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新能源汽車市場銷量已公布,整個市場回暖,黑馬五菱宏光表現持續單車榜霸榜,特斯拉銷量穩健,比亞迪引領企業銷量榜榜首,更多1-9月新能源汽車銷量數據,讓我們為您一一道來。
【 · 月銷12萬 新能源汽車市場銷量逐步回暖 】
9月新能源狹義乘用車市場銷量為12.47萬輛,環比增長23.71%。是繼8月後又一次環比大幅上漲。更多消費者購買新能源汽車,一方面顯示出了市場對於經濟復甦的信心,另一方面則顯示出新能源汽車也在逐步被消費者所接受。相信隨著北京2萬個新能源車家庭指標被釋放,市場的表現會持續走高。
9月純電動汽車銷量為10.26萬輛,環比增長22.87%;插電混動銷量2.2萬輛,環比增長29.4%。雖然插混漲幅較大,但受到基數影響。純電動汽車9月銷量站新能源車市場82.28%,相比佔比17.72%的插電混動車型佔有絕對優勢。此前國務院政策也明確了電動汽車為發展主流的指導意見,加上政府支持政策對插電混動不如純電動友好,新能源汽車中純電動發展路線仍將繼續佔優。
【 · 車企1-9月銷量TOP20 銷量超三萬輛企業僅有5家 】
看完整體銷量表現,我們再來了解一下1-9月的企業銷量表現,看看五菱、比亞迪、特斯拉誰是市場中的一哥。
上圖為2019年1-9月新能源汽車企業累計銷量,從數據上看比亞迪、特斯拉、上汽通用五菱位列前三,其中比亞迪積澱深/產品線豐富、特斯拉產品力與品牌力強大、五菱則依靠「人人買得起」的微型車宏光MINI EV勢頭強勁。
廣汽上汽兩大傳統自主品牌緊隨其後,蔚來汽車作為造車新勢力的代表位列第六名。而後則是合資品牌一汽大眾。長城、奇瑞、北汽位列7-10名。11-20名分別有自主品牌的吉利、長安,合資品牌的上汽大眾、華晨寶馬、上汽通用、廣汽豐田,造車新勢力則有理想、威馬、小鵬、合眾(哪吒)入榜。
榜單在名詞相比上個月基本穩定,只有個別企業有小幅震蕩。1-9月累計銷量TOP20的車企銷量超3萬輛的有5家,其中比亞迪銷量超10萬輛;銷量為2萬輛至3萬輛的企業為6家;銷量不足2萬輛的車企為9家,其中兩家銷量不足1萬輛,市場頭部聚集效果明顯。
【 · 宏光MINI EV制霸9月單車銷量榜 多數產品單月銷量不足5000輛 】
看完企業榜,再來看看9月有哪些單車受到消費者熱捧(附該產品1-9月累計銷量與排名)。
總的來看,TOP20產品中國產品牌佔18席,合資外資企業佔2席。國產品牌中造車新勢力佔4席,自主品牌佔14席。目前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中,總體上看自主品牌產品最受消費者支持,新勢力品牌次之,合資外資再次之。
車型上,A00級車有5款,其中4款佔據前6的位置,B級及以上車型有8款車,9月銷量兩極分化十分明顯。A級車市場仍然萎靡,結構並不健康,仍需調整。這主要受到新能源汽車在價格、使用過程、保值率等方面相比燃油車仍有一定差距影響。
具體產品上,雖然五菱宏光MINI EV作為黑馬連續兩個月擊敗特斯拉Model 3,但雙方並非處於同一競爭市場,消費群體也幾乎完全不同。
除了宏光MINI EV以外,歐拉黑貓、寶駿E系列、奇瑞eQ等A00及產品銷量也表現喜人,而高端車(B級及以上)市場,Model 3領銜,比亞迪漢/唐、帕薩特PHEV、理想ONE、蔚來ES6等車型也都各不相讓。A級車市場則還是Aion S、秦EV北汽EU等一眾老朋友們。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9月理想ONE銷量小幅落後於帕薩特PHEV,但理想ONE已憑藉出色的銷量表現位列插混市場第一名,也為造車新勢力們爭了一口氣。
