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中國—東協陸海新通道 廣西按下開放合作「快進鍵」

2020-12-18 廣西新聞網

2020年12月16日 23:16 來源:廣西新聞網 作者:吳婷婷 黃虹寧 金凱樂 王俏雲 編輯:洪妦源

開欄語

當前,廣西正在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12月9-10日,自治區黨委召開十一屆九次全會,就制定廣西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提出建議,描繪了廣西未來發展藍圖。為做好自治區黨委十一屆九次全會報導,廣西雲客戶端與廣西新聞網聯動,自12月16日起,圍繞經濟、文化、教育、醫療、鄉村振興等方面推出「展望十四五 八桂開新局」系列訪談。廣西雲客戶端、廣西新聞網將在訪談中邀請專家學者、各廳局負責人、各縣融媒體中心及一線工作者進行三方連線,對《廣西「十四五」規劃建議》進行解讀、談看法,傾聽民眾的心聲。

特約專家評論員黃健做客訪談間。廣西新聞網記者 林亮攝

廣西新聞網記者在訪談間與嘉賓進行三方連線。廣西新聞網記者 林亮攝

廣西新聞網南寧12月16日訊(記者 吳婷婷 黃虹寧 金凱樂 實習生 王俏雲)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指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國仍然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廣西要推動創新產業高質量發展,融入新發展格局,暢通國際陸海新通道,建成具有廣西特色的現代化經濟體系。12月16日,我們邀請到特約專家評論員,自治區政府參事、自治區決策諮詢委專家黃健,做客訪談間,現場連線自治區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副主任黃文川、橫縣融媒體中心、橫縣發展和改革局局長鄧先照為我們介紹廣西「十四五」時期,廣西經濟的亮點工作。

特約專家評論員黃健。廣西新聞網記者 林亮攝

廣西「十四五規劃」:加強制造業和實體經濟

「『十四五規劃』不僅謀劃未來5年發展,還勾畫未來15年藍圖。廣西十一屆九次全會是在八桂大地掀起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熱潮之際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特約專家評論員黃健表示,針對我區面臨經濟總量偏小、產業結構不優、工業化城鎮化信息化進程滯後等問題,要轉變發展方式,推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實現更高質量的發展。我區高質量發展要壯大產業的支撐,要加強制造業和實體經濟,加快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

黃健還強調,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區發展仍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我國第一大貿易夥伴是東協,一個包含全球三分之一人口、三分之一經濟總量、三分之一貿易總額的全球最大自貿區——《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正式籤署,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建立十周年,西部陸海新通道上升為國家戰略,中國(廣西)自由貿易試驗區、面向東協的金融開放門戶等一批國家級重大開放平臺推進建設,為我區深度融入國內國際雙循環、全方位深化開放合作帶來重大機遇。

自治區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副主任黃文川進行現場連線。廣西新聞網記者 林亮攝

依託陸海新通道打造中國—東協產業通道

轉型升級是廣西「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之一,十一屆九次全會指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以更大力度轉變發展方式,促進經濟轉型升級。下一步,廣西將如何助力經濟轉型升級,開拓高質量發展之路?自治區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副主任黃文川在連線中提出廣西的未來出路在開放合作。黃文川表示,習近平總書記在第十七屆中國—東協博覽會和中國—東協商務與投資峰會開幕式上致辭,提出中方願同東協一道,建設更為緊密的中國—東協命運共同體。「習總書記的致辭,也給廣西的開放合作指明了一個方向。」黃文川指出,中國跟東協各國要依託陸海新通道,在港口、碼頭、公路、鐵路、航空、能源、電力等方面做到互聯互通。廣西要把陸海新通道做成一個物流通道,同時也要打造成為產業通道。

創新對一個民族對一個國家至關重要,十四五這一階段發展關鍵是創新。「比如說最近我們要建更多的創新中心,把創新作為我們發展的一個動力,把創新理念貫徹實施到發展的全過程。」黃文川提出,如何提升現有存量產業結構,深耕未來增量產業,制定各項扶持性政策、吸引更多創新人才匯集到廣西發展大業當中,都是下一步廣西高質量發展的重點。

