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淨利近乎腰斬,控股股東等拋大額減持計劃,年內被關注問詢8...

2020-12-21 和訊網

屢遭監管,年內被關注問詢8次;業績下滑,前三季度淨利近乎腰斬;股價或承壓,控股股東等拋大額減持計劃,愛迪爾珠寶或正經歷著多事之秋。

愛迪爾前三季度淨利近乎腰斬

資料顯示,愛迪爾主要從事珠寶首飾產品設計加工、品牌加盟;擁有「IDEAL」及「嘉華」兩大珠寶首飾品牌,產品涵蓋戒指、項鍊、耳環、吊墜、手鐲、胸針等各個品類。公司深耕三、四線城市渠道,積極開拓一、二線城市市場。

梳理歷史財務數據,2015年上市的愛迪爾,近年增收不增利,扣非淨利潤逐年下降,2017、2018年的扣非淨利潤0.39、0.20億元,2019年嚴重虧損近3億元。

最新公布的2020年三季報顯示,前三季度營業收入8.60億元,同比下降46.51%;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2693萬元,同比下降48.61%。基本每股收益0.06元。

今年上半年,愛迪爾營收達4.58億元,較去年同期的8.68億元大跌47.22%;淨利潤達554.45萬元,相比去年同期的2854.70萬元大跌80.58%。本報告期末,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為-2214.40萬元,相比去年去年同期的2億元暴跌111.06%。

 控股股東等拋大額減持計劃

業績下滑的局面下,控股股東等卻拋出了大額的減持計劃。

近日,據愛迪爾披露的公告顯示,因個人資金需求,公司控股股東蘇日明及其一致行動人狄愛玲、蘇永明、蘇清香、董事朱新武,擬在6個月內通過集中競價或大宗交易方式減持公司股份,合計減持公司不超3321.35萬股,擬減持股份不超過公司總股本比例的7.31%。

值得一提的是,同一日愛迪爾還披露了一則「關於控股股東及其一致行動人股份新增輪候凍結的公告」。內容顯示,蘇日明及一致行動人蘇清香所持有的公司股份存在新增輪候凍結的情況。若上述被凍結股份被司法處置,可能導致公司的實際控制權發生變更,公司存在控制權不穩定的風險。

還有需要注意的是,在此次減持計劃之前,愛迪爾剛剛終止了控制權轉讓。今年10月30日,愛迪爾披露稱,公司控股股東及其一致行動人擬將其合計持有的公司股份1.22億股,佔註冊資本26.79%的表決權委託給林明清;此外,擬將其合計持有的公司股份9165.43萬股,佔註冊資本20.1855%轉讓給林明清。本次權益變動將導致公司變更為無控股股東、無實際控制人。

該消息披露後,愛迪爾便收到了深交所下發的關注函,對此次股權轉讓進行了追問。兩次延期回復深交所關注函後,愛迪爾11月24日披露稱,公司終止控制權變更事項。

年內被關注問詢8次

除了上述問題之外,愛迪爾還面值著屢遭監管等問題。據統計,進入2020年愛迪爾已遭深交所下發7封關注函、1封問詢函。

11月初的關注函就是對公司股權轉讓進行了追問。內容中指出,根據公司此前公告,公司存在違規為蘇建明、郎嬌翀、蘇華清提供擔保的情形,且截至 2020 年 9 月 30 日,違規擔保事項尚未解除。此外,公司還曾存在因蘇日明親屬蘇彩清、蘇錦柱等借款未還,被債權人列為被告的情形。深交所要求說明上述相關方與蘇日明及其一致行動人是否存在關聯關係,以及截至目前上述擔保及訴訟的解決情況等。

根據公告,蘇日明及其一致行動人狄愛玲、蘇永明、蘇清香擬轉讓股份部分為限售股,目前尚存在質押且已被 100%凍結。請上述股份轉讓方補充說明是否已制定切實可行的解除質押、凍結的方案,本次股份轉讓是否具有可行性。