銷量TOP20中仍有11款產品在去年已上市(中期或有改款),他們積累了足夠的口碑,競爭力表現並不弱,11款車中多數同比為正增長,只有北汽EU系列、寶駿E系列有所下滑。
【 · 三分天下 自主品牌持續回暖 合資外資的下一個扛旗者或許是大眾 】
最後我們一起聊聊目前市場中自主品牌、造車新勢力與合資進口品牌的表現。先來看整個市場:
結合上圖與往期內容,我們注意到自主品牌在1-6月市場佔比不斷萎縮後,在7-9月有了小幅回彈;外資合資品牌則在經歷了1-6月的增長後,在7-9月小幅下降;造車新勢力變化不大,半年變化幅度不到3%,可以說是穩紮穩打,不斷蠶食市場。
下面我們對三大勢力做具體分析:
【 · 自主品牌九龍爭鼎 一超多強形勢明顯 】
目前自主品牌的形式是,銷量榜只需看前九,比亞迪一馬當先。
此次9月銷量比亞迪也是再創新高,這離不開新車漢EV/DM的支持,唐DM也有一波不錯的增量表現。作為一家幾乎覆蓋全產品線的企業,比亞迪的NO.1實至名歸,目前小編比較好奇這家企業何時帶著旗下豐富的乘用車產品線走出國門,像大眾走進中國一樣大規模出發,「挑戰」歐美成熟市場。
第二名上汽通用五菱也是萬眾期待的「明日之星」,3萬元上下就可購買一輛品相不錯的純電動汽車,讓五菱繼為國造口罩後再次成為人們口中的「人民需要什麼,五菱就造什麼」的角色。但五菱的產品線都在微型車市場,雖然銷量大,但盈利空間有限,技術上行也面臨壓力。
廣汽新能源與上汽乘用車產品線也不斷擴展,市場成績也不錯。廣汽新能源最近正面臨Aion S自燃事件,或許會對其未來銷量產生一定影響。至於上汽乘用車,在打造榮威R標高端品牌後又有消息成公司要建立L品牌,劍指高端,看著上汽的一系列操作,小編突然明白了上汽通用五菱為何要踏踏實實的做A00級市場了。不得不說,家裡孩子多,出去「打架」分工都方便啊。
5-9名的企業也都各有神通,如長城的歐拉貓系列、奇瑞的「兩隻螞蟻」、北汽ARCFOX αT、吉利的帝豪/幾何/楓葉系列、長安跑出接近600km的CS55純電都各領風騷,蓄勢待發。
【 · 新勢力穩步增長 合資外資節奏穩健 】
造車新勢力9月銷量只能用「穩」字來形容,而合資外資企業則是「發展空間巨大」。
總的來看幾家企業銷量排名沒有變化,頭部企業中,小鵬憑藉P7的上市開始逼近威馬,甚至有反超的勢頭,6-10名的車企們還在穩步推進中,但距離一線車企仍有較大差距。
外資合資方面,除了特斯拉表現優異,大眾汽車依靠南北大眾合資公司,也展現出了巨大的增長潛力,不過目前新車主要在插混市場布局較多,純電動產品也將陸續推出。
特斯拉銷量可以說是合資外資企業的晴雨表,Model 3銷量好,市場表現就強,其他產品可以說是「基本躺贏」。隨著市場不斷增長,自主品牌、新勢力企業都在回升,合資外資市場中,特斯拉的銷量也就再1萬輛的水平上,難以再進一步,下一個扛起大旗的或許就是大眾。大眾汽車對於轉型有著決心與行動,對於中國市場則因地制宜地推出了市場接受度較高的SUV車型ID.4,誠意滿滿。隨著不久之後ID.4的預售,我們可以對這家企業除了插混產品之外有更多想像。
寫在最後:9月新能源汽車市場繼續回升,隨著北京的2萬個新能源家庭指標審核通過,10月與第四季度的銷量表現充滿可能。
特斯拉銷量似乎陷入瓶頸,此前的降價能否帶來新的消費者、Model Y何時交付也讓人期待;五菱宏光MINI EV的橫空出世展現了出非比尋常的想像力,微型車市場在9月完成了一波小爆發;比亞迪漢、小鵬P7等重磅產品也表現強勁;大眾在市場的表現強勢,或許將成為繼特斯拉之後第二個攪動市場的外資合資品牌…2020年下半年市場會復甦到何種程度?