橫縣融媒體中心邀請到橫縣發展和改革局局長鄧先照參與現場連線。廣西新聞網記者 林亮攝

橫縣:推進強縣目標 做大做強茉莉花產業 

作為中國茉莉之鄉、世界茉莉花都,南寧橫縣縣域經濟發展備受矚目。全縣地區生產總值由2015年263.15億元增加到2019年328.9億元,年均增長6.04%,2019年排在全區61個縣首位。在現場連線中,橫縣融媒體中心邀請到橫縣發展和改革局局長鄧先照。鄧先照表示,將以「十四五」規劃引領強縣目標,科學制訂橫縣「十四五」規劃,做到「六個突出」:突出「強農業」,做大做強茉莉花產業;突出「強工業」,著力構建「一區三園」工業格局,打造千億大數據產業基地;突出「強集聚」,持續提升「茉莉花聞香之旅」旅遊品牌,創建廣西全域旅遊示範區;突出「強樞紐」,重點推進南玉高鐵、平陸運河、南寧至橫縣高速、上林至橫縣高速、六景至賓陽高速、橫縣至欽州港高速的建設;突出「強城市」,不斷補齊縣城公共服務和基礎設施短板,加快橫縣產城鄉融合發展;突出「強治理」,深化提升社會治理,保持社會大局和諧穩定。

