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黃想當半導體超級霸主?光花2700億收購arm還不行

2020-09-14 雷科技

了解更多熱門資訊、玩機技巧、數碼評測、科普深扒,點擊右上角關注我們

----------------------------------

在用RTX 30系列震動整個數碼市場之後,英偉達顯然還嫌不過癮,在今天上午又拋出了一則重磅消息:英偉達將以40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728億)的價格,從軟銀手中買下英國晶片設計公司arm,其實早在七月份,收購傳言就已經漫天遍地,只不過雙方當時都沒有承認。



作為當今移動架構的代言人,arm易主帶來的震動可想而知,不論是蘋果、華為還是小米,這些公司產品的內部晶片都大量採用了arm的設計架構(Cortex各位肯定聽說過)。不僅如此,ARM處理器在智能家居、IoT設備上的地位,也可以用「絕對霸主」來形容。



如果英偉達收購arm成功的話,那麼英偉達就坐擁世界上最大的桌面GPU市場+AI平臺+移動處理器市場,雖然消息很「炸」,但在冷靜思考之後,小雷做出了一個判斷:這場聲勢浩大的併購案最終會不了了之。


是什麼促成了這場收購?


若要研究這場收購的來龍去脈,我們需要介紹這起收購案的兩方:控股arm的賣方軟銀和買方英偉達。


軟銀集團為中國群眾所熟知的最大原因,無疑是擔當了阿里巴巴建立初期的「天使投資人」,當初求投資無門的馬雲用幾分鐘的演講打動了創始人孫正義,在沒有實地考察的情況下,孫正義就向阿里巴巴注資4000萬美元。如今,軟銀依然是阿里巴巴的最大股東,其股份折算早已超過千億美元,這個故事常常被國內媒體引述,為孫正義的投資眼光背書。



不過,一向大方的孫正義,在今年卻栽了跟頭。4月13日,軟銀集團發布消息,預計截至2020年3月的財年營業虧損1.35萬億日元(約125億美元),創下軟銀39年歷史中最差年度業績。



軟銀巨額虧損的主要原因,與孫正義激進的投資戰略離不開,哪怕在以往,軟銀投資的各類創業公司也是輸多勝少,全靠贏家的巨額利潤養活自己,而疫情導致的全球經濟寒冬,更是讓軟銀的財政狀況雪上加霜。


如果說軟銀出售arm的原因很簡單,就是缺錢,那英偉達收購arm的動機恐怕更加耐人尋味。



表面上看,英偉達希望藉助arm,來為自己的移動端戰略增加活力,畢竟自家的Tegra移動晶片可謂是慘澹收場;並且arm不僅在手機和平板領域出名,在數據中心和物聯網設備上,ARM處理器也證明了自己的能力。



不過小雷認為,英偉達收購arm的另一個原因,在於未來營銷模式的改變:英偉達看中了arm賣專利的盈利模式,並希望將其納入到自己的產品版圖中。在收購聲明中,英偉達也描述了之後的願景:擴展arm原有的IP license策略、改良arm的伺服器晶片,英偉達希望將arm與現有產品進行深度捆綁,用軟硬結合定義全新的銷售模式。



為了撫平公眾的壟斷擔憂,英偉達在公告中也一再表示,將會保證收購後的商業中立性,總部也不會搬遷到美國,但這則聲明放在今天這個無比現實的環境下,顯得有些蒼白無力。


收購背後的政治


在收購公告出來之後,小雷看到不少社交平臺都在為中國的手機廠商擔心。這種擔心不無道理,在當前的國際形勢下,arm被美企收購,意味著國內手機廠商的晶片方案都會受到美方的政策限制,局面會更加不利。



不過,收購這個瓜雖然大,但小雷卻一點也不擔心。儘管arm和英偉達都不是中國企業,但根據中國反壟斷法律規定,只要雙方在中國營業額達到一定數額,併購就必須向中國商務部進行申報。


第三條,經營者集中達到下列標準之一的,經營者應當事先向國務院商務主管部門申報,未申報的不得實施集中:

(一)參與集中的所有經營者上一會計年度在全球範圍內的營業額合計超過100億元人民幣,並且其中至少兩個經營者上一會計年度在中國境內的營業額均超過4億元人民幣;