另外在今年7月,深交所對公司涉及網際網路金融及抖音概念的事項進行問詢。2020 年 6 月 24 日至 7 月 6 日公司股價連續七個交易日漲停。有媒體報導稱,愛迪爾涉及網際網路金融及抖音概念。深交所在關注函中,要求愛迪爾說明是否涉及網際網路金融及抖音相關業務,如果涉及,要求愛迪爾說明具體業務內容、已實現效益、在公司收入及淨利潤中的佔比;如果不涉及,要求進行明確說明。

還有公司因業績大變臉遭深交所問詢。 此前,愛迪爾2019年業績快報顯示,公司2019年實現營業收入23.97億元,同比增長27.71%;實現歸母淨利潤5765.83萬元,同比增長104.83%。但在兩個月後,4月27日,愛迪爾發布業績修正公告,淨利潤大幅下修,其中歸母淨利潤修正為-3.08億元,同比下滑1193%。

然而,愛迪爾大幅修改商譽減值準備並沒有通過年審會計師的審計,大華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夥)(以下簡稱大華所)對其2019年財務報表出具了保留意見,稱未能就公司計提的商譽減值準備、應收帳款壞帳準備的準確性獲取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

不僅如此,大華所還表示,年審會計師未能對存貨中委託加工物資7900萬元及委託代銷商品3.23億元形成餘額交易事項的商業實質獲取到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等。對此,7月6日晚間,深交所下發問詢函,要求愛迪爾細說明就保留意見涉及的事項已執行的審計程序、已獲得的審計證據及認定其不充分的具體依據。

今年6月13日,因公司擬將剩餘募集資金3.81億元永久補充流動資金,佔募集資金總額的93.8%。截至2020年3月31日,募投項目投資進度為5.14%,募投項目累計使用金額與承諾投資總額的差額為3.79億元。深交所於6月18日第四次向愛迪爾下發關注函。

今年5月,因公司與離職員工的借款糾紛問題,5月13日,深交所第三次向愛迪爾下發關注函,要求公司說明為上述自然人償還借款的具體情況,包括但不限於償還金額、時間、原因及法律依據,是否構成控股股東及關聯方非經營性佔用公司資金的情形。

4月22日,因公司未按期足額支付股權收購款,蘇州愛迪爾金鼎投資中心、西藏愛鼎創業投資中心於2020年4月10日向北京市第二人民法院申請執行公司資產合計1.54億元。同時,公司於2020年2月至4月新增4條被執行人信息。