相關焦點

  • 中國(廣西)自由貿易試驗區暨西部陸海新通道專題推介會在南寧成功...
    央廣網南寧12月22日消息(記者 鄧君洋)12月21日下午,中國(廣西)自由貿易試驗區暨西部陸海新通道專題推介會在南寧召開。此次專題推介會是全國工商聯第十二屆四次執委會暨全國知名民營企業助推「建設壯美廣西 共圓復興夢想」大會的3場平行專場活動之一。
  • 陸海新通道 激活西部新動能
    重慶市忠縣的柑橘獲得新加坡消費者青睞;馬來西亞的新鮮榴槤在重慶超市熱銷;裝載著「重慶造」輕卡的貨船駛入菲律賓港口……  「十三五」期間,一條新的大通道連接起中國西部和世界各地,從重慶、四川、貴州、甘肅等西部省份出發的貨物,沿著鐵路向南到廣西欽州港等沿海沿邊口岸,換船出海,通達全球。這,就是西部陸海新通道。
  • 人民日報關注|陸海新通道 激活西部新動能
    「十三五」期間,一條新的大通道連接起中國西部和世界各地,從重慶、四川、貴州、甘肅等西部省份出發的貨物,沿著鐵路向南到廣西欽州港等沿海沿邊口岸,換船出海,通達全球。創新引領,內陸崛起開放高地「有了這條陸海新通道,我們從東南亞採購水果新鮮又便宜,成本降低近三成。」重慶洪九果品股份有限公司銷售總監陳向曾說,去年底東協冷鏈(重慶)分撥中心在江津綜合保稅區成立,來自東南亞的農產品得以更快地運輸到國內市場。
  • 西部陸海新通道:構建國際物流新時代
    重慶市政府口岸和物流辦公室主任、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省際協商合作聯席會議辦公室主任巴川江告訴法治周末記者,新通道是以重慶為通道物流和運營組織中心,以廣西北部灣港為國際門戶港,並以西部省區中心城市和交通樞紐為重要節點,以沿海沿邊口岸為通道門戶,通過鐵路、水運、公路等多種物流組織方式的高效聯動,形成縱貫西北西南、聯通我國西部與東協國家(地區)的陸海通道主軸,實現與中歐
  • 人民日報頭版解碼陸海新通道:激活西部新動能
    創新引領,內陸崛起開放高地「有了這條陸海新通道,我們從東南亞採購水果新鮮又便宜,成本降低近三成。」重慶洪九果品股份有限公司銷售總監陳向曾說,去年底東協冷鏈(重慶)分撥中心在江津綜合保稅區成立,來自東南亞的農產品得以更快地運輸到國內市場。東協冷鏈(重慶)分撥中心投用的同時,其他分撥轉運中心也紛紛在重慶落地。「西部陸海新通道讓重慶物流樞紐的作用更加凸顯。向西的中歐班列、向南的西部陸海新通道、向東的長江黃金水道,在重慶實現了銜接。」
  • 陸海新通道 激活西部新動能(「十三五」各地經濟社會發展新亮點)
    重慶市忠縣的柑橘獲得新加坡消費者青睞;馬來西亞的新鮮榴槤在重慶超市熱銷;裝載著「重慶造」輕卡的貨船駛入菲律賓港口……「十三五」期間,一條新的大通道連接起中國西部和世界各地,從重慶、四川、貴州、甘肅等西部省份出發的貨物,沿著鐵路向南到廣西欽州港等沿海沿邊口岸,換船出海,通達全球。這,就是西部陸海新通道。
  • 廣西舉行第十一屆泛北部灣經濟合作論壇新聞發布會
    一、本屆論壇總體安排  2019年8月,國家發改委正式印發《西部陸海新通道總體規劃》,標誌著陸海新通道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建設陸海新通道,加快推進陸海新通道北部灣國際門戶港建設,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推動中國—東協「一帶一路」國際合作和西部開放發展的重要實踐。
  • 中國東協關係持續向好背景下,成渝地區面臨的戰略機遇
    二、成渝地區面臨的重大機遇中國與東協的關係持續升溫對於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來說利好是顯而易見的,這主要表現為重慶、成都主導下的陸海新通道在中國對東協經貿往來中將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為什麼會這麼說呢?瀾湄合作成員國示意圖其次,陸海新通道正在深刻改變中國西部尤其西南地區及東協內陸地區的地緣格局。一方面,西部陸海新通道大大提高了廣西、雲南、貴州的戰略地位,使這些省份從「邊陲」走向「前沿」,成為西部地區對接東協國家重要橋頭堡和重要節點,這有助於推動西部地區形成全方面開放新格局。
  • 改革開放新地標(北部灣篇):全力打造中國—東協 開放合作先行示範區
    改革開放新地標(北部灣篇):全力打造中國—東協 開放合作先行示範區 往期回顧: 改革開放新地標(福建平潭篇) 改革開放新地標:福建平潭 兩岸共建「一日生活圈」改革開放新地標(前海篇):牢記歷史重託 續當改革先鋒 ■提升與東協互聯互通能力 ■參與和推進次區域合作 ■加速貿易自由化投資便利化 2008年1月,國務院批准實施《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發展規劃》,明確提出把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建設成為中國—東協開放合作的物流基地、商貿基地、加工製造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成為重要的國際區域經濟合作新高地。
  • 從「通」、「活」到國際物流新機遇,解碼西部陸海新通道重慶「加...
