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數據安全再亮紅燈,黑客明碼標價出售用戶信息!

2021-01-03 百家號

驅動中國2018年11月5日消息 命途多舛的Facebook如今再受黑客暴擊。

自從曝出劍橋分析隱私洩露事件後,身處輿論源爆點的Facebook負面消息接連不斷,包括扎克伯格面臨執掌Facebook最大危機、「陽奉陰違」允許61家公司訪問用戶數據、審查算法鬧烏龍「濫殺」無辜廣告主、黑客盜取5000萬帳戶信息……如今又曝出黑客明碼標價販賣用戶信息。

據BBC日前報導,有黑客宣稱其已經竊取1.2億個Facebook用戶帳號的私人信息,並試圖以每個帳戶10美分的價格在網站上出售,目前已公布了至少8.1萬個帳號。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9月份,Facebook宣布發現一安全漏洞可能會使黑客獲得5000萬個用戶的帳戶,就連扎克伯格本人也未能倖免。根據當時扎克伯格回應錄音顯示,已經及時發現漏洞並修復,但尚不知個人信息是否被洩露,也並不知背後的黑客是誰,那麼此次黑客販賣用戶信息與上次數據洩露有無關聯?

據BBC假扮買家與黑客取得聯繫時,問對方這些帳戶信息是否與此前「劍橋分析」醜聞或是9月Facebook發現的安全漏洞有關時,對方予以了否認,只表示其黑客組織可以提供1.2億用戶的數據。

經網絡安全公司Digital Shadows調查後證實:被在線發布的8.1萬多個帳號中包含了用戶私人信息,但1.2億個用話劇帳號的私人信息說法有所誇大。

對於此事,Facebook給出的回應是,被盜數據很可能是通過惡意瀏覽器插件而獲取的,公司安全性並無問題。目前已經要求瀏覽器公司移除惡意插件,並與當地政府合作下線發布Facebook帳號信息的網站。

經此一役,Facebook的網絡信息安全問題再次亮起紅燈,這對於今年數次因洩露醜聞被推上風口浪尖的Facebook來說又是當頭一擊,接下來該如何好好整頓內部把好「安全關」挽回用戶信任是Facebook當務之急。