(二)參與集中的所有經營者上一會計年度在中國境內的營業額合計超過20億元人民幣,並且其中至少兩個經營者上一會計年度在中國境內的營業額均超過4億元人民幣。




不只是中國,大部分國家對於跨國巨頭之間的收購案都有審批權。2018年,高通希望以440億美元收購荷蘭車機晶片巨頭恩智浦(前身是飛利浦半導體+飛思卡爾),在收購過程中,高通需要經過美國、中國、日本、韓國、俄羅斯、歐盟等監管部門的批准,最終由於中國商務部的否決,這場收購以失敗告終。



科技巨頭併購案被否決的背後,往往是政府對於政治和經濟的穩定性考量。2018年博通收購高通失敗的原因,是因為它對於美國「有國家安全隱患」;英飛凌對意法半導體的收購之所以遲遲無法達成,既有法國對於員工失業、技術流失的擔心,也有中、美兩國對於市場穩定性的要求。



實際上,為了通過各國政府的反壟斷調查,收購方往往要「出點血」,要麼向當地政府保證售價不漲,要麼通過股權出售、專利解禁給當地企業的方式來換取收購案的通過。


例如在2017年,貝恩資本以190億美元收購東芝半導體,獲得了各國「放行」,但仔細查看新公司的高管就會發現,運營大權還是在日本人的手裡,東芝等日企的股份依然過半,這恐怕也是其他國家同意「放行」的重要原因。



再舉個例子,2011年8月,谷歌宣布收購摩託羅拉,2011年11月,收購案正式提交給中國商務部審查,但直到七個月後,中國商務部才正式批准這一收購案,並要求谷歌承諾在未來五年內將安卓系統免費開源,並讓谷歌保證不對摩託羅拉以外的手機廠商進行區別對待。



商務部要谷歌保證安卓開源的命令看似是多此一舉,但從之後谷歌的動作來看,它一直在加強自身對安卓的控制力。


在Android 4.X的時代,谷歌就已經把一些系統特性從開源的AOSP中取消,轉入到需要谷歌許可的GMS服務裡;谷歌推出的Fuchsia OS更是「重塑」安卓了系統,在解決安卓碎片化的同時,也為自己謀得了更進一步的控制權(框架和語言都是谷歌開發的)。答應商務部的「五年之約」,當時的谷歌未必是心甘情願。



希望渺茫的收購


可以說,只要是行業龍頭間的收購案,它所牽扯的絕不僅是兩家公司的利益交換,而是全球市場的貿易平衡。從近幾年半導體巨頭的併購案視角來看,中國、歐盟等經濟體大概率要向英偉達發難,英偉達這項雄心勃勃的收購很可能不了了之。



我國的態度自不必說,歐洲目前對於美國科技巨頭的惡感也是近幾年的最高值:近兩年,歐洲各國就一直要求美國科技巨頭繳納「數字稅」,並徹查美國巨頭對歐洲小公司的收購,保衛本國的「數字主權」,谷歌、Facebook等企業都首當其衝。


今年7月,歐盟更是正式撤銷先前籤訂的「隱私盾」協議(此前只要符合安全要求,美國企業就可以傳輸數據),開始嚴格限制歐美隱私數據的流通往來。arm在歐洲半導體行業的地位不言自明,歐盟很可能不會鬆口。其實對這起收購案,除了美國之外,全世界的態度恐怕都非常一致。



雖然英偉達要收購arm的熱度很高,但不誇張地講,這是一起曝光即知道結局的新聞。英偉達的算盤打得很好,但作為一個龐然大物,它的一舉一動都不是自己所能完全決定的,尤其在當下的特殊形勢下,老黃暢想的這場「黃粱一夢」恐怕不會長久。