上述事項很快引起深交所再度關注。4月23日,深交所下發關注函,要求公司就具體支付安排與資金來源及被執行人信息涉及案件情況等進行補充說明。

3月3日,愛迪爾收到來自深交所下發的第一封關注函,要求公司說明區塊鏈、5G在公司的具體運用及可行性,是否存在迎合市場熱點炒作、配合公司董事減持而披露公告等情形。

信披問題頻頻發生,屢遭監管年內被關注問詢8次,控股股東等拋大額減持計劃,愛迪爾或前路未卜。

相關焦點

  • 得潤電子年報虧損收問詢函 前兩大股東相繼減持
    來源:證券日報本報記者 王小康在交出一份虧損的2019年成績單之後,得潤電子於7月7日晚間收到深交所年報問詢函,被要求說明2019年大額虧損的原因以及其他事項。2019年,得潤電子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虧損5.85億元,為上市以來首次虧損。
  • 2分鐘讀財報|4次延期回復問詢 貴州百靈實控人頻減持欲跑路?
    不久前,貴州百靈發布公告稱,公司在2020年9月30日收到深交所關注函,介於關注函中問題所涉事項複雜,回復工作還需進一步向控股股東及相關方進行核實,所以公司董事會無法在規定時間內回復全部內容。
  • 「爆款電影」與股東「減持」相伴 北京文化股價為何難回歷史高點
    今年2月《流量地球》上映之時,公司股價因受上映後票房火爆推動而大漲,但在多名股東減持及限售股解禁等壓力下,股價又很快被打回原形,半年內幾乎腰斬。如今,北京文化因烏龍事件再次登上風口浪尖。9月16日,該公司股東西藏九達在減持時將「賣出」指令誤操作成「買入」,引發市場關注。其實,兩個月前,北京文化迎來大額股份解禁,而上述烏龍事件也被市場詬病為「為了套現慌不擇路」。
  • 蘇奧傳感增發之前進行大額減持 專家稱股東減持行為應區別對待
    本報記者 李亞男 10月19日,蘇奧傳感公告稱,近日收到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李宏慶和公司高管孔有田以及公司特定股東張旻分別出具的《股份減持計劃告知函》,三人擬在6個月內合計減持股份不超過2480.33萬股,即不超過總股本的8.05%,減持原因一致為個人資金需求。
  • 6萬股東炸鍋!這家公司關鍵時刻突遭立案調查,控股股東瘋狂減持!
    截至今年三季度,公司股東數約為6萬戶。有投資者對股價走勢進行了預測,稱公司12月7日將 「封死跌停」。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關注到,今年以來,艾格拉斯及相關股東已經收到三份來自浙江證監局和交易所的監管函件。
  • 放個業績衛星,趁機拋點股票,現在大股東減持都這麼幹
    逢利好業績披露,大股東趁機拋減持計劃 根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篩選,截至2020年10月30日,A股4067家上市公司中592家公司今年下半年以來發生過股東減持股份。其中,股東減持次數為1次至3次的合計398家公司,鴻達興業等11家公司,下半年至今大股東減持次數在20次以上。
  • 華大基因去年淨利下滑 近一月市值暴增百億 遭問詢是否存內幕交易
    進入2020年,華大基因業績仿佛稍有起色。據4月25日華大基因發布2020年一季報,報告期內該公司實現營業收入7.91億元,同比增長35.78%;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40億元,同比增長42.59%。市值暴增百億 遭問詢是否存在內幕交易股價作為業績的晴雨表,率先得到反饋。
  • 艾格拉斯突遭立案調查:控股股東瘋狂減持 三年股價暴跌66%
    截至今年三季度,公司股東數約為6萬戶。有投資者對股價走勢進行了預測,稱公司12月7日將 「封死跌停」。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關注到,今年以來,艾格拉斯及相關股東已經收到三份來自浙江證監局和交易所的監管函件。
  • ...這家公司關鍵時刻突遭立案調查,控股股東瘋狂減持!近三年股價...
    7月,因此前收購的標的公司杭州搜影和北京拇指玩未完成業績承諾,而相關股東未及時支付業績補償款,艾格拉斯被浙江證監局出具監管關注函;8月,公司因未及時披露對參股公司及相關企業2522.76萬元財務資助被交易所出具監管函。另外,公司股東義聚投資因在預披露減持時限外被動平倉收到交易所監管函。股價表現方面,艾格拉斯股價走勢整體較弱。
  • 公告精選:順豐控股、晨光文具等披露股東減持計劃;一汽轎車籌劃...
    每經編輯:張楊運熱門事件【順豐控股:多名股東擬合計減持不超7.91%股份】順豐控股公告,公司持股5%以上股東元禾順風、持股5%以上股東順達豐潤、股東嘉強順風及監事劉冀魯計劃分別減持不超過公司總股本1.5%、3%、3%、0.4109%的股份。
