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面上99%的單反(微單)相機都帶有各種拍攝模式選項,它們通常以輪盤的形式位於機身頂部。每個廠家每臺相機的拍攝模式不盡相同,今天帶給大家一份關於單反拍攝模式的大全。
上圖所示,囊括了市面上絕大多數單反包含的拍攝模式。這些模式總體上可以分為:通用模式和非通用模式。通用模式從用途上又可分為4類:傻瓜模式、預設場景模式、自動曝光模式、手動模式。而除了通用模式外,部分高端相機還會包含一些非通用模式:B門模式、用戶自定義模式等。我們一一來講解。
通用模式:傻瓜模式、預設場景模式、自動曝光模式、手動模式
傻瓜模式(Auto、P)
傻瓜模式包括了:Auto檔、P檔。適合不懂攝影原理,不會設置單反拍攝參數的新手朋友們。
Auto檔:即全自動檔,所有相機都具備的最簡單模式。使用Auto檔類似於用手機拍攝,你只需要簡單地按下快門即可,無需對相機做任何設置。適合完全不懂攝影,不會設置拍攝參數的新手,也適合快速抓拍。
P檔:程序控制檔,和Auto模式幾乎一樣,唯一的區別在於可以簡單設置ISO,曝光補償及白平衡以調整畫面亮度。適合新手進行簡單調節拍攝。
總結:新手剛入門或需要快速抓拍時偶爾會用到,但作為單眼相機,一般很少使用傻瓜模式。
預設場景模式(人像、風景、運動、微距、兒童)
預設場景模式包括:人像模式、風景模式(SCN)、兒童模式、微距模式、運動模式、夜景模式等。這些是廠商針對新手預設在相機裡的模板,沒有攝影知識的用戶在面對不同場景時可以直接套用。這些檔位顧名思義,是運用在其對應的場合的快捷入口。
總結:預設模式只是廠家根據一般規律設計的,在實際使用中生活場景千變萬化,直接套用預設模式拍出來的效果比較一般,因此對單反而言也用得較少。
自動曝光模式(光圈優先、快門優先)
自動曝光模式包括:光圈優先模式、快門優先模式。適合懂攝影基礎原理,會設置拍攝參數的單反玩家。
光圈優先:通常顯示為A或Av,此模式下鏡頭光圈大小可自由設置。當拍攝者需要調節景深(即背景虛化程度)時,可選擇光圈優先模式,例如,拍攝花卉或人像時虛化背景。增大光圈-景深縮小-虛化增強,反之虛化減弱。
快門優先:通常顯示為S或Tv,此模式下快門速度可自由設置。當拍攝者需要調節快門速度以拍出不同效果時,可選擇快門優先模式,例如,用高速快門凝結水花瞬間、運動場面,或用低速快門拍出拉絲瀑布、城市車軌燈光。
總結:必學模式!這是單反最重要的2種檔位,佔據了單反90%以上的拍攝。如果不會用這兩種檔位,幾乎等於不會用單反,也沒必要買單反了。學會了這2種檔位,其他檔位可以忽略不計!
手動模式(M檔)
手動模式即M檔,是單眼相機的最高級模式,也稱為專業模式。此模式下,全部拍攝參數光圈、快門、ISO、白平衡、對焦方式等均需要人工設置,相機不進行任何輔助計算。M檔適合具備豐富攝影技術和經驗的專業人士,或資深的攝影愛好者。
總結:普通愛好者使用不多,但專業攝影師不可或缺。在專業攝影領域,需要根據實際拍攝環境、題材、設計效果實時調整每一項參數。
非通用模式:B門、自定義
B門:通常顯示為B,是英文Bulb的縮寫,即快門按下、鬆開由人工控制的模式。這種模式通常用於長曝光攝影,例如星空星軌、霧化的海面、光影塗鴉等。攝影師可以自由地掌握快門時間,根據需要按下快門開始拍攝,然後再根據需要再次按下快門結束拍攝。
自定義模式:通常顯示為C,很多高級的相機能提供不止1個自定義檔位,則顯示為C數字,例如C1,C2,C3。這是廠商預留給用戶的「存檔空間」,用戶可以把自己經常用到的拍攝參數組存儲在自定義模式下,方便下次拍攝時快速調取。
總結:非通用模式依據各廠商各機型設計略有不同,一般也不是常用功能。
結語:
以上涵蓋了當今市面上主流單眼相機的拍攝模式,每一個學習攝影的人都應該清楚地了解掌握這些模式。其中,最重要的仍然是光圈優先模式和快門優先模式,掌握好這兩模式是單反入門的關鍵。
我是孤獨稜鏡,如果你覺得本文不錯請別忘了關注我,歡迎轉發評論共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