圖片來自:Wired

----------------------------------

點擊文章頂部雷科技頭像,私信回復「搞機」,即可獲得玩機技能合集。

相關焦點

  • 老黃想當半導體超級霸主?光花2700億收購arm還不行
    在用RTX 30系列震動整個數碼市場之後,英偉達顯然還嫌不過癮,在今天上午又拋出了一則重磅消息:英偉達將以40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728億)的價格,從軟銀手中買下英國晶片設計公司arm,其實早在七月份,收購傳言就已經漫天遍地,只不過雙方當時都沒有承認。
  • 老黃400億美元就想收購ARM?先問中國同不同意!
    5月15日美國商務部發布聲明,限制華為購買採用美國軟體和技術生產的半導體,這還不算,就連那些採用了美國核心技術的公司也不能再為華為生產半導體晶片。要想為華為生產晶片,唯一的辦法就是取得美國商務部的許可。
  • 老黃400億美元就想收購ARM?先問中國同不同意
    5月15日美國商務部發布聲明,限制華為購買採用美國軟體和技術生產的半導體,這還不算,就連那些採用了美國核心技術的公司也不能再為華為生產半導體晶片。要想為華為生產晶片,唯一的辦法就是取得美國商務部的許可。
  • 英偉達花400億美元收購ARM到底為了啥?
    這一交易價值近400億美元,包括215億美元英偉達股票、120億美元現金,其中包括20億美元籤署合約時應付的現金,ARM保留不到10%的股份。兩公司在一份聯合聲明中表示,軟銀還可能獲得額外的50億美元現金或股票,如果ARM未來的業績表現達到特定目標,還有價值15億美元的英偉達股票將向 ARM員工支付英偉達為什麼要收購ARM呢?
  • 英偉達想2700億吞下ARM,我國晶片業還有退路嗎?
    近日,軟銀集團宣布將ARM以400億美元的價格出售給英偉達。這筆交易一旦實現,將成為晶片史上最大一筆收購,而英偉達亦將成為壟斷全世界晶片產業的超級霸主。但這樣的超級霸主,與ARM又有何幹?本質上,它自己是不太情願接受英偉達收購的。就在前天,一個網站引起了全世界媒體的關注。這個地址名為savearm.co.uk,翻譯過來也很好理解,就是「救救ARM」,而這個網站的創建者正是ARM的創始人赫爾曼。
  • ARM被英偉達收購,這是一場災難
    毫無疑問,這場「強強聯合」的收購案引發了一場狂歡——英偉達加上 ARM,如果交易成行,我們將見證一家半導體超級巨頭的誕生。而「英偉達將向 ARM員工發行價值 15 億美元的股票」的消息更讓不少人心生嚮往。 ARM 出售的這場大戲貌似終於迎來了大結局。
  • 半導體設備供應鏈之光刻機霸主ASML與三劍客
    2018年全球半導體設備市場規模約645億美元,幾乎被美日歐企業所壟斷,其中荷蘭的ASML壟斷高端光刻機,美國的LAM、AMAT和日本的TEL是三家最主要的刻蝕和薄膜沉積設備生產商。N.V,Advanced Semiconductor Material Lithography)是近年業界最風光的企業,是高端光刻機(Mask Aligner System或Lithography Machine)的霸主。
  • 英偉達砸400億美元,就想收購ARM?
    根據報導,這筆收購案的交易規模達到了 400 億美元( 2731 億人民幣 ),相當於老黃掏錢買下了一個百度美國公司收購英國公司,關中國的商務部什麼事?嘿嘿,還真有關係 —— 這筆收購觸發了《 反壟斷法 》的第二條。第二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經濟活動中的壟斷行為,適用本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外的壟斷行為,對境內市場競爭產生排除、限制影響的,適用本法。
  • 英偉達砸400億美元就想收購ARM?還得看中國答不答應
    >相當於老黃掏錢買下了一個百度。美國公司收購英國公司,關中國的商務部什麼事?嘿嘿,還真有關係 —— 這筆收購觸發了《 反壟斷法 》的第二條。第二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經濟活動中的壟斷行為,適用本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外的壟斷行為,對境內市場競爭產生排除、限制影響的,適用本法。
  • 只因假想敵是英特爾,英偉達才捨得花400億美元收購ARM?