相關焦點

  • 電子身份驗證有漏洞 身份信息在黑市上被明碼標價
    身份信息在黑市上被明碼標價「850塊錢,就能買到開房記錄、列車記錄、航班記錄等11項個人隱私數據,在身份黑市上,隱私的買賣是被明碼標價的,能夠用於製作假通緝令等的身份證戶籍信息,一條只需要10—40元。」中國科學院信息工程研究所副所長荊繼武展示了一張明晰的價碼帳單,仿造一個企業身份信息的「五證」僅需要千元左右。
  • 個人信息明碼標價,二手交易平臺難辭其咎
    法律法規正在逐步完善非法獲取、提供他人信息的黑色產業鏈。今年5月,全國人大表決通過《民法典》,明確個人信息受法律保護;今年7月、10月,《數據安全法(草案)》《個人信息保護法(草案)》陸續出臺,目前均已完成公開徵求意見。作為個人信息保護「基本法」,《個人信息保護法(草案)》對隨意收集、違法獲取、過度使用、非法買賣個人信息等行為作出了嚴格的處罰規定。
  • Facebook遭黑客攻擊,5千萬用戶數據面臨風險
    大數據文摘作品編譯:魏子敏、驚蟄、CoolBoyFacebook再次因數據洩露問題被推上風口浪尖,這一次是因為黑客攻擊。「這是個非常嚴重的安全問題。」扎克伯格如此描述本周五Facebook在視頻上傳功能上遭受到的的攻擊。並透露,至少5千萬用戶的隱私數據因此受到威脅。
  • 2.67億Facebook用戶信息以500英鎊在暗網出售
    在這個特殊的風險時期,暗網市場似乎異常的活躍,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前有Zoom逾50萬用戶數據出售,後有2.67億的Facebook用戶數據上市。
  • 網售銀行卡明碼標價 收購、出售形成完整利益鏈
    網售銀行卡明碼標價根據「卡販子」發布的廣告信息,《證券日報》記者近日加了幾名自稱「售銀行卡」的社交帳號,當通過驗證表達購買需求後,均收到了類似的回覆:各行的銀行卡均帶開戶二代身份證、密碼條、網銀U盾、開戶綁定預留的手機號碼卡(已實名)、借記卡/儲蓄卡。
  • 2018北京停車場標價標準一覽:停車場明碼標價牌將做出相應調整
    7月5日,北京市發改委發布通知,根據《北京市機動車停車條例》《關於商品和服務實行明碼標價的規定》等, 進一步規範機動車停車場明碼標價。  變化一:收費標準更明確  先來看看明碼標價內容的同框對比圖:  舊:明碼標價內容包含:收費時段、收費標準、服務單位監督電話、行業主管部門電話和價格舉報電話、經營單位名稱、停車場範圍(位置)、編號、車位總數等。
  • 2.67億個Facebook帳戶信息在暗網出售,只賣600美元?
    上周,根據網絡安全公司Cyble透露,53萬Zoom帳號在暗網上公開叫賣,1個帳號的價格只有0.002美分,總價也才10美元左右。Cyble買下了這53萬個帳戶信息,用來給用戶發帳戶洩露風險的提示。如今,Cyble發現,又有2.67億Facebook用戶信息被盜,包括姓名、郵箱地址、電話、社會身份、性別等,這些信息在暗網上以僅600美元的價格出售。目前,尚未清楚這些信息是如何在第一時間被洩露的,不過根據Cyble工作人員的說法,很可能是第三方API洩露或報廢導致的。
  • 黑客出售150萬個Facebook用戶帳號及密碼
    騰訊科技訊 (編譯/觀海) 北京時間4月23日消息,美國域名註冊服務商VeriSign旗下iDefense安全實驗室研究人員近日表示,一位名叫克羅斯(Kirllos)的黑客在一家秘密黑客論壇上銷售150萬個Facebook帳號及密碼。
  • Facebook 遭黑客入侵洩5 億個人資料290 萬名香港用戶受影響
    原標題:Facebook遭黑客入侵洩5億個人資料290萬名香港用戶受影響近年愈來愈多人關注網絡私隱及安全等問題,不過不少國際公司都曾因各種事故,用戶的私人資料被洩露出去。早前外國網站HackRead發現有人出售大批Facebook用戶個人資料,據稱受害用戶多達5億,包括290萬名香港用戶。
  • 某社交 App 5 億用戶信息在暗網被賣?
    微博表示,2018 年底,有用戶通過微博相關接口通過批量手機批量上傳通訊錄,匹配出幾百萬個帳號暱稱,再加上通過其他渠道獲取的信息一起對外出售。「發現異常後,我們及時加強了安全策略,今後還將不斷強化。看到這裡劇情也基本清晰了:這些是以前洩露的,已經加強了安全策略。
  • 大尺度照遭瘋傳,明碼標價的不是身體,是人權
