡沒有老師催作業這一項,而英語老師在晚上10:00打電話催作業,嚴重影響家人和自己正常休息。
  • 老師晚上催作業被學生舉報「深夜擾民」,一網友回復獲瘋狂點讚!
    看到這則報導,我首先想到的是班上的語文老師和英語老師,還有物理老師,三位老師每天晚上9:30以後果都要排隊催作業,有時甚至要持續到12:00鍾,不停地艾特學生家長,那份執著真的讓人感動,都說遇到一位負責任的老師的是孩子的福氣,可是,負責任的老師也承擔著風險。
  • 「作業我改、知識我教」家長退群鬧上央視,老師就該背鍋嗎?
    近日,「家長退群」事件引起廣泛,經央視報導後,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反省「莫要微信群變成壓力群」。 這件事的起因是江蘇一家長不滿老師的做法,發視頻吐槽老師:「我就退出家長群怎麼了!你們上課不用心教,下課叫我批改作業,那我要你們幹什麼?教是我教,改是我改,還要昧著良心說老師辛苦了,到底誰最辛苦?」
  • 建家長群、家長批改作業,老師變懶了?其實家長太傻了
    老師與家長的溝通不再需要學生這個中間介質,而是可以直接通過家長群和家長溝通、交流;是的,毋庸置疑的是這樣的溝通方式確實帶來了很多便利,但同時讓教育變了味。  老師把作業發到微信群,「命令」家長輔導作業而且要確認無誤後籤字。這樣一來批改作業的任務不再是老師的,而是家長的任務和責任;家庭作業不再單單是學生本人的,而是學生和家長共同的任務。
  • 老師:寫作業磨蹭都是家長的問題,家長:我管孩子學習還錯了嗎
    經常有家長問我:小島老師,我們孩子寫作業太困難了,不愛寫作業,拖拖拉拉,每天不吼上幾句,他都不能好好寫作業。到底怎麼辦啊?馬上就六年級了,這個學習態度,我們家長也很著急……焦慮的家長遇到不少,各家都有各家的難題。關於寫作業的問題,小島老師也講過很多次,習慣和態度如果不早點培養和建立,就會出現到了六年級還在為寫作業的事發愁的現象。
  • 「家長退群」鬧上央視,家長:作業我改知識我教,那要老師幹嘛?
    確實如此,現在的父母幾乎是"半參與"到了孩子的學習當中,朋友圈打卡,督促孩子閱讀,陪伴孩子寫作業,但最令人抓狂的還是批改作業。有的老師還會在家長群裡點名,哪個家長批改沒有到位就在群裡點名批評。這樣的事情導致很多家長開始反感,最終做出了一些與老師"對立"的舉動。
  • 家長深夜在群裡質問,一句話引起「眾怒」,老師果斷退群了
    家長深夜在群裡質問,一句話引起「眾怒」,老師果斷退群了深夜時,小添爸爸在三(2)班的家長群@了老師並發了一段文字,隔著屏幕都能感受到他的怒氣:我輔導孩子了,那還要你幹什麼呢?接著又說:我把孩子送去學校,是讓他去學習的,而不是讓他把作業帶回家給我輔導的。小添爸爸表示「老師給孩子布置的作業交由家長批改,和把孩子放書店沒有什麼區別」。
  • 未開學催家長交學費被叫停?疫情下,網上教學需不需要家長交學費
    疫情下,網上教學需不需要家長交學費3月12日晚,四川南部一家長在網上報料,還沒開學,南部縣翔宇實驗小學已經開始多次催家長繳納學費了,老師在班級微信群內發布公告讓還沒交費的家長通過微信轉帳繳費無獨有偶,今年2月初,廣州佛山的黃女士收到幼兒園的一條信息,要求在該幼兒園上學的小孩家長提前繳納2月份的幼兒學費。原因是,根據該幼兒園的規定:家長在每個月初都要提前繳納孩子當月的學費,最後幼兒園再根據孩子實際到校的天數多退少補。迫於無奈黃女士給兩個孩子提前交了2月份的學費。最終,園長向家長道了歉,並說明:費用會自動順延到下一個月。
  • 退出家長群之後|百家故事
    那時候的作業,起初都是比較簡單的題目,寫拼音、數字之類,要麼就是讀英語、背古詩。大人看上去都非常簡單,但對孩子來說就很難。他做不出來、背不下來,我在一邊跟著著急,經常忍不住就吼他:「這麼簡單你都不會?我都教過多少遍了?你咋還不會?」要麼就敲著孩子頭說:「你咋這麼笨?我咋生了你這麼笨的孩子。」
  • 我就退出家長群!我怎麼了?
    最近蘇一名家長在自已發布的短視頻中天聲質問。我就退出家長群怎麼了?為啥這麼生氣呢?這位家長說:老師要求家長批政作業輔導功課,家長質問老師:教是我教改是我改:之後還要味著良心說老師等苦了,到底誰辛苦?看到這個視頻的不少家長覺得這是替自己說出了(不敢說出的話)但也有人善意提醒說你是痛快了,你的孩子在學校怎麼辦有句話叫壓垮成年人只需個家長群有新聞報導今年國慶前夕,這名孩子的爸爸因為經常不回復家長群的消息。
  • 家長退群,你以為老師就不想退?
    以這件事為例,看看家長是怎麼發洩的:「你們上課不用心教,下課叫我幫忙批改作業,那我要你們幹什麼」「改完作業還要昧著良心說一句老師你辛苦了,說實在的,辛苦什麼。」
  • 家長:「我就是退出微信群了,怎麼了?」教師到底應該怎麼做?
    前段時間,有位家長公然喊話老師「我就是退出微信群了,怎麼了?我孩子不上學了,你不要往群裡發作業了,不做了,我退出微信群了,你別發了,不做作業了……」視頻裡這位家長疾言厲色,歇斯底裡。認真想想,現在的家長也真心不容易。
  • 小學生家長微信群的樂與苦
    就在上個月,兩個家長因為孩子的事在家長微信群吵了起來,張秀薇發聲調解,一直處理到晚上10點多,還是沒能讓雙方家長滿意。「我都想退群了。」她說。「家長微信群本身是一個很好的家校交流溝通平臺。」台州心靈花園心理諮詢中心心理諮詢師雷湘說,「但現在家長和老師都感覺委屈,是因為雙方都將過多的社會性思維附著在這個群上,形成了大家都不喜歡、都感覺累,卻又都擺脫不了的現狀。
  • 「教啥啥不行,叫家長第一名」,家長給老師送的錦旗符你的意嗎?
    說起叫家長,同學們是不是心裡一顫呢?上學的時候,老師說一句「如果再不好好學習,就該叫家長了」,我們肯定會老老實實聽老師的話,認認真真學習。隨著時代的進步,家長們越來越重視孩子的教育,可是老師的水平好像越來越退步了。一起憤懣不平的家長又不敢給老師提意見,只能忍氣吞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