    而且,ARM的生態已是非常成熟,以ARM架構為基礎的應用正在向PC電腦、超級計算機、伺服器等更廣闊的領域延伸。9月14日,英偉達宣布耗資400億美元用以收購軟銀手上的ARM公司,媒體稱之為全球半導體史上最大一筆的收購案件,超過了2016年軟銀買下ARM時的320億美元。軟銀將持有英偉達10%(預計低於)的股份。
  • 任正非預言成真,早已料到美國巨頭收購ARM,海思晶片要被斷供
    大家現在都知道手機處理器是手機的核心物件,大家或許也都聽說過arm,處理器一般都會採用arm的架構。所以arm就顯得特別重要,在2016年的時候,英國的arm就被軟銀以32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而現在軟銀又想將它以四百億歐元的價格賣出去。而一直對她虎視眈眈的,而是美國的晶片巨頭英偉達。
  • 英偉達宣布將以 400 億美元收購 ARM,如何評價這一收購
    如果他們收購了ARM,他們將基本上形成競爭關係。一家公司在收購其他公司時將不可避免地申請反託拉斯調查。但是老黃卻沒有。儘管他幾年前曾做過移動晶片,但他認為各種原因導致了巨大的失敗,現在已經退出了移動市場。因此,老黃不會對其他武器客戶構成威脅,但是現在很難說。
  • 英偉達2733億收購ARM,創始人率先說不!步履艱難還需得到我們批准
    看一看,瑞哥今天幹點什麼,繪圖晶片大廠英偉達(NVIDIA)正式宣布,以400億美元併購軟銀集團旗下英國晶片設計子公司ARM。 9月13日,消息人士透露,日本軟銀集團即將達成一項400億美元(約合2733億軟妹幣)協議的交易價格,計劃將旗下英國晶片設計公司ARM出售給英偉達。
  • NVIDIA收購ARM?老黃:沒有那回事
    此前軟銀已經通過高盛,向蘋果、三星、NVIDIA等企業提出了ARM的收購計劃,但由於軟銀開價太高,導致蘋果和三星拒絕了收購ARM。因此,之前的報導都表示,NVIDIA最終將以500億美元的高價收購ARM。
  • ARM收購計劃遭拒絕,老黃表示沒有意願,燙手山芋誰敢要
    前段時間在科技圈迎來了一個重磅消息,那就是英偉達即將收購ARM。在半導體行業如此興盛的今天,恐怕沒有人不知道ARM在其中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而ARM在半導體領域當中,雖然不能算得上是最頂尖的上遊企業,但其位置之高,已經令不少晶片巨頭感到難堪。
  • 帶著種種疑慮的最大交易:NV同意400億美元收購arm
    上周末,科技圈最大的新聞是,英偉達(NVIDIA)宣布將以400億美元收購arm,致力打造人工智慧時代世界一流的計算公司。不過,此項交易尚須獲得中國、美國、歐盟和英國的批准,預計監管審批可能需要長達18個月的時間。
  • 英偉達創始人老黃再放狠話!英偉達收購ARM案:中國一定會同意
    【9月18日訊】導語:日本首富孫正義出售ARM公司事件,隨著軟銀、ARM、英偉達官方紛紛宣布,終於落下了帷幕,從最開始曝光蘋果、AMD等美國晶片巨頭有意購買ARM公司,甚至就連英偉達官方還一度否認,但最終英偉達直接以400億美元價格,直接買下了整個ARM公司,但目前英偉達購買ARM
  • 英偉達400億美元收購ARM,手機晶片行業要變天了?
    今日,知名GPU廠商NVIDIA宣布花費400億美元從軟銀集團手中收購知名晶片設計巨頭ARM。NVIDIA的這項收購帶來的最直接的變革將會使NVIDIA成為晶片行業中一個不可撼動的超級巨頭。那麼這將會對我們有什麼影響?
  • 英偉達收購ARM?對中國半導體影響非常大,但中國能說不
    眾所周知,昨天懸疑已久的ARM出售風雲,似乎有了結果了,雖然老黃之前否認了,但最終英偉達(Nvidia)還是以40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ARM,接下來就只要等審核了。原本大家以為孫正義當初320億美元買下ARM,要做賠本生意了,最終還是賺了80億美元。而一石激起千層浪,很多人認為這起收購案將影響全球的半導體格局,尤其是在當前這種形勢之下,對中國半導體產業來說是,真的是影響太大了。
  • 英偉達收購arm,幾家歡喜幾家憂
    英偉達已與軟銀籤署最終協議,以現金加股票的形式收購arm,交易價值400億美元。/英偉達驅動的人工智慧超級計算機進行突破性研究,來擴大arm在英國劍橋的研發規模。」 英偉達還指出,「它將繼續arm的開放授權模式和客戶中立,並利用英偉達技術擴大arm的智慧財產權授權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