    有網友爆料,國泰航空公司某一空姐下海,在各大網站發布色情低俗的不雅照,同時還為自己的違法色情服務明碼標價。  這種出售自身的維持生計的方式與常人眼中光鮮亮麗的空姐形象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很多被欲望衝昏頭腦的人打著滿足自己的欲望和需求是人的天性的幌子,在某些社交軟體上進行明碼標價的約炮或者是援交。
  • 黑客售8萬個Facebook用戶信息:每個帳號售價10美分
    北京時間11月3日凌晨消息,據BBC報導,黑客稱其已經竊取和公布了至少8.1萬個Facebook用戶帳號的私人信息。黑客稱,他們總共獲取了1.2億個Facebook用戶帳號的細節信息並試圖出售,但有理由對這一數字表示懷疑。Facebook則稱其安全性並無問題,被盜數據很可能是通過惡意瀏覽器插件而獲取的。Facebook還補充道,該公司已採取措施以防止更多帳號受到影響。BBC獲悉,在個人細節信息被盜的用戶中,很多都是烏克蘭和俄羅斯用戶,但也有一些來自英國、美國、巴西及其他國家。
  • Facebook隱私洩露再發酵,有黑客出售聊天記錄
    作為全球用戶規模最大的社交應用,Facebook月活躍用戶數已經超過20億,因此一旦Facebook出現大規模的數據問題,必定會引發軒然大波,尤其是在高度重視隱私問題的美國。據BBC近日報導,有黑客宣稱其已經竊取1.2億個Facebook用戶帳號的私人信息,並試圖以每個帳戶10美分的價格在網站上出售,目前也公布了至少8.1萬個帳號。對此,BBC假扮有興趣購買兩百萬個帳戶的買家,與黑客取得了聯繫。
  • 敘利亞黑市:女性被明碼標價出售,最低300元,什麼都能買!
    如果說戰爭帶來的災難是什麼,最生動的解釋便是看看那個國家的女人,在這個古老文明國家裡,不少女人在黑市上被明碼不標價出售!曾擁有數千年歷史的文明古國敘利亞與中國一樣,都是擁有數千年歷史文明的古國,阿拉伯古書曾經寫道:「人間若有天堂,大馬士革必在其中,天堂若在空中,大馬士革與之齊名」。
  • 天津華潤萬家福州道分店違法遭罰 保鮮袋不明碼標價
    經查詢當事人的價籤版本信息,潘多拉保鮮袋(貨號:6952347301484)自2018年10月9日生成時價格即為10.9元。執法人員現場檢查時,當事人天津華潤萬家生活超市有限公司濱海新區福州道分店已自行改正違法行為。當事人天津華潤萬家生活超市有限公司濱海新區福州道分店不明碼標價的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第十三條的規定,構成了不明碼標價的違法行為。
  • 愛情,需要明碼標價嗎?
    也正是因為我憑藉自己的努力賺到了錢,所以之後才有機會親身實踐了一把,學會了給自己的愛情明碼標價。再次面對愛情時,我學乖了,因為是奔著結婚相親的,所以從一開始就表明了自己的立場,告訴對方,該有的禮數和錢,一分都不能少。
  • 廣州:每套商品房明碼標價 價目表要公示
    每套商品房明碼標價 價目表要公示  《辦法》規定,房地產開發企業和受委託的中介服務機構應當按照申報價格對每套商品房明碼標價,以價目表和價格相關信息公示表的方式公開相關收費。  價目表和價格相關信息公示表的樣式由價格行政管理部門統一規定。
  • 明碼標價和禁止價格欺詐規定(徵求意見稿)
    本規定所稱明碼標價是指經營者收購、銷售商品和提供服務,公開標示價格及相關信息的行為。本規定所稱價格欺詐是指經營者利用虛假的或者使人誤解的價格手段,欺騙、誘導消費者或者其他經營者與其進行交易的行為。本規定所稱的經營者,是指從事生產、經營商品或者提供有償服務的法人、其他組織和個人。
  • 濰坊奎文區抽查電動車頭盔 銷售頭盔要明碼標價
    為維護好市場秩序,切實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近日,濰坊市奎文區對轄區內部分電動車頭盔經營戶進行了監督抽查,重點查看所銷售頭盔標籤標識是否規範、經營者是否進行了明碼標價,是否存在哄抬物價等違法行為,查看摩託車乘員頭盔是否取得CCC強制性認證等情況。
  • 又一家科技新貴被曝安全漏洞,遭到黑客入侵,750萬用戶信息曝光
    美國當地時間周日,數字銀行應用、科技獨角獸Dave.com證實發現存在安全漏洞,此前有黑客在公共論壇上公布了該公司7516625名用戶的詳細個人信息。此前有黑客聲稱『破解』了我們的許多密碼,並試圖出售客戶數據。」Dave還請來了網絡安全公司CrowdStrike來協助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