  • 深交所問詢年報後又關注股東減持 愛迪爾七連板按下「暫停鍵」
    雖然迎來兩個利空消息:被深交所持續重點監控、股東拋出減持計劃,但也未能抵擋愛迪爾連續漲停之勢。對於愛迪爾的漲停,同花順(300033,股吧)方面給出的原因系「網際網路金融+抖音小店」概念。不過,所謂的網際網路金融實際上來源於2015年4月的一份關於設立網際網路金融服務公司的合作意向公告。因此,這「難以捉摸」的漲勢也引來了深交所的重點監控。
  • 淨利900萬市值200億 誠邁科技遭問詢:是否炒作股價 指使券商發研報?
    淨利900萬市值200億 誠邁科技遭問詢:是否炒作股價 指使券商發研報? 中華網財經訊 4月8日,誠邁科技收到創業板公司管理部的問詢函,被問詢是否存在為配合股東減持而炒作股價以及是否存在委託、授意或指使券商發布相關研報等情形。
  • 蘇奧傳感陷高位減持「後遺症」:大股東信披不及時收監管函
    梳理發現,早在10月19日,蘇奧傳感就對外發布《關於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以及部分高管和特定股東股份減持計劃的預披露公告》,彼時曾受到市場熱議。  上述公告顯示,蘇奧傳感彼時收到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李宏慶和公司高管孔有田以及公司特定股東張旻分別出具的《股份減持計劃告知函》,上述人員擬在6個月內合計減持股份不超過24803258股,即不超過總股本的8.05%,而減持原因皆一致為「因個人資金需求」。
  • 頻遭減持!皇庭國際遭第四大股東年內減持超2000萬股、最近三年累計...
    年 11 月 30 日,和瑞九鼎的減持計劃時間已過半,減持期間,和瑞 九鼎減持公司股票共計 19,897,600 股,佔公司總股本的 1.69%(佔剔除目前回購專 用證券帳戶中的股份後公司總股本的 1.70%)。
  • 三隻松鼠年內股價腰斬
    三隻松鼠年內股價腰斬商報濟南消息 近日,三隻松鼠(300783.SZ)股價連連下跌一事引發市場關注。記者注意到,截至12月30日收盤,三隻松鼠的股價報40.7元/股,較年內高點91.3元/股已腰斬。這背後,公司前五大股東在限售期滿之際接連減持,持續「增收不增利」等財務問題突出。
  • 「重要公告」平安銀行第三季度淨利同比增6.2% 大基金近期減持長電...
    【長電科技:產業基金累計減持1%股份 減持數過半】長電科技公告,2020年9月2日,公司披露了《江蘇長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東集中競價減持股份計劃公告》。2020年10月21日,公司收到產業基金《關於江蘇長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份減持進展情況的告知函》,其於2020年10月15日至2020年10月20日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方式累計減持公司股份1602.8662萬股,佔公司總股本的1%;本次減持計劃減持數量已過半,且減持比例達1%。
  • 「10倍股」誠邁科技遭問詢:是否為配合股東減持而炒作股價、授意...
    4月8日早間,「10倍股」誠邁科技(300598.SZ)遭監管問詢。深交所質問公司是否存在為配合股東減持而炒作股價以及是否存在委託、授意或指使券商發布相關研報等情形。在過了三年鎖定期後,今年1月22日,控股股東的高位套現計劃就來了。當晚公告顯示,南京德博因降低質押比例等自身資金需求,擬通過集中競價交易、大宗交易方式減持股份數量合計2,400,000股,即不超過公司目前總股本的3%。
  • 年內6次遭問詢重組屢夭折 星星科技再推定增底氣何來?
    原標題:年內6次遭問詢重組屢夭折 星星科技再推定增底氣何來? 摘要 【年內6次遭問詢重組屢夭折 星星科技再推定增底氣何來?】
  • 股東套現1.9億後再拋減持計劃 江淮汽車股價大跌
    12月16日,公司股東建投投資有限責任公司(下稱「建投投資」)宣布減持計劃,自公告日起十五個交易日後六個月內,通以集中競價方式減持公司股份不超過公司股份總數的2%,即3786.62萬股。江淮汽車證券部工作人員對財聯社記者表示,建投的減持計劃從2019年就有持續多次,股東應該有自己的考慮和減持的權利,公司不會幹涉和評價。
  • 多位高管減持屆滿,控股股東再來一波,和仁科技業績遠遜預期
    作者|歐文多位高管的減持計劃屆滿不久,和仁科技控股股東及一致行動人便公布擬減持2.62%公司股份的消息。作為一家營收頗具季節性的企業,原本下半年正是新增項目實施較為集中之時,而銷售回款也會在年末或次年初。現如今從控股股東到高管紛紛選擇在此期間進行減持,而控股股東還在不久前將部分股份質押延期,融資資金並未用於上市公司生產經營等相關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