    「陸海新通道的開闢,為中國西部內陸地區提供了一條向南出海,聯通東南亞國家最便捷的物流通道,成本與江運相當,但耗時僅為三分之一,為企業開闢了利潤新空間,為西部大開發增添了新動力。」日前,「西部陸海新通道省際協商合作聯席會議第一次會議」在重慶召開,8地9位省部級領導共同參會。
  • 西部陸海新通道物流和運營組織中心、陸海新通道運營有限公司在...
    重慶日報訊 (記者 羅靜雯)11月17日,西部陸海新通道物流和運營組織中心、陸海新通道運營有限公司在重慶啟動運行。市委副書記、市長唐良智出席啟動活動並見證重點項目籤約。去年8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西部陸海新通道總體規劃》,明確「著力打造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充分發揮重慶位於『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交匯點的區域優勢,建設通道物流和運營組織中心。」《規劃》要求「依託重慶運營組織中心,聯合其他樞紐節點,統籌鐵路、水運、海關等部門的行政管理、公共服務等方面的信息資源,建設統一開放的通道公共信息平臺。」
  • 豫桂東協籤約合作15個項目,涉金額近190億元
    河南日報記者 王文齊 趙振傑「不沿邊、不靠海」的河南與「跨一腳就到東協,一揚帆即出南海」的廣西在東協開放合作上又有新成果!11月28日,我省第十七屆中國—東協博覽會上的專項活動——豫桂東協西部陸海貿易新通道合作洽談會在廣西南寧舉行。
  • 重慶口岸「走出去」|②從「通」到「活」,西部陸海新通道讓重慶...
    該通道利用鐵路、公路、水運、航空等多種運輸方式,由重慶向南經貴州,再通過廣西灣、雲南等沿海沿邊口岸,抵達新加坡等東協主要物流節點,進而連通國際海運網絡輻射全球;向北和向東,分別在重慶與中歐班列(渝新歐)和長江經濟帶連接。同年8月,重慶、廣西、貴州、甘肅4省區市籤署「南向通道」框架協議,建立聯席會議機制。「南向通道」正是西部陸海新通道的前身。
  • 多項利好落地 中國-東協合作步入加速期
    按照《落實中國-東協戰略夥伴關係聯合宣言的行動計劃(2021-2025)》以及《中國-東協關於「一帶一路」倡議同〈東協互聯互通總體規劃2025〉對接合作的聯合聲明》,中國和東協還將依託陸海新通道建設,加強鐵路、公路、港口、機場、電力、通信等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加快推進現有經濟走廊和重點項目建設,積極構建中國-東協多式聯運聯盟。
  • 湖北推進宜昌融入陸海新通道,實施三峽水運新通道建設有何用意?
    一方面,西部陸海新通道與長江黃金水道共同構建起中國西部地區與長江經濟帶的「國內循環」體系;另一方面,西部陸海新通道與中歐班列形成東協經中國西部地區至中亞、歐盟的「國際循環」體系。不僅如此,隨著陸海新通道與「瀾湄合作」、東協東部增長區等區域合作機制對接深入推進,意味著陸海新通道將由現在中國與新加坡主導,變成中國—東協共同推動,這對於西部陸海新通道「13+1」省區市在「一帶一路」框架下強化與發展潛力巨大的東協區域聯動和國際合作意義重大。
  • 廣西舉行第17屆中國-東協博覽會、中國-東協商務與投資峰會閉幕...
    「一帶一路」重點地區,支持東協共同體建設,支持東協在東亞合作中的中心地位,支持東協在構建開放包容的地區架構中發揮更大作用。舉辦154場線上線下經貿活動,其中雲上會議40場、雲上對接推介活動30場,舉辦了一系列直播活動,截至30日中午,雲上東博會全網曝光量超過10億,站內訪問量超過2005萬。會後,雲上東博會將繼續常年運行。  三是項目籤約規模和質量創新高。共籤約國際、國內投資合作項目86個,合作項目規模創歷史新高。  四是推動了重點領域合作。  --助推陸海新通道建設。
  • 中行劉連舸:商業銀行要把握政策紅利 助力陸海新通道資金融通
    中國銀行與重慶市密切合作,在推動中新互聯互通和陸海新通道建設、助力重慶打造內陸開放高地的過程中發揮了積極作用。一是發揮特色優勢,通過「商行+投行」「境內+境外」的服務架構,形成支持陸海新通道建設的聯動格局。二是加大資源投入,促成多個標誌性項目落地,為沿線鐵路、公路、港口、航道、物流樞紐和園區等項目提供資金支持。
  • 廣西加快建設面向東協數字經濟合作新高地
    「十四五」期間,廣西將依託中國—東協信息港,加快推進與東協國家的數字經濟合作。一是大力發展電子信息、信息技術應用創新等產業,打造一批數字經濟龍頭企業和數字產業集群。二是積極參與中國—東協數字領域規則、標準制定和東協智慧城市網絡建設。
  • 中國東信:為數字廣西按下「加速鍵」
    2020年,中國大力提倡、鼓勵"新基建",數字時代將更快速向我們走來。在這種變革和趨勢下,廣西從政府到企業都拿出了奮力追趕的勁頭。廣西加速布局"新基建"數字廣西建設如火如荼2018 年是廣西數字經濟發展進程中不平凡的一年。
  • 廣西北部灣銀行:借東博盛會之勢,築金融開放之橋
    今年,廣西北部灣銀行通過參加東博會高精新特展、金融服務展、參與承辦中國—東協金融合作與發展領袖論壇、邀請境內外同業參加東博會及洽談籤約等方式,進一步搭建面向東協金融開放合作橋梁,為廣西打造面向東協的金融開放門戶、構建國內國外雙循環相互促進的發展新格局貢獻北行新智慧、新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