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東協信息港是廣西著力打造面向東協的開放合作數字新高地、數字絲路的重要門戶。近年來,隨著廣西持續推動中國—東協信息港在基礎設施、創新平臺以及人才培養等方面的合作,雙邊產業合作不斷升級,已成為廣西與東協經濟發展的新亮點,廣西數字經濟也借力東協實現再騰飛。
據了解,廣西圍繞《中國—東協信息港總體規劃》、中國-東協信息港建設「1+4」系列文件,統籌數字廣西建設和中國—東協信息港建設,推進中國-東協信息港建設的基礎設施平臺、信息共享平臺、技術合作平臺、經貿服務平臺、人文交流平臺建設,取得了良好成效,合作之港、共贏之港的平臺作用逐步顯現,中國-東協信息港正成為廣西區域經濟發展新動能。
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0月,我區已與印尼、寮國、馬來西亞、緬甸、菲律賓、新加坡、泰國及越南9個國家在數字政府、數字企業、數字產業、新型通信等領域開展了近20個項目的對接及落地合作,與東協國家合作推廣我國網際網路應用領域先進技術和成熟商業模式,助力東協國家數位化轉型,著力打造中國—東協數字絲綢之路。
此外,中國—東協信息港還為區域之間的人文交流插上「數字」翅膀。目前,中國—東協跨境醫療合作平臺建設加緊布局,已與東協國家的醫療機構開展遠程診療試點2個。中國—東協網絡文化產品譯製服務平臺在廣西北部灣之聲以及柬埔寨、寮國、泰國、緬甸等國家廣播電臺播發稿件、影視劇等文化產品。
自治區大數據發展局副局長吳志偉表示,華為、浪潮、同方等一批國內著名大數據企業加速在廣西布局,鯤鵬創新中心、浪潮創新中心等為主要平臺的創新體系不斷完善,數字廣西集團、中國—東協信息港股份有限公司等本土企業迅速成長,有力支撐廣西數字經濟發展。
未來,廣西將加快推動《廣西數字經濟發展規劃(2018—2025年)》修訂,編制《廣西數字經濟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統籌布局新一輪數字經濟發展格局,加快產業數位化和數字產業化進程,進一步推動數字經濟跨越發展。(中國日報廣西記者站)
來源:中國日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